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心梗救治日」,上海中山醫院專家在日照開講!

2020-12-06 齊魯壹點

「如果把我們的心肌比做稻田,那給心肌供血的血管就像是灌溉稻田的水渠。突發心梗就好像是灌溉稻田的水渠突然堵塞,稻穀就會死亡……」11月20日上午,市圖書館學術報告廳內,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主任醫師霍綱娣教授在臺上正用通俗易懂的「稻田」舉例,深入淺出的講解心梗的發病機理。臺下170餘位聽眾聚精會神 的 傾聽,並不時地記錄著筆記。

在我國第七個「1120心梗救治日」到來之際,為進一步普及「1120心梗救治日」的理念,喚醒民眾對急性心肌梗塞的防範意識,普及突發急性心梗院前急救處理,青島大學日照醫院/日照心臟病醫院聯合市民文旅大講堂邀請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主任醫師霍綱娣教授開展「如何預防心肌梗塞」主題講座。

在公益科普講堂中,霍教授詳細講解了急性心肌梗塞的表現及急救知識等內容,從「什麼是心肌梗塞」、「什麼原因導致心肌梗塞」、「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七要素」、「什麼時候去醫院」、「心梗後的時間就是生命」、「心梗的注意事項」、「心梗的預後」七個大方向出發,用醫院遇到的病例為切入點,深入淺出的講述心梗帶來的危害以及及時就醫的必要性。

「最長壽的心律為每分鐘多少次?」、「光聽別人說這個藥管用,為什麼你吃不管用?」霍教授現場用詼諧幽默的話語不僅將醫學小知識科普的淋漓盡致,而且將患者常遇到的就醫誤區也給盤點到位。在座的聽眾時而埋頭記錄筆記,時而點頭表示認同。

霍教授在與聽眾互動時,發現約有1/3的聽眾了解突發心梗時需要進行支架治療,而了解溶栓治療的聽眾寥寥無幾,隨後簡要科普了心梗的治療方式。

對於心肌梗塞的認識,霍教授在採訪中說道,「心肌梗塞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並且發病趨於年輕化,像高壓力、休息不好、腦力勞動、緊張的群體,都需要提高警惕,臨床上已經有血脂高、血糖高症狀的,更要警惕。一旦得了高血壓、糖尿病、血脂高這一類的疾病,要及時的治療,不要等它發展為心肌梗塞再去治療,我們要積極的進行幹預,積極的進行預防治療。」

在接下來的教授答疑環節,聽眾爭先恐後 的 提出疑問,有冠心病患者、有支架術後的患者、也有替家裡老人提問的聽眾......霍教授均耐心的給予答覆。期間有多位聽眾因為急於提出疑問,便跑到講臺前與教授近距離互動。由於時間有限,很多沒來的及與教授互動的老人表示,還是帶著檢查報告去青島大學日照醫院/日照心臟病醫院掛教授的專家號,讓霍教授仔細給診斷。

心口相依,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口腔問題也會累及心臟健康。日照口腔醫院口腔綜合醫師、口腔內科專家孟芯羽,從中老年群體口腔常見問題出發,科普了各類常見問題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確 的 護理維護自己的口腔健康,讓聽眾意識到口腔疾病不僅影響飲食消化、發音等直接功能,同時也會誘發心血管疾病。

「霍教授講得淺顯易懂,我要回家把這些知識給我的朋友們講講」,「老伴兒做飯放鹽多,我們打算用霍教授給的辦法,記錄用鹽的時間,好好控制攝鹽量」,「今天主要替母親來的,明天要帶母親去讓教授給仔細看看」……現場聽眾紛紛表示,希望醫院以後能多舉辦類似活動。

青島大學日照醫院/日照心臟病醫院始終踐行公益精神,未來將持續深入開展健康科普講座活動,宣傳健康科普知識,倡導健康、文明、進步的生活方式,引導樹立健康觀念、培養健康行為、提高健康素養,同時不斷提升醫療質量,為百姓健康保駕護航.

秋冬季節心梗多發,心梗發生的症狀表現有哪些呢?夜間或休息時胸疼。一般夜間或休息後新發生的心絞痛,都是心梗發作的先兆。心絞痛症狀加重。既往有心絞痛患者,心絞痛發作比過去頻繁,發作持續時間也較長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後,胸疼症狀在15-20分鐘內不能有效緩解。無明顯誘因的胸疼。在沒有明顯誘因的安靜狀態下,也有胸痛的症狀出現,同時還伴有大汗淋漓、嘔吐、噁心等情況時,需及時就醫。與勞累有關的其他部位疼痛。軀體疼痛的現象與勞累、激動等有關聯。有可能出現上腹痛、牙痛、下頜痛、左肩膀痛、後背痛等,也要加以重視。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把每年的11月20日定為「中國1120心梗救治日」。這個健康日的設立,旨在提高公眾對心梗嚴重性與防治重要性的認知,普及急性心肌梗塞的規範化救治流程。讓人們牢記兩個「120」,一是發病後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二是把握黃金救治120分鐘,降低心梗病死率及致殘率。

