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白洋澱迎來冰上蘆葦收割季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圖為雄安新區安新縣冬季冰上蘆葦收割現場。 韓冰 攝

圖為雄安新區安新縣冬季冰上蘆葦收割現場。 韓冰 攝

圖為雄安新區安新縣冬季冰上蘆葦收割現場。 韓冰 攝

圖為雄安新區安新縣冬季冰上蘆葦收割現場工作人員正在檢查設備。 韓冰 攝

圖為雄安新區安新縣冬季冰上蘆葦收割現場。 韓冰 攝

圖為雄安新區安新縣冬季冰上蘆葦收割現場。 韓冰 攝

圖為雄安新區安新縣冬季冰上蘆葦收割現場。 韓冰 攝

1月8日,雄安新區白洋澱的冰面上,工作人員操作割曬機正在收割蘆葦。日前,白洋澱一年一度的冬季冰上蘆葦收割拉開帷幕。據了解,雄安新區安新縣計劃收割面積5萬畝,涉及安新鎮、端村鎮、大王鎮、趙北口鎮、劉李莊鎮、安州鎮、圈頭鄉等7個鄉鎮,預計2021年3月15日前完成收割任務。(記者 崔濤 韓冰)

相關焦點

  • 聚焦雄安新區|白洋澱6.2萬畝蘆葦平衡收割拉開帷幕
    通訊員王順良攝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吳安寧)記者從河北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獲悉,為有效保護白洋澱生態環境,消除冬季澱區火災隱患,按照收割計劃安排,白洋澱2020-2021年度蘆葦收割工作已於近期拉開帷幕,預計收割蘆葦6.2萬畝。
  • 白洋澱6.2萬畝蘆葦平衡收割拉開帷幕
    河北日報通訊員王順良/攝記者從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獲悉,為有效保護白洋澱生態環境,消除冬季澱區火災隱患,按照收割計劃安排,白洋澱2020-2021年度蘆葦收割工作已於近期拉開帷幕,預計收割蘆葦6.2萬畝。
  • 6.2萬畝,收割面積翻番!白洋澱蘆葦平衡收割拉開帷幕
    記者從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獲悉,為有效保護白洋澱生態環境,消除冬季澱區火災隱患,按照收割計劃安排,白洋澱2020-2021年度蘆葦收割工作已於近期拉開帷幕,預計收割蘆葦6.2萬畝。按照計劃,安新縣2020-2021年度計劃收割面積5萬畝,涉及安新鎮、端村鎮、大王鎮、趙北口鎮、劉李莊鎮、安州鎮、圈頭鄉等7個鄉鎮,預計2021年3月15日前完成收割任務。雄縣於2020年11月底至2021年2月份對七間房鄉1.2萬畝蘆葦實施試驗性平衡收割,主推收割方式為冰上收割和水下收割兩種,採取招投標的方式確定收割企業。
  • 雄安新區對外徵集蘆葦利用方案
    日前,河北省雄安新區管委會發布消息,希望社會各界能夠針對蘆葦綜合利用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在提升蘆葦經濟效益的同時,達到保護白洋澱生態目的。曾是澱區群眾經濟來源蘆葦是白洋澱分布面積最大、最典型的水生植物。白洋澱的蘆葦四季皆秀。
  • 雄安再發英雄帖:誰為白洋澱蘆葦找到新「婆家」
    人民網雄安9月7日電 (記者張志鋒)蘆葦是白洋澱分布面積最大、最典型的水生植物,近年來,隨著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絕大部分水區群眾不再收割蘆葦,蘆葦不斷退化,經濟效益逐步降低。為此,7日,河北雄安新區管委會發布消息,希望尋找能人,對蘆葦綜合利用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提升蘆葦經濟效益,保護白洋澱生態。
  • 愛家鄉 遊河北|雄安新區白洋澱:泛舟蘆葦蕩 盡賞荷花開
    白洋澱屬於雄安新區,是海河流域大清河南支水系湖泊,素有「華北明珠」「北國江南」之美譽。白洋澱河澱相通,溝壕縱橫,田園交錯,水村掩映。澱上波光蕩漾,水鳥啁啾,蘆葦婆娑,荷香暗送,構成了一幅生態美景。春天,蘆葦出水,滿澱青翠,每逢清晨,紅日映透澱底,白洋澱好象披上了綠帶霞衣。
  • 【雄安新區】無人機航拍白洋澱純水村,雄安新區的「肺活量」大小全看它們了!
    無人機在150高空航拍的雄安新區白洋澱,這是安新縣圈頭鄉純水村東田莊村附近的畫面,是不是美輪美奐,美不勝收?純水村四面環水,村子被水和蘆葦包圍著,船也就成了這裡的主要交通工具。(王子瑞 攝影)河北省雄安新區白洋澱內,安新縣的圈頭鄉有大田莊、東田莊和北田莊等純水村。白洋澱是雄安新區的「肺」,肺活量的大小與澱內的這些純水村密切相關。
  • 實地探訪白洋澱核心地帶:被雄安新區改變的村莊
    【圖集】實地探訪白洋澱核心地帶:被雄安新區改變的村莊  清明節,雄安新區成立的第四天,界面新聞記者來到位於安新縣白洋澱的郭裡口村。整個白洋澱85%的水域在安新縣境內,郭裡口村偏居於白洋澱的一隅,三面環水。
  • 雄安新區歷史文化探訪:白洋澱感思
    叢叢蘆葦、簇簇青蔥之間,荷葉田田,萼紅灼灼。白洋澱也曾焦慮過、痛苦過;如今,在人們的呵護下,正慢慢成長、成熟……三 「冀」,是希望,是期待,是夢想。雄安,是雄韜偉略,長治久安,也是白洋澱畔走向世界的未來之城,這裡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河北簡稱「冀」。
