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對書籍情有獨鍾 藏書擺滿40個大書架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肖伊緋

  文化名人大多喜好收藏書籍,比如南宋詞人周密積累舊書4萬卷,建藏書樓為「書種堂」、「志雅堂」、「浩然齋」等。近現代著名的文學家和哲學家胡適更是如此,他不收藏字畫、碑帖,也不收藏古玩,對書籍卻情有獨鍾。據說胡適的藏書擺滿了40個大書架,以線裝為主,中文書居多。當時北京琉璃廠有多家古籍書店,店主經常為胡適送貨上門,有時候胡適的朋友們也幫他收集一些舊籍。

  由於歷史原因,胡適的藏書分置於中國大陸與臺灣兩地,後世研究者與普通讀者都難以一窺全貌。不過,隨著三年前北京大學圖書館與臺灣胡適紀念館聯合編纂的《胡適藏書目錄》出版面世,皇皇四巨冊、300萬字的載錄規模,使胡適的藏書概貌,終於得以兩岸「合璧」,終可為世人較為充分的了解了。

  但《胡適藏書目錄》所載錄的,大部分只是以文字描述的書籍基本特徵,如出版年代、出版社名稱、冊數、開本、館藏編號等,並無直觀形象的書籍圖像來一一對應展示。這對於有專業藏書癖好,希望深入研究胡適藏書者來說,無疑是有些許遺憾的。畢竟還是只能望書興嘆、空自懷想而已。幸好,前些日子北大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與北大圖書館聯合舉辦了「胡適與北大」文獻展,將胡適遺留在大陸的部分藏書精選展出,從某種程度上彌補了《胡適藏書目錄》有文無圖的遺憾,為部分藏書愛好者及專業讀者提供了觀瞻這些珍貴藏書的難得機緣。

  1

  《紅樓夢》「祖本」亮相

  古本小說與「水經注」,曾是胡適的研究重點,也是其藏書的精品所在。此次展覽,就以這兩部分胡適藏書為重點,加以集中展示。可以看到,除了胡適隨身攜帶至臺灣珍藏的「脂批甲戌本」之外,《胡適藏書目錄》中列置的「紅學」版本悉數登場,「程甲本」與「東觀閣本」兩大《紅樓夢》早期刻本現身展場,大有豔壓群書之勢。

  眾所周知,「程甲本」是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偉元和高鶚將《紅樓夢》前80回與後40回合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以木活字排印出來,書名定為《紅樓夢》,通稱「程甲本」。這是《紅樓夢》小說文本脫離抄本體系,獨立成為刻本流傳之始,「程甲本」就是目前通行的所有《紅樓夢》出版物的「祖本」。而「東觀閣本」是「程甲本」的早期翻刻本之一,也是流傳最早的帶批註的翻刻本,在《紅樓夢》版本史和傳播史上都佔有特殊的地位。胡適當年珍藏的這兩部《紅樓夢》早期刻本,與其珍藏的那一部「脂批甲戌本」一道,為其開創「新紅學」奠定了文獻基礎,其歷史價值與研究價值都非同凡響。

  其中,「程甲本」的前護頁上有胡適題記,稱「《紅樓夢》的版本之學可算是我提倡出來的。我先得程乙本,始知尚有程甲本,程甲本很難得,馬幼漁先生藏有此本,今年他慨然贈送給我,我歡喜極了,故託北京松筠閣重加裝鑲,並記於此。胡適。十八、五、廿四、晨四時。」遙想1929年5月24日凌晨4時,胡適伏案在「程甲本」上寫下了上述題記,他當時的喜悅之情,可想而知。時年38歲的胡適,徹夜未眠,通宵讀「紅」的那份激動,敢於自稱首倡「紅學」的那份自信,都在這一頁題記中表露無遺。

  胡適題記中提到的松筠閣,也是中國舊書業的「百年老店」。松筠閣創辦於清光緒年間,店主劉際唐去世後,松筠閣交其長子劉殿文經營。最初以經營線裝古籍圖書為主,後因抗戰爆發,北平淪陷,古籍生意慘澹。精明的劉殿文另闢蹊徑,將松筠閣轉為以專營雜誌為主的店鋪。而胡適將「程甲本」交付松筠閣「重加裝鑲」之時,應當還在其轉型專營雜誌之前,這又為中國舊書業的一段歷史做了旁證。

