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德保:馬骨胡天籟之音唱響中國

2020-12-16 中國日報網

馬骨胡藝術——

珍貴「活態」的非遺文化名揚海內外

壯族馬骨胡起源於宋朝,至今有近千年的歷史,是珍貴「活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馬骨胡是壯族特有的最具代表性的樂器,因其採用馬的腿骨作琴筒而得名。起源於德保的壯劇是壯族最具代表性的戲劇,其伴奏的主奏樂器是馬骨胡,而馬骨胡藝術的發祥地在德保,主奏曲目為《壯鄉春早》,流傳覆蓋桂粵滇黔及東協各國。馬骨胡音色清脆、透亮、悠揚,音質高亢,富有穿透力,被譽為壯族民間原生態音樂的天籟之音。同時,馬骨胡演奏技藝有自成一體的弓法、指法和曲牌。2010年5月,德保縣《壯族馬骨胡藝術》被列入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2012年德保縣榮獲「壯族馬骨胡藝術之鄉」和「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目前,《壯族馬骨胡藝術》正在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2009年1月4日,「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揭牌。德保壯族民間馬骨胡樂隊應邀在揭牌儀式上成功舉辦廣西乃至全國首場「壯族馬骨胡藝術專場音樂會」。2012年6月,德保馬骨胡齊奏《喜看我的呀哈嗨》榮獲廣西第十六屆「八桂群星獎」音樂類金獎,並於2013年4月代表廣西參加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暨全國群眾文化優秀節目惠民展演活動。2014年9月22日,「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實施30周年主題展覽」在北京民族文化宮開展,《壯鄉春早》《心靈暢想》和《壯山韻》展演曲目的激情演繹,贏得全場觀眾的滿堂喝彩,把演出推向了新的高潮。馬骨胡藝術在各大藝術舞臺上的大放異彩,引起了國內外各大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泰國國家電視臺、越南國家電視臺和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等主流媒體均作專題報導;法國、韓國、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外國學者也慕名而來造訪求學或作學術研究。一時間,壯族馬骨胡藝術名揚海內外。

「五個一」工程——

推動文化旅遊產業大繁榮大發展

為深挖壯族文化精髓,保護傳承發展壯族馬骨胡藝術,讓極具歷史價值及文化底蘊的壯族馬骨胡藝術走上更大更高的藝術舞臺,德保縣深入實施建設一個中心、打造一個基地、出版一本教材、培育一支隊伍、發展一大產業「五個一工程」,傾情打造壯族馬骨胡文化品牌,力促壯族馬骨胡藝術奇葩綻放廣西、唱響中國、走向世界。

建設一個中心。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馬骨胡文化,2012年6月,該縣斥資8800萬元建設德保縣青少年馬骨胡藝術培訓中心,建築面積達1.2萬平方米。項目集培訓、會議、劇場、民俗展覽多功能一體化,將於2014年12月底投入使用,標誌著壯族馬骨胡藝術研究傳承保護有了新的基地;成立了德保縣馬骨胡藝術中心,配有演員29名;成立了德保縣馬骨胡協會,發展會員120人;發展民間業餘演奏團隊46個,每個團隊均有馬骨胡手2-5人,覆蓋全縣12個鄉鎮,著名民間馬骨胡演奏家、壯族馬骨胡藝術代表性傳承人黃廣擴(又名黃一格)及各演奏團隊經常深入周邊市、縣(區)進行文化交流演出和教學培訓,影響輻射廣西轄區所有壯族地區。同時,投入600萬元編排大型原創壯劇《馬骨胡之夢》,並於今年2月入選廣西2014年度文化精品立項項目,獲扶持資金100萬元,爭取衝擊國家戲劇「文華獎」或「五個一工程」獎項。目前,該劇已全面進入排練階段,將於2014年11月8日在南寧劇場首場演出。

打造一個基地。德保先後投入180萬元專項資金進行馬骨胡藝術資源普查,並於2011年6月掛牌成立廣西首家少兒馬骨胡培訓基地,馬骨胡藝術的傳承和保護工作邁出新步伐。目前,該縣從事馬骨胡藝術的骨幹藝人共166名,其中年齡最大的70歲,最小的10歲,形成老中青三代共同傳承和發展馬骨胡藝術的嶄新局面。為壯大發展培訓基地網絡體系,該縣在縣實驗小學、雲山小學等5所小學組建了6個少兒馬骨胡藝術傳承班,共312名學生,每年投入20萬元聘請本土馬骨胡專家長任駐班輔導員,聘請10名有馬骨胡專長的人士任帶班老師,對參訓學生進行馬骨胡演奏培訓。

