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16個小時時差問題,音樂老師這樣上網課

2020-12-25 澎湃新聞

克服16個小時時差問題,音樂老師這樣上網課

澎湃新聞記者 汪華

2020-04-10 14:41 來源:澎湃新聞

受疫情影響,上海的非畢業班還暫未確定複課的信息,網課繼續,老師們也繼續發揮各種才能拓展網課課堂的形式,吸引孩子們認真在家學習。有這樣一位音樂老師在此次疫情期間,經歷了一段不同尋常的網課經歷,他因疫情滯留美國,在大洋彼岸給自己的學生上了近三周的音樂課。

意外滯留,上課時與學生有16個小時的時差

「那段時間裡,我每天下課後都已是當地時間深夜了。接著我還要安排時間和學生們進行課後溝通交流,批改作業,經常一個人對著電腦屏幕到後半夜才下班休息。這段經歷,我應該這輩子都會記得。」曹老師回憶起自己在美國頂著時差上課的經歷時依然歷歷在目。

曹老師在上網課期間發的朋友圈吐槽上課的時差

為何會滯留美國,曹老師解釋道因為自己的女兒在美國留學,正巧趁著寒假期間夫妻兩去美國探望女兒。原本計劃在二月初開學前回國,但是因為國內疫情的嚴重程度加上學校延遲開學,曹老師便推遲了回國的計劃。

可是這一拖,就是一個多月。從一月中旬抵達美國,到最終在三月下旬做好防護回到上海,曹老師整整在美國滯留了兩個月,期間給學生們越洋上了三周的網課。

從美國回來後,14天居家隔離期間曹老師發的朋友圈

網絡上課,保質保量給學生音樂的薰陶

談到這次疫情對於教學的影響,曹老師表示這是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這對於學校和老師,以及學生和家長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從延期開學的消息發布伊始,老師們就忙碌了起來,做好了各種網絡授課的準備。

曹老師坦言,那一刻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經驗也無法給出明確的答案。「學校的老師們只能迅速做出反應,調整工作方式,根據上級領導的指示,全力準備預案,充分排摸困難,做好網上上課的準備,同時做好學生和家長的安撫工作。」

音樂課作為一門需要各種樂器作為輔助,上課的時候需要學生和老師不斷溝通交流,在網絡授課的時候面臨了不少的困難。曹老師在與備課組老師們深入溝通交流後,做好了充分的上課準備。

「我們除了在課堂上讓學生們觀看上海市教委統一的模板課之外,還收集了大量的音樂素材,從多方面豐富課堂的內容。同時,我們在測試過網課平臺上課條件後,果斷將學生上課跟唱和獨唱的部分改成了課後自己練習並上傳作品,老師進行點評。」曹老師和他的同事們充分考慮到了學生們長期悶在家的情況,心情可能比較壓抑。經過幾番討論,他們決定將拓展的音樂素材大部分選擇採用較為動感和流行的題材,這樣可以給學生在上網課的時候調節身心。另外一小部分選擇古典舒緩的音樂同時緊貼樂理知識點,讓學生不落下音樂知識的吸收。

上海市新時代小學音樂老師嚴茵茵用身邊的道具為學生演示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節奏。(00:33)

說到自己是如何上網課的,曹老師用了四個字來形容——就地取材。紙杯,瓷碗,書本,金屬勺等等都被當做過上課的教具。「我在美國的時候,上課經常上到深夜。音樂課不像別的課程,老師講解課文,答疑解題就可以了,音樂老師總要叮叮噹噹弄出一些聲響。這時候我就很感謝我的家人對於我工作的支持,他們經常忍受著我半夜在那兒用各種道具敲打節拍,用抑揚頓挫的歌聲演示音樂的韻律。」另外,曹老師還介紹說,許多音樂老師充分發揮創造力,自己錄製視頻,講解課堂知識,讓網課的氣氛不亞於在教室內上課。

師生積極互動,老師對未來教學有了新思路

經過近一個月的網絡授課,曹老師面對攝像頭上課已經駕輕就熟。他說,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學生們的網課質量已經有了顯著的提升,當然他也迫切希望重返課堂。網課期間,每一份學生的作業,曹老師都會認真點評,給出自己的意見和鼓勵,學生們收到之後都十分高興。

「一開始學生們也沒有發現我和他們有時差,直到有一天是一個家長私信問我,『曹老師,你怎麼每次點評作業我們這邊顯示的時間都是凌晨兩三點?』面對這樣的提問我只能告訴這位家長我滯留美國了。每天頂著16個小時的時差給學生上課。」不久之後,這個消息傳遍了他所教的幾個班級,學生和家長們深受感動,不少學生在交作業的同時會問候一聲。「好像我感覺從那之後,學生們的作業質量都提高了很多。」曹老師打趣道。

