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加速電動車戰略 2025年投資將超200億美元

2020-12-08 易車網

​1,通用加速電動車戰略 2025年投資將超200億美元


【蓋世汽車】據外媒報導,消息人士透露,通用汽車將於美國時間11月19日推出一項電動車擴張和加速戰略,旨在使投資者相信,通用是可以與特斯拉較量的有力競爭者。


GMC悍馬電動皮卡(圖片來源:通用)


消息人士稱,通用執行長Mary Barra將在巴克萊銀行舉辦的會議發表講話,稱該公司已經準備好到2025年在電動車上投入比此前規劃的200億美元更多的資金。此外,通用已表示,最晚到2023年,該公司年資本支出將超過此前規劃的70億美元。

供應商方透露,通用到2030年全面電氣化凱迪拉克品牌的計劃已經加速,可能提前至2025年。其他方的消息人士表示,其他品牌和細分市場的電氣化也同樣會加速,例如商用貨車。

因此,通用還將提及一個全新的時間線,以使未來的許多電動車跟上已經推出的電動車步伐,例如現在的GMC悍馬電動皮卡、凱迪拉克跨界車Lyriq。Lyriq預計將於2022年底投產。但消息人士表示,通用一直被外界譴責推出這款新車的時間太晚,並稱「提前項目進度是真的,通用也的確在以雙倍的速度研發產品」。


凱迪拉克跨界車Lyriq(圖片來源:凱迪拉克)


Barra和其他通用高管一直在側面提及電動車加速計劃。本月早些時候,Barra曾表示通用將在未來三年加大資本支出以加速電動車發展,並稱該公司正在與其他汽車製造商就使用通用的電池技術合作研發更多汽車進行談判。上周,一位通用高管表示,公司已經提前推出兩個「重要」電動車項目,通用官方聲稱,悍馬卡車的研發時間很快,僅有18個月。

特斯拉快速增長的市值,以及來自監管者與日俱增的禁售燃油車的壓力已經迫使傳統汽車製造商必須回應投資者對內燃機汽車的不看好態度。

通用電氣化的一個關鍵部分是其新型Ultium電池,單次充電續航裡程達400英裡或更多。通用正在美國俄亥俄州與韓國電池供應商LG化學合作建設一家電池廠。(來源:蓋世汽車 谷姣姣)


2,寶馬將發動機生產轉移至英國與奧地利 德國工廠將生產電動汽車


【蓋世汽車】據外媒報導,寶馬宣布,作為其更廣泛的向低排放汽車轉型的一部分,將對德國工廠進行改造,以生產電動汽車和相關零部件,並將內燃機的生產轉移到英國和奧地利的工廠內。

寶馬負責生產的董事會成員Milan Nedeljkovic表示:「截止到2022年底,我們所有的德國工廠都將至少生產一款純電動汽車。」

當前,寶馬位於德國慕尼黑(MunichI)的工廠負責生產4缸、6缸、8缸和12缸發動機,寶馬將在2026年之前,投資4億歐元對這座工廠進行改造,以生產下一代電動汽車。寶馬宣布,8缸和12缸發動機的生產將從慕尼黑轉移到英格蘭海姆斯霍爾(Hams Hall),其他發動機的生產則將轉移到奧地利斯泰爾(Steyr)。寶馬慕尼黑、丁戈爾芬(Dingolfing)和雷根斯堡(Regensburg)的工廠將獲得大部分投資。


i4(圖片來源:寶馬)


寶馬i4純電動汽車將在慕尼黑生產;純電版本的5系和7系轎車將在丁戈爾芬生產;電動X1將在雷根斯堡生產。寶馬透露,丁戈爾芬工廠內負責生產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的員工數量將翻倍至2000人。寶馬位於德國萊比錫(Leipzig)的工廠將開始生產內燃機和電動版Mini Countryman,而雷根斯堡和萊比錫工廠正在為生產電池模塊做準備。

隨著電動汽車逐漸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以及各國政府都在加速放棄傳統內燃機汽車,當前全球汽車工廠都在爭相投資下一代汽車的生產。

