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怎麼辦?分享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建議收藏!

2021-01-19 騰訊網

這裡是母嬰親子講堂,每日為大家分享母嬰汽車相關資訊,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內容有: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怎麼辦?分享有效的親子溝通技巧,建議收藏!

一提到「青春期」三個字,很多人自然就會和「叛逆」「不好管」「情緒波動」等詞語關聯起來。青春期作為人生成長的一個特殊階段,的確有特殊性,但青春期一定會如此艱難嗎?如何讓中學生順利度過青春期?一起來看看專家的實用建議。

首先,要意識到衝突不可避免

父母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由於觀點的差異,出現爭論和衝突是在所難免的。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自我意識」,用通俗的話講就是「我和你們是不一樣的。」

自我意識出現的標誌大概是3歲左右。假設一個孩子的小名叫強強,學會說話後,他會這樣表達自己的需要:「強強要喝水」。

當他開始說「我要喝水」的時候,這個所謂的自我意識就出現了,也就是和父母的衝突就開始了。孩子開始努力地發表自己對於世界的看法,努力地證明「我和你們是不一樣的」,這種意識到了青春期會更加強烈。

從某種程度上講,父母從孩子3歲開始其實已經和他鬥智鬥勇了,青春期不過是面對一個身體和心理日益強大的孩子,也就是父母的溝通對象在變強大。

若父母在孩子青春期之前總是採用壓制型或命令型的溝通方式,即「父母說話孩子就得老實地聽,不要和家長說『不』!」若是這樣的話,青春期時的親子衝突就會更加突出。

當孩子和父母的觀點不一致的時候,父母其實應該高興。正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孩子終於可以有自己的觀點和認識,不再苟同他人,這是他開始成熟的象徵。

青春期的孩子一定要做自己,一定要發出自己的聲音,這些訊息表明孩子已經開始越來越成長了。

其次,父母要看到並讀懂孩子

在一個諮詢案例中,有一個輟學在家的初二學生,當問其為何輟學時,他說「我感覺有一種無形的力量在控制我,我每天的一舉一動媽媽都會知道,很壓抑。」

通過給他媽媽諮詢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和媽媽在同一所中學,媽媽是特級教師,媽媽備課的地方是學校的監控室,而教室中的攝像頭正對著孩子。

孩子上課和誰說話,扭頭幾次,睡覺幾次,媽媽看得一清二楚。每天晚上回家媽媽就會和孩子說他今天的表現,孩子很痛苦,又沒法辯解。孩子和父母衝突的背後可能就是要自由。

還有一個女孩子同樣輟學在家。了解情況後知道,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父母每次都責怨孩子說「怎麼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你要反思啊!」孩子開始不再和父母說話,最後發展到輟學在家。

對父母而言,只要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家長和孩子站在一起就夠了。孩子不願意回擊,有很多種情況,有的是性格不喜歡爭鬥,有的是怕受到傷害等,無論哪種情況都是可以接受的。

可以看到,孩子輟學背後的訴求是想得到父母的認可和接受。所以,學會讀懂孩子內心的需要非常重要。只要父母做到了,孩子的問題可能就會慢慢恢復正常。

另外,父母要鍛鍊自己看到並讀懂自己的聲音。

如果有機會反思的話,父母可以時常提醒自己看看,驅動自己做出這些行為的背後原因究竟是什麼?比如「被老師叫去我感覺好沒面子,都是因為你。」又或者「我辛辛苦苦工作都是為了你,你太讓我失望了!」或者「你爸讓我難受,你也讓我難受!」「你這樣天天打撲克怎麼能考上大學呢?」等。

有一個成語叫百感交集。我們要在衝突中鍛鍊自己看到百感交集中的每一種感覺。看到了,父母就會改變溝通的方式。

就像上面的例子,看到了自己的聲音就會自嘲:「原來我是為了自己的面子而生氣啊!」「其實我工作不都是為了孩子啊!」「哎呀,你爸讓我難受是我的事兒,和孩子你沒有關係啊!」等。經過自嘲,父母就會放鬆下來,不再指責。

這裡所描述的心理過程其實是在瞬間完成的。父母就是要鍛鍊自己把瞬間變成慢動作回放,這樣才能在將來的瞬間做出正確的抉擇。

最後分享一句話「把孩子當人看」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如果你能寬容孩子,他就學會了寬容自己和他人。孩子是人,不是機器。人是在感受中生存的。他的感受是自己獨有的,是需要被理解的。有些父母總覺得孩子不努力,其實他已經感覺很努力了。

