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說起三峽大壩,都知道是我國最大的水力發電工程,三峽水電站,即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又稱三峽工程。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境內的長江西陵峽段與下遊的葛洲壩水電站構成梯級電站。三峽水電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項目。而由它所引發的移民搬遷、環境等諸多問題,使它從開始籌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終與巨大的爭議相伴。三峽水電站的功能有十多種,航運、發電、種植等等。三峽水電站1992年獲得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建設,1994年正式動工興建,2003年六月一日下午開始蓄水發電,於2009年全部完工。
我們耗費了十幾年的時間建造的世界最大的大壩,水電站大壩高185米,蓄水高175米,水庫長600餘公裡,安裝32臺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電機組,是全世界最大的(裝機容量)水力發電站。光上下遊落差就近200米,有沒有想過一旦大壩被炸將會是個什麼後果呢?大家都在影視中看過大海嘯,浪高几十米其破壞力巨大無比,可想而知這個落差近200米的大壩一旦被毀,那對下遊簡直就是個不可估量的災難。
三峽軍事安全是經過幾十年論證的——實際上,早在1958年,三峽工程人防安全問題就已經提到議事日程。1958年中央成都會議決定興建三峽工程,要實現毛主席「高峽出平湖」的宏願。1959年,中央開始規劃三峽工程,考慮到戰爭因素,同時也開始了對大壩人防安全問題的研究。國家成立的人防小組匯集了60多名各方面專家,從1959年到1961年,首先進行了三峽工程抵禦常規武器襲擊的實驗,取得了大量真實可靠的實驗數據。
常規武器對三峽大壩沒用,從三峽大壩的重量和所使用的材料數量來看,大壩被炸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就是中程彈道飛彈那種幾百公斤的戰鬥部,打在這樣的大壩上基本就是撓痒痒的水平,幾噸重量的鑽地彈就是直接打上去,也無法打透三峽大壩。就更不用說戰鬥機掛載的那些什麼精確制導炸彈了,500-2000磅炸彈砸上去最多是一個小坑。想摧毀一座2700多萬噸重量的鋼筋混凝土建築,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在三峽大壩周圍我國也有嚴密的防禦體系。據悉,負責保護三峽大壩的防空作戰人員和武器裝備的基本工作是以三峽大壩為圓心,從裡到外按陸軍防空部隊、空軍防空部隊、空軍航空兵循序進行疏散配置。其任務分配是:高中空由空軍航空兵主要負責,中低空由空軍、陸軍的防空部隊負責。三峽大壩地處中國內陸,任何兵力兵器要想突破中國多層次密不透風的立體防禦體系,偷襲三峽大壩都屬於白日做夢。以美國的超強軍事實力,除非他們想玉石俱焚否則就也只能是紙上談兵!
有人說既然常規武器沒用,那核武器呢?
我國科學家曾對4座模擬大壩進行了7次核武器轟炸實驗,取得了極其珍貴的數據。實驗顯示的最嚴重情況是,當大壩被100萬噸當量的核武器命中時,會產生1000米潰口。從1978年到1988年,專家又連續進行了三峽潰壩實驗,研究大壩在遭受核武器襲擊後,潰壩洪水的影響範圍,以及減少損失的對策。
總體來說三峽大壩是按照最大洪水量設計的,即便是大地震也可以保證整個大壩的安全性,想要一下子就進行一個大傷害打擊,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說我們的擔心都是沒有必要的,而且以我們現在的綜合實力,還是不懼怕任何飛彈以及空中打擊的,除非是大家都不想好了,互相都扔大量核武器,那估計到時候人類都難以生存了。在考慮這個就沒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