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的味覺感受,常給人戀愛一般的美好,
甜品更是在世界各地演變出各種形態和風味。
法國,稱得上是世界甜品之都,
多變的類型,富有層次的滋味,
以及像藝術品一般美妙的視覺享受,
更是給這個浪漫的國家,
加上了格外甜美的味覺印記。
從對巴黎聖母院的惋惜情緒裡抽個身,
跟我們一起漫步塞納河畔,
領略法國當地甜品的精妙吧~
當然,也不能錯過魔都優秀的法式甜品!
從慕斯,撻,拿破崙,泡芙,冰淇淋,巧克力
巴黎聖母院旁的冰淇淋
歐洲冰淇淋不只有Gelato
天氣越來越熱,又到了吃冰淇淋的季節。而提起歐洲手工冰淇淋,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羅馬假日》中,赫本手中的Gelato,從此義大利冰淇淋風靡全球。
但冰淇淋作為法式甜品重要元素,其實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大類。所以聽過我這麼說的人常會問:「那麼,法國冰淇淋和義大利冰淇淋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先不談做法,其實法國精緻的法式冰淇淋甜品,同樣需要基底、內餡、點綴裝飾,等口感口味的層次對比。冰淇淋是整個甜品中重要的元素,而不僅僅是一個冰淇淋球。
而除去蛋奶冰淇淋,法式冰淇淋中有個獨具魅力的品類——Sorbet,用水果或者食材的原漿製作,不加蛋奶類製品,滋味濃鬱清爽,是法餐廳相當重要的配菜元素。
Chou、clair、Religieuse…
法國國民小甜點,不只是泡芙而已
80,90後的小孩對於泡芙的啟蒙,來自於街邊小窗後面一顆顆小小的灌奶泡芙。酥脆的外皮裹滿甜蜜的奶油,是一代人關於泡芙的回憶。
而如果要追溯這個從西方傳來的小甜點,就不得不提到法國。作為法式甜品的一個大類,泡芙在法國,是一款國民度超高的甜品。
不管是簡單的香緹奶油泡芙(Chou);魔都新晉網紅,靚麗美味的閃電泡芙(clair);還是因為《布達佩斯大飯店》讓更多人熟悉的修女泡芙(Religieuse);亦或是Saint-Honoré泡芙撻和有故事的 Paris–Brest。
法國人連鍾愛的婚禮甜品,都不是蛋糕,而是一顆甜美精緻的焦糖泡芙塔。
一枚兒時記憶中簡單的泡芙,在它出生的土地,被做成了各種充滿想像力的模樣,法國人對泡芙的愛,是如此的顯而易見。
百變法式慕斯蛋糕
凝聚無限可能的甜品藝術
其實大多數國人,關於法式甜品的啟蒙,還是來自於一塊塊小小的慕斯蛋糕。造型精緻的仿佛藝術品,吃下去有入口即化的甜美絲滑,藏在裡面的還有味道巧妙的夾餡,和溼潤紮實的蛋糕體。
而慕斯蛋糕,作為法式甜品極為重要和主流的一個大類,幾乎囊括了甜品所有的技術點,也演變出各種超乎想像的味道,形式和造型。
被很多人問過一個問題,一個好吃的法式甜品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素質?一,原料要好,不像料理,經過反覆的調味烹飪,可以遮掩食材的瑕疵。甜品中原料好壞是極為直接的,好的原料加上細心,一般不會難吃。