11月18日,德國公布了一項30億歐元(約35.6億美元)的低排放汽車推廣計劃。英國也表示,將從2030年起禁止銷售新的汽油與柴油動力汽車及貨車。(來源:蓋世汽車 星雲)


3,馬斯克訪問瑞典期間感染新冠病毒


【蓋世汽車】據外媒報導,11月17日,馬斯克在Twitter上證實,自己已經感染了新冠病毒。

     

埃隆·馬斯克(圖片來源:領英)


兩周以前,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一個周末訪問了瑞典,他乘坐私人飛機來到瑞典,為一個朋友慶祝45歲生日。馬斯克表示,正是在這次瑞典之行中,自己感染上了新冠病毒。

瑞典媒體《哥德堡郵報》報導稱,這次生日派對是在埃斯基爾斯蒂納(Eskilstuna)附近的Stora Sundby城堡舉行的,這是美國駐瑞典大使Ken Howery的生日派對。和馬斯克一樣,Howery也是支付服務企業Paypal的創始人之一。

此前馬斯克曾在Twitter上表示,自己出現了感冒症狀,並進行了4次新冠病毒檢測,檢測結果兩次呈陽性,另外兩次呈陰性。他表示,自己是被一名訪問瑞典的美國人傳染的,並用「諷刺」來形容這次感染。他透露,自己的新冠病毒症狀與輕度流感類似。

雖然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是今天也發生了可以讓馬斯克感到高興的事情。在標普500指數宣布特斯拉將加入之後,11月18日,特斯拉股價大漲10%,以接近歷史最高點的價格收盤,延續了前兩天的漲勢。

11月16日晚間,標普道瓊指數宣布特斯拉將在12月21日被納入華爾街最受關注的指數,這意味著指數基金將購入大約500億美元的特斯拉股票,隨後該公司股價已經上漲了近20%。

進入2020年以來,特斯拉股價上漲了大約500%,雖然其汽車產量只有豐田、大眾和通用等競爭對手的零頭,但是特斯拉已經成為當前全球最有價值的車企。

9月8日,該公司由於未能按照預期被納入標普500指數,其股價在一個交易日內暴跌21%,這顯示出許多交易商都預計該公司在上一個季度就應被納入標普500指數。(來源:蓋世汽車 星雲)

 

4,松下考慮在挪威新建電池廠生產電池


【蓋世汽車】據外媒報導,特斯拉電池供應商松下將與挪威國家石油公司Equinor和挪威最大工業企業海德魯公司合作,探討在挪威建設鋰離子電池工廠的機會。


(圖片來源:松下)


11月18日,三家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工廠將「基於松下的領先技術,瞄準歐洲電動汽車和其他市場應用」。松下公司發言人稱,該工廠可能會為特斯拉的柏林工廠供應圓柱形電池。柏林工廠是特斯拉首座位於歐洲的工廠,當前正在建設過程之中,預計將於明年夏天建成並投產。

三家公司將與歐洲汽車製造商、其他潛在客戶以及挪威及其他地方的相關當局進行接洽。他們計劃在2021年年中之前提交此項目的初步調查結果。

Hydro負責能源和企業發展的負責人ArvidMoss表示:「我們預計,電池產量將快速增長,從而解決世界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即氣候變化。」Moss還透露,該公司將研究 「整個電池供應鏈」,包括從歐洲採購鈷和鋰等原材料的可能性。瑞典和芬蘭正在進行幾個鈷和鋰的開採項目,但目前還不清楚這些項目的規模會有多大。

挪威非常依賴石油和天然氣所帶來的收入,該國的目標是要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停止銷售化石燃料動力汽車的國家,此前該國宣布,將在2025年時禁止銷售化石燃料汽車。當前,純電動汽車約佔該國汽車月銷量的60%左右。(來源:蓋世汽車 星雲)

 

5,英國電動貨車初創企業Arrival將在美國上市估值54億美元


【蓋世汽車】據外媒報導,11月18日,曾獲得現代汽車和貝萊德集團投資的英國電動貨車初創企業Arrival宣布,已經同意與CIIG併購公司合併,以在美國上市,公司估值約為54億美元。