早在2019年12月27日,青島大學日照醫院/日照心臟病醫院獲中國胸痛中心總部的授牌,這標誌著我院正式跨入國家級標準版胸痛中心行列,意味著醫院對急性高危胸痛,特別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快速救治水平已達到國家級標準。胸痛中心是為急性心肌梗塞、主動脈夾層、急性肺栓塞、張力性氣胸等急性胸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高危型胸痛患者提供的快速診療通道,降低胸痛患者的致死、致殘率。據了解,中國胸痛中心認證標準嚴格、客觀、科學,是國內胸痛中心的行業標準,創建胸痛中心已經成為衡量醫院急性心肌梗塞救治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醫院胸痛中心將進一步縮短搶救時間、提升綜合救治能力,真正打造生命綠色通道,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提供更優質、更高效、更便捷的醫療保障。胸痛中心電話:0633-7689053

(來源: 日照心臟病醫院)

相關焦點

  • 1120,聊聊心梗的那些事兒!丨中國心梗救治日
    今天是「1120中國心梗救治日」。對於急性胸痛患者來說,早識別、早呼救、早確診、早救治十分關鍵,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延誤,都會影響救治效果。遇到疑似症狀時,要牢記「兩個120」——一是「有胸痛,要撥打120」;二是提醒所有人爭取「黃金120分鐘」。首先,來看一下12種心梗的早期預警信號。
  • 中山醫院心內科團隊成功救治煙霧病合併複雜...
    中山醫院心內科團隊成功救治煙霧病合併複雜高危冠心病患者 2020-10-26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心梗救治日丨胸痛撥打120,記住這些能救命
    目前,我國心梗患者數量逐年增加,病死率、致殘率高且日益年輕化。為進一步提高全國範圍內的心梗救治水平,向全社會普及相關知識,倡導科學的心臟健康觀念。我國首次於2014年成立了「心梗救治日」。寓意在急性心梗發生後迅速撥打120,並把握「黃金120分鐘」。今天,小編圍繞心梗的誘因、前兆、急救措施等,再次談談心梗救治相關的話題。
  • 健康大咖談|心梗救治,重在「三早」!11月19日上午10點來直播間,聽...
    11月20日是心梗救治日。心梗嚴重威脅著我們的生命健康,由其引發的猝死更是危險至極。一旦發現身邊有人猝死,你該怎麼辦?第一時間的救治又能給患者帶來怎樣的獲益?本期直播將重點講解猝死與心肌梗死的關係,為高危人群敲響警鐘,並告訴大家如何預防心梗,如何擁有一顆「健康心」。心梗發生時一定會胸痛嗎?心梗會遺傳嗎?心絞痛與心梗如何區分?如果發現身邊有人發生心梗,你該怎麼辦?心梗引發的猝死,如何避免?猝死有「預警」信號嗎?能提前感知嗎?要保持心臟健康,平時應該怎麼做?
  • 世界心梗日:90後小夥突發心梗!這些救命知識你必須知道……
    石家莊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大主任、心血管內科一病區主任米傑召集醫生團隊分析病情,判斷患者隨時可能出現心源性休克、心臟破裂、惡性心率失常等情況危急生命,決定實施急診PCI手術。1.懶得運動2.愛吃大魚大肉3.吃油超標了4.不注意口腔衛生5.吸菸6.晚飯越吃越晚11月20日是「中國心梗救治日
  • 上海浦南醫院援青醫生成功救治心臟猝死老年患者
    日前,在上海浦南醫院心血管內科援青海省第三人民醫院「心痛中心」劉文龍醫師支持下,成功救治了一位曾二度患心室顫動、心臟停跳的老年男性患者,並又成功地為該名患者植入了埋藏式心臟轉復除顫器(ICD),從而杜絕與預防了患者再次發生心源性猝死的可能,此舉在當地被傳為佳話。
  • 中衛市交通事故救援點、救治醫院及救治醫療專家公示
    中衛市交通事故救援點、救治醫院及救治醫療專家公示 2020-07-03 04: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州省強制隔離康復醫院深化醫聯合作為戒毒人員開闢醫療救治綠色...
    10月7日下午,貴州省強制隔離康復醫院一串急促的門鈴聲響了起來,在民警陪同下,一名突發胸痛的戒毒人員前來就診。在值班醫生的詢問下,戒毒人員劉某某表示自己「胸痛,還出汗。」戒毒人員的身體異常引起值班醫師的高度警惕,「不會是心梗吧?快,心電圖、抽血查心肌酶」。
  • 受傷臺灣遊客已在廈門中山醫院受到妥善救治
    新華網廈門4月26日電 (記者 胡蘇)記者26日從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了解到,在福建省南靖縣遭遇車禍的傷勢較重的4名臺灣遊客在此得到了精心救治。其他24名遊客因傷勢無大礙,除一人自願留下照顧傷者,其餘23人已於25日下午返回臺灣。
  • 文匯:高原上的特殊營救,上海中山醫院援藏醫療隊精準送醫守護雪域...
    就在7月22日,3名來自西藏崗巴縣的貧困先心病患兒裡最後一位「心寶貝」普布片多出院了。而就在一周前,5歲的白瑪潘多和14歲的桑珠已順利出院。至此,3名藏族小夥伴全部結束了在滬的救治。這場對於海拔4700米高原「花朵」的生命援助,收穫了最好結局。
