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山·豐威漢縣是寮國第四大城市,位於湄公河東岸,隔湄公河與泰國東部重鎮穆達漢府相望,東經104°45'、北緯16°33',海拔140米,城區面積12平方千米,人口近10萬。凱山·豐威漢是寮國下寮重要的糧食產區和商貿中心。湄公河在此被譽為凱山·豐威漢的交通生命線,往東南可達巴色縣、孔縣等重鎮,往西北可達萬象市以及寮國北部各主要城市。陸路交通主要依靠9號和13號公路,它們是凱山·豐威漢與外地交往的兩條交通幹線。通過13號公路向北可達中寮和上寮地區,向南通往下寮各省;通過9號公路可達越南沿海城鎮,並可連通越南的鐵路和公路幹線。另外,寮國第二座跨湄公河大橋也位於此,橋長1 600米,寬12米,同泰國穆達漢府相連,2006年建成通車,屬日本銀行的國際合作基金援建項目。他曲縣位於13號公路和10號公路交匯的湄公河東岸,隔他曲河與泰國東北重鎮帕儂府相望,東經104°48'、北緯17°24',海拔146米,城區面積4平方千米,人口約4萬,是中寮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商貿中心,也是甘蒙省的經濟與文化中心,距萬象市和凱山·豐威漢縣都不超過50千米。寮國第三座跨湄公河大橋位於此,橋長1 423米,寬13米,總造價6 000萬美元,由泰國政府融資援建,2011年11月11日建成通車。大橋的建成進一步促進了老泰兩國的雙邊貿易、物流與交流合作,對寮國綜合國力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北桑縣位於會芬高原北部一個峽谷中,東經104°07'、北緯20°40',海拔994米,城區面積1平方千米,人口約1萬。北桑縣是寮國東北部的重要山城,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關口。北桑縣主要的交通運輸線是6號公路,通過6號公路與7號、13號公路相連,並與越南北方公路相連。
北桑縣機場有飛往萬象等地的航班。另外,豐沙裡縣、琅南塔縣、會曬縣、孟北縣、孟賽縣等也是寮國的重要交通樞紐。其中,豐沙裡縣已開通至嫋烏、中國景洪等地的陸路運輸,是北部極其重要的交通樞紐。會曬縣位於湄公河東岸,與泰國北部重鎮清孔隔河相望,通過湄公河向北可達中老邊境,向南可達萬象市、巴色等地。距會曬縣6千米處正在修建寮國第四座跨湄公河大橋,長470米,寬14.8米,連通泰國北部的清萊府。大橋造價約4 000萬美元,泰國政府和中國政府各出資50%,屬於中國援建的昆曼公路項目,大橋於2010年6月動工,合同期限是2012年12月10日竣工,施工時間30個月。這座大橋是貫穿湄公河地區南北公路體系的最後一個連接,建成後,昆曼公路將全線貫通,將有助於寮國加快從內陸封閉型國家向內陸開放型國家的轉變,有助於寮國的經濟建設和全面發展。寮國是中南半島國家中人口最少的國家。寮人民民主共和國建立後共進行過三次全國人口普查。1985年3月第一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寮國全國人口總數約為357萬;1995年3月第二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寮國全國人口總數約為457萬;2005年3月第三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寮國全國人口總數約為562萬,其中,男性約280萬,女性約282萬 。寮國國家統計局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寮國人口總數約為625.62萬,其中,男性約313.31萬人,女性約312.31萬人 。寮國全國80%的人口分布在湄公河沿岸及平原河谷地區,20%人口分布在山區。人口密度約為每平方千米27人,在高山地區每平方千米人口不足2人,地廣人稀,是亞洲地區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寮國人口主要為本國人,外來人口主要是華僑、越僑和泰僑,有50多萬人。
寮國人口出生率為26.13%,人口死亡率為8.13%,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2%(2010年),平均壽命62歲,其中,男性平均壽命為60.5歲,女性平均壽命為64.4歲。寮國人口的年齡中位數 是21歲,人口結構偏年輕型。男女性別比例約為1:1。孕產婦死亡率為58/萬(2008年,世界排名第20位),嬰兒死亡率59.46/千(2011年,世界排名第36位)。15歲以上人口的識字率約為73%,男性約為83%,女性約為63% 。2008年11月,寮國六屆國會六次會議審議確定,寮國只有一個民族即寮國族,下分49個少數民族,分屬老泰語族系、孟—高棉語族系、苗瑤語族系和漢藏語族系。寮國的官方語言是寮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是一種孤立型語言,其文字與泰語文字大同小異,是在梵文和巴利文的基礎上逐漸演變而來的。但是,僅有50%多一點的寮國人口使用寮語,其他人則使用各種少數民族語言,尤其在農村地區 。由於寮國曾是法國的殖民地,仍有許多寮國人在政府和商業中使用法語。隨著寮國加入東協,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寮國人開始學習英語。寮國居民多信奉佛教。根據2005年的人口普查 ,約有67%的寮國人口信奉南傳上座部佛教,約有1.5%的寮國人口信奉基督教,約有31.5%的寮國人口信奉其他宗教,如伊斯蘭教 、婆羅門教、原始宗教等。南傳上座部佛教一直是寮國社會的一支重要力量,歷史上曾被尊為國教,對寮國社會生活的多個方面都有重要影響。南傳上座部佛教、山區民族普遍信仰的泛靈論與鬼神崇拜和諧共存。基督教主要限於萬象地區,傳教工作受到政府管控。
伊斯蘭教主要限於與緬甸交界地區。2010年5月,寮國《經濟社會報》報導,據寮國社會福利勞動部勞動技能和就業司司長透露:寮國全國勞動力人口達300多萬,其中經濟領域200多萬,佔78.5%;非經濟領域70多萬,佔21.5%。失業4萬多人,佔勞動人口1.3%。用工單位在各領域的分布情況為:農業領域約2 982個(2%);工業領域15 068個(9.9%);貿易行業62 595個(41.2%);服務行業71 261個(46.9%)。根據寮國《2011—2015年經濟—社會發展第七個五年規劃》,到2015年,預計寮國人口將上升至690萬,人均壽命將達到67歲,男性達到68歲,女性達到66歲。新增加勞動力大約276 828人(平均每年增加55 365人),其中農業約209 669人,工業約14 272人,服務業約52 431人;用工單位將增至227 856個。到2015年將使從事農林業的勞動力從目前佔人口總數的75.1%減少到70%以下,從事工業、建築業、礦業的勞動力由目前的5.5%提高到7%以上,從事服務業的勞動力由目前的19.5%提高到23%以上。失業率將被控制在2%以下,女性勞動力在社會總勞動力中的比例提高到40%以上。到2015年,寮國政府將努力把貧困率控制在19%以下,貧困家庭的比例控制在11%以下。在教育方面,使98%的公民能夠接受到小學教育;使從小學一年級能夠讀到五年級的比率達到95%;15~24歲公民的識字率達到99%。在醫療衛生方面,將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0.26%以內;將一歲以下的嬰兒死亡率控制在0.45%以下;將五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控制在0.7%以下;將五歲以下兒童的體重不達標比率和身高矮小比率分別控制在20%和34%以內。確保80%以上的公民能夠使用到乾淨的水源,60%以上的公民用上廁所。至2015年,全國至少建成700個文明村,建成10萬戶文明家庭,在首都萬象至少建成4處公園,各省至少建成1處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