(圖片來源:Arrival )


在這次合併交易中,Arrival將獲得大約6.6億美元,交易將在2021年第一季度完成。交易之後,CIIG將持有Arrival大約12%的股份,包括UPS和現代在內的其他投資方,將持有大約88%的股份。正在開發電動送貨車和電動巴士的Arrival公司將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 "ARVL",Arrival將利用上市資金來擴大產能。包括UPS和現代汽車在內的股東已經批准了這筆交易。

CIIG是一家特殊目的的收購公司(SPAC),即在股票市場上籌集資金購買經營實體的空殼企業。Refinitiv Eikon的數據顯示,貝萊德是CIIG最大的股東,持股比例為7.5%。

上個月Arrival獲得了1.18億美元的融資,投資方為貝萊德。同時也在開發自動駕駛技術的Arrival,此前獲得了UPS的1萬輛電動配送貨車的訂單,UPS有權將訂單數量再增加1萬輛。

最近,多家電動汽車公司通過與SPAC合併完成上市,例如Nikola和Fisker等,當前投資者都在押注「下一個特斯拉」。

Arrival是美國初創企業Rivian的潛在競爭對手,後者曾獲得福特和亞馬遜等投資方的支持,當前該公司正在為亞馬遜生產電動配送貨車,亞馬遜的訂單量為10萬輛。

由於歐洲、中國和加利福尼亞州排放法規收緊,商用電動車的需求將會受到刺激。研究機構IDTechEx預測,2030年時,全球商用電動汽車年銷量將達到200萬輛左右,到2041年時將達到730萬輛。(來源:蓋世汽車 星雲)

 

6,大眾任命布加迪負責人同時擔任蘭博基尼CEO


【蓋世汽車】據外媒報導,長期供職於大眾集團的Stephan Winkelmann將重新開始擔任蘭博基尼CEO,同時保留其當前布加迪CEO的職位。


Urus(圖片來源:蘭博基尼)


11月18日,奧迪在一份聲明中表示,Winkelmann將從12月1日起擔任雙重職務。蘭博基尼是奧迪下屬部門,而蘭博基尼、布加迪和奧迪都屬於大眾集團。

2005至2016年間,Winkelmann曾任蘭博基尼CEO。現年56歲的Winkelmann出生於柏林,在羅馬長大。在2005年出任蘭博基尼CEO之前,他曾在菲亞特擔任過多個職位,包括菲亞特在奧地利、瑞士和德國的CEO。

奧迪執行長Markus Duesmann在聲明中表示:「Stephan Winkelmann決定性地塑造了蘭博基尼的歷史。沒有人比他更適合代表蘭博基尼品牌,他是帶領這個獨一無二的品牌走向未來成功的合適人選。」

Winkelmann出任蘭博基尼和布加迪兩個品牌的CEO之際,正值這兩品牌的長期所有權尚不確定之時,當前大眾集團正在探索精簡業務的方式,從而專注於電動汽車的大規模生產。此前有報導稱,大眾集團正在制定將蘭博基尼進行分拆的計劃。還有消息稱,該集團正在商討將布加迪品牌出售給克羅埃西亞高性能電動汽車企業Rimac。

蘭博基尼現任執行長為Stefano Domenicali,2021年1月1日起,他將加入F1並擔任CEO。(來源:蓋世汽車 星雲)

 

7,Rivian將在中國和歐洲推小型電動車


【蓋世汽車】據外媒報導,11月18日,電動車初創企業Rivian表示將繼續擴大電動車產品系列,計劃針對中國和歐洲市場推出小型電動車,並最終可能會在歐洲生產汽車。


R1S(圖片來源:Rivian)


Rivian創始人和執行長R.J.Scaringe表示,雖然該公司已計劃2022年開始在歐洲和中國銷售SUV,但是「真正能夠在這些市場帶動銷量的是接下來的產品,新車體型將更小,專為海外客戶量身打造。」Scaringe表示,這些小車型將「非常適合其他市場,尤其是中國」。該車將與Rivian皮卡和SUV共用關鍵零部件。