培育一支隊伍。德保堅持政府管理與扶持為主導,制定出臺了《德保馬骨胡搶救保護工作實施方案》和《德保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實施綱要》,通過舉辦教師培訓班、邀請區內外專家授課等形式,強化中小學音樂教師和馬骨胡藝術愛好者在馬骨胡演奏技藝方面的培訓,著力培養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備、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馬骨胡藝術隊伍。同時,在全縣中小學開展「馬骨胡進校園」活動,把馬骨胡演奏藝術納入學校教育教學長效機制,力爭用3到5年時間培養500-1000人掌握演奏馬骨胡技藝隊伍,將其打造成全國知名的「千人齊奏馬骨胡」文化精品。

出版一本教材。為讓「學生學有所依、教師教有所據」,德保投入40萬元聘請廣西著名民族音樂專家鄧如金、壯學專家潘其旭、著名民間馬骨胡演奏家、壯族馬骨胡藝術傳承人黃廣擴,編著出版中國第一本《馬骨胡基礎教程》作為範本教材。教材分《馬骨胡概況》《馬胡骨的演奏方法》《馬骨胡練習曲》《觀骨胡藝術的繼承與創新》4個章節,採用「雙譜」體例,非常適合對外交流和傳播,為馬骨胡藝術保護傳承發展提供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依據,填補了壯族代表性樂器演奏技法著作的空白,成為馬骨胡藝術保護傳承發展的重要基礎工程。此外,共收錄民間藝術自譜自曲的馬骨胡詞牌48首,並編輯整理出版了中國第一部《壯族馬骨胡詞牌大全書》。

發展一大產業。為打造馬骨胡文化品牌,壯大發展馬骨胡文化產業,德保將全面推進文化和旅遊融合開發,重點開發「一紅五寶」(德保紅楓,德保矮馬、德保蘇鐵、八角茴油、蛤蚧美酒、馬骨胡藝術)特色文化旅遊產品,創建馬骨胡文化旅遊示範基地和項目推介平臺,實施「非遺進景區」工程,深入開展大型原創壯劇《馬骨胡之夢》和民間業餘演奏團隊進景區活動,以文化提升旅遊內涵,以旅遊擴大文化傳播,實現文化與旅遊共建、共興、共贏,推動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鼓勵民間成立馬骨胡公司,政府每年扶持馬骨胡製作費10萬元,由傳承人獨家製作上市。積極申報馬骨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實行每兩年舉辦一屆「中國馬骨胡文化藝術節」,計劃2015年舉辦「德保首屆國際馬骨胡演奏大賽」,致力形成拳頭文化產業品牌,推動該縣文化旅遊產業大繁榮大發展。(黃高念李榮報 陳仁寶)

