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半島的「三國演義」

2021-02-07 地緣神僧

歡迎手機微信掃描或長摁關注「地緣神僧」公眾號——

又是好久沒更,是因為老衲工作有了較大的調整,離開了深圳,來到了南京。來到了南京之後這幾個月,忙到起飛的節奏,老衲確實心有餘而力不足。今天是周末,難得有閒,更一篇過下癮。


有朋友問我,中南半島五國同中國的地緣關係如何?為什麼只有越南跟中國過不去,總是疙疙瘩瘩的。今天講一下這個話題。


圖1:中南半島五國


如圖,中南半島五國,最西邊是緬甸,再往西隔著茫茫大山,就是南亞的範疇了;最東邊是越南,狹長的地理形狀,對接了全部南海岸線;


緬越兩國中間,夾著泰國寮國柬埔寨。中南半島五國,或多或少都跟湄公河(上遊中國段,叫瀾滄江)發生了一些關係,所以湄公河,是五國共有的國際河流。


五國當中,居中的泰國寮國柬埔寨三國,跟湄公河的關係無比密切——湄公河縱貫柬埔寨全境,可謂柬埔寨的母親河,而泰國和寮國的大部分國界就是以湄公河劃分的。


而兩側的緬甸和越南,跟湄公河的關係就比較弱了,其中緬甸只是跟寮國有一段以湄公河劃分的國界而已,越南佔據了湄公河的入海口三角洲,其位置距離越南的根基之地——紅河流域(首都河內)超過1200公裡。


圖2:中南半島五國地形


緬甸68萬平方公裡的面積,人口5300萬

越南33萬平方公裡的面積,人口9300萬

泰國51萬平方公裡的面積,人口6900萬


柬埔18萬平方公裡的面積,人口1580萬

寮國24萬平方公裡的面積,人口680萬


從五國的面積和人口對比,大家也看得出,緬越泰三國,基本是勢均力敵的中等強國,在中南半島是三足鼎立。而柬埔寨和寮國,無非是兩個弱雞,在夾縫中生存,沒什麼發言權。


寮國,是唯一的內陸國,不臨海,無岸線,無港口,這是巨大的地緣劣勢,仰人鼻息,受制於鄰。寮國全境山地比例超過80%,是典型的「山地之國」,發展空間狹小,僅在湄公河(國界)東岸擁有一些衝積平原,首都萬象也是緊貼著湄公河東岸。捉襟見肘的平原規模自然導致捉襟見肘的人口規模,僅數百萬而已的人口規模,是當之無愧的「中南半島的最弱之國」。


柬埔寨,幾乎全境都是大平原,所以雖然面積比寮國更小,但人口超過寮國的兩倍,可以稍具規模。柬埔寨海岸線雖然被越南泰國夾逼、欺負得不成樣子,但好歹保有了一小段海岸線,避免了淪為悲催的內陸國,柬埔寨最大的地緣劣勢就是,全境大平原無險可守,經受不住泰國和越南的軍事衝擊,其母親河——湄公河的上遊和下遊都不在自己手中,航運受制於人,海岸線和內陸的聯動不便。


而緬甸越南泰國,面積都很大,擁有完整的地緣板塊,和較大的平原空間,人口都超過5000萬,這個人口規模,怎麼說呢,要看跟誰比,跟中國印度比,自然毛毛雨啦,但放在歐洲美洲非洲,乃至地球任何其他地方,已經是一線大國了(英國或法國人口無非是6000萬+而已),我之前的文章一再說過,6000萬的人口規模,是大國的門檻,尤其是越南,人口眼瞅著就破億了。擁有這樣的規模優勢,有「大國夢」,是很自然的事。


這仨國,都擁有漫長的海岸線,越南的領土南北狹長,完整包圓了南海一半,緬甸的領土向南伸出好長,極大壓縮了泰國的海岸線長度,泰國海岸線雖然長度不佔優勢,但好在向南掌控了馬來半島的北部,是中南五國當中唯一面對兩大洋(西邊印度洋、東邊太平洋)的國家,足以匹敵緬越的海洋優勢。


仔細研究這仨國,我們會發現,泰國跟中國不接壤,不接壤,自然沒有矛盾和糾紛,泰國一直以來也以中立緩衝的身份自居,中國也需要泰國來平衡東南亞的格局,所以泰國跟中國關係自然不會差。但越南和緬甸就不同了,因為這倆都是跟中國接壤的鄰居。


