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韓國瑜「大選」臺北市得票率,藍營議員警告:蔣萬安緊張了

2020-12-16 海峽導報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後,各界都在推測韓國瑜下一步,已退出國民黨的臺北市議員鍾小平直言,韓國瑜不一定會選黨主席,因為黨主席還要身負籌錢的責任。是韓國瑜一定想選臺北市長,因為韓國瑜「大選」時,在臺北得票率有42%,到時其潛在對手、國民黨「立委」蔣萬安就緊張了!

鍾小平在政論節目」突發琪想「表示,韓不一定會選國民黨主席,但是選臺北市長的可能性非常高。韓國瑜唯二可選的地方就是臺北和桃園,但他認為韓國瑜看不上桃園,因為高雄比桃園還大,且臺北是首善之區,還是比高雄大。韓選「大選」時在臺北得票率為42.5%、桃園則是40%。

鍾小平接著表示,到時若臺北市長選戰有三組人馬,若是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韓國瑜對上「衛福部長」陳時中,韓未必沒有贏的機會。

鍾小平直言,現在蔣萬安的粉絲應該緊張了,他先不討論民進黨推誰出來選,先分析國民黨內初選,韓國瑜是非常有可能在初選贏過蔣萬安。先說韓國瑜之所以會在「大選」初選出線,除了韓粉守電話,另外就是英粉灌票,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

現在離臺北市長選舉還有一年10個月,若韓國瑜決定選臺北市長,韓粉據他估計一定會繼續守電話,且韓粉濃度最高就是在臺北市,其二,英粉一定會灌票,因為民進黨一定希望臺北市是韓國瑜出線。

鍾小平認為,在「韓粉守電話、英粉灌票」的情形下,會導致兩個結果。一是蔣萬安不敢想,二是蔣萬安初選會不會贏就很難說,所以他判斷韓會選臺北市長。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

