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書記,你好熱心,來到我們茶市村。你為群眾做好事,群眾把你記在心。」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遷陵鎮茶市村,67歲的村民秦生連在家中,開心地給該村第一書記彭司進唱起了山歌。山歌聲聲,沒有伴奏,卻唱出了1600多名茶市村民心中最美的和聲。
在孩子最需要父親的時候,他毫不猶豫選擇了駐村扶貧
扁朝山下的茶市村是保靖縣委宣傳部、縣郵政局、縣新華書店、縣文聯的扶貧聯繫點。2017年4月19日,保靖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黃益民找彭司進談話,派駐他去茶市村扶貧,他爽快地答應了。
這是彭司進第二次進村扶貧,1996年剛參加工作,他就去普戎鎮普戎村扶了整整一年貧。彭司進是個從大山走出來的林校生,他接地氣,從小喜歡寫作。2005年,彭司進從縣林業局調入縣委宣傳部從事新聞宣傳工作,接觸和採訪農村的機會更加多了一些。
然而,駐村前,彭司進家中卻出現一段短暫的插曲。他和妻子周改玲商量駐村扶貧時,妻子默默流淚了。原來,他的小女兒還沒有滿月,70歲的母親身患糖尿病和輕度老年痴呆,有幾次上街後就找不到回家的路。這樣一個家庭,正是老老小小都最需要他的時候。第二天大清早,他卻毫不猶豫地扛起行李去了村裡。
「伯娘,你吃早飯了沒?」一進村,彭司進就走到貧困戶家中,看米缸、看水缸,看他們的被子厚實不厚實。「佬佬,你從哪裡來?我給你裝飯吃。」當聽到和母親一樣質樸的聲音,彭司進的眼角潮溼了,他沒有理由不熱愛農村,更加有職責去幫扶大山裡的父老鄉親脫貧致富。
入駐茶市村的第一年,扶貧項目上馬10多個,工作越來越忙,他吃在村裡住在村裡,和大家戰鬥在一起,連續一個多月沒有回過家。茶市村黨支部書記吳宗江開車和彭司進下城辦事,多次從他家門口路過,彭司進都沒有下車,而是直接進了村。在茶市這個「大家」和自己的小家這個問題上,他的天平始終向「大家」傾斜,讓吳宗江十分服氣和感動,「縣裡來的這個第一書記彭司進很和氣、尊重人,工作有辦法、有魄力,不爭功、不諉過,做事處處帶頭,身體力行。」
2017年茶市村順利脫貧,年底,妻子因為長年累月照顧孩子,日夜勞累,腰疾發病,哭著和丈夫吵了一架。「扶貧這幾年,我對得起鄉親,對不起家人。」在茶市採訪時,彭司進這樣說。
牽住牛鼻子,下力解決了村民最盼、最需解決的難題
茶市村有468戶1699人,5個村民小組分散在11個自然村落,是保靖縣出了名的「乾魚腦殼」。夏天乾旱時,人們挑一擔水來回要走20裡。絕大多數農戶家裡,都有蓄水池,家裡常常是洗菜後洗臉、洗手,再洗腳餵牲畜。一水三、四用,真正是滴水貴如油。
為解決生活飲水,該村從1978年建人畜飲水池,後來各自為政,分散引水,生活飲水始終未得到解決。
彭司進個子不高,卻有一雙黑亮深邃的眼睛,仿佛能看穿茶市這坡坡嶺嶺;他高高的額頭藏著無盡的智慧,如何解決茶市難題似乎早已成竹在胸。他抓住了「人飲」這個牛鼻子,和吳宗江帶領村幹部爬山越嶺察看塘口灣水庫,冒著烈日炎炎走川洞隧道,不顧山高路遠探看犀牛水庫和甄子灣地形。在縣水利局的支持下,人飲項目確定並籌得資金200多萬元。
茶市人飲工程之難,出乎想像。項目利用原有糧援項目部分工程,把塘口灣水庫的水經川洞灣隧道引入和平村犀牛水庫,再從犀牛水庫深埋水管,經過隴洞村才把水引到茶市村的甄子灣蓄水池。那裡地勢高,全村村民都可受益。
為了協調矛盾糾紛,彭司進帶著村幹部、扶貧隊員日夜奔忙在施工一線。在飲水主管道鋪設時,為了做好鄰村村民的工作,協調好矛盾糾紛,彭司進和吳宗江、賈俊等村幹部一起,日夜上門上戶做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5萬餘米長的總水管從和平村的犀牛水庫一直鋪設到村部,兩萬餘米長口徑10至30釐米的鋅管鋪到了茶市村的400多戶村民家裡。
