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中國行」是由上汽通用雪佛蘭策劃的大型自駕遊活動,從2015年舉辦至今,踏足過許多名山大川和城市鄉鎮,讓海內外無數網友領略到中國之美。2018年6月,「雪佛蘭最美中國行」開始新一輪的爬山涉水,本次主題為「搜索極限之美」,共有4條自駕路線:極高之地(拉薩-珠峰-日喀則)、極溼之地(西雙版納-安順-湘西)、極熱之地(敦煌-羅布泊-烏魯木齊)、極寒之地(齊齊哈爾-北極村-牙克石)。率先進行的是極高之地,也就是西藏地區自駕遊。
活動行程:
DAY 1:布達拉宮、大昭寺
DAY 2:羊卓雍措、卡若拉冰川、滿拉水庫、日喀則
DAY 3:加吾拉山口、嘉措拉山口、珠峰大本營、絨布寺
DAY 4:佩枯措科考營地、薩嘎縣
DAY 5:桑桑草原、日喀則
本小編今年年初許下的小願望之一,便是完成一次進藏之旅,所以當機會到手之際,多多少少還是有點激動。當我跟損友提起要去西藏這件事,對方來了一句:「終於認識到自己內心骯髒,要去洗滌嗎?」不得不說,這真是個爛梗,不過為了配合他的冷幽默,我回復道:「但願能成功,不然的話,回頭得找你借錢去尼泊爾再洗一次。」事實上,我一直覺得自己內心挺純淨,應該跟西藏的天空和大地非常契合,於是帶著追尋真理般的心態踏上了旅程。
6月25日下午,乘飛機抵達拉薩後,我們入住位於市郊的聖地天堂洲際酒店,雖說這裡是市郊,但離市中心並不遠,因為拉薩市區面積不大。晚飯過後,感受到自己的身體沒有出現明顯不良反應,於是便壯起膽子叫了個車去市區裡溜達。
得瑟不過一個鍾,在布達拉宮周圍走沒多遠,頭疼、心跳加速、兩腿無力的症狀便接踵而來,不得不走走停停。
由於還沒到高反的程度,所以我決定忍一忍,看看天黑後布達拉宮的夜景再回酒店。布達拉宮夜景的最佳觀賞當屬位於宮殿東南方向的藥王山觀景臺,當我無比虛弱地爬上去之後,發現好位置早已經被佔完了。這個季節拉薩的天黑時間是在九點之後,但一般七八點的時候,這上面便已經有無數長槍短炮在等候著。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還是成功拍到了勉強合格的照片。
初來乍到的這個晚上堅決不能洗澡,於是我回到房間後倒頭就睡。別以為這覺睡得踏實,其實半夜裡因為頭疼和口渴醒來了好幾回。早晨起床的時候,整個人都是虛脫的,有點後悔昨晚太浪。後來得知昨晚沒出去的許多同行跟我一個樣,一下子從後悔跳轉到慶幸。
6月26日,才算是這趟旅程開始的第一天,行程安排是參觀布達拉宮和大昭寺。之前看的是布達拉宮外景,這回要買票進裡面欣賞這座宏偉建築。
參觀布達拉宮要從下往上爬,為了保險起見,我一進檢票口就服下一罐高濃度的葡萄糖注射液。這玩意含糖量特別高,所以甜得恐怖,為了這一路血氧充足,我只能皺著眉頭吞下去,然後給自己狂灌水。
布達拉宮門票分別預約票和正式票,預約票不收錢,但每天客流量有限制,需要提前委託當地旅行社幫忙辦理。憑身份證和預約票進入宮殿腳下的檢票口後,便開始往上走,到達山腰的無字碑檢票口,才交錢領取正式票。如果遊客走到這裡身體支撐不住要返回的話,就不用交錢買票,這點還是挺厚道的。
無字碑是為紀念布達拉宮紅宮落成而立,同時也是用於銘記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一生的豐功偉績。五世達賴喇嘛被譽為史上成就最高的一任達賴,他創立影響深遠的西藏地區政教合一,17世紀中葉主持布達拉宮的重修(修完白宮,開始修紅宮不久後便去世),他還是歷史上最早受帝國皇帝冊封的達賴喇嘛(清朝順治)。功績之高難以用語言文字來描述,所以便有了這座無字碑。
布達拉宮外牆以白色、紅色、黑色為主,白色代表觀音菩薩的慈悲、紅色代表文殊菩薩的智慧,黑色代表佛教金剛的力量。白色部分又稱牛奶牆,因為是將牛奶、白糖、蜂蜜、酥油、石灰攪拌之後刷上去的。這種牆面很容易受雨水衝刷,於是每年都得重新刷一次,而每年到了特定的時候,信徒們都會前來捐贈各種物資。
紅色部分是用當地的白馬草和其他紅顏色材料混合而成,這種植物一般生長在海拔4000米以上,所以比較珍貴。