學生們上交的作業,曹老師都認真批閱。從時間上可以看到,學生和老師存在不小的時差。

經過這段時間的網課教學,曹老師感受到未來日常教學中網課是一個對於課堂內容的很好的補充。從宏觀來說,一年級到五年級的網課在系統內都能夠隨時觀看,對於老師們構建整體教學方案有了更清楚更直觀的素材取用。從微觀來說,學生和老師在課後可以反覆地觀看名校名師錄製的課堂內容,做到充分消化,進一步思考。「不同地區不同學校有著自己的教學特色和風格,老師們可以相互借鑑,提升教育設計的新穎性。」曹老師表示校際間的聽課交流可能遠比不上這樣一個完整的教學寶庫來的效率高。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教師上網課,跨洋網課,音樂課,網課,線上教學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克服時差的雲課堂 上海交大醫學院的這堂法語課很特別
    圖說:跨越時空的雲端法語課 上海交大醫學院中法聯合醫學院供圖(下同)北京時間晚上7點,上海交大醫學院2019級臨床醫學八年製法語班的同學們準時登錄了Zoom視頻會議平臺,而遠在法國的伊芙·波拉贊(Eve POLLAZZON)此時正是中午時間,
  • 教學零時差!寧波高校開啟跨國直播課
    現在西西伯利亞的鄂木斯克正在下雪,看到這雪景你們用英語表達下此刻的感受……」這是近日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中英時尚設計學院俄羅斯外教Sergei線上直播課的一幕。自該校開展線上教學以來,像Sergei這樣跨國直播教學的外教不在少數。據了解,這批外教分布在5個國家的10座城市,和中方老師一起為中英時尚設計學院352名學生開展網上直播教學。
  • 跨越萬裡、跨越時差 這堂課不一般
    北京時間晚上7點,上海交大醫學院2019級臨床醫學八年製法語班的同學們準時登錄了Zoom視頻會議平臺,而遠在法國的伊芙·波拉贊此時正是中午時間,這是一堂跨越萬裡、跨越時差的「雲端」法語課。停課不停學,了解到學校將通過網絡開學的安排後,兩名外教老師第一時間決定參與到線上教學中,寒假期間就一直參與集體備課。由於他們身處國外,與中國存在7個小時時差,無法按照原定的課程表上網為學生授課。
  • 克服時差的秘方:喝杯咖啡 立刻睡半個小時
    這樣克服時差的辦法究竟是什麼邏輯? 長程旅行時,第一天往往因為要調整時差而報銷,有什麼好的辦法克服嗎?
  • 他們在「時差」中開啟大學生活……
    由於疫情影響,今年被國外大學錄取的中國學生,很大一部分選擇了留在國內上網課的形式,跨入留學生涯的第一年。被採訪者供圖  在國內上網課,或者在國外上網課  今年6月畢業於南京雨花臺中學國際高中部的劉姜悅,早在2月就已收到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錄取通知書,她被學校告知,大學第一學期的課程將全部在線上進行。
  • 不分時差
    我身在義大利,與中國時差7小時。體育課我是義大利時間凌晨2點半上的、微積分是4點半,義大利時間早上8點我就放學啦!每天助教會發信息提醒我們上課時間、交作業時間,感覺很溫暖。有點想念跟同學們見面,一起去自習室或圖書館學習的日子,在義大利沒有人跟我練習中文。當前,每個清華人都在努力、都在奮鬥!我在義大利也沒有間斷奮鬥!中國一定要加油!希望能夠早點返校一起學習。
  • 上網課用什麼筆記本電腦比較好 老師網課直播筆記本推薦
    學習知識本應是高興事,但這樣的「網課」是什麼操作?某位同學吐槽:幾天課程上完,知識沒學多少呢,各種APP倒是玩得很6了。突如其來的網課讓老師和同學都措手不及,大家沒有相對統一的方式方法來有序展開網課課程,於是就出現了不同學科的老師在不同的平臺上直播,三個課程要學生下三個APP的怪象。
  • 大家幫大家 如何克服時差?
    時差它是個難題,讓人目眩神迷因為時差!我們昏昏欲睡,頭疼耳鳴!定力好的窮遊er可以選擇哈佛大學研究出的方法:計算好你在目的地第一頓飯的時間,在這個時間前的12-16個小時之內不吃任何食物,直到抵達目的地後第一個早餐時間才進餐。
  • 製作「時差對照表」,DIY數學教具,滯留德國的中學教師這樣給學生上...
    2月10日以來,身在德國的青山區鋼花中學教師曹煜克服時差、設備、教具等種種困難,為學生上直播課。曹煜是該校初一(1)班的數學老師,寒假時去德國探親,疫情發生後她滯留在了國外。德國和國內有7小時時差,網上開課前,學校了解到了曹煜的狀況,制止了她半夜兩點爬起來給學生上課的想法,特意將她的數學課都安排在了下午。
  • 上海電力大學教師打造跨越國境和時差的「雲端漢語課」
