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荔浦芋頭更好吃的芋頭是什麼?

2020-12-23 中華網文化頻道

這座城市不僅有吃有喝,

還文武雙全



風物君語

昨天,風物之旅靖江美食團吃(吸)了中華第一湯包

靖江蟹黃湯包,極鮮美

今天,風物之旅的吃貨們,

又吃了靖江獨有的地理標誌產品

香沙芋,極鄉土。

9月份,正是香沙芋成熟的季節,

我們不僅吃,還親手把它從土裡挖了出來。

知識點就在這時被挖出來了!

只有從長江中沉澱出來的沙質土壤,

才能長出相比廣西荔浦芋頭

還沙、還糯、還秀氣的靖江香沙芋。



比荔浦芋頭更好吃的芋頭是什麼?

為了探訪最正宗最地道的靖江香沙芋,我們來到了靖江市生祠鎮。

進入九月中旬,香沙芋正好開始成熟,「前兩天來踩點兒的時候還一小點兒,才兩天就長大了。」我們前期來採點的同事看到挖出來的香沙芋時感嘆地說道。



「香沙芋吃上去,口感糯糯的,粘粘的。」

同行的植物達人史軍還體驗了一把挖香沙芋的流程,並向我們介紹了這個吃起來有豆沙口感的芋頭到底什麼來頭。

史軍老師講芋頭,千萬不可錯過

它實際是典型的雌母芋,不同於單顆長在土裡的芋頭,雌母芋的一顆芋頭上長了已從芋頭埋在土裡,拔出來的芋頭最中間的是母芋,邊上的是子芋。這也是香沙芋主要被運到市場賣的部分。

在靖江當地的漁婆農貿批發市場上,紅芽密節的香沙芋隨處可見,批發價也就 5、6 塊一斤。



紅芽密節是香沙芋的特點。

在來自靖江的作家麥閣的兒時記憶中,她吃過母親手制的甜芋頭糕,甜芋頭餅、芋頭紅燒肉,芋頭排骨湯,鹹甜做法都適宜。而她吃得最多、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糖芋頭」了:母親不知從哪兒搞來一點桂花,那就是「桂花糖芋頭」了,也記得母親,總要在燒糖芋頭的鐵鍋裡放一點點白色的鹼,燒出來的糖芋頭就呈微微的紅色,很經典的那一道。感覺裡母親放鹼總是「拿捏得很準」,每次燒出來的顏色,幾乎都是一樣的「正色」……



大家紛紛體驗了拔香沙芋的過程,真挺費勁的。



歡樂的挖芋頭團

廣西的荔浦芋頭名揚天下,但是在靖江人的嘴裡,香沙芋比荔浦芋頭更糯、更香、更甜。由於養殖香沙芋的生祠鎮最早是長江泥沙沉積形成的沙質土壤,結構不緊不松剛剛好,採長出了口感像豆沙包的香沙芋。

香沙芋的產地之一生祠鎮

是嶽飛帶給靖江人的原鄉

香沙芋的主要產地,就在靖江的生祠鎮。

長江攜帶的泥沙在靖江孤山的腳下逐漸堆積形成了今天靖江的陸地,而生祠鎮,是靖江最早的陸地,所以,它比靖江其他地方承載了更多的歷史風雨,靖江早期的歷史,大多沉睡在這裡。

生祠故事的開端,是嶽飛嶽武穆大人。



吾縣自昔陰沙地、百萬生靈武穆移

飲食教誨佳子弟,文明進化步歐西。

這是民國時期靖江縣立生祠小學的校歌,這座小鎮因為有嶽飛的生祠而得名。

嶽飛的形象是靖江人早期的精神圖騰。

傳說當年,南宋皇帝趙構連發12道金牌急招嶽飛回臨安,一部分中原百姓跟著嶽飛不斷南行,來到了長江之畔。

嶽飛無法帶著一眾百姓渡江,他見此地雖荒草萋萋,但有山有水,便對百姓預言道:「此地別看眼下荒蕪,但將來定是魚米之鄉,我祈願這裡800年無兵災無水災無旱災。」便勸追隨他而來的眾多青年男女在此自行婚配,創建新的家園。至今,靖江的朱、劉、陳、範、馬、陸、鄭、祁等八大姓仍說自己的是嶽飛的移民。



嶽廟內記錄嶽飛故事的碑文

嶽飛走時,脫下身上的白色戰袍贈予百姓,據說現在生祠鎮東面的白衣堂就是當年嶽飛贈袍之地。嶽飛走後,留下來的人為他蓋了一座祠堂,春秋祭祀,因為是在嶽飛生前建立,故稱「生祠堂」,據說這是天下最早的嶽廟,裡面至今還能看到世間已非常罕見的嶽飛手書《前出師表》之石刻。

