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患上氣滯的毛病,和珅用三個「妙」招,治好了乾隆的身體

2020-12-19 騰訊網

清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就是乾隆,乾隆皇帝在位有六十年之久,將清王朝的國家實力推向了頂峰,而他也是最為長壽的一位皇帝,共活了八十九歲,在古代,活到這個年紀已經很是稀有了,當乾隆步入老年的時候,他也是患上了氣滯胃痛的毛病,御醫多次診斷開方後,乾隆的病也不見好轉,但最後卻被和珅的三招治好了,究竟是哪三招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乾隆皇帝為了探得延年長壽的秘方,可稱不惜血本,他曾經派宮中的人去尋找長壽的老人接到宮中,親自詢問他們的長壽秘訣,並賞其金銀財寶。乾隆為自己還總結了一套專屬的「長壽秘訣」:堅持養生,保持每天的運動量;堅持把菸癮戒掉;長時間並且適量的食用一些有益於身體的滋補品。除了這些秘訣之外,乾隆皇帝還命令御膳房的廚師下心思去鑽研皇帝的食譜,乾隆皇帝愛吃鴨子,宮中負責原料採購的官員就命人在北京玉泉山的河流間散養了一大群鴨子,這就是後來的「北京鴨」,這種鴨子是來自潮白河畔的「白河蒲鴨」經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最後進化而成的品種,味道極其鮮美,並且吃後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但是不管怎麼注意,怎麼講究,人老病叩門,乾隆老年的時候也是患上了氣滯胃痛的毛病,御醫們輪流想辦法開方子,乾隆吃了各種各樣的藥物,也不見好轉,大臣們眼看著皇上整天食而無味、唉聲嘆氣,都愁得團團轉,派人去全國各地尋找良方,雖然不斷地有妙方從宮外傳來,乾隆皇帝吃完有時候也會感覺好一些,但是只要過一會兒,或者隔一頓不吃立刻就不行了,胃脹得鼓鼓的,還伴隨著隱隱的疼痛感。眾人一時間沒了主意。

這件事情被當時的乾隆寵臣和珅知道之後,和珅也下了一番苦心思,暗自去找治療氣滯胃痛的良方,最後他綜合了許多的良方,得出了自己的一套針對皇帝的「藥方」。和珅入宮面見乾隆皇帝,直言道:「聖上所患之疾,小臣有一方良劑可以治癒,並且不需要吃任何的中藥。」乾隆聽後大喜過望,忙說到:「愛卿有何良策,快說來聽聽,朕現在正為此苦惱。」和珅近前說道:「請聖上按我說的行事。」

首先,和珅命令頤和園的買賣街都提前一個時辰準時開業,這「買賣街」那可是皇家園林中特有的買賣場所,專門提供給皇帝使用的「大型市場」,裡面所有的商販,買賣人都是太監宮女扮成的,他們怎麼敢不聽「寵臣」和珅的安排呢?於是和珅每天陪著乾隆去逛街,這不僅使得乾隆皇帝的心情日益轉好,而散步更是達到了消化每日積食的效果。

接著,和珅要求乾隆在宮中建造一座茶樓,之後要乾隆每天去茶樓上飲茶靜坐,之後還要背脊向日,感受陽光的照耀,這之後再讓乾隆自己扣齒吞津。這兩個辦法是和珅查找了大量典籍後,跟唐朝的白居易學的,所謂的叩齒吞津其實是兩個動作。扣齒是要求在嘴巴閉合的狀態中上下顎的牙齒輕輕咬合,直至有酸脹感才結束,這對理順腎氣,固養胃息有好處。而所謂吞津中所謂的「津」則是指人的上顎而分泌的一種甘甜的液體,分幾次小口地吞咽掉可以調理胃的吸收和消化。

