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宣布擴張東南亞對戰Uber

2020-12-16 央廣網

  在中國打車市場站穩腳跟後,滴滴開始了國際化的腳步,首站東南亞。無獨有偶,Uber也開始在東南亞市場的擴張,滴滴、Uber將在東南亞惡戰?昨天,滴滴、Uber先後宣布了東南亞市場的最新布局:滴滴快的與寇圖資本、中投一起向Grabtaxi 投資3億5千萬美元,這是Grabtaxi歷史上最大的融資;而Uber則從私募股權投資基金Tata Opportunities Fund獲得了總額約1億美元的新投資,擬將這筆資金用於開拓印度市場。

  打車應用風靡東南亞

  網際網路打車應用正在東南亞市場 逐 漸 風 靡,Grabtaxi、Uber、EasyTaxi等公司相繼進入,而其中市場佔有率最高的是Grabtaxi。滴滴表示,投資Grabtaxi,就是要在當地市場取得領先地位。

  據悉,本輪完成後,Grabtaxi 累計已獲得7億美元的融資,這也使得其成為東南亞歷史上獲得融資最多的創業公司之一。GrabTaxi表示,本輪融資資金主要用於快速將計程車產品的成功經驗複製到私家車和摩託車等新產品上,以及進一步投入技術研發和延展建設各地的研發中心,目前GrabTaxi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和北京建有研發中心。GrabTaxi於2012年推出,目前覆蓋6個國家的26個城市,在東南亞地區擁有超過11萬名司機。

  而Uber已經進入了東南亞大部分市場,印度市場將成為重點。昨天,Uber表示,該公司已從私募股權投資基金Tata  Opportunities Fund獲得了總額約1億美元的新投資,該基金隸屬印度塔塔資本(Tata Capital)。據稱,Uber擬將這筆資金用於開拓印度市場。Uber將在印度18個城市開展打車業務,這使得印度Uber成為美國以外最大的獨立市場。目前,Uber已在全球60個國家超過330個城市開展打車業務運營。

  滴滴欲複製國內經驗

  從全球範圍來看,Uber已經廣泛布局美國和歐洲市場,相對而言,東南亞市場剛剛開始發展,除了Uber、GrabTaxi,競爭者還有新加坡市場的Hailo,Rocket  Internet 旗下的Easy  Taxi,這些企業最近均完成了新一輪融資。滴滴的加入,則讓競爭關係更加複雜,這也是滴滴首次走出國門,主動叫板Uber。

  在東南亞市場上,各家打車軟體服務模式不盡相同,補貼大戰同樣是重點。Uber主要是直接進入當地市場,複製其在美國的網際網路打車模式。GrabTaxi成立於馬來西亞,最近已全部覆蓋到東南亞地區,它的模式和EasyTaxi一樣,即通過掌控計程車司機來捆綁用戶使用App打車,隨後其又推出了豪華轎車預約服務 GrabCar 來與 U-berBLACK競爭。EasyTaxi是德國知名孵化器Rocket網絡旗下的子公司,目前只提供一項打車服務,不過不久前剛接入了海外版微信Wechat,這樣用戶也可以在Wechat的內置入口中使用Easy-Taxi打車。

  三家公司都不約而同地利用補貼吸引司機和乘客,大舉融資後,彈藥就要砸在補貼上了。Uber的東南亞總經理Mike  Brown表示,U-ber在不同的城市會不定時地推出補貼和促銷活動來吸引新的司機,比如司機如果在出行高峰期出車的話會得到額外的獎勵。GrabTaxi 在新加坡免收打車預約費用。在泰國曼谷,司機的接單數超過一定數量時會得到少量的現金補貼; 同時它還與索尼等智慧型手機廠商深度合作,當司機完成一定的指標時可獲得一部手機。EasyTaxi2011年剛上線時,他們送出了40-50部智慧型手機給計程車司機來說服他們享受使用App帶來的好處。