中國對緬甸,一直以來算很客氣了,當初的領土劃界,也比較謙讓,並未以大欺小,後來在經濟上也向緬甸提供幫助,政治層面、大型基建,力求維持友好關係,安撫小弟的情緒,跟小弟分享利益。中國想盡一切辦法團結緬甸,讓緬甸站到自己這邊,捆綁在一起,是因為緬甸對中國實在是太重要了——緬甸是中國對接印度洋的關鍵。從雲南出境向西南,只需經由緬甸,直達仰光,就能實現中國-印度洋的交通、石油、經濟串聯了。所以,中國無論如何,也不能失去緬甸。


當然,大哥帶小弟,必須左手有麵包,右手有棍棒,小弟要利益,大哥可以給,但大哥也有隨時敲打你的棍棒。中國始終跟緬甸境內的分裂勢力勾搭連環,這是影響和制約緬甸走向的法寶。不過總體而言,雖然中緬之間各取所需,也相互提防,但畢竟中間隔著橫斷山脈,地緣矛盾不大,共同利益更多,所以總體而言,關係是比較好處理的。歷史上, 中國南侵緬甸的情況雖有,但並不多,無非是元初(主動侵緬)、明末(被動侵緬)等幾次而已。


而越南就完全不同了,中緬、中老之間都隔著茫茫大山,但中越之間的地緣關係就要密切得多了,只隔著一些丘陵而已,越南的核心之地是紅河谷地(首都河內的位置),跟中國是那麼近,那麼近,讓越南是那麼怕,那麼怕。


因為地緣關係比較近,歷史上,越南被中國統治的時間,超過上千年,越南稱呼這段被中國統治的歷史叫「北屬時期」,今天的越南中小學課本,中國是以侵略者的猙獰形象出現的,而越南抗爭了上千年,直到明朝宣德皇帝,才把越南正式列入「不徵國」,給越南以「安全承諾」。北方的巨大壓力得以消解,於是越南放手南侵滅了佔國,繼續向南欺負柬埔寨,奪得湄公河入海口三角洲,才形成今天的狹長形狀。


因為越南歷史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中國的陰影下而無暇他顧,所以中南半島的核心歷史線,是緬甸和泰國的爭霸,這倆國家可謂世仇啊,互相數次滅國,攻入對方首都,屠城殺戮。當然,總體而言,按照北克南定律,肯定是緬甸佔優勢,南侵的時候多,泰國是劣勢,防守的時候多。


緬甸的主體民族是緬族,泰國的主體民族是傣族,包括越南的主體民族是京族,其實都是從中國境內南遷到中南半島的,在中國都有同源的少數民族。而柬埔寨的主體民族高棉族,才是中南半島的土著,曾經是覆蓋整個中南半島的,只是迫於緬族、傣族、京族的南侵,生存空間被擠壓,目前只剩下柬埔寨這一小塊兒容身之所。


而寮國的主體民族是啥呢?如果你百度的話,有好多混淆視聽的說法,但老衲為大家一言以蔽之,所謂的寮國主體民族——佬族,實際上就他媽的是傣族


歷史上,寮國這片山區,長期是泰國的領土,佬族,無非就是「高地傣族」而已,區別呢,確實也有點,但區別不大。後來,得到中國安全承諾的越南開始發飆,不但南侵蠶食柬埔寨,也嘗試向西跨越山脈跟泰國掰掰手腕,攻打泰國的東北邊疆(寮國山區),那段時間,泰國被緬甸和越南東西夾擊,日子過得那叫一個酸爽。


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越南不走運,剛開始發飆,近代就開啟了。近代的開啟,英法白毛的到來,打破了中南半島的緬泰越三國演義格局。越南的發飆,被迫擱置了。


圖3:英法對中南半島的殖民


英國殖民了緬甸,跟印度打包,打造了「英屬印度-緬甸」;法國殖民了越南,並順勢殖民了已被越南泰國夾逼得氣息奄奄的柬埔寨,又從泰國手裡搶了寮國山區,把越、柬、寮國山區整合成了「法屬印度支那」。


而泰國,竟然奇蹟般地始終保持了獨立,是亞洲從未被歐美殖民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泰國經常以此為傲,是泰國歷史的無上光榮。


其實,在弱肉強食的近代,泰國的獨立奇蹟,固然有它左右逢源、縱橫捭闔的外交努力,其斡旋的本事值得肯定,但最核心的原因,在於英法在中南半島需要一個緩衝國,以平衡彼此的瓜分矛盾。


