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和芮小丹之間的愛情故事,講述了萬事萬物之間有一條線串聯起來,這個世界是一個系統,而系統運行的代碼就是天道。
丁元英想要解釋的天道是什麼?我個人覺得他講的是規律如來,不可思議,因果不虛,通過實事求是,解放思想,如實觀照,能夠見自己、見他人、見眾生的修行方式。
核心關鍵詞是規律和人性,是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更是文化屬性對於特定場和域屬性的賦予,和底色的印刷。
毫無疑問,天道在或不在都不影響我們自我追求,實際上我們老用天道來安慰自己,自嘲嘲笑的主體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我時常也是論到囊中羞澀,怒指乾坤錯,這是人性的傲慢和偏見,不是真理真相,這是我們自欺欺人的鬼把戲,不是如實觀照。
電視劇中丁元英講的天道,是規律、文化、人性、因果,所謂命運和宿命都是天道冥冥之中安排好的,註定了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這樣說也並不全對,或者不同角度下看到的立場和現象是不一樣的,所以說不出來,說出來就會錯。
天道是變化的,也是不變的,不變的是一直在變,變才是最基礎的變量,古人通過自己智慧來描述天地萬物,人類起源,宇宙生滅,同時也告訴我們如何在諸天萬界生存下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天道完全可以套用這個萬能公式,能說的天道,僅僅是天道的一部分,一個叫「天道」的天道,還有說不清楚的「天道」玄學和唯心論,甚至還有一部分不可說的「天道」天機不可洩露是也。
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天道是什麼?現實中很多人依然信豐天道,信豐因果報應天理循環,無論是戲文裡的《竇娥冤》或者是《鍘美案》都告訴我們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丁元英告訴我們第一個道理就是,信自己,別信自己的傳統觀念、道德觀念、甚至是生活觀念。我們的初中老師、高中老師、大學老師是無法教我們成為人上人,僅僅能告訴我們怎麼樣的日子安定,能過活下去,體面一點而已。
想要飛黃騰達,靠父母、靠朋友、靠黃恩一定會人仰馬翻,因為這些人指不定還靠誰呢,說到底,天道能不能成為我們心中的救世主,我們只要心中有這個概念,我們就強大不了,因為坐井觀天,我們早已經給自己建造了一個屬於我們的那個「井」這個井就是天道、命運、造化。
《天道》何為天道?天道是什麼?
天道無處不在,諸天萬界、世間萬物、甚至因果律,都是天道的表現形式,但都不完全是天道,或者天道存在的方式不被我們這個維度的人所感知,就像物理世界的基本粒子一樣,現實世界也有基本粒子,除了天地人這三才,還有生產力、制度、文化。
丁元英說天道就是客觀規律,就是因果律,事物之間,人和人之間,人和事物之間都存在普遍聯繫,而這種聯繫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事實上他說不清楚,即使說清楚,未必有人聽清楚,老子《道德經》《易經》《奇門遁甲》說的那麼清楚,仍然是千人千面千條心,是因為人本身有心,有性,有立場,有對錯和分別心。而學習古典知識的立場是那個時期的社會環境,政治經濟環境,甚至是人性變化都和現代大同小異。所以普遍性類似,特殊性各有各的特殊。
天道和遙遠的救世主是什麼關係。
從表面上看,《天道》這個名字是為了審核取巧的設計,《遙遠的救世主》命名方式很西化,而且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強者就是按照客觀規律文化辦事的文化,多少有點崇洋媚外的色彩在裡面,自信一點說,國學、儒學、道學、易學、紅學,都有強勢文化的文化密碼,只不過所處環境不一樣,強勢體現的方式不一樣,沒有一種文化經久不衰,都在文明的碰撞和交流中演化,兼收並蓄,包容萬物。好比傳統文化,我們的家國情懷,不一樣包容五十六個民族,甚至未來更多,只不過這些都交給時間而已,同樣,我們現在經歷的這些,也有傳承和繼承的部分。絕對不能數典忘祖,拿了老祖宗的好處,然後罵老祖宗一無是處,再一無是處,我們也要心存敬畏,也要知道我們的緣起和出處。
兩者之間的聯繫和區別是什麼?
本人認為(不代表平臺觀點):
丁元英想要告訴臺前幕後的那些人,讓我們看到耶路撒冷那些信徒,是可悲、可憐,虔誠還是忠誠,救世主存在嗎?只存在他那個時代,甚至那個時代未必就把耶穌當成神,相反,當下有救主嗎?有,是道,不是人,是覺悟和智慧,所以天道思維和遙遠的救世主異曲同工之妙。
我們信豐天道和西方信豐救世主一樣滑稽,只不過宗教的儀式感,世俗觀念包裝了這一切,對錯、善惡、是非,是特定立場裡面的問題,而我們一味信豐天道,那麼就會無明。真理真相就會漸行漸遠。
丁元英屬於拿來主義,只要能為我所用,我不管是儒釋道、老莊易。不管是社會達爾文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還是叢林法則和弱肉強食。所以丁元英理性,信自己,信唯物辯證法,信客觀規律,是一種理性的思維方式,也是科學的方法論,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
同樣豆豆給出另一個詮釋天道的人,那就是芮小丹,一個擁有赤之之心的人,一個真性情的人,一個天國的女兒,乾淨的一塵不染,這也是天道,所以天道表現方式多樣。
信不信在於我們自己,但我們要學會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不斷革新自己適應社會變化,而不是顧影自憐,顧盼生姿,沒有人看我們如何生活,只有我們自己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人人皆佛。人 人有覺性。 有覺知,就是佛。從這個角度講,人只能自渡。沒人能渡我,我也不能渡人。佛可以覺,不可修。
道佛不分家,有無空都是屬性,都是基本粒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說到底就是游離的能量場,我們修的「道」,天道都是一種能量波,一種別人感知不到,但是我們切身體會的東西,只可意會 不可言傳。
往大一點說,天地運行的規律,從地球、太陽系、銀河系、本群星系、宇宙。
這些我們歸類到物質運行的規律。
但是涉及到人的智慧,人的選擇,這時候我們就只能總結出一種非物質的、唯心的規律,也就是書中所說的文化。
宇宙中很多星體是有衛星的,衛星環繞星體旋轉的方向也是不同的,這就是星體之間的文化。這僅僅比喻。
那麼天道是什麼?人道是不是天道的一部分,我們每一個選擇的緣由,是不是文化?
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不容思議,存在了就不會變化的東西。
從古至今很多書中寫了天道,但是缺少一個直白的解釋。
不是無法形容,我認為這是一種封建的壟斷。僅此而已。因為有人用天道包裝了整個文化,君權神授也好,順天應人也好,系統默認我們要聽上天的,雖然沒有人告訴你誰是你的天,你抬頭望一望,你看不見天,但你在穹頂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