住在生祠邊的一個大人物

生祠堂一直是靖江人民精神和心理的寄託,其中一個家住生祠邊的青年人劉國鈞也不例外。劉國鈞少時家徒四壁,長大後準備到蘇南學藝,走之前到嶽王廟求籤祈求嶽王爺的保佑。精神鼓舞加之經商的天賦與勤奮的工作,讓劉國鈞成為中國近代著名的紡織業巨子。



劉國鈞故居裡的雕像

他的經營理念是「貨色要比別人好一點點,成本要比別人低一點點,價格要比別人高一點點」,他創辦的大成公司在民國時期 8 年間,企業規模增加 8 倍,在近代工業上十分罕見。

不知道多年以後,他是否還會回想起自己在離鄉前在生祠堂裡求的那個上上籤。

生祠之後,靖江的文脈



最早的馬洲書院建於宋代,由孔子的第 51 代世孫孔元虔所建,後來湮滅。明代、清代兩次改建新的馬州書院。1984 年,靖城中學經縣政府同意,新建了一座水泥結構的仿宮殿式建築,仍命命為「馬洲書院」。



古代的儒生也拜考神,於是有了魁星閣。魁星在古代史住在文章的神,儒生們把它的地位奉得極高,這種信仰在靖江被物化成了魁星閣。



鐘樓,靖江最古老的建築,始建於明代。鐘樓瓦當上有小觀音立,樓內有觀音像,舊也被稱為觀崇聖寺。鐘樓內有一口大鐘,在古時候,它為靖江全城計時,每天早上響 108 次。



四眼井與鐘樓相鄰的四角攢尖亭下四眼井,雖是一口井卻有四眼,方便大家打水使用。曾經這裡是靖江人重要的取水地,若遇大旱之年,用水人徒增,人們就會在此排隊取水。

靖江自古以來,崇文重教,有君子之風。靖江的馬洲書院早在南宋年間就已經建立,期間歷經三建三廢,仍延續著靖江本地的文脈,如今,這裡成為靖江人舉辦講堂等活動的中心地點。書院的精神傳承,讓靖江自古有尊師重教的傳統,僅用112天就把常州大學懷德學院遷來,是蘇中蘇北地區唯一有大學的縣級城市。

在離馬洲書院不遠處的四眼井建於崇禎年間,是古代靖江人生活的重要取水地,此亭螭首為脊,雕有鳳鳥、蝙蝠、二龍戲珠等吉祥物;四角高挑,井欄四周月形拱牆,透出江南園林的韻味。

靖江魁星閣在現存古蹟中,年代不是最久,但卻最為引人注目。它的外形很巍峨,在歷代靖江學子心中,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每到高考,靖江不少當地市民就會擠到魁星閣求個考運。