  「滴滴將開始國際化,東南亞市場廣闊,同時有大量華人,是滴滴嘗試國際化的重要一步。」昨天,滴滴快的相關人士表示,有信心將中國市場的成功經驗複製到海外市場。

相關焦點

  • Uber東南亞對手Grab獲滴滴、軟銀20億美元投資
    )北京】7月24日報導7月24日消息,滴滴出行宣布和軟銀集團投資Uber在東南亞的最大競爭對手GrabTaxi,投資金額高達20億美元。此輪融資預計總額達25億美元。滴滴出行創始人、CEO程維表示,Grab自出行行業起步,已在東南亞網際網路經濟中建立牢固的領先地位。滴滴和Grab的戰略夥伴關係進一步深化,充分見證雙方立足於世界發展最快的市場,同樣致力於發掘本土化創新方案以應對全局性的城市發展挑戰。Grab集團CEO和聯合創始人陳炳耀表示,與滴滴和軟銀加強戰略合作關係,對東南亞以及東南亞的按需出行和行動支付市場的未來非常看好。
  • 滴滴投資東南亞版滴滴Grabtaxi
    數字版首頁 > 第B06:經濟新聞·公司 上一篇 滴滴投資東南亞版滴滴Grabtaxi 寇圖資本、中投和滴滴參與投資,柳青:只是滴滴全球化的開始
  • 滴滴投資Grabtaxi 國際化首選東南亞
    昨日(8月19日)下午,有東南亞滴滴之稱的Grabtaxi宣布完成3.5億美元(約合22.4億元人民幣)的新融資。
  • 為什麼Uber在中國打不過滴滴?「雲對接」
    反過來看uber當然也有網絡效應,更多司機的加入會帶來叫車方便性的提高。而更多用戶的加入也會給司機們帶來更多收入。但是這種互惠互利只是局部的,一般就以城市為單位,換句話說,uber每開拓一個新城市帶來的福利基本只是停留在這個城市內部了,對其他城市或者國家沒有太大的影響。
  • Uber在亞洲再次敗了,Grab宣布收購其東南亞業務
    網易科技訊 3月26日消息,東南亞打車公司Grab宣布收購Uber東南亞的打車和外賣業務。繼敗走中國之後,Uber正式退出東南亞。Uber因此獲得Grab 27.5%的股份。資料顯示,Grab成立於2012年,目前在東南亞8個國家的191個城市運營,平臺註冊司機230萬,日均訂單達350萬。此外,Grab還已進軍支付、外賣等O2O業務。 2015年5月滴滴首次投資Grab,並在2016年8月追加融資,成為Grab戰略投資者。滴滴表示,非常支持此項交易,將作為戰略投資者和Grab繼續展開長期合作。
  • 滴滴染血麻煩連連,其美國原型公司Uber的情況又是怎樣?
    滴滴染血麻煩連連,其美國原型公司Uber的情況又是怎樣? 2018-05-21 16:43 來源: 有態度的土豆 前段時間關於滴滴的「順風車司機殺害空姐案」鬧的沸沸揚揚,滴滴公司因此也暫時關停了自己的順風車業務。
  • 滴滴出行加快全球擴張步伐對標Uber,獲Booking 5億美元投資
    滴滴出行近日獲得來自全球最大OTA Booking Holdings的5億美元投資,顯示出其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進行全球擴張的意圖。海外新市場擴張計劃Booking Holdings目前市值接近1000億美元,在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運營業務,旗下擁有Booking.com、agoda.com、Kayak、Priceline.com、Rentalcars和Opentable六大品牌。
  • 緊隨競爭對手Uber,中國滴滴在澳大利亞擴張共享汽車業務
    中新社·華輿訊 據澳洲網報導,中國共享汽車平臺滴滴出行(DiDi Chuxing)正在抓住大多數州放鬆疫情封鎖的機會,緊隨競爭對手「優步」(Uber)與印度共享汽車平臺Ola的腳步,在澳大利亞擴張業務。包括阿德萊德與坎培拉在內,滴滴又將澳大利亞業務延伸至20多個城市。
  • Uber為何從全球擴張淪為內外交困 本土市場亦難保?
    去年8月1日,滴滴宣布與Uber達成戰略協議,滴滴將收購優步中國在中國大陸運營的品牌、業務、數據等資產。今天再回頭來看,這筆買賣似乎也奏響了Uber全球戰略退縮的前奏。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張燕 | 北京報導  責編:陳惟杉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7年第31期)資料圖:民眾使用網約車服務。
  • 滴滴、軟銀擬向東南亞打車應用GrabTaxi投資20億美元
    知情人士稱,總部位於新加坡的GrabTaxi將最多從軟銀集團、滴滴出行手中籌集20億美元資金。這筆交易可能將在接下來幾周完成,對GrabTaxi的估值超過50億美元,這將使得GrabTaxi成為東南亞估值最高的創業公司。GrabTaxi創建於2012年,已在7個國家的65個城市投入運營。「我們不會對任何市場傳聞或推測置評,」GrabTaxi發言人稱。