Scaringe稱:「要想在這些市場真正擴大規模,除了推出新產品,在美國之外擁有生產足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沒有將中國和歐洲作為長期的重要市場,我們就不會建立一家汽車公司。」

Rivian的首家工廠位於美國伊利諾斯州Normal,已經開始試生產,明年將上市三款車型:R1T皮卡、R1S SUV(Scaringe稱其為光環產品)和一款為亞馬遜打造的大型電動貨車。

電動皮卡市場將很快擁擠起來,福特、通用、特斯拉以及其他初創企業都正在研發類似車型。數家汽車製造商也推出了電動SUV。

今年7月,Rivian收到了一輪由普信集團(T Rowe Price)領投的價值25億美元的投資,使其總融資額上漲至60億美元。去年,亞馬遜領投了一輪7億美元的對Rivian的投資。該電子商務公司還從Rivian預定了10萬輛電動貨車,預計首批專為亞馬遜打造的汽車將於2021年底在Normal工廠投產,預計2024年交付完成全部訂單。(來源:蓋世汽車 谷姣姣)


 

8,通用:工人長期罷工可能使其撤離韓國


【蓋世汽車】據外媒報導,通用汽車發出迄今最強烈警告,表示韓國持續的行業騷亂可能最終迫使其撤離韓國。僅兩年前,通用剛接受一項政府支持的救援計劃以留在韓國。


通用富平設計中心(圖片來源:通用)


自10月30日以來,通用韓國工人每天進行兩場長達四小時的罷工,要求結束2018年協議(挽救通用韓國公司免於破產)之後實施的工資凍結。

通用國際業務總裁Steve Kiefer表示,這些罷工和其他工業活動已經使通用損失了17,000輛汽車的生產,本周末這個數字將繼續上漲至20,000輛。另外,今年早些時候,受疫情影響,該公司已經損失了60,000輛的汽車產量。Kiefer稱,這些將可能導致今年通用韓國子公司不會實現盈利,除非恢復那些損失的產能。

Kiefer在一份電話會議中表示:「短期內,我們基本上是被缺乏汽車生產所挾持,這正產生非常明顯的短期經濟影響。這種罷工行為基本上使我們不可能向韓國分撥更多投資或者生產新產品,這讓韓國市場變得不具競爭力。如果我們無法在未來幾周內解決此事,將會產生長期影響。」

通用在韓國僱傭了約1.2萬名員工,汽車年產量為50萬輛,許多都被出口至美國,包括暢銷車雪佛蘭Trailblazer SUV。


通用韓國富平工廠(圖片來源:通用)


當前,通用董事會想要達成一項兩年期的勞工協議,而非以往的一年協議,並已為工會成員提供2020和2021年各800萬韓元(約7230美元)的籤約獎金。

然而,工會堅持要求籤署一年協議,每年發放2,200萬韓元的績效獎金,以及保證富平兩家工廠持續運營。一些現有和前外包員工也要求被僱為全職員工,享有相同的薪資和福利待遇,這可能使通用韓國付出約3.2億美元的代價。工會官員Jung Jai-heon表示:「我們不只是因為工資問題而罷工,而且也是為了富平第二家工廠的就業保障。該工廠僱傭了約1,200名員工。」

雙方已經進行了24輪談判,但仍然沒有達成協議。通用韓國第二大股東韓國產業銀行(Korea Development Bank)呼籲雙方各退一步。

2018年,在產量和銷量均低迷的狀況下,通用曾接受了韓國政府價值71.5億美元的救助資金,協議規定通用10年內不能撤離在韓國的投資。

Kiefer表示,雖然短期內撤離韓國很難,但長期來看,通用在韓國的未來是不確定的。通用將堅持履行任何籤署過的協議,包括在韓國生產2023年款雪佛蘭跨界車,但因員工罷工,通用連對此項目的投資都被迫中止。Kiefer稱:「我們希望在韓國生產這款車型……但是現在,我們正在喪失持續向韓國投資的信心。通用在亞洲還有其他選擇,包括中國。」該公司目前在中國每年生產近500萬輛汽車。