而且,凡事有利有弊,泰國的獨立奇蹟,其代價也不小——泰國為了保持獨立,也十分不容易,割讓了好多領土,泰國是近代東南亞喪失領土最多的國家。相反,被英法殖民、尊嚴淪喪的緬甸越南,反倒因為宗主國的強大而得利了——


因為宗主國英國的幫助,緬族人才得以整合北部山區的少數民族,形成今天緬甸的版圖,並在中緬劃界過程中憑藉英國的歷史遺產佔了一定便宜;


因為宗主國法國的整合,京族人(越南)才得以在獨立後,聲稱要接收整個「法屬印度支那」的歷史遺產,主張柬埔寨和寮國都是自己的領土,並以此為依據,發動了侵略柬埔寨和寮國的戰爭。


這場戰爭,越南因為中國的介入而失敗,柬埔寨和寮國因為中國的介入而得以獨立,否則就滅國了。柬埔寨的西哈努克親王,大家都知道吧?中柬關係為啥那麼好?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其來有自。身處險惡的地緣環境,柬埔寨需要中國的外援。


而寮國,奇蹟般地獲得了獨立國的身份,這個弱雞國家的獨立,真可謂是個奇蹟——寮國的主體民族是傣族人,卻被法國從泰國分離出來,強行跟京族人(越南)整合到了一起,印度支那崩潰後,因為多方的角力,居然獲得了獨立國身份!這背後當然也有中國的強大背影了,所以,中老兩國的關係,自然也不會差。


寮國的領土幾乎被泰國和越南全包圍(只跟中國接壤一丁點兒),自獨立以來,不敢得罪兩位強鄰,一直活得小心翼翼,很不容易。因為寮國跟泰國共享湄公河谷地,又是同宗同源,老泰兩國,民間關係走得很近,這自然讓越南不滿,認為寮國「不夠中立」,於是寮國在國家黨政層面,跟越南走得很近,以平衡兩位老大,居中和稀泥,比如政黨接受越南的指導,政策諮詢越南的建議等,總之,活得挺不容易啊。當然,對中國,寮國更是不敢得罪。


中國左右了中南半島的格局,才導致了目前五國分立的局面,中國為啥硬生生逼停了越南的整合「法屬印度支那」的美夢?顯而易見,越南一旦實現這個美夢,將成為中南半島的最強者,人口過億,領土廣袤。瓦塌之側豈容他人安睡?中國的旁邊出現這樣一個強鄰,大大的不妥,必然要肢解之。


中南半島五國,只有越南跟中國的地緣矛盾最大——


1、核心區域距離太近,缺乏明顯的地緣分割,導致越南沒有安全感,時刻要提防北方強鄰(中國);


2、越南歷史和文化深受北方強鄰的影響,而其他國家跟中國之間被茫茫大山阻隔,文化影響就沒那麼大了,所以越南是中南半島文化的異類,跟中國在歷史上太多糾葛,缺乏信任。


3、整合「法屬印度支那」失敗,今天越南的領土是啞鈴型,兩頭大中間小,連接部脆弱,這是有分裂隱患的,也確實曾經分裂成南北越對峙過,有這個地緣硬傷,擔心被北方強鄰利用。


4、最重要的是,中國謀求經營南海乃至獨霸南海,這個事,跟中南半島其他國家都沒有關係,只跟越南有關係,而且,越南在南海的海岸線相當漫長,跟中國的南海利益直接對撞,這關係怎麼能好?


以上,基本就是中南半島「三強國兩弱雞」的大概脈絡了。中南半島大部分河流都是發源於中國境內,中國挾上遊之優勢,中南半島是天然的勢力範圍和後花園,最不老實、矛盾最大的越南,必然是中國崛起之路的犧牲品。