  2

  胡適撿漏《水滸傳》

  在古本小說收藏與研究中,胡適還曾關注過《水滸傳》。此次展覽,亦有其所藏古本《水滸傳》入展。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展出的一百一十五回本《水滸傳》版本稀見,與通行本一百回、一百二十回、七十回本不同,傳世極為稀少。日本學者大內田三郎在其《水滸版本考》一文中,認為一百一十五回本《水滸傳》屬於該書初期版本,稱其「甚似草創初就,未加潤色者」;此外,這一版本的《水滸傳》,海內外公私藏均無全本。

  特別有意思的是,此次展出的胡適所藏一百一十五回本《水滸傳》,首冊有胡適題記,還透露了他購藏此書的經歷,宛如一段「撿漏」小史,亦是一段書林掌故,頗可一讀。題記原文曰:十,一,三,我在琉璃廠肄雅堂看書,忽見此書,驚喜過望;店家不知寶貴,幾不取值,或者他還笑我傻哩! 胡適。

  「撿漏」是一句古玩界的行話,形象的體現在「撿」上,因為古玩界普遍認為撿漏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行為,故而,北方的方言,用一個「撿」來寓意它的難得,是極詼諧的表達,也是漢文化中調侃文化的形象化體現。而胡適則把「撿漏」用在了收購舊書上。顯然,胡適的專業眼光讓他在專營古籍的北京舊書店中如魚得水,「撿漏」的機遇大增。以至於偶遇一百一十五回本《水滸傳》這樣的「大珍」,竟因「店家不知寶貴,幾不取值」,而得以撿得「大漏」。題記中提到的肄雅堂,與前邊提到的松筠閣,同是「百年老店」。肄雅堂是以裝裱修復碑帖、書籍、字畫著稱的一家百年老字號。它開設於清光緒年間,店主丁夢松(原名清喜,字子固,河北束鹿縣人)。該店與松筠閣等,於1950年代歸併入中國書店,繼續從事古籍購銷、整理出版與裝裱修復工作。胡適的這些藏書題記,都可為這些北京舊書業的「百年老店」做最為直接的見證。

  3

  父子倆均為《水經注》題記

  再來看胡適所藏《水經注》版本。抗戰伊始,胡適出任駐美大使,繁忙工作之餘,因與國內學者王重民(1903—1975)的通信研討,對涉及《水經注》的諸多「學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遂一發不可收拾。自1940年代始,胡適開啟了其十餘年的《水經注》專題研究生涯。此次展出的胡適所藏大量《水經注》版本,即是他這段學術生涯的直接見證。

  明崇禎二年(1629)的古香齋刻本《水經注》,是胡適所藏《水經注》版本在大陸所遺存最早者,書前有題記稱其「在美國英國遍借不得」云云。清康熙年間項氏群玉書堂刻本《水經》,是沈兼士(中國語言文字學家,與其兄沈士遠、沈尹默有「北大三沈」之稱)贈送給胡適的,起因是胡適先到沈家看書,發現了此書「幾個奇特之點」,友人即慨然相贈,亦是書林嘉話。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小山堂刻本《水經注釋》,是胡適為所藏《水經注》版本做題記字數最多的一種。題記中稱「這部沈大成校本,過錄在乾隆五十一年初刻的趙一清水經注釋之上,可說是雙璧。趙氏書初本已很難得了;沈大成用季滄韋何義門兩本校勘,又抄錄戴震早年校本,加上沈氏自己的校記,都可供考證資料。」胡適對這部書的版本之重視與研究之細緻,足見一斑。

  還有一部「四庫全書」鈔本《水經注釋》,頗為特別,為《胡適藏書目錄》未收錄者。該鈔本封面有胡適的鋼筆題記,文曰:

  殘存鈔四庫本趙氏水經注釋八冊,共存

  卷二,河水二 卷三,河水三

  卷四,河水四

  卷七至卷八,濟水一二

  卷十七至十九,渭水上中下

  王重民先生用法幣五千六百元買了來送給我。

  此本原是照四庫本鈔的,卷二三四,七八是原樣。餘卷的首頁都是被書估換了半頁。

  胡適

  卅六,六,九日上午

  此次展覽中,胡適在藏書封面上用鋼筆題記的並不多見,這也正體現著所謂「新派學人」藏書以實用為上,並不忌諱所謂藏書「品相」的觀念。另一方面,這部「四庫全書」鈔本《水經注釋》,竟未錄入《胡適藏書目錄》中,屬「錄外品」,這也讓觀者頗感意外。揣摩起來,可能是編目時該鈔本尚未入胡適藏書專庫,後來清查別庫時方才發現。這種情況並非偶然,乃歷史遺留問題,應當儘快徹查補正。