相關焦點

  • 臺灣縣市議員得票率也將影響2016大選
    目前各界的焦點都放在市長和縣市長的選舉上,但縣市議員的選舉同樣不可小覷,根據對近幾次臺灣大型選舉的數據觀察與分析,縣市議員的得票率跟臺灣領導人選舉也有重大關聯。  縣市議員是一個政黨在基層的服務員,他們直接為選民服務,服務的質量如何影響選民對該議員和政黨的觀感,更進一步來說,影響選民的政治偏向性。
  • 萬安! | 走臺看熱鬧⑸
    選後,代表國民黨的臺北市議員羅智強召開記者會,宣布發起「三支箭活動」,並呼籲周三國民黨舉行中常會時,挺吳派的中常委不要再上演慰留吳敦義的戲碼。在這次的立委競選中,他獲得95559票、得票率51.1%幹掉了民進黨立委候選人吳怡農(得票率45.75%)。蔣萬安一針見血地對這次國民黨慘敗提出自己的見解:國民黨兩次大選都慘敗,證明我們離中間選民太遠,這也是最大問題,包括論述、基層組織、吸納年輕人、廣增人才等,都必須要徹底改革。
  • 2022臺北市長選舉民調:蔣萬安居首
    陳時中、蔣萬安、林右昌國民黨臺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6日證實國民黨籍民意代表蔣萬安將參選2022年臺北市長,引發外界關注。臺灣「東森新聞雲」最新民調結果顯示,2022臺北市長選舉如果藍綠對決,國民黨派出蔣萬安對上民進黨推出的臺當局衛生部門負責人陳時中或基隆市長林右昌,蔣萬安民調均勝過兩人。換言之,以目前檯面上受到討論的可能人選中,蔣萬安可謂是藍軍光復臺北的第一人選。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羅智強今年1月宣布參選2022年臺北市長,不過國民黨有另一股聲音力挺蔣萬安出戰。調查顯示,兩人互比,臺北市民比較支持蔣萬安。
  • 2022臺北市長選舉民調:蔣萬安支持度勝過陳時中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9月7日訊 國民黨臺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6日證實國民黨籍民意代表蔣萬安將參選2022年臺北市長,引發外界關注。臺灣「東森新聞雲」最新民調結果顯示,2022臺北市長選舉如果藍綠對決,國民黨派出蔣萬安對上民進黨推出的臺當局衛生部門負責人陳時中或基隆市長林右昌,蔣萬安民調均勝過兩人。
  • 美媒:西雅圖貝爾維尤市議員競選 華裔候選人得票率高
    根據King County的查票網站顯示,截至目前的計票情況,不論是哪個縣、市,尋求連任的縣、市議員在初選中仍有普遍領先的現象。接近計票結果的當下,幾家歡樂幾家愁,只有每個選區的前兩名得票最多者,可以進入11月5日的大選。 西雅圖市議會的選舉,在每年華盛頓州選舉中最受矚目;今年共有超過50名候選人競爭市議會中9個議員席位的7個席位,其中沒有華裔候選人。
  • 國民黨備戰2022臺北市,蔣萬安羅智強各自布局
    蔣說,目前重心以臺當局立法機構為主,但考量服務案件增加,考慮擴充團隊,盼能擴大服務。4年前參選「立委」,蔣萬安就因為蔣家光環備受矚目,從「勞基法」一「站」成名,到面對「促轉條例」、「同婚專法」等高度爭議議題,蔣萬安「不走傳統國民黨路線」的風格,引發討論。
  • 2022年臺北市誰當家?藍綠白頻催戰鼓,「三黨鼎立」成定局
    2022年臺北市長一戰,藍綠白三大陣營早已頻催戰鼓,三黨鼎立之勢幾成定局。政界分析,國民黨內論口才與形象,「立委」蔣萬安堪稱一時之選,然而戰力猛烈的臺北市議員羅智強也是伏兵,備位隨時接受「指定代打」;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行事穩健,掌握重大公共議題,可謂身兼民眾黨主席的臺北市長柯文哲的「分身」,「接棒」意味不在話下。
  • 臺議員:韓國瑜雲林縣若少輸就能贏「大選」
    近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和國民黨2020候選人韓國瑜多次來到雲林縣,拼場意味濃。
  • 2022臺北市長之戰 最新民調:蔣萬安大幅領先羅智強18%
    據臺媒報導 國民黨備戰2022臺北市長選舉,「立委」蔣萬安出戰的呼聲最高,但是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羅智強也有意爭取。「聲量看政治」粉專以百日網路聲量觀察,顯示蔣萬安以59.05%略勝羅智強的40.95%。臉書粉專「聲量看政治」觀察指出,以100天為期,用新聞聲量、即時新聞社群聲量,以及Google Trend為指標,觀察已浮出臺面的國民黨內可能參選2022臺北市長黨內初選的兩位政治人物聲量。目前蔣萬安是以59.05%,羅智強40.95%,兩人聲量相差18.1%。
  • 新加坡2020年大選:大選成績開箱與分析
    3計票中心陸陸續續點算完所有票數後,選舉當晚的開票夜也將現場直播公布大選抽樣結果及最終結果4獲選人將成為新國會議員,沒能獲選但獲票率最高的反對黨候選人有機會擔任非選區議員,確保國會至少有9-12名非選區議員,以確保反對黨在國會中也有發言能力。
  • 韓國瑜22日臺中造勢 國民黨市議員全力相挺
    臺中市議員黃馨慧、李中等,於今年4月間就發起聯署,請國民黨中央黨部徵召韓國瑜代表出馬角逐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韓國瑜目前已舉行3場大型造勢活動;從臺北凱道主題大政方針、花蓮後山產業交通及雲林農業運銷等,透過造勢闡明自己的參選理念及未來施政方針。
  • "韓流"衝擊臺北市選情?段宜康:對議員選舉有利
    「綠委」段宜康評估,臺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氣勢一直拉不起來,受到韓國瑜效應衝擊,選情確實「雪上加霜」,反觀這波「韓流」對民進黨議員選戰是有利的,因綠營支持者緊張,選票會逐漸回流到綠議員身上。    不過,段宜康認為,在這股「韓流」下,對臺北市議員選情卻相對有利,民進黨支持者看韓國瑜從南掃到北,會產生緊張心理,選票會回流到民進黨議員身上。所以他強調,臺北市有配票的選區,應該照配票策略走,民進黨一定要靠配票平均才能勝選,選民要有認知,把各候選人選票拉平,一起當選比較重要。
  • 蔣萬安跨區設據點,備戰2022年臺北市長選舉
    為迎戰島內2022年地方選舉,藍營臺北市長呼聲最高的蔣萬安,近期已啟動跨區服務,分別在士林、內湖設立法律諮詢據點。蔣說,目前重心以「立法機構」為主,但考量服務案件增加,考慮擴充團隊,盼能擴大服務。早在2018年地方選舉,蔣萬安就被視為出徵臺北市長的黑馬,但蔣認為自己初入政壇,仍有待歷練,因而放棄參選,不過今年擊敗異軍突起的對手吳怡農後,蔣態度更趨積極,在「立法機構」第一會期搶下黨團幹部爭取媒體聲量。
  • 前議員:韓國瑜六一臺北造勢是生死門
    針對國民黨2020初選,歷任桃園縣議員、桃園縣府民政局長邱德順接受訪問時表示,高雄市長韓國瑜預計6月1日上臺北凱道出席挺韓誓師大會將是「生死門」,人數若沒擠爆,聲勢往下掉。他研判國民黨最後還是提名韓國瑜,這是夢醒時也是痛苦開始,韓走上2020這條路,絕對超乎外界想像的艱難。
  • 徵戰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藍營各路人馬紛紛表態
    面對下一場戰役——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藍營各路人馬已經開始摩拳擦掌。 繼國民黨臺北市議員當選人羅智強11月26日表示將徵戰2020,外界呼聲頗高的新北市長朱立倫及無黨籍前「行政院長」張善政也表態稱「不排除」參選可能。 據《聯合報》27日報導,羅智強26日宣布四階段參選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他表示,「九合一選舉」前就曾承諾絕不是只做一個臺北市議員。
  • 臺北大安區「立委」補選 國民黨候選人蔣乃辛勝選
    臺北大安區「立委」補選 國民黨候選人蔣乃辛勝選 2009年03月28日 19:52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北市:社會結構多元化,政黨競爭尤激烈
    雲林縣同鄉會勢力也較大,估計有10萬人的選票,也是2002年民進黨臺北市候選人李應元的一個主要依靠力量。   臺北市也有許多外省籍的同鄉會,如湖南同鄉會、浙江同鄉會與江蘇同鄉會等,在選舉中多有特定的支持對象,如江蘇同鄉會長期支持前「立法委員」潘維剛與市議員蔣乃辛,湖北同鄉會支持李慶華。   在地域分布上,不同族群居住相對集中,各主要政黨在不同區域具有不同的支持勢力與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