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洋房賣出10億身價,一棟房,一段故事

2020-12-09 騰訊網

電視劇《安家》正在熱播中,因為和小野的工作有關,因此開啟的追劇模式目前仍在繼續,而近日新更新的劇集中,一個關於上海老洋房的故事,開始上演。

故事講的是上海一棟老洋房的主人龔先生,因生意問題,急需賣掉自己的祖宅龔家花園,店長徐文昌是上海老洋房方面的專家,因此,龔先生委託他進行這一宗交易。而作為上海特色建築,老洋房,一直是上海二手房市場非常非常小眾的一類物業標的。

在安家中,徐店長告訴龔先生:在全上海,真正對老洋房感興趣的人,不足兩百個,其中有一半是專門做老洋房生意的人,另一半是有老洋房情節的人。

龔先生委託的龔家花園,在徐店長對物業進行評估之後,給出的價格是:1.5個億。這是在龔先生急於出手的情況下的評估價格,也就是說,事實上,老洋房的價格如果交易周期拉長的話,價格也許更高。

這是《安家》電視劇中,對於龔家花園老洋房交易的描寫。而事實上,這個故事,有現實版。

真實的關於老洋房的故事,同樣發生在上海。被出售的老洋房位於宛平路和淮海中路交界處,旁邊是空軍大院和宋家故居,佔地三畝,建築面積一千出頭,是標準的獨居小洋房,在鏈家上,這套房子的掛牌價格,是2個億

下面是房屋的原主人,在網絡上PO出的照片。

充滿歲月痕跡的老洋房,在歲月中沉澱出了自己的故事。

而老洋房之所以能賣出高價的同時,還有另外一層的邏輯:稀缺。

在上海這樣的城市中,真正的老洋房,價格上,都是我們可望而不可及的。來看看鏈家的數據:

以億為單位交易的老洋房,早已超出了一套房子的單一價值,背後,有時代故事,有身份與地位的象徵,還有內心深處所追求的文化情節,每一棟老洋房背後,都是時間所沉澱出來的歷史氣息。

每一棟老洋房背後,都充滿著神秘的氣息與動人的故事,當然,也有隨著時間流逝飛漲的房價。

嚴家花園,2.8億買進10億賣出,每年能賺8000萬

它有近百歲高齡,修建於1920年,身價10億,位於上海市長寧區愚園路699號,佔地面積8.5畝,英式花園洋房。

據傳,嚴家花園的原建造者是一名名叫博羅的洋醫生,該棟老洋房建築面積1570平米,花園面積近5000米。

值得注意的是,這棟價值10億的老洋房,卻是一座「兇宅」。其房屋建築者在該物業內居住10多年後,就自殺了。

後來,該棟花園被一位許姓人家買下之後,卻因該土地是嚴家老宅地,因租界越界築路而被迫遷移地方,因此,嚴氏花園在經許姓人家之後,又被嚴氏父子重金買下。

嚴家花園的主要居住者嚴慶祥去世後,疏於管理的嚴家花園日漸破敗,嚴家後人遵循祖輩遺願,欲賣嚴家花園創業,卻遇上16位繼承者無法達成一致意見,一度上演現代版大宅門,後在法院的幫助下,該棟房子被成功賣出。

2009年,嚴家花園被盛大網絡執行長陳天橋以2.8億的價格拍下,並且重新修繕改造,嚴家花園美化美奐的風貌得以重現。

如今,嚴家花園再次出售的消息傳出,價格從5億到6億到8億,幾乎是一年漲一億的架勢,到了2016年,嚴家花園的報價已經達到10億。據悉,目前此套豪宅已經以10億的價格在境外成功售出。2009年花2.8億購買,9年,每年漲8000萬!