德保大型原創壯劇《馬骨胡之夢》將精彩上演 地點:南寧劇場 時間:11月8日晚8時

相關焦點

  • 德保五寶,貝儂你摟波摟?
    細細數來,一是動物之寶——德保矮馬,被譽為「馬中熊貓」;二是植物之寶——德保蘇鐵,被譽為「植物界大熊貓」;三是女人之寶——天保茴油,享有「沒有天保茴油,巴黎香水不香」的美譽;四是男人之寶——蛤蚧酒,載入《本草綱目》的養生之寶;五是文化之寶——馬骨胡,傳承民族文化藝術的天籟之音,素以有「馬骨胡琴韻悠揚」著稱。
  • 阿里音樂攜手阿里旅行芬蘭辦極光演唱會 唱響天籟之音
    (原標題:阿里音樂攜手阿里旅行芬蘭辦極光演唱會 唱響天籟之音) 北京時間
  • 維也納童聲合唱團天籟之音唱響成都香格裡拉大酒店
    維也納童聲合唱團天籟之音唱響成都香格裡拉大酒店 中國網地產 2015/10/21 11:47:00 10月20日晚,被譽為奧地利國寶之一的維也納童聲合唱團在成都香格裡拉大酒店與音樂愛好者們零距離見面,天籟般的嗓音贏得了現場無數熱烈的掌聲
  • 德保:紅楓下的矮馬王國
    即使在娛樂方式層出不窮的今日,德保的南路壯劇仍能在德保人酒足飯飽之後的娛樂排行榜上獲得一個較為前列的位置。&34;,喜愛唱歌的德保人在南路壯劇的幫腔中,哼著熟悉的曲調,用傳統的壯語將一曲又一曲帶著濃鬱地域風情的戲劇帶到各村各寨。伴著壯劇唱腔一同在這片土地響起的還有民族樂器馬骨胡獨特的弦樂聲。馬骨胡是南路壯劇傳統的伴奏樂器之一。
  • 2020年德保紅楓文化旅遊觀賞月活動系列報導:舞象方陣緊張籌備中
    2020年德保紅楓文化旅遊觀賞月活動系列報導:舞象方陣緊張籌備中 www.gxbszx.gov.cn  2020-12-03 08:09  閱讀:337次  作者:岑施娜 廖 凱   編輯:楊煜智  來源:德保之聲
  • 第五季《天籟之音——中國藏歌會》強勢回歸 開啟新藏歌時代
    .mp4scolplayer視頻播放器四川衛視全力打造的第五季《天籟之音一中國藏歌會》 已進入錄製階段,將於10月底之前完成十期錄製,並於10月11日起,每周四晚20點30分在四川衛視播出。譚伊哲擔任音樂總監用三種樂隊打造極致Live體驗第五季《天籟之音一中國藏歌會》 的音樂總監由譚伊哲擔任,他是中國著名的音樂製作人、作曲家、音樂總監,編曲家,集多種樂器演奏於一身,曾擔任過眾多演唱會和節目的音樂總監,參與超過百張唱片音樂製作及編曲。
  • 走,廣西德保看紅楓去!
    新華網南寧12月11日專電(記者王軍偉)12月18日至20日,有「南國紅楓天堂」之稱的廣西德保縣將舉辦紅楓旅遊節。德保紅楓是壯鄉廣西獨一無二的旅遊資源,縣境內有楓葉林10萬多畝,有三角楓、五角楓、七角楓等13個品種,每年秋冬之際,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蔚為壯觀。紅楓最佳觀賞期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
  • 三江源頭60朵「格桑花」 在首都唱響天籟之音
    青海新聞網訊 「在那遼闊的青藏高原,有一方讓人嚮往的地方;它在遙遠的地方,那就是美麗的青海……」8月24日,一首寄託思鄉之情的《鬱金香的故鄉》唱響北京蟒山。「這裡有三江之源,這裡有青稞美酒,這裡有熱貢神韻,這裡有油菜花香,這裡是鬱金香的故鄉,美麗的青海可愛的青海,我的故鄉大美青海。」孩子們用歌聲盡情地表達著內心的喜悅和感激。豪邁而優美、高亢而大氣的高原天籟之音吸引著在場每一位工作人員,他們變身「小粉絲」,用相機記錄著美好的時刻,還不時吶喊喝彩。
  • 《大河之舞》原班底艾紐納合唱團 唱響天籟之音
    這是一個即使在戰馬上也要高掛豎琴的精靈民族,他們曾經唱紅了《大河之舞》,他們還曾給電影《指環王》唱作主題曲,他們的作品曾入選大河之舞、斯汀、卡斯提羅等人的多張格萊美專輯,他們是愛爾蘭總統的御用團體——愛爾蘭國家合唱團「艾紐納
  • 草原上的天籟之音——蒙古族呼麥
    那就是內蒙古的「天籟之音」——呼麥。相信很多人跟小編一樣好奇,呼麥究竟是怎樣發音的?又是怎樣唱出如此多種多樣的調子?那就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呼麥」,又名「浩林·潮爾」,是蒙古族複音唱法潮爾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種「喉音」藝術。運用特殊的聲音技巧,一人同時唱出兩個聲部,形成罕見的多聲部形態。
  • 廈臺兩地聯辦音樂會 天籟之音唱響臺北