2017年底,茶市村試通水。家家戶戶把水籠頭打開,譁啦啦的甘泉流到了村民的水缸。人們笑逐顏開,欣喜若狂!茶市人盼望已久的甘泉終於到了戶,雨天愁水渾,旱天愁水幹的日子結束了。下甲組村民專門給彭司進贈送了一面錦旗:贈駐村第一書記彭司進,扶貧治愚情系茶市,真幫實扶踐行初心。
2019年1月31日,在茶市村第一屆春節聯歡會上,村民秦家英專門開心唱起了山歌:「現在政策實在好,小康生活進農村。駐隊書記彭司進,他是村裡領路人。他把村民組織攏,村裡硬是鬧塵塵。」
做好數字鄉村建設,創新了農村社會治理路子
「扶貧工作隊,特別是第一書記,最重要的,是要走好群眾路線。」彭司進帶領村支兩委和扶貧工作隊,創新了農村社會治理路子。
茶市村2016年10月創辦了「靈韻茶市」為村平臺,但營運一直不理想。2018年5月,湘西州扶貧辦為村微信公眾號培訓班,彭司進主動申請參加了這次學習。學成回來,他馬上召開了村黨支部會議,帶頭利用為村平臺,抓好數字鄉村建設。如今,茶市為村註冊村民達672人,村裡的黨務、村務、事務、商務都上為村,茶市村民終於有了自己的網上家園。
為村「書記信箱」收到群眾來信76封,彭司進和村支書吳宗江做到件件有回應,堅持群眾線上反映、幹部線下解決的方式,幫助群眾解決問題17個。村民賈澤來信反映,村裡的垃圾圍距離他家不遠,熱天蚊蟲多,影響了全家生活。彭司進和村幹部一道,經過現場查看,及時解決問題,賈澤十分滿意,給了五星好評。
現在,茶市村黨支部在為村發一個通知、宣傳一個政策、發一條工作信息,就能傳達到多數農戶。「為村真的好,村裡的一些人和事,有時候讓人感動流淚。」在廣東務工的村民賈麗說自己特別喜歡為村,天天都要看為村並發帖。
「為村也改變了我。」吳宗江說,過去二十年自己有早起抽支煙的習慣,2018年以來,他把早上抽菸變成給為村加油、看為村、在為村發帖。
為村改變了一個村莊。原來的茶市村,幾乎沒有人跳廣場舞。通過為村平臺的宣傳,現在已有100多村民加入廣場舞的隊伍。2019年1月31日,茶市舉辦了該村歷史上首屆春節聯歡會,1000多村民第一次吃了團年宴。2020年1月20日,茶市村村民又過了一個大團圓年。村民們在為村平臺報名參加節目,爭做志願者。為村平臺,已成為村民與幹部、村民與村民之間溝通聯繫的橋梁。
靈韻茶市有點「潮」,網上的茶市村,更顯秀麗嫵媚。茶市為村,成了全國為村明星村、示範村。2018年9月16日,州扶貧開發辦召開全州為村大會,推介茶市「人人為村」經驗;10月17日、11月16日,中組部在深圳舉辦全國革命老區村支書培訓班,彭司進先後兩次赴深圳市委黨校交流為村平臺。2019年11月17日,彭司進應邀參加了全國政協舉辦的「共話新時代社會治理創新座談會」。
在茶市扶貧三年多,彭司進先後被評為湘西州先進工作者、湘西州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受到縣政府嘉獎2次,被評為保靖縣扶貧模範、保靖縣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黨和人民卻給予了我更多更多。」彭司進告訴筆者,在取捨之間,如果重頭再來,他依然會選擇駐村扶貧。三年來,他的小女兒也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快到了四歲,每一次爸爸進村,她都會傷心大哭。
前兩天,村民秦生連又唱起了自己改編的山歌:「送君送到路旁邊,知心話兒說不完。他為群眾做好事,群眾想他多呆幾年。」在精準扶貧的時代大潮中,彭司進和茶市村支兩委幹部、扶貧隊員們正無比堅毅地帶著村民們健步邁向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