2019年,通用韓國營業虧損3,320億韓元(約3億美元),較上一年的6,150億韓元虧損有所改善。(來源:蓋世汽車 谷姣姣)

 

9,大眾將在漢諾瓦工廠生產三款純電動D-SUV


【蓋世汽車】據外媒報導,大眾集團將投資6.8億歐元,將其商用車部門(VWCV)運營的漢諾瓦工廠轉型成多品牌汽車生產基地。


Multivan(圖片來源:大眾)


大眾表示,VWCV將利用這筆6.8億歐元(約8.07億美元)投資在德國漢諾瓦工廠新建一條新的多品牌生產線,用於生產三款D-SUV車型。VWCV董事長Carsten Intra博士也表態:「我們在漢諾瓦的主要工廠正在成為集團三款全新高端電動車的生產基地。」

這些新的純電動車被大眾稱為「真正的旗艦項目」:豪華、100%電動,以及高度自動化,預計將於2024年開始投產。

對此,Intra認為:「大眾監事會今日做出的決定對於我們這家高科技工廠來說是一個重要裡程碑,也充分展示了集團對我們團隊生產力的信任。我們可以保證效率,以及最高水平的生產質量。非常感謝每一位員工,是你們的工作使得這個開拓型的決定成為可能。」

除了三款純電動D-SUV車型外,該VWCV工廠2021年還將生產內燃機版和混動版Multivan。(來源:蓋世汽車 谷姣姣)

 

10,菲亞特和標緻雪鐵龍或於明年合併 集團股東將於1月4日就合併投票



北京時間11月19日消息,據媒體報導,菲亞特和標緻雪鐵龍集團宣布,兩家公司定於明年1月4日舉行股東大會,以批准合併計劃,創建全球第四大汽車製造商Stellantis。

菲亞特和標緻雪鐵龍在去年12月達成價值380億美元的全股合併協議,將菲亞特、Jeep、道奇、拉姆和瑪莎拉蒂等品牌與標緻、歐寶、雪鐵龍和DS等品牌合併。這筆交易目前已獲得美國、中國、日本和俄羅斯等部分國家反壟斷監管機構的批准,暫未獲得歐盟批准。

雙方在今年7月宣布合併後成立新實體Stellantis,並在近日發布新徽標。Stellantis演變自拉丁動詞詞彙「stello」,意為「用繁星照亮」。標緻雪鐵龍表示,新徽標彰顯了新集團旗下14個知名汽車品牌獨特的組合優勢,並體現了全球各地員工多元化的背景。與此同時,新徽標還傳遞樂觀和活力的感覺,表明了這家兼具多元和創新的新集團,成為未來可持續移動出行領軍企業之一的決心。

菲亞特和標緻雪鐵龍承諾在明年第一季度末完成合併。為推動合併進程,雙方還在今年9月對協議內容進行修訂,把菲亞特股東的特別股息從55億歐元下調至29億歐元,而在合併交易完成後,標緻雪鐵龍所持佛吉亞46%的股份將立即分配給新集團的所有股東。(來源:騰訊汽車) 