靖江雖算不上是著名的歷史名城,但走過這些古蹟,你仍感受得到它的文武歷史。

文 / 火花

攝影 / 餘榮培

編輯 / 逸驍



相關焦點

  • 荔浦芋頭能冷凍保存嗎? 荔浦芋頭與香芋有什麼區別你造嗎?
    荔浦芋頭能冷凍保存嗎? 荔浦芋頭與香芋有什麼區別你造嗎?時間:2019-04-09 15:36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荔浦芋頭能冷凍保存嗎? 荔浦芋頭與香芋有什麼區別你造嗎? 芋兒燒雞可以說是一道超級火的才,軟糯的芋頭搭配上有嚼勁的雞肉,簡直太美味了啊!
  • 荔浦芋頭髮芽還能吃嗎?荔浦芋頭怎麼蒸最好吃?
    最近很喜歡吃荔浦芋頭,就網購了一箱,結果到貨後發現芋頭都是發了芽的,不知道這樣的荔浦芋頭還能不能吃呢?發芽的芋頭吃了會不會有毒呢?荔浦芋頭髮芽還能吃嗎能吃。正常情況下,荔浦芋頭肉質顏色為紫色帶有白色,若出現黑色、褐色等異常顏色變黑,可能是芋頭髮黴了或爛了或氧化的結果,這樣的芋頭食用不僅口感不好,還可能帶有細菌等微生物,吃了對健康不利,是不能繼續食用的。荔浦芋頭怎麼保存常溫存放即可。
  • 芋中之王:荔浦芋頭
    要說最有名的芋頭,當屬荔浦芋頭,荔浦芋頭當年躥紅,靠的並不是口味,而是當年的紅劇《宰相劉羅鍋》,但成名後的荔浦芋頭並沒有好好把握自己,食客對荔浦芋頭的味道
  • 荔浦芋頭的最地道做法!
    荔浦芋頭,產於桂林市荔浦縣,是當地十分有名的農副產品,假如您到桂林去旅遊的話,當地人一定會邀請您品嘗一下荔浦芋頭的。荔浦芋頭早在乾隆年間就被作為貢品,每年都要運到北京城給皇帝品嘗。據傳乾隆皇帝就非常喜歡吃荔浦的芋頭。說起荔浦芋頭最地道的吃法,還是小便去桂林旅遊的時候吃過的~荔浦芋頭扣肉,至今回想起來,都會讓我咽幾次口水呢。而且據說,荔浦芋頭扣肉這道菜,還是廣西十大名菜呢!荔浦芋頭扣肉這道菜做法還是比較簡單的,總共分為以下幾個步驟:第一步:準備配料。
  • 貢品就是貢品——荔浦芋頭
    水滴小時候自己家就種芋頭,不過都是小芋頭,就算大一些的「老母」,跟荔浦芋頭一比,也只能算是重重孫子級別的。
  • 《宰相劉羅鍋》中的荔浦芋頭,個頭這麼大的芋頭你見過嗎?
    但是乾隆拿筷子夾了第一口,就把眉頭皺了起來,因為這個芋頭非常苦澀,難以下咽,乾隆扭頭看劉羅鍋,劉羅鍋卻抱著芋頭吃得十分香甜可口。劉羅鍋說,廣西老百姓日常裡吃的就是這些荔浦芋頭,您覺得不好吃嗎?怎麼不吃了?
  • 荔浦芋頭美食
    五花肉2斤,荔浦芋頭一個,啤酒半聽,鹽,冰糖,醬油,胡椒粉,生薑適量做法將五花肉洗淨切塊,用開水焯燙,撈出洗淨。荔浦芋頭去皮洗淨切大塊。起油鍋,放入冰糖,冰糖燒至淺咖啡色,加五花肉、芋頭翻炒上色。加半罐啤酒、醬油、胡椒粉、生薑、適量清水大火燒開。轉小火,加蓋燉2小時至肉酥軟。3.芋頭糕
  • 電視劇裡的「荔浦芋頭」有多好吃?
    小時候看《宰相劉羅鍋》,有一集講「荔浦芋頭」的印象特別深刻:劉墉為了減輕老百姓負擔,拿普通芋艿冒充荔浦芋頭給乾隆帝吃,弄得皇上大倒胃口,準備免掉廣西人民的供奉。
  • 荔浦芋頭新吃法,芋頭軟糯、豆腐鮮嫩,營養豐富味道好,快收藏
    同等重量的芋頭熱量比米飯低,加上芋頭中富含纖維素,能夠增加飽腹感,減肥的朋友可以用適量芋頭代替米麵類食物作為主食,來減少熱量的攝入。芋頭中我最愛的是有芋中極品之稱的荔浦芋頭,它肉質酥軟、口感粉糯,怎麼做都好吃。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一道飯菜一鍋出的快手懶人菜——荔浦芋頭燉豆腐,這道菜就是以荔浦芋頭和豆腐為主材,芋頭軟糯、豆腐鮮嫩,好吃還不易發胖。您要不要試試看?
  • 芋頭到底哪家好吃?乾隆爺告訴你:朕以為,還是荔浦芋頭最強!
    芋頭具有健脾、利溼、解毒、消癢的功效。能夠合理運送營養物質,使皮膚潤澤,同時提高機體的免疫力。有「皇室貢品」之稱的荔浦芋是荔浦縣主要傳統產品,也是荔浦縣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尤其是在清朝乾隆年間達到了極盛。近年隨著電視劇《宰相劉鑼鍋》的播出,荔浦芋頭更是在全國家喻戶曉。
