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啟航開始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

2020-12-25 大洋網

外高橋邊檢站開闢「綠色通道」,快速為該輪和科考人員辦理了邊防檢查手續。外高橋邊檢站供圖

中新網上海11月10日電 「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10日從上海浦東外高橋港區的中國極地科考碼頭啟航,開始了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之行。

據悉,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將圍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開展水文氣象、生態環境等科學調查工作,並執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汙染物業務化監測任務;同時,還將開展南極中山站、長城站越冬人員輪換及物資補給工作。

據介紹,此次「雪龍2」號上的考察隊由116名隊員組成,預計2021年5月返回中國。

「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啟航。外高橋邊檢站供圖

「雪龍2」號是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船長122.5米,型寬22.32米,吃水7.85米,排水量13996噸,航速12至15節。船上可搭載科考人員和船員共90人,續航力為2萬海裡,自持力在額定人員編制情況下可達60天,能全球無限航區航行。

當日,外高橋邊檢站開闢「綠色通道」,快速為該輪和科考人員辦理了邊防檢查手續,助其順利出境。據介紹,為確保「雪龍2」號科考船快速通關,10日上午外高橋邊檢站安排專人為「雪龍2」號和全體科考人員辦理了出境檢查手續,使其能夠順利出徵南極。

 (陳靜 陳超)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雪龍」號的「身世」揭秘
    第27次南極科學考察:2010年11月11日-2011年4月初(預計全程142天)。第28次南極科學考察:2011年10月29日-2012年4月5日。2011年10月29日,中國第28次南極考察隊乘「雪龍」號於上海港啟航奔赴南極。此次考察經歷了西風帶的驚濤駭浪和浮冰區的艱難航行,歷時5個多月,總航程超過2.8萬海裡。
  • 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船「雪龍2」號穿越赤道進入南半球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電 (記者 阮煜琳)經過一周左右的航行,北京時間11月17日,正在執行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雪龍2」號穿越赤道,從北半球進入南半球。11月10日,由中國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37次南極科學考察隊搭乘「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從上海出發,開始執行南極科學考察任務。北京時間2020年11月17日14時8分正在執行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雪龍2」號穿越赤道,從北半球進入南半球。駛過赤道瞬間,「雪龍2」號拉響汽笛。
  • 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即將啟航 「雪龍2」號將首航南極
    14日,記者從自然資源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將從深圳啟航,預計2019年10月15日出發。  本次考察實施兩船四站考察任務,我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首航南極,將與「雪龍」號一起「雙龍探極」,開啟中國極地考察新的格局。  「雪龍2」號首先前往中山站開展作業,隨後繼續開展南大洋太空人海綜合考察和長城站考察,預計2020年3月下旬回國。
  • 「雪龍」號「雪龍2」號完成南極科考,返航抵達上海
    (記者 吳嬌穎)記者今日(4月23日)從自然資源部獲悉,執行我國第36次南極考察的「雪龍」號和「雪龍2」號船已返回上海國內基地碼頭,標誌著我國第36次南極考察暨首次「雙龍探極」圓滿完成。正在執行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任務的「雪龍」號(左)和「雪龍2」號(右)。
  • 「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今啟航前往北極 邊檢站開闢「綠色通道」助...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陳超 記者 江躍中)今天上午9時許,「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在浦東外高橋港區的中國極地科考碼頭啟航,開始了中國第11次北極考察之行,外高橋邊檢站開闢「綠色通道」,快速為該輪和科考人員辦理了邊防檢查手續,助其順利出境。
  • 「雪龍2」號破冰船今天首航南極,揭秘兩船如何分工合作
    我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今天從深圳啟航首航南極,與「雪龍」號一起展開「雙龍探極」,開啟中國極地考察新格局。「雪龍2」號向深圳市民開放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秦為稼在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新聞發布會上說,本次考察以「認識南極、保護南極、利用南極」為根本遵循,掌握南極變化對全球影響的趨勢,提高我國適應與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積極參與南極全球治理。
  • 「雪龍2」號來了!第一艘「中國製造」極地科考破冰船震撼登場
    從1994年10月至今,中國「雪龍」號極地科考破冰船(以下簡稱「雪龍」號)共承擔了 22次南極考察和9次北極考察任務,出航 4100多天,航行裡程達75萬餘海裡,見證了中國極地科考的重要時刻。而「雪龍2」號即將開始的南極首航,將開啟中國極地科考的新天地。
  • 2020年國考常識積累: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
    今天寧夏華圖給大家帶來的是「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相關常識介紹,一起來學習下。   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   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H2560)是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