    反覆比較確定最優教學方式由於學生個體差異較為突出,水平分類很細緻,加之網絡課程資源非常有限,故授課形式無法採用共享課,而時差和網絡技術等問題也限制了直播課的教學方式。同時,語言課教師必須在語音互動中發現問題、診斷問題、解決問題,並以此為依據不斷調整教學節奏,但現有平臺無法滿足這些特殊要求。
  • 停電也能上網課?平頂山56歲老師點蠟燭也要堅持,網友:感動哭了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話正印證了這位老師的故事。近日,平頂山的一位老師火了,在突遇停電的夜晚,56歲高齡的老師仍帶老花鏡點蠟燭堅持給學生上網課,這份執著和敬業的精神深深地感動著我們。4月18日,位於平頂山的汝州市,因部分街道電路維修而導致許多小區停電,而汝州一高的老師家恰巧正處於停電的小區內,由於當時沒有應急設備,王靈霞老師只能戴著老花鏡,點上蠟燭,右手拿著手電筒堅持用手機給學生上網課,後來得知真相的學生,感動到流淚。
  • 老師爬一周山坡上網課,儲物箱當桌子用,3小時僅休息10分鐘
    近期,由於疫情的緣故,各地中小學延遲開學,不少學校的老師搖身一變網絡主播,開啟了直播教學。3月2日,一則「老師爬山坡上了一周課」的消息登上了西安翻譯學院的頭條,消息中的主人公是西安翻譯學院的老師王媛,她努力克服環境的不便,堅持講課的故事讓無數學生紛紛點讚。
  • 越南山區如何上網課?搭個棚子找信號先!
    最近,越南北部山區的學生紛紛爬上山頂,搜尋信號上網課!疫情期間,越南北部山區赫蒙族學生在山上搭起了棚子,搜索信號上網課!越南教育部對學生們表示讚揚!每天,叔肖鍾需要走5公裡的山路到達山腰處的村裡上網學習。叔肖鍾出生於1998年,目前是河內人文社科大學管理系三年級的學生。因疫情影響學校尚未開學。叔肖鍾回到了家鄉。叔肖鍾是一個愛學習的大學生,每天堅持上山搜索信號上網課。
  • 3萬美金一學期,生物鐘顛倒上網課,第一屆家門口留學眾生相
    那個時刻彷佛回到了以前在國內上網課的時候,他總感覺自己聽不下去,屏幕那頭的老師只能看見他的臉,連眼神也看不清楚,他乾脆自己玩手機。他當時想,下個學期就要回學校,一定不能再上網課了。但半年過去了,他依舊沒能回到美國。張晨是3月份回國的,啟程的前一天,她特地熬著不睡覺,轉機40個小時太長了,她想在飛機上睡過去,這樣自己也不會胡思亂想。
  • 我愛上網(課)
    「讓我先打個哈欠」不管是在一天的那個時段,當聽到要開始上網課的消息時,困意總是自然而然地從大腦傳遍全身每一個細胞。打哈欠是上網課的標配,不過據專家級網友學者介紹,打哈欠是有很強的傳染性的。一個打哈欠,全班打哈欠就是最終效果。
  • 印度時差與中國時差 印度時差與中國時差對照表
    印度時差與中國時差相差2.5小時,具體表現在中國比印度快2小時30分鐘。於是就產生了這0.5小時的時差。  時差的計算方法  兩個時區標準時間(即時區數)相減就是時差,時區的數值大的時間早。比如中國是東八區(+8),美國東部是西五區(-5),兩地的時差是13小時,北京比紐約要早13個小時;如果是美國實行夏令時的時期,相差12小時。
  • 白天上網課,夜裡去火車站做翻譯,寧波英語老師做起「翻譯官」
    面對外籍人士入甬,如何準確傳遞信息並傳遞溫暖,語言的障礙成了首要問題。關鍵時刻,寧波的英語老師在上網課的同時,做起了「翻譯官」。 昨日,記者從鄞州區教育局獲悉,鄞州教育系統有四位英語老師在寧波火車南站,及時為疫情防控一線提供周到的志願翻譯服務。 「我年紀輕,我理應衝在前面!」1990年生的王詩宇是第一批報名的志願者。
  • 【戰疫日記】上網課、搶廁紙、社交疏離……冠把我的澳洲留學變成...
    折騰了一大圈的留學生,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結果都差不多——乖乖留在家裡上網課。 讓人「又愛又恨」的網課 由於澳洲和國內只有三小時時差
  • 東北女孩堅持飛英國:「我不想上網課混學歷!」
    但是,對於一直在國內上網課的留學生來說,如果再不去英國,這一年的英國留學就算是徹底荒廢了。昨天看到一個新聞,東北女孩陳甜(化名),本來20年9月就應該奔赴英國留學,但因為疫情的緣故,開學時間被推遲到11月,又因為疫情一直延續,陳甜最終沒有去成,而是留在家裡上網課。
  • 戴耳道嵌入式耳機上網課兩月,初中生耳痛流水
    近日,在武漢市中心醫院耳鼻喉科,醫生檢查診斷他患上了急性外耳道炎,原來是因他兩個多月來戴著耳道嵌入式耳機上網課導致。14歲的張超(化名)是一名初二學生,由於疫情,他在家上了兩個多月的網課。一個多星期前,張超突然感到左耳裡面隱隱作痛,3天後疼痛不僅有所加重,耳道裡還流出水,出現耳鳴症狀。5月8日,在家長的陪同下,張超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耳鼻喉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