最後,和珅讓乾隆平日多吃些瓜子,據說這是他根據民間偏方整理的。乾隆皇帝使用了和珅的三個秘訣之後,漸漸地恢復了身體健康,隨後重賞了和珅,又讓他本來就極其通順的官運進入了更快的「車道」。和珅為了討得乾隆的歡心也可謂是挖空了心思,但是身為國家之臣子,不是為國家社稷考慮,而是一味地討好皇上,趁機謀得私利,如此為之的結果必將受到制裁。

果然,乾隆皇帝駕崩,嘉慶皇帝漸漸掌握實權後,第一件大事就是處死和珅,一個如此聰明之人,本該為國分憂,為社稷消愁,可是他卻走上了邪路,讓自己的智慧為個人謀取私利,和珅的名字,則被永遠釘在了恥辱柱上。

相關焦點

  • 和珅被賜死前,拿出乾隆「保命詔書」,上面三個字讓他徹底絕望
    和珅貪汙的資產超出國家收入好幾倍,這是名副其實的富可敵國。有句民間諺語形容得他特別貼切,叫「和珅跌倒,嘉慶吃飽」。01和珅貪腐1799年和珅被賜死,那時正是嘉慶四年的時候。其實嘉慶當太子時,十分看不慣和珅,甚至到了痛恨的地步,就因為他貪腐。因乾隆皇帝的袒護,太子顒琰拿和珅沒辦法。話說嘉慶登基之時就能治罪與和珅,為何非要等到嘉慶四年呢?
  • 和珅的靠山只有乾隆?此人死後,嘉慶皇帝才敢動和珅
    :「大清朝的蛀蟲,要不是他以貪治貪,才不會把大清朝給弄成那個鬼樣子呢」誠然 ,事實上的確是這樣,看似乾隆朝外表光鮮,繁花似錦圖:和珅但其實呢,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尤其是到了乾隆晚年,各地的義軍都開始反抗真是給兒子嘉慶皇帝留下了一個燙手的山芋
  • 乾隆也知道和珅是個大貪官,為啥就是不殺和珅?
    嘉慶四年正月十三,乾隆駕崩僅僅十日,嘉慶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條大罪,下旨抄家,抄得白銀八億兩。乾隆年間清廷每年的稅收不過七千萬兩。時人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和珅勒索納賄貪汙的行為在當時是三歲小孩都知道的事。但是,乾隆對其仍是寵信之極,和珅官階之高,管事之廣,兼職之多,權勢之大,清朝罕有。
  • 為何乾隆退休前的一個字,便讓貪得無厭的和珅嚇得驚魂失措
    說起乾隆皇帝,肯定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他就是還珠格格,裡邊的皇阿瑪便是乾隆皇帝!他是歷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而且被後人稱之為「十全老人」,康熙曾六次去江南遊山玩水,多次攀登五臺山。而談到乾隆,那就必須得說說和珅了,他是歷史上最大的貪官,而且百姓還就他的貪婪寫過一句戲語。大概意思是說:只要和珅一倒下,整個嘉慶年間的百姓都可以吃飽。和珅作為乾隆的得意大臣,一生平步青雲,升職飛速。一方面是他自己確實有點真才實幹。另一方面:他就像乾隆肚子裡的蛔蟲,總是可以恰到好處的為乾隆解決煩惱。因此乾隆一生都對他頗為滿意。
  • 和珅被抄家時,打開乾隆留下的一封信,信中只有這三個字
    當時有個內務府的資產時常是入不敷出,經常有虧空的情況,但是自從和珅來這裡當上了內務府總管之後,內務府不僅從來沒有虧空過,反而還略有些多餘,和珅將這些收入全部納入國家財政,這些表現深得乾隆皇帝嘉許。和珅還會看人臉色,自己的能力雖然強,但是他在乾隆皇帝面前從不會居功自傲。
  • 乾隆、和珅互送禮物,都是常見之物,「六六大順」和「一統江山」
