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李大叔 清江風情 5月4日
八、轉地獄轉天堂(六)
喜馬拉雅山脈和念青唐古拉山脈似兩條巨龍橫空出世,由西向東平行伸展,在東部與橫斷山脈對接,形成群山環繞之勢,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的林芝地區就靜臥在這三大山脈的懷抱之中。有人稱它是西藏的瑞士,也被稱為西藏的江南。
林芝的森林原始景觀保存完好,高原挺拔的西藏古柏、喜馬拉雅冷杉、植物活化石「樹蕨」以及百餘種杜鵑等等應有盡有,素有「天然的自然博物館」「自然的綠色基因庫」之稱。其中布裙湖一帶還是傳說中野人經常出沒的地方。林芝以世界上最深的大峽谷著稱於世,並有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垂直地貌分布,異常豐富的植被及野生動物資源,山高水長,人力難及,原始自然風貌保存完好,是世界僅存的絕少為人類所涉足的淨土之一。
六點半,過林芝鎮不入。一派江南風光、綠樹掩映的318國道邊,販賣水果的瓜農推銷著特色果蔬。LP垂涎林芝西瓜已久,自然不會放過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確實,林芝墨綠的小西瓜和金黃色袖珍番茄的味道,至今想起來都口水長流。
今天計劃行程:波密(22公裡)——崗鄉(67公裡)——通麥(127公裡)——林芝(19公裡)——八一(海拔2930米),約235公裡。
攻略中行程亮點:從波密出發約22公裡,經過波密崗鄉自然保護區,沿帕隆藏布江溯流而上,感受最具神秘色彩的崗鄉雲杉林,向川藏線上最後的天險通麥出發。
經通麥鎮,過通麥大橋就到達排龍門巴民族鄉(通麥至排龍15公裡路段是江邊懸崖上的險路,在雨季時,山洪和泥石流常引發山體滑坡而使公路中斷,著名的102滑坡段就在其間),這裡是通往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重要入口。過排龍後路況好轉,不久抵達具有「東方瑞士」之稱的魯朗,品嘗著名的魯朗「石鍋雞」。
穿過魯朗林海,沿途觀賞民俗村、民居、高山草甸、雪山森林風光,然後開始翻越海拔4728米的色季拉山,一路松濤陣陣,雲霧繚繞。春夏時的杜鵑花海飄揚,天氣好的話,在山頂可以望見世界第15高峰——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和加拉白壘山(海拔7294米)。
經過埡口後一路下行,進入綠油油、有「小江南」之稱的林芝縣,順尼洋河而上,途中觀賞號稱「世界柏樹王」巴結鄉巨柏林。後到達海拔2930米林芝地區的首府——八一鎮。
林芝聽上去就有趣,或許是它位於西藏東部的緣故吧,藏族人為它起了個富有想像力的名字。林芝藏語是說「太陽的寶座」,就西藏其他大多數地區來講,這的確是太陽每天升起的地方。林芝是門巴族、珞巴族等少數民族的聚居地。
其實以前林芝八一鎮僅是林芝縣的一個鎮而已,相距不過十幾公裡,與西藏其他大多數城鎮並無太大區別,但隨著駐藏部隊在此地的中轉站不斷擴大,及影響不斷加強,再加上拉薩——林芝高等級公路的完全通車,特別是近年來內地沿海一帶省市政府的大力對口支援,使林芝八一鎮成了林芝地區行署及林芝縣的實際所在地。
林芝已發展成為西藏一個現代化的城市,各項功能齊全,商業興旺,外來人口與當地人民完全交融,交通發達,旅遊業也日漸發達起來。
不過,也正是由於外來人口漸多,使八一鎮正在逐漸失去自己的特色,八一鎮看上去更像一個四川的縣城,而不是西藏的縣城,這也正像西藏其他城市一樣。
林芝的特色餐飲,魯朗石鍋雞是鼎鼎有名的,一整塊大石頭雕刻而成的石鍋之中,濃厚的湯汁翻滾,藏雞為主料,輔以野生松茸,再配上各種菌類、青菜,絕對是鮮美異常、膾炙人口。石鍋雞雖然好,不過價錢也好,起步價每鍋180元。
我和LP的晚餐尋訪到八一鎮會展中心附近小吃部,餐館生意火爆,老闆都需要親自上陣跑前跑後,不時還需驅趕據說從藏北地區流浪過來的乞討人員。
一個年紀不過十六七歲的四川大男孩,穿梭於餐桌間,手腳麻利,招待熱情,並不時指點餐館其他人員打掃衛生,收拾桌椅,辦事乾淨利索,指揮若定,儼然半個老闆的模樣。我和LP私下議論,此小夥計前途不可限量。
晚餐點的是松茸石鍋雞。老闆是四川人,以半個老鄉的名義給了我們驚喜的優惠,僅收120元,特色石鍋,不虛此行。
八一鎮的賓館條件很好,價格明顯上漲。武警西藏邊防總隊林芝幹部培訓中心佔地規模龐大,一般的驢友不會想到這裡會接待遊客,管理人員只有一名現役軍人,甘肅臨夏人。
幸運終於降臨到我們的頭上,經過五分鐘的憶苦思甜,痛說革命家史的感召,120元乾淨整潔的標間到手。
明天,將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未完待續)
我就是這篇遊記的親歷者,這也是我西藏行的一段夢想記憶。我不求點讚,不求轉發,不求收藏,只求自我放逐的心有個歇息之所。當然,也希望你閒暇之餘偶爾翻翻,博你嫣然一笑。
《西行路上 感覺在飛》
笑看人生路,心在山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