而細心就是第二點,常吃法甜的人都很喜歡看蛋糕切面!蛋糕體質地細膩,層次豐富真的非常賞心悅目。雖然不是越多越好,但巴黎的那些甜品動則5-8個不同層次的大師作品,確實很美味,但時間和人工成本太高,只能去法國朝聖。
一切甜美皆可撻
法國甜品的重要基底
撻,一直是全世界甜品lover都十分喜愛的甜品。水果撻,奶油撻,巧克力撻,焦糖撻,甚至是起源於葡萄牙,一度風靡亞洲的蛋撻。
這個由酥香的基底和內裡絲滑的內餡,搭配而成的小甜品,從口感的強烈對比,到內餡豐富的風味變化,都是大家喜歡它的原因。
撻皮的製作,撻底的烤制,都是法國甜品師的必修課。一個酥脆且薄,規整均勻的撻殼,可以承載各式各樣的內餡和配料,做出上百種奇妙的變化。
在法國,巧克力撻和焦糖撻是永恆的經典,冬末春初鮮美應季的草莓撻,夏天的酸甜清爽的檸檬撻,秋天充滿濃濃慄子香的蒙布朗。一塊好吃的撻,是法國人一年四季都不能少的摯愛。
榛子味的底酥鬆且香氣十足,圓形水滴狀檸檬奶油整齊排列,入口清爽絲滑平衡感極佳,中間點綴檸檬果泥,帶著明亮跳躍的酸。
上面覆著簡潔大方的白巧克力片裝飾,點綴蛋白霜和檸檬葉,造型大方簡潔,充滿幾何之美。把傳統的法式檸檬撻拆解,以巧妙的形式呈現,美妙和諧,是每次天開始微熱時就想念的味道。
與法國皇帝齊名的拿破崙
他們真的沒什麼關係
法式甜品的另一個代表,是與著名的法國皇帝拿破崙齊名的千層酥,也許你聽過很多,這位皇帝有多喜歡Mille Feuilles的故事,但我不得不告訴你,這是假的。
Napoleon這個英文是Napolitain的誤傳,特指義大利Naples的一種酥皮,後來人們便用誤傳的名字來稱呼酥皮甜品,於是法式千層酥也就用「拿破崙」這個音譯的名字,在國內流傳開來。
拿破崙算得上法式酥皮類點心的一種,其他的形式還有作為麵包出現的蘋果修頌,或者鹹派等。麵團包裹油脂含量更高的片狀幹黃油,經過層層摺疊和冷藏的工序,最後才能呈現出上百層酥皮的迷人口感。
拿破崙則是,在糖的作用下,經過兩次烤制形成迷人的焦糖香和脆度。層次分明層層酥脆,擠上順滑的奶油醬,咔嚓一聲,口中便充盈著滿滿的幸福。
這裡的拿破崙是傳統款,酥皮厚實層次清晰,帶著輕微焦糖香。每一口下去都能感受到酥脆,與絲滑細膩的香草奶油醬一起,每一口都是完美的幸福。可選口味很多,每一款都值得嘗試。
各大節日都要找藉口吃巧克力
Who don’t like chocolate?
其實在甜品多到讓人眼花繚亂的法國,很難講什麼是大家最愛的,但是有一樣東西,基本上沒有法國人會不喜歡,那就是巧克力。
4月,每年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是復活節,幾乎所有法國甜品店都會出現巧克力蛋的身影。反正,在法國幾乎什麼有甜品的節日,都會有巧克力出現,真的是無論怎樣,都要找到必須吃巧克力的理由。
大大小小的法國餐廳,隨便走進一家翻開甜品的菜單,你絕對會找到的至少一款巧克力甜品。他們常說:Who don’t like chocolate?
很多甜品師常笑說:巧克力是門玄學。各種巧克力排塊,夾餡豐富的手工巧克力,造型美妙的裝飾巧克力等,滿滿技術點,在法國,巧克力是甜品的極為重要一課。
法國甜品屆「名媛」馬卡龍
除了甜還是甜?可能是你沒吃到好吃的!
