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排名 珠海、北京、深圳排名前三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可持續發展藍皮書: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報告(2020)》(以下簡稱藍皮書)12月1日發布,其中2019年中國100座城市可持續發展綜合排名中,珠海、北京、深圳排名前三。從具體指標來看,雖然北京的綜合排名較高,但在「人均水資源量」、「房價-人均GDP比」和「人均城市道路面積」三方面得分較低,分別位於第87、第92與第100名。綜合排名第三的深圳在前兩項指標的排名中也較低,分別是第83和第93,與北京相近。

藍皮書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阿里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報告對2019年中國國家、省及100座大中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狀況進行了系統的數據驗證分析並排名。

北京「人均城市道路面積」排最後一名

2019年中國100座城市可持續發展綜合排名中,首都北京、珠江三角洲的珠海、深圳及東部沿海部分經濟最發達地區的城市的可持發展排名依然比較靠前。綜合排名前十位的城市分別是:珠海、北京、深圳、杭州、廣州、青島、無錫、南京、上海和廈門,其中珠海連續三年排名首位。

其中,與2018年比較,無錫、上海、廈門分別從第11位、第13位和第12位進入了前十;而武漢、長沙、寧波則跌出了前十。烏魯木齊、大連、桂林、保定和固原排名變化顯著,皆上升了十位以上,而惠州、郴州和黃石則下降了十位以上。

藍皮書對其使用的CSDIS指標體系中100座城市在不同可持續發展領域中的具體表現進行了說明,包括該城市的最高與最低排名指標。其中提到,北京在整體可持續發展水平中排列第二位。北京在「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人均社會保障和就業財政支出」、「單位GDP能耗」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四方面得分較高,均位列第一。但在「人均水資源量」、「房價-人均GDP比」和「人均城市道路面積」三方面得分較低,分別位於第87、第92與第100名。

綜合排名位列第三的深圳,在「人均GDP」、「財政性科學技術支出佔GDP比重」等6個方面均位列第一,但在「人均水資源量」、「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以及「房價-人均GDP比」等方面得分較低,分別位列第83、第84與第93。

據介紹,從經濟發展、社會民生、資源環境、能源排放和環境治理五大類指標來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水平存在顯著不均衡性,大部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水平還不是很高,有待於提高的空間依然很大。可持續發展綜合水平排名第一的珠海,也是可持續發展排名前十的城市中發展水平最為均衡的城市。

據介紹,由於數據發布的滯後性,報告顯示的是2019年度排名,以2019年底至2020年初發布的2018年數據為基礎。

東部沿海省份排名靠前 北京、上海與浙江省分列前三強

省級可持續發展綜合排名情況來看,東部沿海省份和直轄市的排名在全國相對靠前,位居前十位的分別是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東、安徽、湖北、重慶、山東和河南省。其中,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天津等省份在經濟發展、社會民生、消耗排放、環境治理等方面表現佔優,而在資源環境方面稍顯劣勢。黑龍江、吉林、青海的綜合排名靠後,表明其可持續發展水平有待提高。北京、上海與浙江省分列前三強。中部地區安徽省排名最高,該省份從2018年的第十位升至2019年的第六位;西部地區除了重慶位列第八位,其餘的省份可持續發展綜合排名均在前十名之外。

報告顯示,中國可持續發展狀況穩步得到改善,經濟發展較為平穩,2010年-2018年總指標整體上呈現先降低再逐年穩定增長狀態。2016年到2018年三年間,經濟發展指標增長速度均在12%以上,進一步反映我國經濟結構在前幾年的調整轉型之後,經濟增長新動能得到恢復,經濟結構與經濟增長持續改善。此外,社會民生進步明顯,治理保護成效逐漸顯現,但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仍有較大短板,消耗排放對經濟社會活動的影響依然較大。(劉洋)