杜月笙公館,6億價格成功賣出。

十裡洋場的老上海,公館,是歷史的見證者。

上海笙館,濃縮著上海一代傳奇杜月笙的傳奇人生。據了解,被傳6億賣出的笙館佔地面積4321平方米,約6.48畝,容積率為1.13,按規劃恢復原貌後花園面積2600平方米,約3.90畝,花園面積達到土地面積的一半以上。

在這座中西混合的洋房建築中,流傳著杜月笙與他的風花雪月。據傳,該公館為杜月笙與其一生中最愛的兩個女人——四姨太姚玉蘭以及情婦孟小冬有關。

2019年5月,笙館以6億總價售出,網傳當下歸屬為上海華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6棟樓一本產權證,住宅面積加起來有4900平米,自2010年該物業被傳以3.3億價格掛牌,到2019年售出,9年時間裡,漲幅2.7億,雖說不如嚴家花園那般一年漲近8000萬來的猛烈,但漲幅也是相當驚人了。

上海老洋房,之所以能夠出天價,除卻其地位位置等先天優勢之外,背後的文化底蘊,是其長年能夠站在物業交易頂端的原因之一。

而決定老洋房能夠取得如此身價的一大原因,本質上,依舊是因為「稀缺」。

就以老洋房為特色的上海而言,經過時間沉澱,目前上海全市現存老洋房4000棟左右,但90%以上產權歸國有,從2004年開始便只租不售,擁有私有產權的老洋房,總共只有200棟左右,而產權清晰,可以出售的,不超過100棟,修整完好的,不足50棟,可以馬上交易的,不足10棟。而象徵著身份與地位的老洋房,幾乎每一幢都有故事。

當然,老洋房的高身價,並不是徒有虛名,回到文中開頭的龔家花園,光是洋房的設計師,背景就足夠讓人感到驚豔,國際著名設計師鄔達克親自設計,曾有設計國際飯店等著名建築,經過鄔達克手中設計的老洋房,不僅僅是一棟建築,更是上海這座城市中的一支文脈傳承。

