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才知什麼是自在

2020-12-06 怪旅泊生活筆記

2020年是我度過的唯一一個封閉式春節。

一場席捲而至的肺炎,把對新年的熱情盼望掃的一乾二淨。大家都只能窩在家裡,走到街頭也碰不到幾個人。

在我們這裡,本來過年的路上是最熱鬧的。

當地人平時都在外面做生意,到過年才回來,走街串巷與老朋友敘敘舊,所以在街道上,很容易看到敞開的大門,紅色的酒桌,杯盤碰撞聲以及歡聲笑語。

這是往年的春節。而今年無比寂靜,人們不得不退掉了酒席,減少活動。

說起來,我的每個春節都很平淡,因為我非常宅,沒有走訪朋友的活動。初一宅,初二宅,初三宅,初四走親戚,初五宅,反正可以宅的話,一直宅。

這麼多的宅,不就是現在疫情時期對人的呼籲嗎,請大家儘量呆在家,不要出門。

理論上,我比那些平日喜歡玩的人輕鬆許多。那些人不外出逛逛,呼吸新鮮空氣是很煎熬的。但是死宅在家就有一片天地,根本不用關心外面。

很多人的人生理想也是帶有網絡的房間,不愁吃喝,沉浸在虛構世界,足不出戶。只要厭惡人際交道和朝九晚五,這樣的生活想想是挺爽的,想幹啥就幹啥,追劇追動漫,吃了睡,睡了吃。

