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會攻擊中樞神經,有患者稱大腦裡總出現川劇臉譜

2020-12-15 上觀

3月4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首次證實了新冠病毒攻擊中樞神經系統的病例。醫務人員對其患者腦脊液標本進行宏基因組二代測序,獲得了SARS-CoV-2病毒基因組序列。

據報導,2月25日,56歲的許先生(新冠肺炎危重型、合併腦炎)終於走出北京地壇醫院的大門。此前,新冠肺炎患者可合併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兆(ARDS)、心肌損害、凝血功能異常、腎臟損傷、肝臟損害等多臟器損害,尚未發現有中樞神經系統受累的報導,此病例在全球尚屬首例。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廣泛關注。很多民眾內心甚為擔憂,但更為困惑,病毒究竟是怎麼攻擊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外在有哪些表現,具有怎樣的科學意義?

神經系統症狀有三類

報導中,許先生於1月24日以新冠肺炎、危重型、呼吸衰竭收入北京地壇醫院,治療過程出現頜面及口角頻繁抽搐,伴持續呃逆等症狀,通過基因測序證實其腦脊液中存在新冠病毒,臨床診斷病毒性腦炎。

「事實上,病毒除了會攻擊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外,還會攻擊周圍神經系統。」5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胡波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說。

胡波團隊於2月25日發表了首份揭示新冠肺炎影響神經系統文章——《武漢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的神經系統表現:回顧性病例系列研究》。據她介紹,研究樣本是從1月16日至2月19日的214名新冠肺炎確診住院患者。其中,有88位重症患者和126位非重症患者。患者樣本的平均年齡為52.7歲,有83例患者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等至少一種慢性疾病。

「超三成患者出現神經系統表現,重症患者中比例更高。」胡波說,神經系統症狀主要有三類:一是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如頭痛、頭暈、意識障礙、急性腦血管疾病、癲癇等;二是周圍神經系統症狀如味覺減退、嗅覺減退、食慾減退、神經痛等;三是骨骼肌損傷。78名出現神經系統症狀的患者中,53人中樞神經受損,19人周圍神經受損,23人骨骼肌受損。對於中樞神經系統受損的患者,最常見的症狀是頭暈和頭痛,分別有36例和28例。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首發症狀就是神經系統,如面癱,大腦出現幻覺等,有一位患者說自己大腦裡總是出現川劇臉譜,而自己從沒去過四川。」胡波說。

至於為什麼許先生是全球首例中樞神經系統受累的新冠肺炎患者?胡波表示,這並不矛盾,因為她們所做的是描述型研究,雖然臨床發現患者有這些症狀,但由於在一線,受時間和救治條件所限,並沒有對患者腦脊液做病毒檢測。

系病毒穿過血腦屏障所致

「在三類神經系統表現中,出現中樞神經受損的比例最高。」胡波指出,新冠病毒可能通過血行或逆行神經元線路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傷。

胡波解釋,神經系統症狀可能與ACE2(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有關。ACE2是新冠病毒的功能性受體,即病毒感染細胞的「入口」。這種受體在肺部組織和小腸組織較多,但在幾乎所有器官的血管內皮細胞和平滑肌細胞上的表達也很豐富,包括神經系統和骨骼肌。而且,新冠病毒是RNA結構,不能單獨複製,其需要和細胞表面受體結合進入細胞內完成複製,然後再釋放出來。因此,病毒一旦進入血液循環就很容易傳播到全身各系統,這可能是新冠病毒直接或間接引起神經系統症狀的病理機制。

主持許先生救治工作的北京地壇醫院ICU主任劉景院也表示,病毒對靶器官的直接損害以及因此而導致的全身炎症反應可能是新冠病毒感染人體後主要的致病機制。

「很多病毒,包括SARS、MERS以及登革熱等,都有少量病人出現神經系統症狀 ,這主要是病毒隨著血液循環流到全身各處,穿過血腦屏障,從而攻擊中樞神經系統引起的。」南方醫科大學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主任趙衛說。

對臨床救治有一定提示意義

「患者出現意識障礙,一定要考慮病毒有可能攻擊中樞神經系統。」劉景院說。

胡波也認為,新冠病毒累及的主要器官為肺,實際上該病毒還可以累及神經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血液系統等多個系統,因此,早期以其他系統不適為首發症狀時,往往容易誤診,延誤治療。

在研究中,胡波團隊發現,與輕症患者相比,重症患者典型症狀(發熱45.5%,咳嗽34.1%等)並不多見,而中神經系統症狀(45.5%)更為常見,其中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14.8%,急性腦血管病達5.7%,肌肉損害19.3%,而這些往往與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相關性更大。