  • 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
    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H2560)是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是全球第一艘採用船艏、船艉雙向破冰技術的極地科考破冰船。它能夠在1.5米厚冰環境中連續破冰航行,交付使用後將填補我國在極地科考重大裝備領域的空白。2017年9月26日,「雪龍2」號極地考察船開始連續建造。
  • 「雪龍」號極地科考船開始穿越海況惡劣的「魔鬼西風帶」
    據新華社11月18日消息,搭載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的「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北京時間18日16時離開澳大利亞霍巴特,開始穿越海況惡劣的「魔鬼西風帶」。這是「雪龍」號本航次中首次穿越「魔鬼西風帶」。因此,「雪龍」號上流傳著一首多年總結出的「西風帶十字歌」:一言不發、兩眼無神、三餐不食、四肢無力、五臟翻騰、六神無主、七上八下、久(九)臥不起、十分難受。而參與本次科考任務的「雪龍」號氣象預報員汪雷和姚宇告訴記者,霍巴特位於南緯43度,已經在西風帶範圍內,因其本身位處島嶼波影區,島嶼對波浪具有屏障作用。
  • 雪龍2號首航:中國開始「雙龍探極」
    2019年10月15日,伴隨一聲長鳴,我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從深圳啟航,開啟中國第36次南極科考之旅。作為又一國之重器,「雪龍2」號與「雪龍」號攜手「雙龍探極」,結束了我國長期單船開展極地考察的歷史,揭開中國南極科考新的一頁。
  • 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破冰船「雪龍2」號將首航南極
    中新社深圳10月14日電 (記者 阮煜琳 鄭小紅)中國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主任秦為稼14日在「雪龍2」號上舉行的發布會上說,中國首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將首航南極,與「雪龍」號一起執行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任務。
  • 冰山雪海探南極 "雪龍"號第35次南極科考航行記
    新華社「雪龍」號3月10日電 題:冰山雪海探南極——「雪龍」號第35次南極科考航行記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經過3萬海裡航行,3月10日,「雪龍」號極地考察破冰船載著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隊員安全抵達上海吳淞檢疫錨地,辦理進港入關手續。這是「雪龍」號第22次遠徵南極並安全返回。
  • 中國將自主建造首艘極地科考破冰船助力"雪龍"號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中國自主建造的首艘極地科考破冰船或將在2013年建成。這就意味著,今後我國極地科學考察將擺脫單兵作戰,破冰船助力「雪龍」號,在極地展開完美探索。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黨委書記秦為稼告訴記者,目前這一項目已得到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即將向國內外開展設計招標,並將在國內自主建造。
  • 中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和科學考察船I極地中心·雪龍號
    中國第三代極地破冰船和科學考察船「雪龍」號是中國最大的極地考察船,其中 「雪」意味著南極的冰雪世界,「龍」代表中國。雪龍號自首次航行以來,創下了中國航海史上多項新紀錄。7月11日,極地科考船雪龍2號正式交船,在十月啟航南極,北京時間11月11日13時,雪龍2號順利進入南極,預計將在25日抵達南極中山站,並與前輩雪龍號會師,共同參與南極考察任務。對於南極,大多數人的印象是數不盡的浮冰和冰山。
  • 「雪龍」號駛入我國海域 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取得多項重要成果
    新華社「雪龍」號3月6日電 題:「雪龍」號駛入我國海域 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取得多項重要成果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雪龍」號極地考察破冰船載著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6日航行在我國南海海域,預計6天後靠泊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  本次科考期間,考察隊經受南極嚴酷自然環境的考驗,克服「雪龍」號碰撞冰山後帶來的各種困難,在科學考察方面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
  • 「雪龍2」號將首航 中國「雙龍探極」時代將來臨
    從1994年10月至今,中國「雪龍」號極地科考破冰船(以下簡稱「雪龍」號)共承擔了22次南極考察和9次北極考察任務,出航4100多天,航行裡程達75萬餘海裡,見證了中國極地科考的重要時刻。而「雪龍2」號即將開始的南極首航,將開啟中國極地科考的新天地。拉開極地考察的序幕中國是南極考察的後來者。
  • 第35次南極科考將正式完成 "雪龍"號到上海檢疫地
    (原標題:第35次南極科考:經過3萬海裡航行 「雪龍」號抵達上海吳淞檢疫錨地)
  • 第31次南極考察隊乘「雪龍」船凱旋 行程約三萬裡
    歷時163天,行程約3萬海裡,4月10日上午,「雪龍」號極地考察船載著圓滿完成各項科考任務的中國第31次南極考察隊,返回位於上海的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國家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宏,上海市副市長蔣卓慶,國家海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連增等到碼頭迎接。王宏代表國家海洋局向完成各項科考任務的全體科考隊員致以誠摯問候。
  • 我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定於12日從上海啟程
    我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正值我國「十五」極地考察能力建設,長城站、中山站改造項目全面實施的第一年,又是「國際極地年」中國行動計劃的開局年,也是我國南極內陸站建設的起步之年,任務十分艱巨。考察隊將執行37項科考項目、10項後勤保障改造項目,是歷次南極考察活動中任務最重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