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法庫白鶴節完美詮釋「聖山靈水白鶴之鄉」
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鳥類的天堂
10月10日,在法庫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第三屆瀋陽法庫國際白鶴節」隆重啟動。本屆白鶴節歷時40天,主題為「聖山靈水 白鶴之鄉」,期間,開展系列活動:圍繞溼地保護、生態建設以及愛鶴護鳥等進行實踐教育活動;百名長壽老人籤名巨幅長卷「百壽圖」;「遊溼地觀白鶴」圖片、書法、繪畫、攝影採風展覽;千人表演白鶴舞、白鶴拳及演唱白鶴歌曲,並在國內外廣泛徵集法庫「中國白鶴之鄉」標識等等。國際鶴類組織授予法庫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為「環境教育基地」。
法庫,為滿語「魚梁」音譯,寓水草豐美、山川秀麗、物阜糧豐之意;她位於長白山山脈與陰山山脈餘脈交匯處,遼河右岸;屬於淺山丘陵地區,境內有800多座山,14座水庫,大小河流201條;是全國綠化模範縣、國家生態縣、中國白鶴之鄉,擁有國家級旅遊景區五龍山和財湖、遼代聖山瀋陽第一高峰巴爾虎山、藥王孫思邈採藥仙山扶興山、東北地區城市內最大的荷花澱靈山湖、世界瀕危鳥類白鶴的重要遷徙地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中國北方最具標誌的遼代文化景觀建築白鶴樓。
只有親身走近,才會驚訝於瀋陽法庫這片土地,竟如此厚重而悠長!
聖山靈水——孕育千年遼文化
遼代,興起於遼寧的母親河——遼河,並沿遼河流域繁衍生息,遼河孕育了遼代契丹民族的古老文明與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瀋陽法庫是遼河上的耀眼明珠,遼代時期就放射出了璀璨光芒,並得到空前繁榮和發展。
遼文化,作為瀋陽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文化重要內容,是瀋陽四大文化流派之一。法庫是遼代後族蕭氏重要居地,是遼文化重要傳承地。境內22座遼城址、220餘處村落遺址、20餘處遼墓,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葉茂臺聖跡山遼墓群記載著法庫遼文化厚重的歷史底蘊。韓德讓、蕭袍魯、蕭義等6位遼代宰相,蕭觀音、蕭師姑等10餘位帝後皇妃是法庫人。法庫在遼代得到全面開發,出現了「城郭相望、道途相連、村鎮密集、市井繁榮」的景象,經濟文化達到鼎盛時期。
如果說悠久的文化是歷史的選擇,那麼,鍾靈毓秀的法庫山水則受到造物主的偏愛。法庫的「聖山」、「靈水」聞名於世。
遼代聖山——瀋陽第一高峰巴爾虎山是與木葉山齊名的「聖山」。她群峰連綿,主峰廟臺山海拔447.2米,是遼河入海口正北方向的第一座高峰,也是瀋陽最高峰。這裡的每一座山峰、每一條河谷、每一座村莊聚落,乃至每一處懸崖峭壁、古松、巨石,都蘊藏著引人入勝的故事傳說。暮鼓晨鐘的玉皇閣、沖天而建的凌霄閣、翹首山頂的神龜石、令人費解的的白馬石、從未乾涸的聖水泉……這裡,自古以來就傳承著登山長壽、拜山中舉、祭山祈福等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特別深秋時節,巴爾虎山楓葉紅了的時候,呈現出「紅葉染層巒」、「便覺賽江南」美景!
