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圖文/原創 邱太建
西藏那曲比如縣怒江邊上達姆寺的骷髏牆,也許帶給你別樣的印象和思考。
西藏天葬習俗的傳統
這個神秘而隱秘的所在可能是許多遊客從未踏足的地方,
那就是西藏那曲市比如縣中部的茶曲鄉的骷髏牆。
距拉薩約515公裡 ,距離那曲市約185公裡,距離比如縣城65公裡左右。
山高路遠人跡罕至,驅車趕往目的地的時候一直在問自己,我是否能夠坦然面對
幾百年一直保存至今的頭骨骷髏。
我們拍攝的這道門,其實就是傳說中的生死門。
西門進出的是活人,南門抬進屍體。而北面的房屋,專為死者誦經祈禱的眾僧使用。
在西藏並不是所有的人死之後都可以「天葬」,據說進行天葬時,禿鷲會極快地分食掉肉身,
如若是個壞人,那禿鷲很有可能還不吃呢。
骷髏牆時光的定格
骷髏牆與天葬相關,而天葬的習俗也是藏傳習俗非常與眾不同的傳統。
天葬肯定有歷史和生活自然條件形成的原因:
一種說法認為西藏凍土層堅硬無比,許多地方樹木稀缺所以難以棺葬,當地人
因地制宜地採用了獨特的天葬形式。
另一種說法是天葬與藏傳佛教信仰的教義相吻合。
在佛教中,「布施」是信徒的一生修行,最高境界就是毫無保留的捨身,
而且按照佛教的教義,人死之後,靈魂離開了肉體,投胎進入了新的輪迴,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來生。
生命的輪迴期待未來
我第一次踏上西藏的土地,心生莫名的恐懼感,那種恐懼感源自對西藏的陌生的感覺。
當布達拉宮出現在我眼前時,我感覺到了從未有過的敬畏,布達拉宮是如此真實地展現在我眼前。
藏族有非常灑脫的生死觀。入土為安是其他民族的傳統觀念,當然還有人期待靈魂能夠進入天堂。
面對骷髏牆的白骨我的內心卻是無比的平靜,仿佛面對一本書,
書上都是往昔的生命故事。
面對靜默生命的視覺衝擊,讓我更嚮往那些平平淡淡的人間煙火。
比如骷髏牆是西藏人類生存發展的記憶,是人類文明進程縮影的見證。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程中,總有可歌可泣的片段載入史冊。
也總有一些故事隨著時代變遷,鬥轉星移而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