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導,4月25日晚在上海某星巴克門店,記者發現提供的是紙質吸管,塑料吸管已不見蹤影。記者親測發現紙質吸管易軟化,攪拌飲料也不如塑料吸管方便。
該店店員透露,幾天前上海大部門星巴克門店都換上了紙質吸管,官方說是試點,「但據我所知基本上不會換了,以後就一直用這種紙質吸管了。」
該店員坦言,「雖然環保,半小時左右就軟了,要儘快喝掉。」不僅顧客使用紙質吸管體驗不好,內部員工也不喜歡這種紙質吸管。這幾天也有顧客向他們反映紙質吸管的問題,「最多說的就是沒塑料吸管舒服。」遇到這種情況,店員會建議顧客向星巴克總部反映。
4月21日,星巴克中國在其官方微博宣布,從4月22日開始,在上海和深圳1000家門店試點停止提供塑料吸管,推出可替代吸管的直飲杯蓋,對於需要使用吸管的飲品提供紙質吸管。
事實上,星巴克停止使用吸管的計劃從2018年就已經開始了。據《北京青年報》的報導,2018年7月,星巴克宣布,到2020年之前全球所有門店禁用塑料吸管,同時公布不用吸管的新杯蓋設計。中國大陸超過3600家門店則是計劃在2019年內達到此目標。
另外一家咖啡連鎖巨頭也已經開始對塑料吸管說不,2018年1月Costa也宣布停止提供塑料吸管,轉為用非塑料製品替代。
快餐連鎖企業也紛紛提出限制使用塑料吸管的計劃。
2018年11月1日,麥當勞中國宣布在北京10家餐廳試點吸管減量方案,部分餐廳測試「免吸管杯蓋」,其他餐廳不主動提供吸管。據《每日經濟新聞》的報導,到 2022年,麥當勞中國計劃開設超過1800家綠色餐廳。2020年前,麥當勞中國紙制食品包裝將100%使用國際森林認證原紙,同時減少包裝材料。
另一家快餐巨頭肯德基很早就加入減少使用塑料吸管的行列。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2018年6月19日,肯德基新加坡宣布新加坡84家門店將停用塑料吸管和塑料杯蓋;另據新華社的報導,肯德基香港也宣布從2018年8月23日起,除指定特飲及外賣飲品外,香港及澳門全線分店會停止供應塑膠吸管及杯蓋。中國內地則尚未見該項措施實施。
在全世界範圍內,多家跨國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停用塑料吸管措施。根據美國《財富》雜誌的報導,這些企業有宜家、凱悅、希爾頓、萬豪、美國航空、阿拉斯加航空、海洋世界娛樂公司、皇家加勒比。
實際上,從政府管理領域,很多國家和地區也都已經針對塑料餐具出臺了相關的禁令。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英國政府在2018年年初宣布,計劃在英格蘭推動新「限塑令」,以全面禁止銷售塑料吸管、塑料攪棒和帶有塑料棒的棉籤等一次性塑料製品。
《獨立報》報導,歐盟委員會也於2018年5月提出「限塑令」方案,建議禁用塑料吸管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由更環保、更可持續的材料製成的吸管來代替塑料吸管。
越來越多的美國地方政府也正在著手應對塑料吸管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新華社報導,佛羅裡達州、新澤西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一些城市已經禁用塑料吸管。2018年7月,西雅圖成為第一個禁用塑料吸管的美國大城市。紐約市、舊金山等部分城市也推出了禁用塑料吸管的立法計劃。
塑料製品帶來的環境汙染已經越來越嚴重。新華社報導,統計顯示,包括塑料吸管在內,全球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對海洋生物、漁業、旅遊業造成嚴重影響,造成經濟損失達80億美元。塑料垃圾每年導致上百萬隻海鳥、10萬頭海洋哺乳動物和難以計數的魚類死亡。有研究顯示,如果對現狀置之不理,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垃圾重量將超過魚類總重量。
不過,卻有一群民眾把飲料的口感看得比環保更重要,他們在網路連署請願,要求麥當勞恢復使用塑料吸管,和支持環保的民眾掀起論戰。
在請願網站38 Degrees發起連署的利德(MartinReed)要求麥當勞重新使用塑料吸管,他的理由很簡單:「讓我能好好喝奶昔」。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有不少網友同意他的意見,有些人抱怨用紙吸管喝飲料的味道「超恐怖」,還有人說就像是「利用捲筒衛生紙的芯喝奶昔」。連署人數目前超過37000人。
不過,也有許多人認同限制塑料製品的政策,表示「你們要感謝這些吸管不會遺留400年,破壞我們的地球」。
整理編輯:圖南、周京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