因此,胡波強調,如果病人出現了神經系統症狀,一定要警惕病毒感染的可能,神經系統出現症狀,如凝血功能障礙、血小板病變,病人就會發生血管事件,從而導致死亡。

「不能只關注肺部,還要注意其他的病變,炎症反應激發的血管和凝血功能降低,如果引起重視,給予恰當的預防和治療,如病人凝血時間延長,及時抗凝,把這個漏洞補起來,關鍵時刻就能挽救病人的生命。」胡波說,此外,醫務人員也要警惕,如果一些病人首發症狀是神經系統,診斷時千萬不要忽略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從而降低感染的風險。

確實,劉景院也提醒抗疫救治一線醫護人員,在臨床觀察中,不乏有頸抵抗,病理徵陽性,突發意識障礙甚至昏迷的病例存在,面對此類患者,需要警惕新冠病毒感染可累及中樞神經系統,及時進行腦脊液等相關檢查,並完善腦脊液新冠病毒核酸及基因測序等工作,並積極處理相關神經系統併發症,從而進一步降低危重病人的病死率。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可能危害大腦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綜合編譯 蔡夢吟據美國「科學新聞」網站報導,英國科學家6月25日發表在英國《柳葉刀-精神病學》雜誌上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新冠病毒可能對大腦造成諸多負面影響,甚至可能導致中風或精神疾病
  • 日本最新研究:新冠病毒會入侵大腦,造成嚴重失憶
    〒572-0085大阪府寢屋川市香裡新町28丁目3-1針對疫情爆發即將再度全面擴散的情況,很多人擔心go to 旅遊優惠政策是否會被提前喊停,日本新任首相菅義偉在面對記者採訪時這樣表示:現在還沒到需要宣布緊急事態宣言和停止go to活動的時候。
  • 三種假設 新冠患者治癒後會再次被感染嗎?|新冠病毒|新冠|新型冠狀...
    專家們對有關新冠病毒患者治癒後是否會再次被感染的問題提出了幾種假設和分析,他們試圖對這一問題做出回答,而這些問題引發了對遏制新冠病毒流行病抱有幻想的研究人員的擔憂。新冠病毒疫情最初爆發地中國的相關報導稱,廣東省的新冠病毒治癒率約為14%,《人民日報》援引廣東省疾控中心副主任的說法稱,有關新冠病毒治癒者可能會再次被感染的說法引發了人們的擔憂,擔心治癒者被再次感染後會出現相同的症狀,並且有可能傳染健康人員。
  • 新冠病毒會摧毀發展中國家嗎?
    在最為貧窮的國家中,病毒構成的挑戰更為嚴峻 (蒂蓋圖片社) 在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的情況下,義大利、法國、西班牙、英國和美國的醫療衛生系統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 業內稱新冠病毒為「流氓病毒」 救治難度比SARS大
    核心提示丨這個病毒太「完美」了。飛沫傳播、接觸傳播、氣溶膠傳播、糞口傳播、血液傳播,現在還有無症狀感染,一天之內可以從重症到危重症,攻擊患者的心、肝、腎臟。與新冠肺炎的慘烈程度相比,SARS算小巫見大巫。尤其是危重症患者,救治難度比SARS還大。在業內,我們都稱新冠病毒是「流氓病毒」。
  • 新冠病毒「毒」在哪兒?心臟、腎、食道等臟器也可被侵襲
    作者 張素 李京澤  白肺——這個經常出現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詞語,是指在X光檢查下肺部顯影呈大片白色狀。出現白肺,一般意味著肺部有炎症。  最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入侵人體之後並未止步於「肺炎」,心臟、腎、食道等臟器也可能被其侵襲。中新社記者就此專訪相關專家解「毒」,為人體反擊「支招」。
  • 新冠病毒再有新變異!有癌症晚期患者感染新冠後,腫瘤竟消失了
    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所長脅田隆字透露稱,關於從巴西抵日乘客檢測出的變異新冠病毒,他認為是不同於在英國及南非發現的新型變異病毒。 報導稱,鑑於新冠疫情蔓延,除了於9日正式要求中央政府再次發布緊急事態宣言的日本關西三府縣以外,其它府縣也相繼出現了提出同樣要求推進協調、或決定自行採取緊急應對措施的動向。
  • 美疾控中心:新冠病毒去年12月就在美國出現
    結果顯示,有106個發現了新冠病毒抗體,說明 新冠病毒感染可能於2019年12月就在美國出現。 美國媒體報導說,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在中國境外出現的時間要早於先前的認知 。此外,研究還發現新冠病毒不僅比之前已知的更早在美國出現,而且病毒在美國的傳播比檢測結果表明的還要廣泛得多。
  • 畫臉譜講故事 川劇臉譜技藝如何傳承
    畫了至少2000張   最愛川劇臉譜用色   「『開臉、畫臉譜首先要美,不要畫得纖纖渣渣,看起來一巴餅(方言,意為繁雜凌亂)。要像川劇班的,要講究人物,不要亂畫。老先生好的要學,也要適應現實,要有創造,有自己的風格。』這是我父親對我的教誨。」