  • 廣西荔浦芋頭,個大好吃營養高
    荔浦芋頭荔浦芋頭原產廣西桂林荔浦縣,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在明清時期就已是朝貢皇家的貢品。正宗荔浦芋頭,其內部有紫色大理石紋,與其它品種芋頭相比更加軟、糯、蒸煮過程中會揮發特殊的香氣。荔浦芋頭具有健脾、利溼、解毒、消癢的功效,其豐富的粗纖維,有助於清腸通便。
  • 【我支持南方美食】荔浦芋頭扣肉
    作者:寶寶知道我愛手工diy扣肉想必很多人都吃過吧,雖然我是個女生,但是我從小到大就非常喜歡吃扣肉,尤其是芋頭扣肉,芋頭扣肉相信有多很多地方都會做,做法也不一致,味道也不相同,然而我最愛的還是那道荔浦芋頭扣肉。
  • 荔浦芋頭,因原產地是廣西荔浦縣而得名,荔浦芋頭科學種植的技巧
    荔浦芋頭,因原產地是廣西荔浦縣而得名。荔浦芋頭比一般的芋頭要大,且營養豐富,口感更細膩,被譽為「芋中之王」美稱。因為荔浦芋頭在市面上十分暢銷,種植荔浦芋頭前景廣闊,吸引著不少人紛紛種植。荔浦芋頭科學種植技術1、整地開溝。
  • 五香芋頭糕——(荔浦芋頭系列之一)
    一直非常喜歡廣東福建一帶的檳郎芋頭還有廣西的荔浦芋頭,有別於江浙一帶那種軟糯口感的芋頭,南方的芋頭吃起來是那種松松粉粉的感覺。
  • 《宰相劉羅鍋》裡的荔浦芋頭,乾隆都說好吃的貢品,你猜有多好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電視劇《宰相劉羅鍋》,裡面有一個片段:劉墉為了減輕老百姓負擔, 用修仁薯莨代替荔浦芋頭給皇上吃,皇上差點沒吐出來,就下令免去進貢。這時候和珅把正宗的荔浦芋獻到皇上餐桌上。乾隆美餐一頓後龍顏大悅,順手將欺君有罪的劉羅鍋降官三級。在電視劇裡,劉墉吃起荔浦芋頭是狼吞虎咽。
  • 家樂福北京門店荔浦芋頭新鮮上市
    為此,家樂福採購團隊親赴廣西省貴林市荔浦縣,深入產地,直採新鮮荔浦芋頭,嚴格按照芋頭的存儲標準運輸。從源頭「尋鮮」到運輸過程的「鎖鮮」,免除消費者距離之憂。目前,家樂福各大線下門店均已上新荔浦芋頭,線上埠也同步更新,吃芋頭,不發愁。
  • 美食丨丨荔浦芋頭,蒸扣肉~
    2010年和2012年,韋大叔在荔浦芋王爭霸賽中兩次獲獎,他說想要培育出好的芋頭,除了辛勤付出之外,還得益於這裡的自然環境。  【芋頭種植戶 韋禮耀:我們(荔浦)有山有水,雨水流下來,就形成了適合荔浦芋的水土】  清朝年間,荔浦芋被人從福建漳州引進荔浦縣種植,因為荔浦水土豐美,荔浦芋很快香飄千裡,並成為朝廷貢品。
  • 荔浦芋頭,吃貨們的最愛
    作為吃貨,怎麼能沒有嘗過正宗的荔浦芋頭呢!荔浦芋頭中國地標性優質特產,其主要特點粉、糯、香、微甜,是其他地區的芋頭所不能比擬的,尤其是濃鬱的芋頭香味,其他地區達不到,所以芋頭正不正宗主要是香味。黃伯種植的荔浦芋頭從育種到成熟收貨,經過270天左右的精心培育,回歸自然生長,使用農家有機原肥,拒絕任何汙染農藥,科學檢測土質養分及酸鹼性,土質達標後才開始種植,確保大家吃到的都是綠色芋頭。黃伯種植芋頭已有35年了,黃伯芋頭不僅是一個稱呼,更是一種堅持不懈,匠心品質的體現。
  • 荔浦芋頭的種植前景如何,快來了解一下芋頭的種植技術吧
    荔浦芋頭目前已經成為了一個較好的投資農業項目,一般情況下一畝地的荔浦芋頭在產量可以達到4000斤左右,但是一畝地的成本的話大約在六千元左右。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格四元一斤來看的話,那麼一畝地的利潤上至少可以達到兩千元左右,荔浦芋頭市場價格更是會隨著需求量的增高而不斷的上漲。
  • 超大個的荔浦芋頭不知道怎麼吃?試試酥香芋頭,口感細膩香甜軟糯
    第一次見到荔浦芋頭是在電視劇裡,也是第一次見到那麼大個的芋頭,在我們這邊的芋頭是小小的,大概和雞蛋差不多大小,一般用來燉湯或者是直接蒸熟了吃,和荔浦芋頭相比,荔浦芋頭的口感更加粉糯,還帶有獨特的芋香味,荔浦芋頭的做法也有很多,芋泥、紅燒香芋塊、反沙芋頭、芋頭糕、芋頭西米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