結果真到了這個時刻,發現根本沒那麼痛快。

我發現很多跟我一樣宅的人都表示受不了。明明道路不封,也不見得出門幾趟,吃喝拉撒沒有受到幹擾,怎麼會覺得氣悶呢。

我到這時才知道,以為自己是雙耳不聞窗外事的死宅,原來並不可能真正的脫離世界。

眼前的這個世界是束縛的,失衡的。走上街頭不單單是寂靜,每個人戴著口罩,匆匆的來去。多數門店緊閉,有幾家開著,也戴著口罩。沒有一絲歡快的氣息。

這樣的世界,是不討喜的,讓人一點也不自在。

這時候才體會到那在忙碌生活中不被察覺,甚至被遺忘的自在,便是想外出透透氣時,不用擔心憂慮各種情況,走上街頭,你能看到與你無關的店鋪,行人,車輛。是的,與你無關,但是真實世界的美好。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這才是真實的柳州!
    圖片來源:謝生傑因為病毒的肆虐讓整個城市只餘一片靜寂復工、開學延後,景點、餐廳、商場暫停營業多數人不得不一邊默默祈禱疫情趕快過去另一邊繼續開啟「肥宅」模式然而,災難之下,最見人性有人趁著混亂,大賺橫財有人為了保官,欺上瞞下有人驚慌失措,有人避之不及
  • 疫情之下,瑰悅服務式公寓給您一個五星級的家
    2020年開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春節原有的軌跡,讓全國人民的生活突然進入了Hard模式。武漢被迫按下「暫停鍵」、社會發展停滯不前,人們恐懼、慌亂、迷茫,但同時,也有無數我們熟悉或陌生的人,齊肩並進,日夜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
  • 時尚,在疫情之下
    時尚行業,在歲月靜好的和平時光裡是錦上添花的存在,而在這陰霾籠罩之下的非常時期,它又能給我們帶來些什麼呢? 葉日群 新生代國模 InStyle: 疫情之下依然參加時裝周的原因是什麼
  • 疾風知勁草 疫情之下看金龍客車的「效率」與「擔當」
    疫情之下,以客車為運營主體的公路客運遭遇「當頭一棒」,但中國客車企業始終保持著「韌勁」,召之即來、來之能戰,不斷湧現出榜樣的力量。在這其中,金龍客車無疑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入廠測溫核酸檢測疫情之下疫情尚未結束,現在總結疫情對旅遊客運流量影響仍為時尚早,但儘可能地提高企業員工、車輛的防疫與服務水平,儘可能地減少損失是時下旅遊客運企業的當務之急。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金龍客車堅定地與廣大客戶站在一起,開展以「龍悅」服務為代表的一系列攻堅行動與暖心服務,與客戶「肩並肩、共戰役」,成為客戶可信賴、可依靠的堅強後盾。
  • 俗語「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為何如此說?看完方知有講究
    大家好,我是「楚何知」。每天分享古今民俗及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農村民俗及不為人知的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話題是:「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為何如此說?看完方知有講究!成年人的世界會有諸多壓力,俗話說得好「若非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對於許多一輩子奮戰在田間地頭的老農而言:「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的道理,他們早已爛熟於胸。因此他們辛苦勞作「戰天鬥地」:春播、夏耘、秋收、冬藏。「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為何民間會如此說呢?看完方知有講究!
  • 那些傳謠感恩川普的看一看,這才是疫情之下美國的真實表現
    譚德塞之所以力挺中國,是因為他在率團來華時,身臨其境感受到中國政府領導能力和舉國上下抗擊疫情的巨大努力,但是為什麼同樣的吶喊重複一遍又一遍,卻始終無法叫醒那些故意裝睡的人。疾風知勁草,患難識真情。一個人在困境中往往才能看清許多情誼,一個國家同樣如此,誰在落井下石?誰在雪中送炭?
  • 疫情之下「宅」生活,廣州市老人院裡花樣多
    疫情之下「宅」生活,廣州市老人院裡花樣多金羊網  作者:符暢 廖培金  2020-02-21 讀書看報鬥地主、拼圖練操做手工、種花逗鳥曬墨寶
  • 疾風知勁草 患難見真情!疫情之下譜寫寧波中外友誼曲
    在海外疫情暴發之初,賀東升就在寧波市外專局幫助下,將翻譯成義大利語的疫情防護手冊發放給海外專家和合作夥伴。「現在,我們的義大利員工都在家中辦公,通過視頻連線開展遠程技術指導、產品研發設計等工作。」賀東升說,他們正在籌集新一批口罩寄往義大利都靈、熱那亞等城市,為在當地研發中心工作的員工送去安全防護。
  • 疫情之下 蘇州人買房更看重什麼?
    在這場突發的疫情災難下,比較明顯的消費傾向性改變之一,就是房子。 疫情期間,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感受,想和小朋友玩個遊戲,空間不夠大;想一個人寫寫書法、畫畫山水,家裡沒書房;客廳小了,一家人擠坐在客廳大眼瞪小眼。