布達拉宮共有13層,最頂層的金頂已經有十多年不對外開放,我們此次主要參觀白宮和紅宮。前者是達賴喇嘛的冬宮,也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辦事機構所在地,相當於行政場所;後者是宗教場所,擁有數個靈塔殿及各類佛堂,還是傳授佛法的地方。
進入白宮之後便不允許拍照,所以我只能簡單描述一下裡面的東西,除了剛剛提到的靈塔殿、佛堂之外,還有其他各種傳承已久的稀世珍寶,包括壇城(藏傳佛教密宗修行時必須供奉的對象)、佛經、壁畫、唐卡(佛教捲軸畫)、銅像、法器等等,絕對令人大開眼界。布達拉宮重修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作為一座純土木結構建築,它現在不太經得起每天這麼多遊客來參觀。帶領我們參觀的導遊表示,也許再過幾年,布達拉宮就要進入封閉狀態。
布達拉宮是宮殿,不是寺廟,裡面80多名僧人相當於公務員,要領工資的。工資來源之一便是遊客的供錢,一路上我們看到許多放供錢的地方,不過基本不是由殿內僧人指定,而是遊客自發形成。很有意思的一點就是,在布達拉宮裡投放供錢可以找零,比如你想投1塊錢,但身上最低是10元面值,那麼可以從中取回9塊錢。參觀布達拉宮並不需要投放面值較大的供錢,我們看到的基本是以零錢為主,心意到了就行。藏傳佛教信奉身體健康乃一生之重,金錢和權力都是身外之物。
布達拉宮是拉薩最高的建築,從上面可以將市區一覽無遺。現如今,拉薩市區建設發展特別快,已經算得上繁華,尤其是以布達拉宮為中心的新市區。老市區則是以大昭寺為中心,也正是接下來我們要去參觀的下一站。
拉薩有大昭寺和小昭寺,前者為嫁到西藏的尼泊爾赤尊公主而建,方向坐東朝西,滿足赤尊公主對遠在西邊的家鄉的思念之情;後者為同樣嫁到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言,方向坐西朝東,原因與前者一樣。文成公主入藏稍微比赤尊公主晚,兩人都是嫁給統一青藏高原、建立吐蕃的松贊幹布。
大昭寺是整個西藏地區香火最旺的寺廟,那些從各藏族地區三步一拜九步一叩來到拉薩的虔誠信徒們,終點就是這裡。大昭寺從早上8點到下午1點開放正門,供信徒們朝聖;下午1點以後,正門關閉,遊客才開始從側門進來參觀。
論建造歷史的話,大昭寺比布達拉宮還要早,而且需要說明的是,它至今1300多年,內部主體沒有進行過重建。大昭寺主要供奉的是佛主釋迦摩尼十二歲等身佛像,這尊佛像大有來頭。當年,兩位公主遠嫁西藏的時候,帶來大量工匠和隨嫁物品,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原本供奉於尼泊爾的釋迦摩尼八歲等身佛像,以及原本供奉於河南白馬寺的釋迦摩尼十二歲等身佛像。大昭寺和小昭寺建成後,這兩座佛像便有了各自的棲身之處。
松贊幹布去世後,西藏地區發生戰亂,大昭寺供奉的八歲等身佛像在戰亂中毀於一旦。一些高僧和虔誠的貴族,偷偷將小昭寺的十二歲等身佛像藏到了大昭寺的一個小殿內,並用土石將小殿的門封死,再用泥抹平,畫上壁畫。後來,西藏再次掀起佛教文化熱,與此同時,唐中宗將金城公主遠嫁給第三十六代吐蕃王赤德祖丹。金城公主得知十二歲等身佛像的下落後,便主持將之從藏佛洞內起出,供奉在大昭寺。經佛祖釋迦牟尼親自加持過的等身佛像中,十二歲等身佛像是現存的唯一一座,可見其在佛教信徒們心目中的神聖地位。
大昭寺內部同樣不允許拍照。裡面的建築結構以檀香木為主,檀香木非常珍貴而且耐久度高,這才使大昭寺可以古色古香地保存至今。僅從各處佛洞的門柱、門檻上,我們便能感受到歷史厚重感。
參觀完大昭寺,一般都會去它外圍的八廓街進行一番走馬觀花。八廓街是拉薩著名的轉經道和商業中心,街上最最出名一家店,當屬瑪吉阿米餐吧。並不是裡面的東西有多好吃,而是相傳此處為六世達賴喇嘛與情人瑪吉阿米經常私會的地方。
第一天的行程到此結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