    在古代人們也是會慶祝生辰,當然一般的人家也不可能每年都要慶祝,不過對於皇家來說,慶祝生辰也是很有必要的,乾陵皇帝一生活過了89個年頭,可以說是中國最長壽的帝王了,其在位執政了六十年,實際上是六十三年,當他的一生來到第八十個年頭的時候,舉行過一次慶祝八十大壽的活動,皇帝慶祝大壽
  • 千古妙對!乾隆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寡婦下聯讓和珅拍手叫絕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幅妙對,就是由兩個地位極為懸殊之人所作,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乾隆,我國古代封建王朝中一個頗有威望的存在,有著「十全老人」的稱號,是滿清盛世的締造者。作為清朝巔峰時期的統治者,雖然說他閉關鎖國的政策導致了此後的百年屈辱史,但他的功績之高卻不容被忽視。
  • 乾隆大壽紀曉嵐空手而來,裝窮獻壽聯,乾隆大喜:妙,勝過萬金
    紀曉嵐與和珅不同,他出身於一個普通家庭,從小聰明好學,通過科舉考試實現了「學而優則仕」的理想,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剛考中進士後,紀曉嵐只是個小官,這讓他相當不甘心,一直在尋找能夠接觸到皇帝的機會。乾隆在位六十年,身邊曾有過不少受寵的大臣,和珅與紀曉嵐則是其中最知名的兩位。和珅雖然沒有考中進士,但他卻靠著顯赫的背景入朝為官,在之後的仕途當中,又憑藉過人的才華和善於揣摩皇帝的心思,很快就從眾人中脫穎而出,受到了乾隆帝的賞識,升遷速度如坐火箭一般。
  • 乾隆年間的三個「肥人」——傅恆、紀曉嵐、和珅,三種不同的人生
    乾隆年間的三個「肥人」——傅恆、紀曉嵐、和珅,三種不同的人生據晚清的史料記載,乾隆年間曾先後有過三個「肥人」,一是當時的位高權重的首席軍機大臣—傅恆;二是大貪卻受寵的和珅;三是紀曉嵐。乾隆皇帝對他們三個都曾有過告誡,可三人卻都似乎沒有入耳,終於三人落得了不同的下場。對於傅恆的「心肥」,乾隆一再訓斥,最後落得染疾而終。對於和珅的「心肥」,乾隆一再訓誡,終是不悔改,最後被嘉慶帝賜令自盡。紀曉嵐雖「肥」,但卻不是「心肥」,而是「體肥」,與前兩人不同,紀曉嵐一直把「心肥」作為人生一大禍事,始終告誡家人切忌「心肥」!紀曉嵐一生清廉,限制個人的私慾,獨善其身,以「心肥」為戒。
  • 和珅最大的靠山不是乾隆,也不是福康安,它若不死嘉慶不敢動和珅
    清乾隆時,和珅當國,權傾一世」,「結黨營私,道路側目,朝士莫敢攖其鋒者。都說乾隆時期沒有辦他是因為皇帝寵愛,其實這樣說有點片面。和珅最大的靠山其實並不是乾隆,也不是福康安,而是和他一同在朝為官的和琳,也就是他的親弟弟,和琳如果不死,嘉慶都不敢動和珅。母親因難產去世,父親早逝,兄弟倆從小相依為命,感情非常深厚。和珅對弟弟好,弟弟也極其支持擁護哥哥。
  • 乾隆為什麼器重和珅的弟弟和琳?依靠他改革活佛轉世制度
    當年的駐藏大臣正是和珅的弟弟和琳,他是協助乾隆皇帝研究制定這個治藏方略的重要人物,也是《章程》的主筆人。和琳受到乾隆皇帝器重,不只因他是身邊權臣和珅的弟弟,早年因哥哥和紳任吏部侍郎,弟弟必須迴避,因此任職並不顯赫,只在工部任職。
  • 清代皇帝過年有多忙?乾隆賜福、嘉慶處理和珅、他卻御門聽政
    然後在回到他當皇帝之前住過的重華宮,用號稱「萬年青管」的毛筆,蘸著硃砂寫「福」字,乾隆皇帝寫的第一個「福」字,都要封存,再也不會打開,預示著留住福氣;接下來寫的「福」字,就賞賜給王公大臣。
  • 乾隆告訴嘉慶不要殺和珅,但嘉慶沒聽,直到15年後才明白其中深意