歡迎手機微信掃描或長摁關注「地緣神僧」公眾號——

相關焦點

  • 中南半島 — 金三角
    如果滿洲人沒有對明朝的漢族政權展開新一輪的軍事入侵的話,漢族仍然會因為人口的增長自然的向中南半島滲透,特別是在美洲的高產高澱粉的家作物進入中國後(後果是引發人口大爆炸,中國人口由不足千萬,在百年時間內增長至4億)。不過東北遊牧民族的這次成功入侵加速了這各遷移過程,直接的後果就是有成批的忠於明朝的漢人遷移至了現在的中緬邊境緬方一側。
  • 細說中南半島
    中南半島舊稱印度支那半島(抗戰時因「支那」多有歧視的意思,由于右任先生提議更改中文名為「中南半島」)中南半島地圖中南半島包括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新加坡及馬來西亞西部,總面積為206.5萬平方千米,佔東南亞總面積的46%。
  • 世界三大半島-中南、印度、阿拉伯半島
    半島的面積有著巨大的差異,大的半島面積可達上百萬平方公裡,而許多半島都只有幾平方公裡。世界上著名的半島非常多,如巴爾幹半島,被稱為歐洲的「火藥桶」;再如朝鮮半島,也因為一場韓戰而世界聞名。而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三個半島,都來自於世界第一大洲-亞洲,按面積大小排名分別是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
  • 世界五大衝突半島之中南半島一——越南?緬甸?泰國?誰來稱霸中南半島?
    、印度半島、中南半島、朝鮮半島,按照距離中國遠近的順序更新。本期是第2期,中南半島。跟朝鮮半島一樣,中南半島和中國的聯繫也是千絲萬縷,尤其是越南,堪稱和中國歷史千年情仇。在華夏大地與南洋群島之間,隔著一個巨大的半島,這便是世界三大半島之一的中南半島。它不僅在地理位置上緊挨著中國,而且許多高山、大川都發源於中國。因此有人形容中南半島上的各個地區「山同脈,水同源」。
  • 區域地理:中南半島介紹
    中南半島(Indo-China Peninsula)是亞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含馬來半島),又稱中印半島。中南半島舊稱印度支那半島(抗戰時因「支那」多有歧視的意思,由于右任先生提議更改中文名為「中南半島」)
  • 中南半島地理及三宣六慰的失敗
    大家好,今天讓我們來聊一聊關於中南半島地理及三宣六慰的失敗。中原王朝攻略中南半島的失敗,一邊可以歸咎於進取心不足,另一方面,則地利原因則佔有很大成分。 那就是對北對西封閉,內部兩大核心地區爭霸。2.中部兩個相互隔離的平原地區(中南半島的核心之地) 中南半島千年來的歷史就是這樣,誰奪取了平原,誰就是中原半島的主人,中南的主要平原是緬甸的伊洛瓦底江平原,以及湄南河平原-湄公河下遊平原,泰國的湄南河平原與柬埔寨的湄公河下遊平原沒有山河阻隔,可以視為一體。這就是中南半島千年以來的核心地帶。
  •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三大半島: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
    今天,我們以半島的面積來衡量,尋找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三個半島,這三個半島都位於亞洲,它們分別是阿拉伯半島、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印度半島的面積排名第二,大約為209萬平方公裡,形態呈現三角形向印度洋伸入,東臨孟加拉灣,西臨阿拉伯海。中南半島的面積排名第三,大約為206.5萬平方公裡,形態較為複雜,其中西側的馬來半島狹長延伸,中南半島東臨中國南海,南臨泰國灣,西臨孟加拉灣、安達曼海和馬六甲海峽。
  • 世界五大衝突半島之中南半島二——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誰來稱霸中南半島2、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在暹羅人狂潮般進攻下倖存下來的柬埔寨王國,只能龜縮在洞里薩湖、湄公河一帶的水網中苟延殘喘。古代為什麼沒有國家能夠統一中南半島?想必許多朋友都有這個疑問。
  • 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建設的幾個要點
    而增進中南半島國家對我國的親近感,化解其對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建設的誤解和疑慮,需要大力開展以經貿合作為主題的主動型外交。應在堅持與鄰為伴、與鄰為善原則的基礎上,開展與中南半島國家從政府到民間各層面和領域的溝通交流,增進各國對我國的了解。建設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是為了加強與沿線國家的經貿交流,激發區域的經濟潛力,最終實現共同繁榮、攜手發展。
  • 為什麼河流是中南半島的超級大禮包?
    在歷史上,四大文明古國都是沿河設城的,今天要介紹的中南半島也是如此。沿河設城的好處是什麼?河流又是如何影響一個國家的發展的?本文將為您一一解答。01山同脈、水同源——中南半島怎麼樣?中南半島,即中國以南的半島,因其位於中國以南得名。作為亞洲南部三大半島之一,境內主要的山脈和河川大多是中國西南部橫斷山脈所延伸過來的,因此有「山同脈、水同源」的說法。總的來說,中南半島的地形有三大特點:南北走向;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 地緣政治:誰來稱霸中南半島?
    在華夏大地與南洋群島之間,隔著一個巨大的半島,這便是世界三大半島之一的中南半島。
