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手機微信掃描或長摁關注「地緣神僧」公眾號——
又是好久沒更,是因為老衲工作有了較大的調整,離開了深圳,來到了南京。來到了南京之後這幾個月,忙到起飛的節奏,老衲確實心有餘而力不足。今天是周末,難得有閒,更一篇過下癮。
有朋友問我,中南半島五國同中國的地緣關係如何?為什麼只有越南跟中國過不去,總是疙疙瘩瘩的。今天講一下這個話題。
圖1:中南半島五國
如圖,中南半島五國,最西邊是緬甸,再往西隔著茫茫大山,就是南亞的範疇了;最東邊是越南,狹長的地理形狀,對接了全部南海岸線;
緬越兩國中間,夾著泰國寮國柬埔寨。中南半島五國,或多或少都跟湄公河(上遊中國段,叫瀾滄江)發生了一些關係,所以湄公河,是五國共有的國際河流。
五國當中,居中的泰國寮國柬埔寨三國,跟湄公河的關係無比密切——湄公河縱貫柬埔寨全境,可謂柬埔寨的母親河,而泰國和寮國的大部分國界就是以湄公河劃分的。
而兩側的緬甸和越南,跟湄公河的關係就比較弱了,其中緬甸只是跟寮國有一段以湄公河劃分的國界而已,越南佔據了湄公河的入海口三角洲,其位置距離越南的根基之地——紅河流域(首都河內)超過1200公裡。
圖2:中南半島五國地形
緬甸68萬平方公裡的面積,人口5300萬
越南33萬平方公裡的面積,人口9300萬
泰國51萬平方公裡的面積,人口6900萬
柬埔18萬平方公裡的面積,人口1580萬
寮國24萬平方公裡的面積,人口680萬
從五國的面積和人口對比,大家也看得出,緬越泰三國,基本是勢均力敵的中等強國,在中南半島是三足鼎立。而柬埔寨和寮國,無非是兩個弱雞,在夾縫中生存,沒什麼發言權。
寮國,是唯一的內陸國,不臨海,無岸線,無港口,這是巨大的地緣劣勢,仰人鼻息,受制於鄰。寮國全境山地比例超過80%,是典型的「山地之國」,發展空間狹小,僅在湄公河(國界)東岸擁有一些衝積平原,首都萬象也是緊貼著湄公河東岸。捉襟見肘的平原規模自然導致捉襟見肘的人口規模,僅數百萬而已的人口規模,是當之無愧的「中南半島的最弱之國」。
柬埔寨,幾乎全境都是大平原,所以雖然面積比寮國更小,但人口超過寮國的兩倍,可以稍具規模。柬埔寨海岸線雖然被越南泰國夾逼、欺負得不成樣子,但好歹保有了一小段海岸線,避免了淪為悲催的內陸國,柬埔寨最大的地緣劣勢就是,全境大平原無險可守,經受不住泰國和越南的軍事衝擊,其母親河——湄公河的上遊和下遊都不在自己手中,航運受制於人,海岸線和內陸的聯動不便。
而緬甸越南泰國,面積都很大,擁有完整的地緣板塊,和較大的平原空間,人口都超過5000萬,這個人口規模,怎麼說呢,要看跟誰比,跟中國印度比,自然毛毛雨啦,但放在歐洲美洲非洲,乃至地球任何其他地方,已經是一線大國了(英國或法國人口無非是6000萬+而已),我之前的文章一再說過,6000萬的人口規模,是大國的門檻,尤其是越南,人口眼瞅著就破億了。擁有這樣的規模優勢,有「大國夢」,是很自然的事。
這仨國,都擁有漫長的海岸線,越南的領土南北狹長,完整包圓了南海一半,緬甸的領土向南伸出好長,極大壓縮了泰國的海岸線長度,泰國海岸線雖然長度不佔優勢,但好在向南掌控了馬來半島的北部,是中南五國當中唯一面對兩大洋(西邊印度洋、東邊太平洋)的國家,足以匹敵緬越的海洋優勢。
仔細研究這仨國,我們會發現,泰國跟中國不接壤,不接壤,自然沒有矛盾和糾紛,泰國一直以來也以中立緩衝的身份自居,中國也需要泰國來平衡東南亞的格局,所以泰國跟中國關係自然不會差。但越南和緬甸就不同了,因為這倆都是跟中國接壤的鄰居。