法式甜品中,還有一個直戳少女心的神級甜品——馬卡龍,因為迷人的口感被稱為少女的酥胸。小小一隻嬌俏精美,是毫無疑問的法國甜品屆名媛。
但叫她名媛,也註定了她是個非常嬌氣的甜品,製作難度非常高,不穩定性也非常高。對原料,製作者的手法,烤箱的溫度風量,和整個製作的時間把控都有極苛刻要求。
其實很多人吃了馬卡龍都說太甜,因為馬卡龍想烤製成型是不能減糖的,所以杏仁餅殼一定是無可避免的甜,但好的馬卡龍,可以用口感好的夾餡,中和掉甜膩感。
法國有很多甜品都做馬卡龍,五顏六色的擺成一片非常好看。但即使在法國也有很多能做成功卻不好吃的馬卡龍。所以如果你覺得馬卡龍太甜,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做的不夠好。
帶你躺在雲端的舒芙蕾
勸你快點吃,別拍照
從去年到今年,舒芙蕾鬆餅的網紅風颳的很大,且熱度不減。但印象中,在鋒味第一季第一集時,法式舒芙蕾就因為難做被霆鋒帶火了一把。
被很多人問過,法式舒芙蕾和日式舒芙蕾鬆餅的區別是什麼?法式的點,落在舒芙蕾,而日式的點則落在鬆餅,本就是兩類東西。
日式舒芙蕾,幾乎是一比一的蛋黃和蛋白比,而且加入的大量澱粉,本質上還是鬆餅,只是加入了舒芙蕾打發蛋白的做法。而法式的則是用少量的麵粉和大量的蛋白,做出輕盈如雲一樣的效果。
所以法式舒芙蕾的壽命非常短,往往只有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就會卸了氣一樣的塌陷,是一款不適合拍照的甜品,答應我放下手機好好享受在雲端漂浮的感覺吧!
每個Bakery都有的旅行蛋糕
帶上它們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在法國街頭,除了那些擺放在冷藏櫃裡精緻的甜品,其實還有一些小蛋糕,總是擺在櫃檯上,安靜的像一個無聞的配角,卻是大街小巷都有的法國家常小蛋糕。
瑪德琳、費南雪、可露麗等,還有一條條精心包裹的磅蛋糕,這些常溫蛋糕,在法國有一個好聽的統稱——旅行蛋糕。
酷愛休假旅行,以及隨便找個風景好的地方,席地而坐就野餐的法國人,常帶著這些小蛋糕上路。所以他們一直都是法國甜品,不會忽視的一個重要部分。
常去以後仔細觀察,發現原來這裡的瑪德琳也獲得過許多評審的第一名,可頌也獲得過好幾屆前五的殊榮,是遊客到巴黎都會來排隊的低調小店。
這裡的瑪德琳,每一顆都有圓滾滾的小肚子,內部溼潤柔軟又不是紮實的質地。油潤但不油膩,刷了一層薄薄的檸檬糖霜,柑橘的清香混合著香草和黃油的味道讓人沉迷。
《天使愛美麗》同款小甜點
現烤現吃的脆甜滑爽
身邊許多人對焦糖烤布蕾的初印象,都來自於高分法國文藝片《天使愛美麗》,古靈精怪的Amelie拿出勺子敲開焦糖殼的畫面,讓許多人都記憶猶新,對這個趣味滿滿的甜品充滿好奇。
其實在法國當地甜品店裡,很難找到焦糖烤布蕾。法國的甜品店大多沒有座位需要直接打包,而焦糖烤布蕾,享受的就是那份現烤現吃的焦脆口感。
所以這道法國家喻戶曉的小甜品,也是常出現於餐廳菜單的甜品中,是小酒館們相當喜歡的一味甜品,酒足飯飽後,小小一碗,是剛剛好的甜蜜收尾。
巴黎·每間餐廳和每個家庭的餐桌上
巴黎其實很難找到一家,很特別的焦糖烤布蕾,因為它十分常見,你可以在街頭巷尾任何一家餐廳遇到它。
而做布蕾,是優雅的法國媽媽的必修課,似乎沒有哪個法國小孩的童年,會缺少這絲滑且充滿濃鬱蛋奶香的味道,是幾乎所有法國小孩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