拉斯洛·鄔達克

匈牙利籍斯洛伐克人,國際著名建築設計師

極度稀缺之下,擁有老洋房情節的人,推高了洋房身價,也促使中介行業創下了三年不開單,開單吃三年的神話。

想了解惠州土拍市場和惠州樓市更多信息,

請添加小編微信,拉你進群交流

你點的每個在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相關焦點

  • 上海「老洋房」為何長時間難賣出去一棟?4個原因很關鍵
    最近《安家》這部電視劇正在熱播,這是一部講述房產中介的故事。其中的男主角徐文昌是安家天下靜宜門店的店長,他是上海的老洋房專家。安家天下總部將女主角房似錦派去靜宜門店當店長,實行「雙店長制」,其實也是讓房似錦去偷師徐文昌賣老洋房。
  • 揭秘上海老洋房交易:動輒數億身價、買家獨愛整幢產權收購
    數據顯示,目前上海現存老洋房約有4000多幢,其中逾90%歸國家所有(只租不售),擁有私有產權的老洋房只有約250幢,其中產權清晰、修繕完好的僅有50餘幢。  正是這種稀缺性,令上海老洋房身價始終居高不下。比如位於鳳陽路288弄338號的應公館,是在20世紀初由上海地產大亨應子云斥資10萬兩白銀打造的四層樓老洋房。
  • 電視劇《安家》正在熱映,一棟老洋房1.5億,探秘上海老洋房
    近日電視劇《安家》在東方衛視正在熱播,在最新更新的劇集中,提到了上海的老洋房,一棟老洋房掛牌價格達到了1.5億的天價。現在上海的老洋房都是解放前建造的,上海的老洋房都是屬於上海歷史建築的範疇。其中大部分老洋房的產權都是屬於國家的,允許買賣的也只是極少極少的一部分。
  • 《安家》帶火上海老洋房,1.5億算啥?最貴的可抵劇中7幢龔家花園
    剛完結的熱播劇《安家》中,賣出1.5億高價的老洋房就讓不少觀眾大呼: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據統計,上海現存老洋房共有4000-5000棟,其中是私有產權的只有200多棟,而產權清晰、可出售的不超過100棟。
  • 《安家》老洋房現實中賣3.8億 院子種滿名貴樹種
    這些老洋房是上海最經典的住宅,每一幢都承載著一個當年上海灘的傳奇故事,如今價值更是不菲。據統計,上海全市現存的老洋房數量在4000-5000棟之間,但90%以上已收歸國有,這部分只能租不能出售。剩下的可交易的老洋房算下來也只有500棟左右。物以稀為貴,地理位置好、有豐富人文底蘊的老洋房,每一套都價值上億。
  • 中西合併,上下2層帶閣樓,這棟上海老洋房能賣1.5億
    北京有四合院,上海有老洋房,昨晚看了孫儷、羅晉的《安家》,我覺得有錢人的世界我們可能真的沒法想像!一棟上海老洋房就能賣1.5億,對比我這一月800租金的房子,想送一首涼涼給自己!其中有網友這麼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三年不開單,開單吃三年,專攻老洋房就對了!為啥這麼說呢?我也算搞明白了!徐姑姑幫朋友賣的這棟上海老洋房,估價1.2億,卻直接拿1.5億來試水,上漲這3000萬的價格給別人,都能隨便買棟不錯的別墅了!
  • 《安家》上海老洋房值1.5億,這也太貴了吧
    老洋房主人龔先生的太表姑奶奶一家在龔家蹭吃蹭喝40多年,不僅幫他們解決衣食住行和教育等問題,甚至還幫助他們給他們落實了上海當地戶口,出錢給他們在上海買房子、安排工作。然而龔先生家族企業遭受危機準備變賣祖產——老洋房,原本已經搬出去的太表姑奶奶一家聽到消息後竟然以他們在這裡住了40年為由,向他們索要5000萬。
  • 揭秘上海老洋房交易:動輒數億身價 買家獨愛整幢產權收購
    這套三層老洋房的老主人是民國地產大亨應子云,興建於1918年,斥資10萬兩白銀,初衷是為應子云長子應舜卿的大婚用房。建築商是通和洋行,建築面積約1338.64平方米,花園住宅,有廳堂、會客室、臥室等30多間。裡面的彩色穹頂和巴洛克風格彩窗在上海灘獨樹一幟。
  • 上海老洋房「最多」的街道,每一棟洋房都有百年歷史,你知道嗎?
    「最多」的街道,每一棟洋房都有百年歷史,你知道嗎?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一處非常宏偉的古建築群,其實說起古建築的話,大家可能想到的都是一些旅遊景區了,但今天要為大家安利到的古建築是風格獨特的老洋房了,上海可謂是非常繁華的一個城市,而上海最讓人記憶深刻的就是當地非常有特色的老洋房了,這也成為了上海這座城市獨有的地標以及風景線。
  • 北京四合院 PK 上海老洋房
    他們見證了上海歷史上最動蕩那些歲月,也包容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居住、生活文化,每一幢建築,都承載著上個世紀上海灘最傳奇的故事。 四合院的建築形態看上去很簡單,正房、倒座房、東西廂房四面圍一圈就成了,這也是大部分人對四合院的認知。