  • 雄安新區白洋澱十大美食
    雄安新區位於中國河北省保定市境內,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的國家級新區。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規劃範圍涵蓋河北省雄縣、容城、安新等3個小縣及周邊部分區域。位於雄安新區的白洋澱是著名的旅遊景區,現在我們就來一起看看雄安新區白洋澱的十大特色美食。
  • 雄安新區白洋澱有一家特色莊園
    作者:小築說起白洋澱上的特色餐飲,可謂舉不勝舉,有特色的莫過於原汁原味的水鄉風味聽聞位於雄安新區雄縣鄚州鎮七裡莊村,「坤宇鱻」水上莊園最具特色。七裡莊北接李廣村,向南是西大塢。西邊是圈頭,東臨鄚州。就在七裡莊村西,有一條沿著村邊的公路,路西有一彎小橋,路兩邊的蘆葦掩映著一條曲折的鄉間小路直通大澱水域,要不是兩側有莊園的招牌旗幟,恐難一眼尋到目的地。
  • 沒有荷花的白洋澱照樣有趣
    白洋澱的傳說和故事非常多,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白洋澱冬趣。白洋澱的冬季之美是要靠親身體會才能真正領悟到的。當冬季第一片雪花飄落的時候,便可以憧憬那白雪皚皚的冰封大澱上,一派北國風光。等到隆冬時節,白洋澱百裡冰封,堅冰如玉。
  • 白洋澱水鄉風情,不愧為華北明珠。雄安新區規劃後,水更清天更藍
    白洋澱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華北大地上,因此被稱為華北明珠。白洋澱的蓄水量達到十三億立方米,是目前河北省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澱並不是一個湖泊,實際上它是由一百多個大大小小的湖泊組成,只是因為白洋澱的面積最大,因此統稱為白洋澱。
  • 「鳥類王國」白洋澱見證雄安新區綠色發展
    新華社石家莊11月11日電(記者曹國廠、杜一方)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當地加大對白洋澱的生態保護力度,野生鳥類不斷增加,三年多來,新記錄到白眼潛鴨、烏雕、白腹鷂、黃腳三趾鶉、毛腿沙雞、紅嘴藍鵲等。截至2020年11月,白洋澱野生鳥類種類記錄合計達214種。
  • 雄安新區白洋澱首迎直達香港高鐵
    原標題:雄安新區白洋澱首迎直達香港高鐵 當日11時41分,隨著首趟從天津西站開往香港西九龍站的G305次復興號列車緩緩停靠雄安新區白洋澱站,雄安新區開啟了直達香港特區高鐵列車的新紀元,京津冀三地也同步實現了進港高鐵列車全覆蓋。
  • .| 傳承紅色雁翎精神 高質量打造綠色雄安——雄安新區白洋澱...
    白洋澱位於河北省中部京、津、石腹地,總面積366平方公裡,是華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被3700多條溝壕、12萬畝蘆葦、5萬畝荷花分割成143個大小不等的澱泊,其中白洋澱面積最大,故以命名。文物是記載民族文化的血脈,傳承文物保護,雄安新區成立以來,對全縣137處抗戰遺址、遺蹟情況進行全面調研、普查、備案,確定了「先期修繕保護一批,後期整合復建一批」的保護思路,積極申報文保項目,開展了陳調元莊園等重點文物的修繕、消防、安防工程。紅色旅遊資源是發展白洋澱旅遊事業的重要依託。
  • 雄安白洋澱(散文)
    從北京走高速到白洋澱,我們用了一個半小時。閃過路兩邊黃的麥茬地,綠的莊稼地,炊煙嫋嫋的樹中紅頂村莊,高樓新起的小鎮新街,車入榆樹楊柳荷花半繞的停車場。到了白洋澱,就進了水上世界。船在澱上兩邊搖晃,水從眼前鼓浪遠去,前船後櫓水影槳聲,划進了青色蘆葦林中。水面上邊是荷花,荷花旁邊是蘆葦,葦子身後是楊柳。
  • 雄安歷史——白洋澱文化發展概述
    李老師先高屋建瓴的講解了「什麼是文化」「人為什麼學習文化」「人應該怎樣學習文化」三個話題,指出文化的重要性,提出文學工作者在新區出立後要堅持「文化自覺、文化自律、文化自信」的論點。談及創作時,他說,「每個人都應該有青春燃燒的歲月,要有為理想奮鬥的十年」,這樣一生才沒有白白度過。
  • 導遊科目五面試導遊詞---河北省:雄安新區白洋澱
    秦皇島山海關;6.唐山清東陵;7.廊坊霸州勝芳古鎮;8.雄安新區白洋澱;9.保定白石山景區;10.滄州吳橋雜技大世界;11. 衡水湖;12.邢臺扁鵲廟;13.邯鄲涉縣媧皇宮景區。外語類考生景點講解範圍: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張家口崇禮滑雪旅遊度假區;秦皇島山海關;唐山清東陵;滄州吳橋雜技大世界。
  • 雄安新區紀行:蘆葦畫,創新中延續歷史文脈
    記者 趙 威 陳建宇攝碧波浩淼,風光旖旎,4月的白洋澱初展迷人的風姿,蘆葦當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風景。這醉人的畫面,還可以用精美的蘆葦畫表達出來。「雄安新區的設立給了我無限的想像空間。蘆葦畫這一澱區傳統民間工藝,也將隨著技藝的創新、傳播得更遠而煥發勃勃生機,更好地延續歷史文脈。」安新縣蘆葦畫大師劉永樂說。「女人坐在小院當中,手指上纏絞著柔滑修長的葦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