  • 復旦中山廈門醫院今日全面開診 百餘上海專家長期駐廈
    人才  百餘上海專家駐廈員工須赴滬培訓  提供原汁原味「復旦中山」服務  ●上海專家在常駐廈門的同時,還要定期回上海上班並參加學術講座和培訓  ●醫院3年前就開始儲備人才,招錄的近600名員工,均送上海總部培訓,目前已有210名醫務人員完成學習培訓回廈  醫院發展,人才是核心。
  • 氣溫「斷崖式」驟降,有醫院2天收治6名急性心梗患者,老人注意多加...
    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了解到,有醫院2天收治了6例急性心梗患者,醫生提醒,老年人要安度寒潮,需要從飲食、室內溫度等方面多加防範。12月16日上午,南寧市市民彭先生從菜市場買菜回來後就覺得胸口痛,想回床上躺會兒緩一緩,沒想到胸口的疼痛不但沒有減輕,還有加重的趨勢,老伴趕緊打電話把兒子從單位叫回來,開車把彭先生送往自治區人民醫院救治。
  • 華醫心誠全職專家張靈:年輕人(需要)重視心肌梗死問題嗎?
    心梗救治日專家談2014年11月20日,在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以及國家衛計委的支持下,我國開展了「心梗救治日」主題活動,並且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因此,華醫心誠醫生集團發起人之一、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在政協會議上正式提案,建議把每年的11月20日設立為「全國心梗救治日」,在國家層面推動這樣一個改變心梗現狀的活動。在即將到來的第七個「心梗救治日」 ,我就年輕人(需要)重視心肌梗死的問題,與大家一起暢談。
  • 旅客在武漢站突發心梗,工作人員緊急送醫救治
    旅客在武漢站突發心梗,工作人員緊急送醫救治43歲的旅客劉先生坐高鐵突發急性心梗,幸好武漢站工作人員及時發現,緊急送進醫院救治,進行了心臟搭橋手術,挽回了性命。15分鐘後,救護車到達東進口,車站立即開啟綠色通道,有一名工作人員陪同旅客前往就近的醫院救治。醫院正在緊急救治。14點20分左右,120救護車到達普仁醫院,劉先生立即進行了全身檢查,醫生說他的血糖值達30左右,心電圖檢查出心梗,建議立即進行心臟搭橋手術,經家屬同意後便進行了手術。
  • 心梗救治,重在「三早」!專家提醒:常做三事,養好心,人長壽
    有資料顯示,每年我國心梗病人新增60萬人,是全球心梗患者最多的國家,形式十分嚴峻。 首都醫科大附屬醫院的常務副院長——周玉傑院長,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心梗防治,『重在三早』」的口號,號召全民積極預防:
  • 馬拉度納心梗去世!提醒:鼻子以下、肚臍之上,每處疼痛都可能是心梗...
    ·馬拉度納25日在家中突發心梗去世,享年60歲。多重誘因導致心梗,黃金救治時間120分鐘愛菸酒、高血壓、以及最近的氣溫驟降,都是心梗常見的誘發因素。另外,人在運動時心臟輸血量大,心肌的耗氧量也隨之增大,供血能力降低,都有會可能誘發心肌梗死。因此,如果感覺很疲勞、睡眠少或是有感冒不適、心臟不適等情況下,應該休息為主,不要盲目鍛鍊。
  • 獨家專訪上海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領隊:新冠病毒還是「陌生」的敵人
    2月6日,對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來說是一個不眠之夜。當晚8時,中山醫院接國家衛生健康委指令,組隊馳援武漢。次日下午4時,搭載136名白衣勇士的醫療隊搭乘飛機奔赴前線。這堪稱中山醫院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增援。新民晚報對醫療隊領隊、中山醫院副院長朱疇文做了獨家專訪,他就目前大家關心的一些問題做出解答。
  • 中山大學附屬三所醫院「最強天團」首次大會診 跨區域救治危重患者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3月5日下午,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和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組成的20多名專家,齊聚中山一院高端遠程會診中心,為省內5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把脈問診」,討論和制定個性化的精準治療方案。
  • 加入「中山醫院」醫聯體4年,徐匯區中心醫院醫療水平大幅提升
    今天,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徐匯醫院主辦的2020中山-徐匯葛均波院士團隊工作4周年慶典暨中國冠狀動脈慢性閉塞病變介入治療俱樂部CTOCC中國行-上海徐匯站召開。一位前來看病的老伯,得知葛均波前來參會,激動得說,「我的支架就是葛院士裝的,就在家門口的徐匯醫院!現在我恢復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