  • 滴滴借道Lyft殺入Uber老巢:中國用戶可在美國叫車
    澎湃新聞 彭博稱,滴滴、Lyft這兩家初創企業加強聯盟,旨在遏制Uber快速的全球擴張勢頭。
  • 被滴滴拉進「反 Uber 聯盟」之後, GrabTaxi 在美國成立研發中心
    在去年8月獲得由中投、滴滴、寇圖資本參與的 3.5 億美元新一輪融資之後,東南亞打車軟體 GrabTaxi 於近日宣布將在美國西雅圖成立研發中心,正式將戰火燒到了 Uber 的領地。 在美國投資打車軟體 Lyft;在印度投資打車應用 Ola,在東南亞投了GrabTaxi……Uber 在中國的老對手滴滴快的近乎把其他國家的打車軟體投了個遍,而在這樣的珠聯璧合之後,各個公司首先可以在業務上打通平臺,比如在美國和亞洲,Lyft 和 GrabTaxi 就可以通過彼此的軟體叫車。
  • Lyft宣布同滴滴快的OlaCabs及GrabTaxi結盟
    12月4日據外媒消息,Uber本土主要競爭對手、美國第二大打車應用Lyft確認,將與中國的滴滴快的、印度的Ola Cabs以及新加坡的GrabTaxi結盟,以此加速在全球市場的擴張,有效抗擊Uber。
  • 滴滴打車入駐多倫多,我終於能拋棄uber了麼?
    非常之驚人繼uber入華後來又經歷失敗來說滴滴出行居然闖出國門 來到了加拿大入駐了多倫多了發布消息的外媒網站Blogto稱「滴滴是這個地球上最有價值的共享出行軟體」的老家據了解去年的時候,滴滴在加利福尼亞臨近Google,Microsoft,Symantec這些公司的周圍建立了第一間research實驗室本周,滴滴把它們的腳步走到了多倫多建立了西方的第二間Lab,
  • Uber把東南亞業務賣給了Grab 在全球市場繼續大撤退
    3月26日,東南亞打車公司Grab宣布收購Uber東南亞的打車和外賣業務,Uber因此獲得Grab 27.5%的股份。根據兩家公司的聲明,Grab將接過Uber在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的業務及資產。
  • 滴滴結盟美國第二大打車軟體 將戰火燒至Uber後院
    在此之前的9月18日,滴滴快的還剛剛宣布與打車應用軟體Lyft公司合作,投資Lyft公司1億美元。   滴滴棄Uber擇Lyft   值得注意的是,在與Lyft宣布合作之前,滴滴快的就宣布對美國打車軟體Lyft進行了一億美元的戰略投資,同時參與投資Lyft的機構還包括阿里巴巴、騰訊,以及日本樂天、華爾街著名投資人卡爾·伊坎(Carl Icahn),在這輪投資中,Lyft共融資得10億美元,估值達25億美元。
  • 外媒:滴滴國際業務戰略與Uber截然相反,但……
    【導語】2018年,滴滴出行海外業務明顯提速:在巴西收購了最大的本土打車軟體;在臺灣和香港落地運營;並在優步CEO 達拉訪問日本之前搶先宣布和軟銀成立合資企業進軍日本市場。近日,美國知名科技雜誌《石英》(QUARTZ)就滴滴和優步的海外戰略進行了專文分析。
  • 滴滴、Lyft、GrabTaxi及Ola 宣布將打通產品
    滴滴快的、Lyft、GrabTaxi 和Ola今天宣布繼續拓展滴滴和Lyft現有雙邊合作關係。通過建立共享出行全球合作框架,四方將打通產品,為中國、美國、東南亞和印度的國際旅客群體提供無縫出行服務,覆蓋全球人口的50%。四方合作的跨境產品將於2016年一季度上線。
  • 泰國禁止Uber摩託車司機上路令其亞洲業務再受衝擊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金融時報》5月18日報導,泰國17日下令要求包括Uber在內的手機打車軟體運營商停止在泰國的服務,這是這家美國公司在亞洲擴張過程所遭遇的最新打擊。根據要求,使用uber軟體的摩託車司機將不得再上路載客。此外泰國還將加強執法。交通部高級官員稱:「泰國將增加公職人員,在整個曼谷逮捕違法者。」幾個月前,Uber開始在泰國大張旗鼓地推出摩託車叫車服務,挑戰那些資金雄厚的競爭對手們的聯合打壓,推動其在亞洲的發展。面對泰國該禁令,Uber沒有立即作出回應。
  • 三年月活衝8億,滴滴憑什麼在海外跟Uber正面剛?
    來源:21Tech(News-21)作者:楊清清編輯:李清宇、劉雪瑩就在日前,滴滴宣布,三年後要衝刺月活8億、每天服務1億訂單的目標。月活8億,這可是個恢弘而龐大的野心。除了澳洲已經開拓多日之外,滴滴將歐洲作為了此次擴張海外業務的目標市場之一,而俘獲當地華人用戶顯然是最容易的一個路徑。不過,據當地用戶表示,目前歐洲市場仍是Uber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