中國對緬甸,一直以來算很客氣了,當初的領土劃界,也比較謙讓,並未以大欺小,後來在經濟上也向緬甸提供幫助,政治層面、大型基建,力求維持友好關係,安撫小弟的情緒,跟小弟分享利益。中國想盡一切辦法團結緬甸,讓緬甸站到自己這邊,捆綁在一起,是因為緬甸對中國實在是太重要了——緬甸是中國對接印度洋的關鍵。從雲南出境向西南,只需經由緬甸,直達仰光,就能實現中國-印度洋的交通、石油、經濟串聯了。所以,中國無論如何,也不能失去緬甸。
當然,大哥帶小弟,必須左手有麵包,右手有棍棒,小弟要利益,大哥可以給,但大哥也有隨時敲打你的棍棒。中國始終跟緬甸境內的分裂勢力勾搭連環,這是影響和制約緬甸走向的法寶。不過總體而言,雖然中緬之間各取所需,也相互提防,但畢竟中間隔著橫斷山脈,地緣矛盾不大,共同利益更多,所以總體而言,關係是比較好處理的。歷史上, 中國南侵緬甸的情況雖有,但並不多,無非是元初(主動侵緬)、明末(被動侵緬)等幾次而已。
而越南就完全不同了,中緬、中老之間都隔著茫茫大山,但中越之間的地緣關係就要密切得多了,只隔著一些丘陵而已,越南的核心之地是紅河谷地(首都河內的位置),跟中國是那麼近,那麼近,讓越南是那麼怕,那麼怕。
因為地緣關係比較近,歷史上,越南被中國統治的時間,超過上千年,越南稱呼這段被中國統治的歷史叫「北屬時期」,今天的越南中小學課本,中國是以侵略者的猙獰形象出現的,而越南抗爭了上千年,直到明朝宣德皇帝,才把越南正式列入「不徵國」,給越南以「安全承諾」。北方的巨大壓力得以消解,於是越南放手南侵滅了佔國,繼續向南欺負柬埔寨,奪得湄公河入海口三角洲,才形成今天的狹長形狀。
因為越南歷史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中國的陰影下而無暇他顧,所以中南半島的核心歷史線,是緬甸和泰國的爭霸,這倆國家可謂世仇啊,互相數次滅國,攻入對方首都,屠城殺戮。當然,總體而言,按照北克南定律,肯定是緬甸佔優勢,南侵的時候多,泰國是劣勢,防守的時候多。
緬甸的主體民族是緬族,泰國的主體民族是傣族,包括越南的主體民族是京族,其實都是從中國境內南遷到中南半島的,在中國都有同源的少數民族。而柬埔寨的主體民族高棉族,才是中南半島的土著,曾經是覆蓋整個中南半島的,只是迫於緬族、傣族、京族的南侵,生存空間被擠壓,目前只剩下柬埔寨這一小塊兒容身之所。
而寮國的主體民族是啥呢?如果你百度的話,有好多混淆視聽的說法,但老衲為大家一言以蔽之,所謂的寮國主體民族——佬族,實際上就他媽的是傣族。
歷史上,寮國這片山區,長期是泰國的領土,佬族,無非就是「高地傣族」而已,區別呢,確實也有點,但區別不大。後來,得到中國安全承諾的越南開始發飆,不但南侵蠶食柬埔寨,也嘗試向西跨越山脈跟泰國掰掰手腕,攻打泰國的東北邊疆(寮國山區),那段時間,泰國被緬甸和越南東西夾擊,日子過得那叫一個酸爽。
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越南不走運,剛開始發飆,近代就開啟了。近代的開啟,英法白毛的到來,打破了中南半島的緬泰越三國演義格局。越南的發飆,被迫擱置了。
圖3:英法對中南半島的殖民
英國殖民了緬甸,跟印度打包,打造了「英屬印度-緬甸」;法國殖民了越南,並順勢殖民了已被越南泰國夾逼得氣息奄奄的柬埔寨,又從泰國手裡搶了寮國山區,把越、柬、寮國山區整合成了「法屬印度支那」。
而泰國,竟然奇蹟般地始終保持了獨立,是亞洲從未被歐美殖民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泰國經常以此為傲,是泰國歷史的無上光榮。