有一句話講得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就像喝一杯水,父母覺得燙,可能孩子覺得已經涼了。所以父母如果能夠理解孩子的感受,溝通就會有效。孩子是人,人是會變的。變化的動力來源於父母的眼睛,如果你認為孩子會越來越好,他就會越來越好;反之亦然。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講,衝突是孩子為了讓你更懂他。懂了,衝突也就消失了,溝通也就通暢了。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全部內容了,關於此事大家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孩子叛逆、不好管...專家提出的青春期親子溝通法來了!建議收藏
    一提到「青春期」三個字,很多人自然就會和「叛逆」「不好管」「情緒波動」等詞語關聯起來。青春期作為人生成長的一個特殊階段,的確有特殊性,但青春期一定會如此艱難嗎?如何讓中學生順利度過青春期?
  • 孩子叛逆、不好管、情緒波動大……超實用青春期親子溝通法來了!
    小編說 一提到「青春期」三個字,很多人自然就會和「叛逆」「不好管」「情緒波動」等詞語關聯起來。青春期作為人生成長的一個特殊階段,的確有特殊性。但青春期一定會如此艱難嗎?如何讓中學生順利度過青春期?今天我們與您分享兩位專家的實用建議。
  • ...的技巧和方法:親子溝通的有效方法之尊重,壹心哥親子溝通心得體會
    壹心大哥希望通過親子溝通心得體會分享,讓你能快速掌握親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可以與孩子的關係更密切,今天分享主題的是第三個技巧和方法:親子溝通的有效方法之尊重。 我們都說現在的孩子是隨著網際網路和手機一同成長起來,他們認識這個世界的能力和速度,遠遠快於很多做父母的,他們掌握信息和知識速度,已經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 如何正確應對孩子青春期「叛逆」,濟南神康青少年中心有辦法
    對「家有兒女初長成」的父母來說,「青春期叛逆」是令他們頭疼的問題。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心理行為特點?面對孩子的成長困惑,爸媽如何與孩子正確溝通及引導?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和諧共處,擁有融洽的親子互動關係?
  • 微課|如何與青春期孩子保持良好溝通
    孩子一旦進入青春期,父母會經常抱怨孩子變得不聽話了,對他們的成長變化也不知所措,更不知該如何與他們交流。本期邀請山東女子學院應用心理學教研室主任、兒童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長陳曉燕,她所分享的話題是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有效溝通與交流。
  • 青春期溝通系列3:「我的孩子不叛逆,但他卻讓我懊悔終身!」
    【關注「在愛中進行管教」,讀完有禮哦】很多父母都對孩子的叛逆感到頭疼:「怎麼說也不聽,這可怎麼辦呢?」「我家孩子小時候可聽話了,現在越大越叛逆!」當叛逆期遇上了更年期,解決問題的出路在哪裡?而當媽媽要求孩子不玩,孩子被動不玩的時候,這時候成就感是媽媽的。所以,叛逆的背後,其實是親子之間對成就感的一種爭奪。一個完全不叛逆的孩子,是很危險的。還記得幾年前網絡上那個令人惋惜的故事嗎?
  • 和青春期孩子溝通有方法,學會科學的對話法,輕鬆解決問題!
    這個話題一打開,其他幾個孩子的家長都紛紛表示,自己家裡的孩子差不多都不同程度有這樣的現象:不願意和父母溝通,回家就躲在自己的房間裡……青春期孩子難溝通回想我和兒子的溝通,還算不錯,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和衝突偶爾也會有,但是大多數時間我們會讓衝突很快過去,然後母子兩又恢復了正常的溝通。
  • 孩子叛逆怎麼辦:與其費力管教,不如用心聆聽!
    作者丨壹心大哥編輯丨笨拙的老狼孩子步入青春期後,隨著外部生理特徵的日趨成熟,內在自我建構也不斷在發展著,孩子的言行舉止慢慢的不符合家長頭腦中的評判標準,於是我們大部分家長給孩子貼上了青春期叛逆的標籤。我們大部分家長面對孩子青春期的叛逆言行,還是沿襲老一輩的管教方式,結果就是親子溝通與親子關係方面出現重重障礙,加上孩子處於叛逆期,情緒波動比較大,家長改善這些問題面臨的困難就更大。
  • 如何正確應對孩子青春期「叛逆」,濟南神康青少年中心有辦法
    對「家有兒女初長成」的父母來說,「青春期叛逆」是令他們頭疼的問題。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心理行為特點?面對孩子的成長困惑,爸媽如何與孩子正確溝通及引導?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和諧共處,擁有融洽的親子互動關係?
  • 父親應該如何與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相處?分享2個關鍵點
    粉絲來信「我兒子今年上高一,小時候一直是乖巧、懂事、聽話的類型,但是最近變得特別的叛逆,有什麼話不愛跟我說,我跟他講道理他也不聽,把自己關在屋子裡。而且經常跟學校裡的一些壞孩子在一起,我很擔心,但是又不知道怎麼跟他溝通,我該怎麼辦?」
  • 微課|如何與青春期孩子保持良好溝通
