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阿姆斯特丹的大街小巷,最令人迷戀的,是遍布城市的運河。古舊建築下的河流上不時能看到緩慢而過的觀光船。
遊人們在阿姆斯特丹運河上沿著觀光船可以肆意揮霍著時間,或許這才是真正的阿姆斯特丹生活吧。
運河兩邊都是大小不一的山牆房,據說這些房子大多是十七世紀建造
房子由於門面狹小,但山牆上的花色種類繁多,我注意到上面有一種特殊的浮雕藝術品,每家都不同,原來以前所有的運河屋都沒有門牌號碼,人們使用這種牆片標記自家的位置,尤其是運河帶邊的房子,使用牆片的建築隨處可見,打字員、磨坊主、船長、商人等圖案代表著房主的職業,五花八門,從這些有趣的牆片中,可以了解阿姆斯特丹的過去。
到達阿姆斯特丹博物館廣場時,已經下午4點,這是個巨大的綠地,廣場上的人或站或躺或三五成群,悠閒愜意。
紅牆尖頂是輝煌典雅的國家博物館佔據廣場東側,是整個廣場上佔地面積最大最惹眼的建築。
國立博物館前字符雕塑「I amsterdam」它與前面的水池,背後的國立博物館,構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但10個字母雕塑的前後左右上上下下都是遊人,基本看不出字母本身的樣子,更找不到空檔拍照。都喜歡爬到字母的頂端留影照相,看這帥哥美女,很養眼哦
梵谷博物館是博物館廣場上很顯眼的建築,橢圓形的灰白色外牆和玻璃幕牆與綠色草坪對比明顯。梵谷博物館的玻璃結構的入口是新建成的,在原有橢圓形側翼建築的輪廓上改造。玻璃弧牆由雙層中空玻璃組成。
隔著玻璃拍了幾幅梵谷的畫作。
梵谷博物館外的真人雕塑,很有藝術感。
荷蘭的國寶,倫勃朗的《夜巡》放在博物館的正面,也是很正常的。
因時間關係也因沒有欣賞藝術的眼光,因此沒有進入博物館。
穿過博物館的一樓通道,就走出了博物館廣場。
如果你覺得國立博物館和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車站有點像的話,那就對了,因為這兩個建築出自一個設計師。
靠近Dam廣場不遠的一個運河岸上有一條不是很長的花街就是阿姆斯特丹的鮮花市場。
令人眼花繚亂的花色品種,木質的鬱金香五顏六色。一個碩大木鞋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
走過鮮花市場,不知不覺就到了阿姆斯特丹的紅燈區,不讓拍照,只是遠遠的拍了幾張。櫥窗裡面已經有工作人員站櫥窗了,說真的,面容和身材都不好看。
夕陽西下,街頭已經有不少三五成群的人在抽菸喝啤酒,瀰漫著一股臭臭的味道,這就是所謂的大麻吧
荷蘭是一個開放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