其實,在弱肉強食的近代,泰國的獨立奇蹟,固然有它左右逢源、縱橫捭闔的外交努力,其斡旋的本事值得肯定,但最核心的原因,在於英法在中南半島需要一個緩衝國,以平衡彼此的瓜分矛盾。
而且,凡事有利有弊,泰國的獨立奇蹟,其代價也不小——泰國為了保持獨立,也十分不容易,割讓了好多領土,泰國是近代東南亞喪失領土最多的國家。相反,被英法殖民、尊嚴淪喪的緬甸越南,反倒因為宗主國的強大而得利了——
因為宗主國英國的幫助,緬族人才得以整合北部山區的少數民族,形成今天緬甸的版圖,並在中緬劃界過程中憑藉英國的歷史遺產佔了一定便宜;
因為宗主國法國的整合,京族人(越南)才得以在獨立後,聲稱要接收整個「法屬印度支那」的歷史遺產,主張柬埔寨和寮國都是自己的領土,並以此為依據,發動了侵略柬埔寨和寮國的戰爭。
這場戰爭,越南因為中國的介入而失敗,柬埔寨和寮國因為中國的介入而得以獨立,否則就滅國了。柬埔寨的西哈努克親王,大家都知道吧?中柬關係為啥那麼好?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其來有自。身處險惡的地緣環境,柬埔寨需要中國的外援。
而寮國,奇蹟般地獲得了獨立國的身份,這個弱雞國家的獨立,真可謂是個奇蹟——寮國的主體民族是傣族人,卻被法國從泰國分離出來,強行跟京族人(越南)整合到了一起,印度支那崩潰後,因為多方的角力,居然獲得了獨立國身份!這背後當然也有中國的強大背影了,所以,中老兩國的關係,自然也不會差。
寮國的領土幾乎被泰國和越南全包圍(只跟中國接壤一丁點兒),自獨立以來,不敢得罪兩位強鄰,一直活得小心翼翼,很不容易。因為寮國跟泰國共享湄公河谷地,又是同宗同源,老泰兩國,民間關係走得很近,這自然讓越南不滿,認為寮國「不夠中立」,於是寮國在國家黨政層面,跟越南走得很近,以平衡兩位老大,居中和稀泥,比如政黨接受越南的指導,政策諮詢越南的建議等,總之,活得挺不容易啊。當然,對中國,寮國更是不敢得罪。
中國左右了中南半島的格局,才導致了目前五國分立的局面,中國為啥硬生生逼停了越南的整合「法屬印度支那」的美夢?顯而易見,越南一旦實現這個美夢,將成為中南半島的最強者,人口過億,領土廣袤。瓦塌之側豈容他人安睡?中國的旁邊出現這樣一個強鄰,大大的不妥,必然要肢解之。
中南半島五國,只有越南跟中國的地緣矛盾最大——
1、核心區域距離太近,缺乏明顯的地緣分割,導致越南沒有安全感,時刻要提防北方強鄰(中國);
2、越南歷史和文化深受北方強鄰的影響,而其他國家跟中國之間被茫茫大山阻隔,文化影響就沒那麼大了,所以越南是中南半島文化的異類,跟中國在歷史上太多糾葛,缺乏信任。
3、整合「法屬印度支那」失敗,今天越南的領土是啞鈴型,兩頭大中間小,連接部脆弱,這是有分裂隱患的,也確實曾經分裂成南北越對峙過,有這個地緣硬傷,擔心被北方強鄰利用。
4、最重要的是,中國謀求經營南海乃至獨霸南海,這個事,跟中南半島其他國家都沒有關係,只跟越南有關係,而且,越南在南海的海岸線相當漫長,跟中國的南海利益直接對撞,這關係怎麼能好?
以上,基本就是中南半島「三強國兩弱雞」的大概脈絡了。中南半島大部分河流都是發源於中國境內,中國挾上遊之優勢,中南半島是天然的勢力範圍和後花園,最不老實、矛盾最大的越南,必然是中國崛起之路的犧牲品。
歡迎手機微信掃描或長摁關注「地緣神僧」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