  • 沒有1個億,沒資格看上海老洋房!
    由於在境外成交,保密工作到位,我們無從知曉老洋房的實際成交總價,但若真以10億成交,則成交單價近64萬元/㎡,或已雙雙創下魔都洋房總價、單價紀錄!第二個大事件:永嘉路上的吳家花園,也在近期也成交了!折合成交單價45萬元/㎡,倒推總價約3.6億元。魔都在售的新房豪宅,價格無一可以與之匹敵!
  • 上海的明信片—老洋房,承載上海灘的歷史,為何這麼多人趨之若鶩
    最近頻頻登上熱搜的電視劇《安家》,在第18集中講述了一個有關於鄔達克所設計的上海老洋房的故事。作為上海多元文化交織的代表,老洋房是你了解上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上海老洋房是指解放前建造的,一般為四面或三面臨空,裝修精緻,備有客廳、餐室,有數套衛生間等結構較好的獨立式或複式、別墅式住宅。
  • 《安家》豪宅在上海老洋房裡能排老幾!看完「上海老洋房之最」請儂...
    根據數據統計上海現有老洋房約5000多棟 其中有些老洋房比劇中出現的那兩棟 還要貴還要有名氣 所以我們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看 「淘最上海-老洋房之最」
  • 上海老洋房最多的馬路,每一棟都有上百年歷史,卻少有遊客知道
    說到上海,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是繁華的南京路外灘?還是懷舊的豫園城隍廟?大家對於上海的印象,或許還停留在城市宣傳片裡出現的各種地標建築,但是之前隨著電視劇《安家》的熱播,也讓很多人看到了風格各異的上海老洋房,作為上海另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這裡卻很少有遊客到訪。上海的老洋房集中最多的地方莫過於陝西南路。
  • 化身徐姑姑,帶你「夢回」上海老洋房
    回夢上海老洋房在很多上海人的記憶中,那一棟棟形態各異的老洋房,羅密歐式的半圓陽臺、紅色的木質百葉窗、大斜坡的屋頂……掩映在兩側法國梧桐的濃蔭裡,是這座城市獨特的景觀與腔調。徐姑姑的大作《夢回十裡洋房》確有其書,但準確的書名為《回夢上海老洋房》,作者是擅長講述上海豪門故事的宋路霞,該書以老洋房為主線,講述了百多年十裡洋場的名人趣聞軼事,史料豐富。
  • 北京四合院 vs 上海老洋房,誰才是當之無愧的豪宅?
    劇情脫離了現實生活,為了賣出跑道房,未經業主同意中介自己就開始了裝修,裝修完了跟買家講詩和遠方,人家就能同意買這個設計及其不合理的房子?而且剛裝修完就賣給孕婦?情節設定槽點滿滿,每一個成交案例到是都能衝上微博熱搜。
  • 夜上海·流連|《安家》老洋房滬上覓蹤
    上海老洋房是滬上最經典的住宅,每一幢都見證了一個當年的傳奇故事,也見證了近代上海的歷史變遷。據統計,上海現存的老洋房有4000-5000幢,佔總量90%以上的國有花園住宅2004年起就只租不售。私有產權的老洋房有200-250幢,能出售的更是少之又少。除了著名的鄔達克建築愛神花園外,榮宅、孫科別墅和白公館等都是上海赫赫有名的老洋房。
  • 股市熱催熱上海老洋房市場 滬上可交易老洋房不超百套
    原標題: 股市熱催熱上海老洋房市場 滬上可交易老洋房不超百套「一杯美式咖啡」,德佑鏈家武康店經紀人傅宇立照例為趙女士在星巴克點上一杯咖啡,微苦,符合她低調少言的氣質。手拿咖啡,傅宇立站在武康路路口,一輛奧迪Q7緩緩駛入巷口。趙女士還未來得及將車窗搖下,小傅已經迫不及待告訴趙女士:「今天要看的洋房,很符合您的格調。」
  • 上海老洋房寶慶路三號 三十年代的第一私人豪宅 如今的音樂博物館
    也喜歡逛老洋房。在上海這座城市生活了這麼久,覺得應該多了解建築的文化和歷史。這也是對一座城市的了解。1925年的時候,一個德國商人建造了這棟建築。看資料,這棟建築很多的裝飾當時都是從法國進口的。後來當時上海的商人「顏料大王」周宗良在1930年買下了這棟建築,並在原來的基礎上加蓋了三棟,現在一共有五棟法式花園洋房。一棟建築總有一段歷史,走進老房子,不免感慨,這裡發生的故事和歷史風雲。
  • 被《安家》上海老洋房吸引,上海十大老洋房的魅力
    電視劇《安家》中講到了上海老洋房,羅晉飾演的徐姑姑「開單吃三年」。上海的老洋房是上海最經典的住宅,每一幢都承載著一個當年上海灘的傳奇故事,老洋房蘊含的價值絕非一磚一瓦所能砌成。到了晚上,一扇扇窗戶映出溫婉的燈火,隱隱約約飄出輕曼的鋼琴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