相關焦點

  • 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排名出爐:珠海連續三年排名首位
    原標題: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排名出爐:珠海連續三年排名首位
  • 國內可持續發展最新排名:京滬浙位列前三
    國內可持續發展最新排名:京滬浙位列前三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張守營報導 日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阿里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可持續發展藍皮書: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報告(2020)》。
  • 可持續發展評價廣東三城市進入前五,珠海連續三年排名第一
    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阿里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最新發布的研究,對2019年中國100座大中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狀況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數據驗證分析,結果顯示,排名前十位的城市包括:珠海、北京、深圳、杭州、廣州、青島、無錫、南京、上海和廈門。
  • 《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報告(2020)》發布,城市排名出爐!
    藍皮書顯示,2018—2019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綜合排名中,珠海、北京、深圳、杭州、廣州、青島、無錫、南京、上海、廈門位列全國城市前十名。在消耗排放控制方面,位居前10名的省份為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天津、河南、陝西、廣東和山東。排名靠後的省份為青海、黑龍江和寧夏。
  • ...報告(2020)》:北京、上海、浙江分列省級可持續發展綜合排名前...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謝瑋)12月1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阿里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可持續發展藍皮書: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報告(2020)》(下稱「《藍皮書》」)。
  • 中國可持續發展報告發布: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東位居前五
    12月1日,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阿里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的《可持續發展藍皮書: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直轄市和東部沿海省份可持續發展排名靠前,從城市層面來看,珠海連續三年排名首位。
  • 《可持續發展藍皮書: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報告(2020)》:北京、上海...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謝瑋)12月1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阿里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了《可持續發展藍皮書: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報告(2020)》(下稱「《藍皮書》」)。
  • 全球城市持續競爭力榜單發布:深圳全球第九,青島排名上升!
    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與聯合國人居署聯合課題組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透視人類文明時空演進》(以下簡稱「報告」)正式對外公布。深圳在2020年的可持續競爭力由去年的第19位躍升至第9名,首次進入全球前十名,也是內地惟一闖入前十的城市。
  •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深圳位列第九 中國三個城市躋身前20
    而在過去5年間,亞洲、歐洲、北美洲的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穩步一同上升,南美、非洲、大洋洲城市的經濟競爭力則相對下降。   深圳在經濟競爭力排名中位列全球第9,這也是中國城市取得的最好排名。其他進入全球排名前20的中國城市還包括香港和上海,分別位列第11名和第12名,北京則位列第21名。
  • 中國城市教育服務產業發展指數排名公布 粵三城市名列前十
    南方日報訊 (記者/冉小平)12月19日,2020北京師範大學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珠海舉行。論壇發布了《中國教育服務產業發展報告2020》,並公布中國城市教育服務產業發展指數二十強,其中深圳、廣州、珠海位列前十。
  •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深圳位列第九 香港上海北京躋身前2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排名:深圳位列第九,中國三個城市躋身前20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聯合國人居署合作研究的《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全球城市價值鏈——穿透人類文明的時空
  • 2020中國城市品牌發展指數報告:北上杭排名前三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7日訊 12月1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成果發布會:《中國城市營銷發展報告(2020)》」在北京舉辦。會議發布的《中國城市營銷發展報告(2020):構築城市品牌韌性》(下稱「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城市品牌發展指數(CBDI)排名前十強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成都、廣州、重慶、香港、武漢、南京。報告顯示,上述排名同2019年的排名相比,前2名沒有變化,杭州上升1名成為第3名,深圳上升3名成為第4名。
  • 深圳首次躋身 可持續競爭力全球前十
    前20強的城市分別為紐約、新加坡、東京、倫敦、慕尼黑、舊金山、洛杉磯、巴黎、深圳、聖何塞、香港、上海、法蘭克福、波士頓、都柏林、維也納、杜塞道夫、斯圖加特、漢堡和西雅圖。全球可持續競爭力榜單中,深圳也位於第9。前10強的城市分別是東京、新加坡、紐約、香港、倫敦、巴黎、舊金山、巴塞隆納、深圳、大阪。
  • 中國城市休閒指數排名出爐,深圳排名……
    在《休閒綠皮書:2018~2019 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 深圳進入前十名單! 下面一起來看看前十都有哪些城市 有沒有你老家
  • 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深圳第一…
    基本面:2019年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1)榜單概覽:2019年深北上廣穩居中長期發展潛力榜單前4名,二線城市中成都、南京、武漢、重慶、天津、杭州位居前十;東部地區有32座城市進入前50名,長三角、珠三角地區表現尤其突出;東北地區有超八成城市位於200名之後。
  • 最新城市人均GDP排名!深圳第一,江蘇4城進入前十!
    深圳人均GDP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Real GDP per capita),是人們了解和把握一個城市或地區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常作為經濟領域內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最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之一
  • 中國城市教育服務產業發展指數排名公布
    南方網訊 12月19日,2020北京師範大學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珠海舉行。論壇發布了《中國教育服務產業發展報告2020》,並公布中國城市教育服務產業發展指數二十強,其中深圳、廣州、珠海位列前十。  報告顯示,中國教育服務產業鏈較為完整。
  • 38座城市養老水平排名:珠海第一,太原昆明擠進前十
    這份報告從「健康醫療」「人居環境」「交通出行」「社會公平與社會參與」和「經濟金融」五大維度,通過公開數據對我國38個大中城市健康老齡化發展水平進行了系統分析。結果顯示,珠海力壓四大一線城市拔得頭籌。除這五座城市外,位於長三角的南京、蘇州、杭州以及中西部城市太原、昆明也擠進前十。「中國城市總體上應對老齡化的能力有限,排名第一的珠海是唯一得分過『及格線』(60分)的城市。」
  • 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滬深京居前三
    2 榜單概覽:上海持續3年成為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2.1中國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強:滬深京居前三從人才吸引力指數觀察,2019年上海、深圳、北京位居前三名,上海連續三年第一,廣州、杭州、南京、成都、濟南、蘇州、天津位居前十。為衡量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定義人才吸引力指數為人才流入佔比、人才淨流入佔比、應屆生人才流入佔比、海歸人才流入佔比的加權結果。
  • 廣東省目的地旅遊熱度排名出爐!廣州、深圳、珠海位居前三
    廣東省目的地旅遊熱度排名中,深圳排名第二。近日,馬蜂窩旅遊網發布報告顯示,去年在粵港澳大灣區概念的帶動下,廣東旅遊熱度上漲149%。馬蜂窩旅遊網發布的《中國省域自由行大數據系列報告之廣東省》顯示,廣東省無論是旅遊熱度還是旅遊發展速度,都位居華南地區首位。馬蜂窩旅遊研究中心負責人馮饒指出,除了廣東傳統的旅遊項目,2018年港珠澳大橋通車,粵港澳大灣區協同效應,成為廣東旅遊發展的加速器。數據顯示,廣東省最熱門的旅遊城市分別為廣州、深圳、珠海、惠州和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