相關焦點

  • 通用豪擲200億美元加速轉型 未來推9款新能源車型|汽車|電動汽車|...
    (原標題: 通用豪擲200億美元加速轉型:未來5年推9款新能源車型,輔助駕駛系統實現逐步覆蓋 ) 「2020年~2025年間,我們在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汽車領域投入的資金和資源將超過200億美元。」
  • 200億美元投入轉型,通用汽車為什麼?
    (NYSE: GM)打算用超過200億美元的投入來做到。 「2020年-2025年間,我們在電動車和自動駕駛領域投入的資金和資源將超過200億美元。」繼通用汽車董事長兼CEO瑪麗 博拉(Mary Barra)在今年3月4日宣布了較為激進的轉型戰略後,近日在通用汽車科技展望日重申了這一戰略。
  • 車市周「數」評丨通用未來5年向電氣化投資200億美元,25萬獵豹車主...
    熱點數字二:200億美元8月19日,通用汽車董事長兼執行長瑪麗·博拉發布了針對中國市場的未來發展戰略:未來五年,通用汽車在中國市場推出的新車型中40%以上為新能源車型。同時,為實現「零事故、零排放、零擁堵」願景,通用汽車計劃到2025年在全球電動車和自動駕駛領域投資超過200億美元。
  • 通用汽車發布企業新Logo,全面貼合電動車新戰略
    【EV視界報導】為配合電動汽車戰略,通用汽車正式宣布更新企業Logo標識,這是自1908年成立以來第五次對其標識重新設計。新標誌改為GM的小寫字母,並在m底部放置下劃線,代表其電動汽車Ultium電池平臺。方塊做了圓角處理,藍色僅用於字母和邊框而不是整個內部,看上去也更容易聯想到電動插頭。
  • 跨越太平洋的"穹頂對話" 通用中國發布最新戰略
    對話現場,通用汽車第三代全球電動車平臺、全新Ultium電池系統,以及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三大品牌下一代純電動車型悉數亮相,集中呈現了十年間通用汽車為實現「三零」願景而儲備的全球技術與未來產品實力,並正式公布了通用汽車為中國市場量身定製的最新未來發展戰略。
  • 通用汽車CEO瑪麗博拉:新一代電動技術將中美同步落地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經濟觀察報 記者 劉曉林「未來五年,通用汽車在中國推出的所有新車型中,電動車型佔比將超過40%,全球品牌旗下的新能源車型將覆蓋所有主要細分市場。」8月19日,通用汽車宣布了對中國市場未來五年的新能源投資戰略。
  • 卡門內參 | 華為汽車BU今年將投入超5億美元;小牛電動創始人創業造...
    以下是近兩周(9月21日-9月30日)值得關注的公司和商業新聞: 2020年華為汽車BU投入將超5億美元 9月25日,在其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生態論壇上,華為正式發布了一系列產品:全新一代華為MDC智能駕駛計算平臺系列產品、智能座艙解決方案、華為智能車雲服務2.0。按照徐直軍的說法,華為汽車BU背後4000人的團隊正試圖覆蓋汽車智能網聯的所有角落。
  • 低速電動車合力顯現 山東4月投資近200億
    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重要補充的低速電動汽車,其投資在不斷升溫的同時,市場需求的空間也在進一步得到釋放。據2014年4月份統計資料顯示,淮海控股50億元投資天津新能源產業項目,力帆以22億資金投資河南低速電動車項目。而作為全國重點市場,山東省4月初公示的重點招商項目名單中,聊城、德州、臨沂、萊蕪、威海、煙臺等5市均有新能源汽車項目被公示,預計總投資額近200億元。
  • 陳清泰: 2025年電動車性價比將超過燃油車
    「據摩根史坦利最新報告,若谷歌旗下的自動駕駛公司Waymo分拆,後者的估值將超700億美元。此外共享汽車優步的市值在500億至700億美元之間;福特汽車公司的市值是440億美元;通用汽車公司的市值是500億美元;特斯拉大約500億美元。」日前,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以下簡稱「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在主題為「交通變革與智能出行」的論壇上指出,「很明顯,為什麼Waymo的市值最高?甚至超過了福特和通用?因為自動駕駛代表了汽車產業的未來。」
  • 埃克森美孚計劃到2025年每年投資250億美元
    埃克森美孚在其商業計劃中表示,該公司計劃在2021年投資160-190億美元進行資本和勘探投資,到2025年每年投資200-250億美元,同時優先進行高價值投資。
  • 全球十大主流車企新能源汽車戰略布局
