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旅行

2020-08-27 馬路不是路

2020年之前,旅行真的是個再簡單不過的事情,是個想走就走、想飛即飛的景象。當時間指向2020年春節時,大家都待在家裡,有大把的時間,卻不敢出門,旅行成為一種奢望。


籤證

2020年1月20日,當我收到馬來西亞的電子籤證,第一時間就告訴了馬來西亞的朋友,過完春節大約2月10日出發,如果再不出行,對方會覺得我言而無信了,因為從去年開始就打算過去,各種原因一直久而未決拖著未動,這說走就走的旅行,成為說說而已的旅行了。

攜程

2020年1月25日凌晨1:10收到了攜程的簡訊,大致內容是由於疫情原因,我的行程須立即暫停;僅僅過了四個多小時,攜程又發簡訊:上條信息針對的是大陸遊訂單,海外遊照常出行,真是一夜之間人生由谷底又達到了高峰。

溝通

隨著疫情的不斷擴散,出行的希望變得也是越來越小了,而我的問題卻是越來越多。因為馬來西亞的行程只是我2020年旅行的第一站,我的計劃是從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怡保、檳城再乘火車到泰國,第三站則是孟加拉國。該籤證由攜程代辦,年前費用和護照均已交到旅行社,這期間旅行社也沒有正式上班,但門店經理還是會隔三差五電話聯絡並安撫,也是讓人很感動。等待中,比護照審核更讓我頭疼的是,孟加拉國朋友也在等待我的出籤時間,他要接待安排,需要明確的日期,此時我們平常唯一的溝通渠道-Ins平臺,我無法正常登陸了,這下可真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又一個誠信問題擺在我的面前,幾天過去,沒一點招兒。不過薑還是老的辣,越是困難時期思維運轉夠快,辦法總會有的(此處省略500字)

初心

當我們在Ins上再次碰面,孟加拉國朋友寫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的父母都還好嗎?中國的疫情控制的怎樣?再次被感動到了。此時我想起了朋友的照片裡那濃綠欲滴的稻田、飽經滄桑的老人家的臉龐,還有孩子們赤腳奔跑在田野上那天真無邪的笑容。憂鬱蒼涼佔據了我的心房,這也是我籤證盂加拉國的主要原因。還有給朋友帶些什麼禮物,這必竟不是首站,難道非得出發前才有主意嗎?可是現在腦子裡空空如也。無論如何,禮物是必須的。後來一個深圳的朋友問我,孟加拉國這麼小有什麼可看的?我沒有猶豫的告訴他,那裡有朋友。孟加拉國跟中國、印度相比,在許多方面都是小的,小到連疫情都沒有被連結播報。去福田書城和網上搜索,關於孟加拉國的介紹,只看到了一本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編輯的書,果斷下單購買。不過孟加拉國也有一個大,就是籤證費用是我此次行程中最高的,比印度還高。

學習

是的,印度是我此次行程的第四站。從孟加拉國的達卡到印度的加尓各答只有25分鐘的飛行距離,好像我馬上就要降落似的。其實,印度從2月2日起,就暫停了對中國護照持有人以及居住在中國的其他國籍人員籤發電子籤證,上述人員已持有的電子籤證暫停使用,至4月15日,除外交、公務、聯合國/國際組織人員。因為孟加拉國籤證未果,所以印度的籤證也就無從談起了。但一直有對印度的關注,中國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中印兩大文明的交往和激蕩、不可思議的印度,都是吸引我的點;坐落在恆河河畔的瓦拉納西的火葬臺,是生命的終結處,是人生的最後一站;還有生活在印度東北部的七個邦,那裡的人長得極像中國人,這些都是心之嚮往的目的地;印度的火車真有外掛嗎?印度人真的用手方便嗎? 的確,印度人常以奇葩的形象出現在視頻或圖片中。當然我最擔心的還是他們飲食衛生方面的問題,不過也會有些準備,出發前到深圳的檢驗檢疫機構提前注射疫苗,以防不測。孟加拉國、印度、尼泊爾這些南亞國家其衛生狀況的確還沒有達到馬來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水準。出門在外,保胃比飽口福重要。

靜心

印度與尼泊爾接壤,有陸路口岸,所以去了印度就會到尼泊爾走一趟,如果從尼泊爾出發,也會到印度走一遭。尼泊爾是我此次出行的最後一站,截止目前,也是最有可能出行的一站,雖然尼泊爾自3月10日起,暫停向中國公民頒發落地籤證,先前已頒發的有效籤證,還需要提交7日以內的健康證明,而我的籤證已出且有效期為6個月,如果單獨去一個國家,已不再是我的考慮範圍了。儘管如此,《孤獨星球》上的尼泊尓,仍讓人回味無窮,雪峰林立、叢林探險、古城聖跡真是旅行者的天堂,在杜巴廣場餵鴿,穿過背街小巷中隱秘的庭院,在行進中與自我對話。記得年前在攜程籤證部,一位工作人員分享了其朋友剛從尼泊尓返程,待了一個月,到處走走停停看看逛逛,緩解壓力,淨空自己,看來還有療鬱的作用,很是期待。