    指揮棒起落之間,交響樂團的磅礴壯闊與童聲天籟的細膩清澈交織、碰撞並融合在一起,在中山堂的空氣中氤氳開來,感染了現場的每一位觀眾。  演出結束後,觀眾們報以雷鳴般的掌聲,臺北市立交響樂團新任團長何康國親自為全體小演員頒發了榮譽證書。之後,孩子們主動來到前廳與熱情的觀眾們交流。  「整體來說非常好,多種語言的演繹,聲音純淨,與交響樂團的配合很完美。」
  • 德保2019紅楓旅遊節現場完整視頻
    廣西德保縣2019年紅楓文化旅遊觀賞月開幕式民俗、火龍表演完整視頻(廣西德保紅楓直播) 火龍表演點燃壯鄉民俗情懷 2019德保紅楓文化旅遊觀賞月拉開序幕 層林盡染百粵千山
  • 廣西德保壯家兒女歡度紅楓旅遊節
    12月5日,2020年廣西德保紅楓文化旅遊觀賞月活動拉開序幕,壯家兒女用獨具特色的民間傳統習俗歡度佳節。古老、吉祥、喜慶民俗表演引人入勝,讓八方賓客領略鎮安古府的民俗遺風,感受百粵文化之餘韻。矮馬方陣當天的開幕式上,舞龍、舞獅、舞象、抬閣、末倫、武術、矮馬等極具民俗特色的巡演方隊輪番上演,給八方賓客帶來了獨具德保風情的視覺盛宴。
  • 廣西德保等地楓葉迎來「最佳觀賞期」
    廣西德保等地楓葉迎來「最佳觀賞期」 地理、樹種、氣候因素的原因, 南方的楓葉風景 雖然沒有北方霸氣,
  • 天籟之音出徵《歌手2020》,這位深入人心的中國好聲音終於來了
    說到華語樂壇的天籟之音不知道大家首先會想到誰,事實上關於這個頭銜一直以來都爭議不斷,很多人認為只要唱功好,將其稱為天籟之音並不為過,但也有苛刻的朋友認為,真正的天籟之音必須具備一個條件,那就是從開口第一句開始,就能夠將聽眾的心魂震懾,而周深恰恰就是這樣一位歌手
  • 敬善媛在印度菩提伽耶獻唱天籟之音
    敬善媛以天籟之音,傳頌和平,聲聲祝福。(圖片來源:鳳凰佛教)菩提樹下釋迦摩尼佛覺悟之光明穿越2500年今天依然綻放和平之光。(圖片來源:鳳凰佛教)2016年11月23晚,首屆中印新絲路文化交流論壇在菩提迦耶正覺塔菩提樹下隆重開幕,此次中印新絲路文化交流論壇由印度中華大覺寺、全印度比丘僧伽會、菩提迦耶正覺寺與中國文化促進會聯合主辦。世界各地的高僧大德共同祈願:中國吉祥,國運昌盛,世界和平,眾生安樂。「梵唄妙音祈福法會」在正覺塔菩提下舉行。
  • 德保紅楓旅遊節本月開幕 七大活動值得期待_廣西新聞網百色頻道
    廣西新聞網12月10日訊(記者 黃新躍)記者從2012廣西百色•德保紅楓旅遊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德保紅楓旅遊節將於12月18-20日在百色德保縣隆重舉行,屆時,豐富多彩的活動將吸引八方來客,不容錯過。據了解,本屆紅楓旅遊節重點圍繞七大活動開展:一是獨具特色的迎賓晚會。
  • 高清:植物「活化石」 廣西德保蘇鐵成功回歸自然
    廣西新聞網德保5月29日訊(記者 羅莎 通訊員 張雷)6年不懈努力,珍稀瀕危植物物種終得以重回自然,在自己的「老家」廣西德保健繁育生長。5月29日,廣西新聞網記者從國家林業局在廣西德保縣召開的德保蘇鐵回歸自然項目成果總結宣傳會議上獲悉,國家林業局於2007年在深圳啟動的德保蘇鐵回歸自然項目已順利完成,德保蘇鐵種群在回歸地——廣西德保健康地生長並完成了整個生殖過程,成功繁育出下一代。這標誌著我國首個由政府部門主導的珍稀瀕危植物物種回歸自然項目的實施取得成功。
  • 解密天籟之音 | 二百年SAUTER
    這裡不是旅遊勝地,但是對於音樂愛好者來說,這裡是鋼琴的朝聖之地。在這連綿不斷的群山與鬱鬱蔥蔥的山坡美景之中,在過去的近200年裡,Sauter堅守於此憑藉執著匠心,以百年工藝見真知,以絕美聲音辨靈魂。德國Sauter鋼琴製造廠,自1819年建立之初就佇立於此。作為現今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並且在今天仍在進行生產的鋼琴製造商,Sauter成為了世界鋼琴企業中的佼佼者。
  • 阿吉太組合2016電影人春晚 天籟之音唱響民族風
    日前,被譽為內地最具實力民族流行演唱組合、中國原生態音樂倡導者的阿吉太組合應邀出席2016第二屆中國電影人春節聯歡晚會,在北京星光影視園的歡會上,大腕雲集,堪比春晚。阿吉太組合憑藉其強大的氣場,用天籟之音為現場的觀眾帶來了清新的民族風味,博得現場的一陣陣喝彩。    「阿吉太」組合由藏族姑娘西曼、蒙古族的薩琪拉、彝族的吉子古且三位不同民族的成員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