    從2017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首次突破100萬輛,到2018年超越200萬輛大關,從歐盟汽車碳排放控制目標的明確,到中國「雙積分」政策的執行,電動汽車市場正在快速成長,各大車企開始全力加速電動汽車布局,紛紛制定了相應的發展戰略目標。
  • 越南紡織蓬勃發展,到2025年或將出口550億美元!
    越南紡織蓬勃發展,到2025年或將出口550億美元!389億美元,預計2020年出口額約352億美元,到2025年出口目標是550億美元,其中布料出口35億平方米,服裝出口8500種產品。力爭到2025年貿易順差達330億美元,2021-2025年階段年平均增幅約11.6%。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越南紡織協會主席表示,在2020-2025年階段,協會將致力於綜合、研究和向政府及各部委提出不足的政策和機制;在會員企業之間發揮作用,以形成滿足自貿協定原產地要求的紡織品供應鏈;將國內學校和研究所與企業聯繫起來,培訓高素質的人力資源。
  • 越南紡織業力爭到2025年出口550億美元
    《越通社》12月12日報導,越南紡織協會主席武德江(VU DUC GIANG)在第六屆越南紡織協會大會及2020年總結大會上表示,2019年越南紡織品出口額為389億美元,預計2020年出口額約352億美元,到2025年出口目標是550億美元,其中布料出口35億平方米,服裝出口8500種產品。
  • 通用汽車發布全新專屬電池及電動車平臺,13款電動車進入視野
    去年12月,這家美國汽車製造商與LG化學共同投資23億美元,在俄亥俄州洛茲敦(Lordstown)興建了一座電池工廠。今年1月,通用汽車又計劃斥資22億美元整修其特拉姆克工廠(Hamtramck),以投產純電動車型。在這場大規模電動化攻勢中,Ultium專屬電池的問世將成為制勝關鍵。
  • 通用汽車加快推進電動車項目 專家:在中國市場落地略顯緩慢
    通用汽車推進兩個電動車項目並增加技術員工。 上周,通用CEO瑪麗·博拉表示,在未來3年中,通用將加大資本支出,以加速電動汽車的開發。11月19日,博拉將出席巴克萊會議,屆時將更全面地介紹其電動汽車戰略。 今年3月4日,通用汽車在電動車日上表示,預計未來五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將超過100萬輛。
  • 邯鄲市森天預埋墊:現代汽車在2025年前投60兆韓元全力衝刺電動車
    南韓最大車廠現代汽車10日表示,計劃在2025年前投資60.1兆韓元(555億美元),以強化其電動車產品陣容,目標是在2040年前全球電動車市佔率達8%-10%。現代總裁暨研發總監畢爾曼(Albert Biermann)說,計劃從2030年起,旗下車款在歐美中等主要市場,將逐步朝電動車轉型,但仍會在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維持燃油車產能,但比重會限制在50%以下。
  • 移動電商魔筷科技獲騰訊戰略投資;順豐快運獲3億美元戰略投資
    2020 年在第三家快運領域的公司獲得融資。近日,順豐快運完成 3 億美元戰略投資,投資形式為可轉債交易,可轉債認購方為中信資本、鼎暉投資及君聯資本。騰達資本擔任本次融資獨家財務顧問。順豐快運是一家快運業務服務商,順豐快運擁有快運行業內獨特的「雙網運營+統一中臺」模式,能夠在保障運輸品質的同時降本增效。
  • Forrester:2025年全球AI軟體市場規模將達370億美元,低於預期
    年全球人工智慧軟體市場將增至370億美元(The AI Software Market Will Grow To $37 Billion Globally By 2025)》,預測到2025年全球AI軟體市場產值將增至370億美元,該數字遠遠低於許多投資機構和同行的預期。
  • 傳鴻海接洽中國電動車新創企業拜騰,有意投資2億美元
    EETC https://www.eet-china.com 蘋果供貨商鴻海科技集團,傳出正在跟陷入掙扎的中國電動車新創企業拜騰(Byton Ltd.)洽談投資事宜。
  • 通用汽車第一季度淨利潤達3億美元
    通用汽車公司(紐交所代碼:GM)5月6日在底特律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 攤薄後每股收益為0.17美元,調整後攤薄後每股收益為0.62美元 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調整後息稅前利潤減少14億美元,達12億美元 截至第一季度末,汽車業務流動性資金達334億美元 得益於輕型皮卡與全尺寸SUV的強勁表現,以及公司轉型期採取的成本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