    孩子一旦進入青春期,父母會經常抱怨孩子變得不聽話了,對他們的成長變化也不知所措,更不知該如何與他們交流。本期邀請山東女子學院應用心理學教研室主任、兒童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長陳曉燕,她所分享的話題是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有效溝通與交流。
  • 「不吼不叫,循循善誘」讓父母們跟孩子的溝通更有效!
    在近20年的家庭教育研究中,我發現大多數的父母往往大吼大叫和嘮嘮叨叨,只會讓親子溝通、親子關係變得更糟糕,孩子更加叛逆。很多父母總抱怨說是孩子不聽話,不如說是父母不懂得溝通。「不吼不叫,循循善誘」有效的溝通能恰到好處地提升親子間的關係,我們只有善解孩子的心意,才能溫暖孩子的心,才能讓他走向積極的人生。親子溝通是一門藝術,世界上最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在父母與孩子的溝通中不知不覺實現的。只有這樣,與孩子的溝通才會變得順暢、有效,跟孩子才會彼此互相理解,親子間的關係才會更加和諧與融洽。
  • 青春期孩子叛逆、太難溝通?心理學家:想改變孩子,要先改變自己
    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時候,總是顯得有一些叛逆,無論大人說什麼,他都聽不進去,習慣性地和家長唱反調;對於家長的諄諄教誨,也顯得極不耐煩。這讓大人覺得難以和他們溝通交流,頭疼不已。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會讓人覺得難以溝通?青春期的孩子處在身體、情感發育的特殊時期,有了屬於自己的小秘密,不願意和人分享;也逐漸變得獨立自主,想要證明自己,從而得到父母的讚美和肯定,但是往往結果不盡如人意。
  •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是家庭教育的失敗,我們的孩子為何如此心累?
    孩子在青春期叛逆和痛苦,不是因為不聽話、不懂事,而是因為父母不允許孩子長大。 如今的孩子,相比他們80後和90後父母的童年,生活條件要優越得多。以前年代的孩子,沒有機會接觸手機電腦和數碼產品。就連電視也是黑白色的,還得和一大院子的人擠著看。
  • 單親媽媽和青春期的孩子怎麼溝通?對常見問題給出三個小秘方
    我們會發現,單親家庭中孩子進入青春期後,親子關係出現問題的較多。尤其是單親媽媽和青春期的孩子。 阿麗就是一個單親媽媽,和丈夫離婚後她沒有再婚,因為她擔心再婚後孩子接受不了新父親,擔心孩子受委屈,擔心孩子因為新組成家庭的各類問題影響學習。
  • 青春期孩子最容易叛逆,但也是孩子接受父母教育的最好機會!
    那就是青春期階段,這個階段既是孩子性格、人生觀的養成時期,也是做父母的對於孩子教育的最好時期,可以說是孩子接受父母教育的最好機會。 這是對青春期最形象的比喻,看上去他們已經出落得婷婷玉立或高大威猛,卻遠未達到成熟的要求,廣義地說,是心理年齡幼稚,狹義地講,是除身體外其它一切條件均不具備。所以他們無權,也無法承擔生活。 那麼為什麼青春期是孩子留給父母的最後機會?但並不是說這個階段就該無所作為,事實上,青春期之重要,甚至要超過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
  • 想要和青春期孩子有效溝通,看看心理學專家如何支招
    林琳總是想起小敏小的時候,他又聰明,又乖巧,這樣聽話的好孩子,怎麼到了青春期,就變得越來越不聽話了呢?難道青春期的孩子真的會很難溝通嗎?為什麼林琳的遭遇會得到很多家長的共鳴呢?作為一名同時擁有兩個青春期女孩的母親,特麗·阿普特將10多年來,跟蹤研究青少年的成果運用於生活中,總結了與青少年溝通的技巧,同時還將其延伸至夫妻、朋友、同事、甚至是與陌生人的關係之中。
  • 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叛逆才是正常現象,從這2點幫孩子度過叛逆期
    相反,在青春期不懂得叛逆的孩子才是最危險的。在歐美一些國家,他們十分重視孩子說「NO」,因為他們認為這是孩子長大的過程,所以鼓勵孩子要有自己的想法。可與之相比的是,中國的父母並沒有意識到這些,他們總是認為孩子應該做的就是「聽話」「懂事」。當孩子進行反抗的時候,他們就會急得火冒三丈,立即以更強勢來壓住孩子。
  • 【親青幫·12355】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團市委舉辦青少年心理...
    7月7日,由團市委主辦,蘭溪清大教育、「美美+家」 工作室(「親青老娘舅」 工作室)承辦的「親青幫·12355」系列活動之「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課程講座在蘭溪清大教育舉辦,本次講座由吳玉花老師開講,旨在幫助家長們了解青春期孩子的成長變化,掌握有效親子溝通方式,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 青春期孩子叛逆怎麼辦?男女表現大不同,家長分性別教育更有效
    處於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們並不知道,他們正在度過人生中最美好而青澀的一個重要時期。很多家長都會因為擔心孩子早戀而幹涉或者是阻止他們和異性相處,但是往往適得其反,於是家長們將這歸結為孩子叛逆。從青春期開始,男孩和女孩都在荷爾蒙的影響之下,生長迅速,聲音變化大,生理方面出現明顯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