  • 綜述: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建設加速推進
    是次論壇推進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沿線合作的深入對接,9個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額達784億元人民幣。  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是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規劃建設的六大經濟走廊之一。該走廊以中國廣西南寧和雲南昆明為起點,以新加坡為終點,縱貫中南半島的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等國家,是中國連接中南半島的大陸橋,也是中國與東協合作的跨國經濟走廊。
  • 玄奘西天取經時,為什麼不直接走中南半島,而要向西繞遠路?
    先說中南半島這條路線,從地圖上看,是稍微近一點,但是道路並不好走。 玄奘西行的起始點是在長安,從長安到中南半島要先到嶺南,光是這一路就相當困難。 唐朝詩人杜牧曾經在詩中寫道「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展示了盛唐時期我國冷鮮鏈運輸網絡的發達。
  • 中南半島騎行(越南篇)
    中南半島,顧名思義位於中國以南的半島。
  • 中國—中南半島沿線國家盼分享經濟走廊紅利
    中新網南寧9月18日電(記者 楊陳 馮抒敏)為推動中國—中南半島國際經濟走廊沿線合作與發展,2015中國—中南半島國際經濟走廊(南寧—新加坡)合作發展圓桌會18日在廣西南寧召開。
  • CNT國際|中南半島逍遙遊
    中南半島是亞洲南部的三大半島之一,主要包括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越南 5 個國家。這裡有出類拔萃的熱帶自然景觀,也保留著眾多古蹟和獨特的風土人情,由於和中國接壤,是出境自駕遊的一條理想路線。勐臘縣與寮國只有一步之遙,是中國大陸通向中南半島的走廊。經過中國最南端的陸路口岸磨憨口岸,車隊正式進入寮國境內,前往琅勃拉邦。琅勃拉邦被湄公河與南康河環抱,是寮國現存最古老的城鎮,1353—1560 年曾是寮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政權——瀾滄王國的首都。這座古都面積不大,但歷史遺蹟不少,1995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中國-中南半島國際經濟走廊將普惠沿線國家
    與會嘉賓認為,推進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有利於共同應對全球經濟深度調整壓力的挑戰,共同打造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和中國-東協貿易區升級版。  圓桌會以「聯通、合作、共贏」為主題,與會代表就「一帶一路」建設與中國-中南半島國際經濟走廊(南寧-新加坡)合作發展前景與新機遇、中國-中南半島國際經濟走廊(南寧-新加坡)合作範圍與重點領域、沿線產業合作與跨國(境)經貿園區建設等議題展開討論。  中國-中南半島國際經濟走廊,是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規劃建設的六大經濟走廊之一。
  • 東南亞宗教觀:佛教為什麼在中南半島佔據優勢?
    題/東南亞宗教觀:佛教為什麼在中南半島佔據優勢?文/玉衡,莫道少年無愁緒,世間皆醒我獨醉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東南亞)01東南亞概念的由來其實「東南亞」這個地理概念在中國史書上是沒有記載的,明清時期一直把這片區域叫做「南洋」,大致包括現在的馬來群島、菲律賓群島、印度尼西亞群島,也包括中南半島沿海、馬來半島等地。
  • 瀾湄合作是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的核心
    培訓講座現場雲南網訊(記者 羅蓉嬋)日前,聯合國南南合作項目專家、昆明南亞東南亞國際物流研究院院長劉金鑫受邀在泰國清萊為參加「泰中新時代領導精英培訓項目」的前政要、華裔企業家等60餘名學員做題為《「一帶一路」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
  • 首屆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論壇(物流)在昆明舉行
    原標題:首屆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論壇(物流)在昆明舉行 促進跨境物流發展  12月4日,雲南省外經貿投資貿易服務中心、雲南省國際貿易學會主辦的首屆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論壇(物流)在昆明舉行。  論壇以「深化企業互聯,促進物流互通」為主題,聚焦物流產業發展,旨在為境內外物流產業相關商協會和企業家搭建溝通交流和資源整合的平臺,促進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跨境物流發展和項目合作,推動經濟走廊沿線國家物流行業共同發展。  論壇上,雲南省外經貿投資貿易服務中心等單位圍繞我省物流產業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進行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