頭條

疫情初期,待在家中,不能外出,籤證無果,行程也不能確定,心情很是煩躁且焦慮,隨著時間的推移,頭條成了朋友。每天瀏覽、學習、耕種、互動,身體得到了放鬆,毅志也得到了磨練,心慢慢地靜下來了,做事更專注了,未知的信息就象疫情一樣個個被擊破,逐步明朗起來,等待有時也是一付良藥。

在路上

在有些人的眼裡,到達目的地才是旅行的開始,我想的略有不同。之前在頭條平臺上學習課程時,帥波老師曾說視頻製作是拍攝過程中重要的一環,而前期準備才是最重要的,諸如計劃清單的編制、預算等等。今天看來,我的行程暫無法實施,把前期的準備工作作足也不失為一種突發情況下的應對策略。與攜程的互動、籤證的跟進、朋友的擔心、牢記的初心、頭條的學習、靜心的等待......都是為下一次更好的出行。疫情把我們困在了家中,攜程、頭條、INS、MESSEGER……讓我心隨所動,無限溝通。因為有了期待的行程,時間不再漫長,心中不再彷徨。疫情之下的旅行,我已在路上。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體驗一次冒險旅行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趙航】前幾天,日本進入四連休,原本是為了奧運會開幕準備的假期,但因為疫情,奧運延期了,假期卻保留了下來。即使民眾有假,日本的旅遊業依舊遭到重創。日本政府近日提出「去度假」計劃,倡議大家開始國內遊,並提供旅行補助。但這段時間又是疫情的高峰期,每天的數據都令人擔憂,真的可以走出去安心旅行嗎?筆者冒險體驗了一把。
  • 疫情之下,在日本體驗一次「冒險」的旅行
    前幾天,日本進入四連休,原本是為了奧運會開幕準備的假期,但因為疫情,奧運延期了,假期卻保留了下來。即使民眾有假,日本的旅遊業依舊遭到重創。日本政府近日提出「去度假」計劃,倡議大家開始國內遊,並提供旅行補助。
  • 疫情之下,如何規劃遊玩——《北平旅行指南》中的景點攻略
    疫情之下,很多喜歡旅遊的人困在家中,無法領略我國悠久的歷史人文景觀與美麗的自然風光。而在疫情結束之後,如何規劃自己的出行旅遊路線,使其更富有「性價比」,無疑是一個值得仔細考察的問題。在抗戰文獻數據平臺上有一本《北平旅行指南》(閱讀原文),對民國時期北京著名的景點有許多精彩的介紹。
  • 北京旅遊市場在疫情之下實現華麗轉身
    隨著突發公共衛生應急響應級別下調至三級,政府部門一方面強化旅遊業相關防疫措施,一方面加大行業扶持力度,給重創之下的旅遊行業帶來希望,也給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一是落實疫情防控責任。旅行社在發團前對遊客進行出行防疫指導,旅行期間對旅行車輛及時進行消毒,及時對遊客進行測溫、驗碼、提示戴口罩,同時規範遊客乘車隔位、就餐隔位、保持社交距離,遊客們普遍主動配合防疫,防範意識較高。可以看到北京對旅遊各行業提出了嚴格細緻的要求,這是落實四方責任的體現。二是助力旅遊市場復甦。
  • 疫情之下,我們在清邁的生活日常
    疫情之下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趨勢逐步趨於控制穩定,國外卻開始不斷擴散爆發, 全球都仿佛籠罩在一股陰鬱恐慌的烏雲之下,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疫情之下,沒有人能完全置身事外,獨善其身。圖/sanook.com2看看霧霾的嚴重程度每年三四月是泰北獨有的燒山季,由於大量焚燒秸稈、垃圾、山林等,導致北部大部分城市都籠罩在霧霾之下。每到這個季節,每天都要看看霧霾的嚴重程度,決定要開窗通風還是關窗開空氣淨化器,是出門辦事還是蝸居在家,不過出門還是在家現在不用糾結了,疫情來了,只能蝸居在家。
  • 疫情之下的「新跟團」時代
    在疫情常態化之下,大家還會去旅遊嗎? 答案是肯定的,畢竟,老宅在家裡容易「出毛」,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和家人一起追求「詩和遠方」豈不妙哉?隨著跨境旅遊的放開,大家那被迫宅了半年無處安放的小腳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
  • 疫情之下的旅遊業,哪個國家最慘?泰國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重創了這個藍色星球上所有國家的旅遊業,仿佛在一瞬間按下了停止鍵,冰封在疫情全球爆發的那一刻。如同毛主席的那首詩「環球同此涼熱」,在這個地球村裡,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做到完全獨善其身。這次疫情之下,損失最為慘重的是哪個國家?可能很多人都想像不到,竟然是素有「微笑土地」之稱的旅遊大國--泰國!
  • 疫情之下,全球旅遊業如何挺過「寒冬」?
