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樓盤的小高層住宅是7-11層的集合住宅,其舒適度、便利性和空間尺度都優於高層住宅,因此越來越多的購房者選擇小高層住宅。那小高層幾樓比較好呢?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沒有了解過,所以今天看房網就跟大家一起來探尋一下小高層幾樓比較好。
小高層住宅一般多少層?
小高層是以前流行的叫法,層數一般分為8~12層。按照舊住宅設計規範的定義,4~6層是多層住宅,7~9層是中高層住宅,10層以上是高層住宅,而現在實施的新住宅設計規範已經不再採用高層、中高層等概念。
小高層是約定俗成的說法,一般而言,根據房地產的用途不同可以分為民用和商業兩類,根據建築高度的不同可以分為低層、多層、小高層、高層和超高層。一般把房屋1—3層稱為低層,4—6層稱為多層,7—11層稱為小高層,12層以上稱為高層,總高度100米以上稱為超高層。
所謂的小高層住宅,是指層數為8-11層的住宅,其平面布置與多層住宅相似,有載人電梯,但沒有消防電梯。這類住宅實際上是中高層住宅(8+1)與高層住宅(10-11)相加而成的概念,之所以不將7層計算在內,是因為6+1的躍層住宅可以不裝電梯;若將範圍擴大到8-18層,則相當於將第二類高層住宅也計算在內,可稱之為「小高層住宅」。
電梯和樓梯可作為公共垂直交通工具,但可不設消防電梯。所以,小高層雖然是高層住宅,但是層數較少,而且有一些多層住宅的特點,但是防火要求並不像高層建築那樣嚴格。
小高層住宅幾層比較好?
一、1-3層,人們通常生活在樹冠之下,離地面很遠,經常能聽到樹枝敲打著窗戶,要說心理舒適,這裡很好;與外界保持真實的接觸。雖然獲得心理舒適度,但底層空氣循環減慢,陰影與溼度大,通風不良的樓層汙染也較嚴重。人們普遍認為,三樓是理想的,而三樓恰恰是聚集大量有害物質的地方。第四層和第五層的有害物質會更少,因為他們開始下沉或者在水平方向上消失。
二、8—11層,就是環境學所謂的揚灰層,空氣中的灰塵、有害物質在這個高度有一個停留的過程,其實是由於「峽谷效應」的影響,含塵氣流在街道風的作用下,並不是平穩地運動,而是在高層建築之間的某一空間裡「徘徊」。在氣流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後,近地面的汙染物向下或水平方向擴散。這「高度」,大約是30米。也就是說,在8-11層之間。
而這裡正好是噪音較大的空間,很多消費者認為身居高層建築可以「遠離塵囂」,誰能想到,真正在底層聆聽汽車噪音,不如在8-14層聽得真切。因為聲波的路徑與樹木和建築物的數量有關。聲響一般都是通過短路傳播,有時高處也能聽到車流中的噪音,結果是,有時聲響可以自由上升到高處的車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