  • 日本首次出現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患者從英國入境
    今日(12月25日),日本也確認了從英國入境的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一天前,日本剛剛停止來自英國的人員入境。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今日晚間的報導,厚生勞動省確認,18日至21日間從英國歸國的5人,均感染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
  • 英國新冠患者出現奇怪新症狀,感覺像有氣泡在胸腔嘶嘶作響
    據英國《鏡報》4月10日報導,一些英國的新冠患者出現了非常奇怪的症狀,有的人感覺胸腔內像是有氣泡發出嘶嘶聲,還有的人皮膚出現嗡嗡的感覺。許多患者在網上分享了自己的症狀後,發現他們並不是個例。
  • 武漢在院新冠患者清零,多地出現「常陽」會否帶來新一輪疫情爆發?
    據義大利《晚郵報》報導稱,23 歲的模特比安卡 · 多布留(Bianca Dobroiu)確診 57 天內 6 次新冠病毒檢測均為陽性,是義大利目前唯一一例「常陽」患者。[1] 而有研究指出,部分患者出現「復陽」的情況,可能與患者的基礎疾病、臨床狀況、糖皮質激素的使用以及標本採樣、處理、檢測有關,甚至還與部分患者再次感染或繼發其他細菌病毒感染有關。
  • 英國新冠病毒變異可能源自某個長期慢性感染新冠患者
    伯明罕大學的微生物基因組專家Nick Loman教授說,直到12月8日,在一次疫情防控會議上,新毒株才真正引起了與會專家們的高度警惕。會議上展示的新冠病毒進化樹中,英國東南部確診增速較快的肯特郡有近半的確診病例是由該變異新毒株導致的。很快倫敦等地也開始呈現類似趨勢。11月,倫敦有約1/4的確診病例感染的是這種新毒株,而到了12月中旬,這一數字已有約2/3。
  • 已治癒患者7003人!新冠肺炎患者能夠被治癒,依靠的不僅僅是免疫力
    不少人對於新冠肺炎是如何被治癒的很感興趣,解決恐懼的最好方法就是去了解它,當對某一陌生的事物有足夠的了解,便可做到心中有數,遇事不慌。接下來就給大家做個小科普,即新冠肺炎是如何被治癒的? 1、感染 既然想弄清楚新冠肺炎是如何治癒的,首先得先了解人體是如何感染此類病毒。
  • 新冠患者復陽會怎樣?血清IgG、IgM檢測結果如何解讀
    多地出現治癒患者復陽現象,會加重?會傳染嗎?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後復陽的新聞備受關注,許多人擔心治癒出院的病人仍然有傳染性,或者可能再次發病?目前多地報導了治癒患者復陽現象。由於康復的患者體內多有保護性抗體,大部分患者症狀也不會加重,只要體內產生了足夠量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患者不會再度感染,完全康復病人復發的可能性很低。
  • 川劇:臉譜顏色的變化小談
    臉譜作為我國傳統藝術的精華之一,普遍受到了國人的喜愛,而臉譜之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屬川劇臉譜,川劇臉譜以其鮮明的色彩、強烈的誇張、奇特而帶神秘的象徵構圖,形成的起獨特的特色,尤其是變臉,成為了川劇非常鮮明的特點。以至於很長時間,我們都把川劇=變臉當做常識(儘管這是不對的),所以今天我嗯就來看一下川劇中的臉譜顏色。
  • 14位演員現場變出120張臉譜 揭秘川劇變臉如何成「最強道具」
    四川省川劇院供圖     1月30日晚,川劇變臉登陸江蘇衛視綜藝節目《最強大腦》。14位川劇演員變出120張不同臉譜為挑戰者李威「當道具」,引來觀眾和嘉賓一片驚呼。而精彩的變臉和300張川劇臉譜被網友譽為「最強道具」。300張臉譜從何而來?去向何處?
  • 新冠病毒會傷腦子?科學家在研究是否會導致永久的認知衰退
    Inouye研究譫妄已經有三十多年了。臨床醫師在病房裡要面對病人突然出現的意識不清和焦慮不安,Inouye和其他研究人員則開始擔心未來。過去十年的長期研究顯示,一次譫妄發作會增加幾年後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並加速已患失智症患者的認知衰退。反之亦然:失智症患者也更容易出現譫妄。
  • 川劇rap+川劇「臉譜」上場,三pass不在話下!
    隨劇情開端,發展,高潮的起伏而不斷變換的伴奏,「以胡琴為主,月琴應之,工尺咿唔如話」;易懂的四川方言,多種南北腔種與當地俗語土語,民間小調,勞動號子,說唱曲藝的融匯,讓川劇並非成為四川人的獨寵,正如天府之國這座包容的城市一樣。川劇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
  • 美媒評出年度謊言:淡化和否認新冠病毒!
    12月16日,美國網站《PolitiFact》公布了2020年度謊言:淡化和否認新冠病毒。該網站還用一篇長文細數了這一年出現在美國的關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