    而愛彼迎所面臨的艱難處境,只是疫情下旅遊行業的一個縮影。陷入重大危機疫情之下,現實面前,人們對詩與遠方的期待,只能化為囿於家與城市的安穩。於是疫情下旅遊需求的驟降,引發了一連串的行業危機。世旅組織認為,國際旅遊業的境況何時得到改善取決於各國解除旅行限制的時間。如果各國從7月初逐漸解除旅行限制,那麼2020年的國際遊客數量將比去年同期減少58%;如果12月初各國才取消限制,那麼全球遊客數量將減少78%。對航空業的影響疫情導致旅遊業遭受重創,航空業也因此受到影響。
  • 疫情防控之下,旅遊活動不可放鬆
    疫情防控之下,旅遊活動不可放鬆持續了大半年的新冠疫情如今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疫情還是持續存在的,為了我們正常生活的需要,我們在政府引導下有序的進行復工復產。旅遊市場也緩慢有序復工中,對於我們遊客來講,疫情下的文明旅遊是時代所需不可忽視的活動。那麼遊客要如何進行文明旅遊呢?我想給大家提示以下幾點。第一,我們要增強防疫意識。
  • 疫情之下,坐飛機安全嗎?
    疫情之下,坐飛機安全嗎?首先要承認,飛機旅行有容易傳染疾病的因素,比如機場可能比較擁擠,難以保持社交距離,機上座位之間距離也很近,等等。那是不是說坐飛機就不安全?並非如此。咱們先來看看飛機上的通風系統,記住兩個詞:循環和過濾。
  • 疫情之下,五一外出旅行需要有哪些注意事項
    受疫情影響,今年幾乎所有人都被關在家裡,時間長了,就想出去溜溜。據預計,今年這個特長的五一小長假全國出遊人數將突破9000萬。憋的時間長了,玩歸玩,該注意的地方也一定要注意。了解相關政策文化和旅遊部、國家衛生健康委4月13日印發的《關於做好旅遊景區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開放工作的通知
  • 疫情之下 韓國跨年「冷冰冰」
    疫情之下 韓國跨年「冷冰冰」 (1/4) "← →"翻頁
  • 疫情打擊之下 美國102年歷史汽車租賃公司申請破產
    疫情打擊之下 美國102年歷史汽車租賃公司申請破產 財聯社(上海,編輯吳斌)訊,在疫情打擊之下,美國逾百年歷史的汽車租賃公司倒閉了。
  • 疫情之下的萬聖節假期 法國旅遊業一籌莫展
    法國BFMTV電視臺報導稱,為救助深受疫情重創的旅遊業,法國政府此前曾鼓勵法國人在萬聖節期間儘量外出度假,但目前為應對第二波疫情採取的限制措施,尤其是在多個大城市實施宵禁,對法國旅遊業前景影響深重。但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確定性,尤其目前疫情已全面惡化,打亂了很多法國人原本打算外出度假的計劃。12日,距離法國萬聖節假期開始僅剩五天,政府召開針對旅遊業的部際委員會會議。當天,旅遊業諮詢公司MKG Consulting公布的數據顯示,旅遊預訂率僅略高於13%(外省為13.3%,巴黎大區為13.9%),遠低於去年同期近47%的預訂率(外省為37.9%,巴黎大區則為55.9%)。
  • 疫情之下的蘭卡威,我省了一半的旅費
    發了幾個到蘭卡威旅行的微頭條馬上引來了網民攻擊,說我在給祖國添麻煩。我想要澄清一件事,我住馬來西亞所以我是在馬來西亞國內旅行,不是出國旅行。馬來西亞自6月10日開始開始實行復甦式行動管制令(RMCO),與前幾個階段相比的行動管制令相比這次的限制更為寬鬆。只需跟著政府的所設定的標準作業程序,我們是允許跨州旅行。
  • 疫情之下,龍門如何打好文旅牌
    2020年9月21日,龍門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舉辦2020年旅遊高級管理人員培訓會,邀請華南理工大學廣東旅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志才教授主講旅遊專題《疫情之下,龍門如何打好文旅牌》。龍門縣主要景區、酒店、旅行社、民宿等企業負責人近百人參加了培訓。
  • 「疫情」之下,我們一直都在
    「疫情」之下,我們一直都在 2020-02-06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之下的祖國溫度——2020中國領事工作全力維護中國公民權益
    疫情無情,祖國有情。這一年中國領事工作大力協助接返滯留海外中國同胞,全力開展海外同胞救治、幫扶,持續築牢疫情輸入防線……讓疫情之下的中國同胞感受到祖國溫度。 17日,外交部領事司司長崔愛民在2020年度領事工作吹風會上分享了中國「領事戰疫」故事。
  • 疫情之下,在這個全球排名上,紐西蘭人真得驕傲一把了
    在今年的特殊環境之下,一些對疫情處理不力的國家其護照排名有所下滑,但紐西蘭的護照排名依然亮眼。Henley & Partners公司每季度都會依據各國護照的免籤國家與地區數量更新該指數榜單,其信息基於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獨家數據。這裡的「免籤」指的是護照持有者無需提前申請籤證, 包括免籤入境和落地籤。
  • 美國疫情日記:疫情之下的費城
    美國疫情日記:疫情之下的費城 2020-03-17 10: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