  • 心幸福,日子才輕鬆;人自在,一生才值得。
    伴你左右,陪你看書 關注 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 心幸福,日子才輕鬆;人自在,一生才值得。
  • 疫情之下,青島嶗山規範排隊秩序,醒目標語只用中文書寫
    除此之外,在疫情之下,匆忙入境的外國人有多少懂得漢語?好像並不多。那既然這樣,為什麼如此醒目的提醒標語用中文書寫,難道只是給國人看得?如果是這樣,在我看來,青島嶗山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究竟為什麼會引起眾怒。
  • 疫情之下的旅行
    中國的疫情控制的怎樣?再次被感動到了。此時我想起了朋友的照片裡那濃綠欲滴的稻田、飽經滄桑的老人家的臉龐,還有孩子們赤腳奔跑在田野上那天真無邪的笑容。憂鬱蒼涼佔據了我的心房,這也是我籤證盂加拉國的主要原因。還有給朋友帶些什麼禮物,這必竟不是首站,難道非得出發前才有主意嗎?可是現在腦子裡空空如也。無論如何,禮物是必須的。後來一個深圳的朋友問我,孟加拉國這麼小有什麼可看的?
  • 疫情之下,一個普通人的感悟
    關於生命疫情的來臨,讓我們感知到生命如此脆弱,個體是如此渺小。2003年的那場非典,可能對很多人沒有改變什麼軌跡。疫情之下永遠不缺少這樣善良的人:把口罩放到派出所轉身就走的年輕人;返程回來主動請纓趕赴武漢的白衣天使;千裡開車只為支援武漢送菜的農民;為放防疫物質而自掏腰包買飛機票的海外同胞;有捐款一個億的企業家;有第一時間募集善款的歌手;有在廣播裡再三強調疫情的村支書。。。
  • 新冠疫情風暴之下的各種亂象,歸根結底什麼最重要……(原創)
    這是什麼怪現象?在中國疫情爆發期間,更有甚者只要聽說是武漢回來的人,就會聞風喪膽避而遠之,只認新冠卻不認人,這又是什麼怪現象?有個別中產家庭因為家庭集體成員感染新冠病毒導致整個家庭徹底消失!去年的豬瘟導致豬肉價格飛速上漲,長時間居高不下,最後卻被口罩壓下去了,新年拜年節各種暢銷的拜年貨卻被口罩取而代之,人們紛紛搶購的卻是口罩。口罩價格竟然由原來的一塊錢漲到了幾百塊錢不等。
  • 【專欄】疫情之下思考服務:服務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在疫情之下,人們需要準備各種生活必需品來度過難關,需要口罩和消毒液來保護自己的安全,還不得不調整自己的出行計劃。而恰恰在這個特殊時期,卻暴露出大量的服務問題,商品供不應求,航空公司電話被打爆,鐵路訂票網退票人滿為患,商店缺少足夠的資源,疫情初期武漢醫院裡更是亂得像一部災難片。
  • 疫情之下 廚衛家居建材經銷商的自救方案密碼
    就是,在疫情之下,能少損失一分錢,都是賺了。首先我們先來做出基本的分類:對於門店規模較大的賣場而言,停業月支出有多少?對於門店規模較小的綜合店而言,兜裡還有多少錢?這是疫情之下最現實的問題,無法避免。對於家電、廚衛、五金及建材家居行業實體店經銷商而言,如何止損?
  • 疫情之下,貓狗何辜?
    ▲因疫情被摔死的狗。疫情之下,小動物何辜?活埋、焚燒、摔死寵物的暴行,為何在今日依然存在?當社區未經主人同意殺害寵物,寵物主人有沒有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對於這些現象,我們能進行哪些倫理學方面的思考?為了回答以上問題,我們採訪了動物保護人士、律師和倫理研究者。
  • 疫情之下的職場小員工
    疫情之下的小員工,卻發現自己的班級和工位都找不到了,何其哀哉。 應該從未有今天這樣,如此的擔心自己的職場和工作;公司隨時都有可能見不到明天的太陽,而自己卻還沒有學會發光發熱,以前以為的步步高升的公司,突然變的人人自危,狂風過境的覆巢之下無完卵。 對於個人,想做點副業,但又不知道從何做起,看了很多的勵志書籍,才發現,生活還是自己原來的生活,其他的,什麼都不是。
  •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但什麼才是「放下」,怎麼「放下」?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某個特定的時間和地點,比如到寺廟裡聽晨鐘暮鼓的時候,遠離紅塵紛擾,慾念平熄,這時候你坐在那裡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是能夠感受「一念放下 ,萬般自在」的。真正的功夫不是在你躲在廟子裡的時候,真正的修行就是在萬緣紛擾之際,這才是修行的正道。所以,在終南山和某些深山密洞,都有一些修行人,這沒有什麼不好,畢竟人各有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緣法。
  • 疫情之下,莎劇腔的「杜甫」貢獻了什麼?
    偉大的心靈、璀璨的藝術,在重新詮釋之下,跨越了語言、種族的界限,在精神深處實現共鳴。類似的苦心與巧思,也在細節之處閃耀。比如和專家聊到杜甫與李白的友誼時,伍德搬出了尼採美學中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類比李杜迥異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