    和珅當了不久的御前侍衛,在一次西藏活佛送了奏摺的事情中嶄露頭角。當時,西藏活佛把奏摺送到了乾隆手裡,但是當庭的大臣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藏語,精通藏語的和珅這時候站了出來,表示自己知道藏語可以替乾隆分憂。乾隆讓他一試,和珅很快就翻譯出來,交給了乾隆。乾隆大喜,對和珅有了非常好的印象。
  • 和珅大肆貪汙,乾隆為何閉一隻眼?因為這奴才用著順手、用著放心
    厚黑想法的人說,乾隆這是把和珅當肥豬,特意留給兒子嘉慶宰殺。但如果乾隆真的為兒子著想,就不會把麻煩留給他,自己早解決了。 何況,和珅在朝中民間的聲譽極差,按許多標準來衡量都是奸臣。乾隆是很愛名的一個皇帝,誅殺和珅會為他帶來好名聲,他沒道理不做。正如嘉慶的一大政績就是扳倒和珅。
  • 「嘉慶皇帝」死因跟乾隆有很大的關係,被父親坑了的好皇帝!
    我們先了解一下嘉慶皇帝,他是乾隆的第十五個兒子,這個排名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其實在當時很不起眼的,因此他從小就小心謹慎的做事,每天也只是安安分分的讀書,不過這些事情也都被他的父親乾隆皇帝看到了眼裡,乾隆皇帝準備要把嘉慶推上皇位
  • 能夠讓和珅下跪磕頭的金大菸袋,到底是乾隆皇帝的什麼人?
    在順治、康熙時期,議政王制度對皇帝的影響很大,直到雍正皇帝建立軍機處,情況才出現了變化。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老八胤祀聯合了幾個旗主王爺逼宮,雍正皇帝差點頂不住。每個旗的人服從旗主的調動,而且有世襲的性質。比如一家人屬於正白旗,那么子孫後代都是正白旗。順便說一句,和珅是正紅旗人,如果遇到正紅旗的旗主,當然需要下跪請安,還得畢恭畢敬。
  • 聰明絕頂的和珅,能夠討好乾隆,為什麼卻不能搞定嘉慶呢?
    很多影視劇把和珅塑造成了逢迎媚上、貪財好色,胖乎乎的一看就傻裡傻氣的人,甚至還經常被人戲弄。但其實真實的和珅,絕對不是這樣,能夠在乾隆朝權傾一時,得到乾隆的寵愛。事實上,和珅是個不可多得的既能文又能武的人才。
  • 和珅一生小心翼翼,為什麼不提前討好嘉慶?其實是乾隆沒給他機會
    和珅的發家之路和珅是個絕頂聰明的人,他雖然出身不是特別的顯赫,但是升官的速度卻比其他的大臣要快得多,根本原因就是他獲得了乾隆的寵信,而乾隆之所以那麼信任他,一方面原因是和珅辦事能力確實不錯,另一方面則是他擅於鑽營,能夠體察「上意」。
  • 83歲的乾隆寫了1個字,大臣們看完哄堂大笑,和珅卻面如死灰
    83歲的乾隆寫了1個大字,大臣們看完哄堂大笑,和珅卻面如死灰清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相當有意思的朝代,而在這個朝代中更是有有著層出不窮的人和事,清朝的強盛時期,官與民還是相對和諧的,尤其是乾隆和康熙年間,因為康乾盛世,舉國上下都透露著一種自信的風範
  • 乾隆為何離不開和珅?六下江南,前4次自掏腰包,後兩次地方報銷
    區分的原因主要是和珅的存在與否。 雖說和珅早在1773年就出來做官了,但是真正發家致富,還要算到1780年,這一年他31歲,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這一年他已經是御前大臣,乾隆皇帝跟前的大紅人。同樣是這一年,乾隆皇帝開始了第五次南巡,這一年乾隆皇帝7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