東北地區城市內最大的荷花澱靈山湖堪稱法庫的「靈水」,因遼代時期法庫境內的「靈山縣」而得名。有荷花3000餘畝,盛開時節,便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美麗景象。數十種水生植物與荷花相伴而生,形成高低錯落、疏朗別致、四季有景、三季有花的自然生態景觀。
千年遼文化浸潤著法庫這一方水土。傳承遼文化、「文化興城」已成為法庫人的共識。遼風小鎮、白鶴樓、商業街區、文化府院和蕭太后塑像等特色景觀彰顯著城市文化內涵,縣樹——柳樹、縣花——桃花、縣鳥——白鶴、縣歌——《飛起來》以及正在建設的「足球之鄉、小提琴之鄉、山水畫之鄉」詮釋著地域人文特色,在電影第一人任慶泰的家鄉拍攝的第一部電影《秀水河子殲滅戰》在央視的上映再次讓世人聚焦法庫……「大遼福地、宰相故裡、白鶴之鄉、人文法庫」四大文化品牌聲名遠播。
白鶴之鄉——傳播美麗故事
「近年來,法庫的生態環境做得好,白鶴選擇獾子洞溼地停歇很不容易。白鶴是有靈性的鳥類,一旦喜歡上哪裡,就年復一年飛到哪裡,而白鶴一旦感受到了不安,就會選擇離開,再想讓這些美麗的白鶴飛回來,將會極為困難。」國際鶴類專家、美籍華人蘇立英博士說。
法庫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被譽為「城市之肺」。溼地內有鳥類12目27科70屬144種,其中有國家級重點保護珍禽27種,國家I級重點保護鳥類10餘種,屬於瀕危物種的鳥類23種。在我國擁有的9種鶴中,獾子洞溼地就佔有白鶴、白頭鶴、丹頂鶴、白枕鶴、灰鶴、蓑羽鶴等6種,這其中尤以白鶴為最。每年春秋兩季,各有2000多隻白鶴遷徙到這裡,數量佔全世界70%,停留長達90餘天,堪稱世界奇觀。現在時節,正是白鶴南遷越冬時期,獾子洞溼地也因此迎來許多愛鶴、觀鳥、攝影、繪畫愛好者以及鳥類研究專家學者前來採風、考察。
白鶴,是法庫縣縣鳥,法庫是「中國白鶴之鄉」。1000多年前遼代時期,這裡人們就與白鶴有著深厚淵源。「在遼代遺存裡,無論壁畫還是雕刻,無論銅鏡還是花磚,都有鶴的身影。葉茂臺4號墓出土的浮雕雙鶴紋方磚,23號墓中壁畫繪的群鶴,飛舞翱翔,都是極其真實的事例。」遼史專家馮永謙先生曾這樣說。「無獨有偶,歷經千年,法庫注重保護環境、保護溼地、關愛白鶴,才使得法庫今天的白鶴與千年前白鶴齊飛。」
走進法庫,你會聽到一個流傳千年的美麗傳說——關於白鶴和白鶴樓,歷久不衰!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次子耶律德光,在出任兵馬大元帥東徵渤海國時,曾施恩於白鶴——「射蛇救鶴」,之後,蕭太后與宋國交戰,得到白鶴庇佑——「白鶴救主」。遼朝倡導愛鶴、尊鶴、禮鶴,奉白鶴為神鳥仙鶴,是長壽、吉祥、福瑞的象徵。蕭太后命韓德讓等重臣,在昌平堡——今法庫鎮,修築白鶴樓,因遼宋戰事重開,白鶴樓未曾竣工而止。建造白鶴樓成為這一地區仁人志士的未了心願。
今天,法庫人愛鶴護鳥已成風尚。白鶴生性嬌貴,對其食物條件和生存環境要求較為嚴格,常棲息於蘆葦沼澤溼地,主要以水生植物球莖及嫩根為食,壽命為60-80歲。它形態清秀俊逸、色澤雪白玉潤、性情溫和,頸彎曲、腿細長、善高飛,頭的前半部及嘴和腳呈紅色,站立時全身呈白色,飛翔時黑色翅端方才顯露。在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內的淺灘上、水草中,白鶴時而啄羽,時而覓食,時而交頸,時而低飛嬉戲。或一字排開,或結伴暢翔,宛如片片白雲倏忽落大地,搖曳入長空……風情萬種的白鶴群落中,也有一隻只孤獨者,原來,白鶴也是堅守「一夫一妻」制的典範,誰的伴侶不幸離去,另一半則會孤獨終身。
獾子洞國家溼地公園,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是眾多鳥類的天堂。比如受脅物種花臉鴨,在國內其他地方很少見,而在獾子洞卻能看到數萬隻成群,它是從朝鮮半島西海岸直接飛到獾子洞停歇數日,然後直接飛向正北方向;小白額雁也是在獾子洞才能看到數千隻集聚的場景,它也是直接從朝鮮半島西海岸飛到這裡停歇,然後直接飛向日本北海道。年復一年,往返如故。「很感謝法庫長期不懈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國際鳥類專家們每當說起這些時,都很激動!
法庫白鶴節完美詮釋「聖山靈水白鶴之鄉」【2】--遼寧頻道--人民網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