  事實上,胡適遺留在中國大陸的藏書曾分藏三處,即北大圖書館、中國社科院與國家圖書館,這對系統整理胡適藏書一直就存在諸多不便。長期以來,除了明確評定為「善本」的圖書以及檔案文稿有專庫編號之外,還有相當一部分未「提善」的胡適藏書曾被置於普通館藏書之列。曾一度出現過讀者借閱館藏普通書籍,一不小心就借到了胡適藏書的情況。當然,也正因為如此,這一部胡適藏書的「錄外品」才會悄然入展,讓觀者大飽眼福與拍案驚奇了。

  清光緒十四年無錫薛氏刻本《水經注》,封面有胡適的硃筆題記「所謂全氏七校水經注初刻校改本」,這部版本胡適認為錯訛很多,從學術價值而言並不高,但這一藏本的特別之處乃是因其還曾遞藏於胡適次子胡思杜(1921—1957)之手。該書牌記頁有胡思杜題記:「民國卅八年六月廿七日胡思杜過錄一遍。」這說明,胡思杜曾於1949年6月27日,閱讀並抄錄過該書。而此時,胡適早已飛赴美國,而胡思杜堅持留在中國大陸,父子兩人就此天涯兩隔,至死未再相聚。可想而知,當時身在美國,之後轉赴臺灣的胡適,根本不可能知曉,他的兒子正在閱讀並抄錄他的藏書。或許,這本《水經注》上的父子二人題記,就是他們最後的筆墨神交罷。

  4

  蔡元培轉贈《尊聞錄》

  展覽中還有一冊蔡元培轉贈胡適的《尊聞錄》,格外引人注目。《尊聞錄》是熊十力的語錄體著述,收錄其九十九段談話和三十通函札,約五萬言,於1930年10月自費印行一百五十冊,分贈蔡元培、梁漱溟、林宰平等。展覽中的這一冊《尊聞錄》,封面上有蔡元培親筆題詞,曰:「熊十力先生屬轉贈胡適之先生,十九年十月卅日,蔡元培」。書中還夾有一通蔡元培寫給胡適的信札,信文轉錄如下:「適之先生大鑑:承賜大蟹,拜領,謝謝。昨忘將遊案兩件奉上,今補奉,乞便中交與中公總務處。熊子英屬轉奉尊聞錄一冊,請詹存。專此並祝早安。弟元培,十一月六日」。

  這一冊蔡元培轉贈胡適的熊十力所著《尊聞錄》,《胡適藏書目錄》上失載;而書中所夾蔡函,《蔡元培全集》亦失載,《胡適來往書信選》中亦未載,《胡適日記》中也未提及,可謂一書引出多般「佚文」與「逸聞」來了。

  查《胡適日記》可知,蔡函寫成的前一天,1930年11月5日,胡適已從北京奔赴上海有一周時間,當時正與蔡元培密切磋商關於中國公學新任校長人選事宜。此外,因馬君武任校長期間引發各種糾紛,蔡、胡二人也正在為其「善後」。譬如中國公學曾租遊伯麓的房子為上海校舍,定約五年,但馬君武倡建新宿舍,故僅租一年。遊氏要求校方賠償毀約損失,久未得應,遂告上法庭。《胡適日記》中提到的「蔡先生今早九時把狀子傳票送來,託我代表他去了此事」,即指此事;而蔡函中的「遊案」也應即指此事的相關案卷。

  蔡函應當寫於1930年11月6日晨,夾在《尊聞錄》書中,不是以郵寄形式,而是以便條形式遞至胡適寓所的。可能胡適對《尊聞錄》的內容不十分重視,這從他的日記未曾提及,也未因此事與蔡元培、熊十力有過通信,書中甚至也沒有鈐蓋藏書印鑑等細節可以揣摩得到。或許,胡適拿到此書後,蔡函便一直夾在書中,未曾取出;所以導致後世研究者在整理輯錄《蔡元培全集》、《胡適來往書信選》時無從察知,且《胡適藏書目錄》編印之際,該書可能也未納入胡適藏書專庫編號存放,所以沒有錄入。

  蔡元培為人嚴謹,對熊十力囑其轉贈著述事,確實一一交辦;除卻這封看似「孤證」的蔡函之外,還有相關史料可以查證。1930年11月24日,在致《尊聞錄》的整理者、熊十力弟子張立民的覆信中,蔡明確提到「承寄《尊聞錄》四本,除自領一本外,餘均照十力先生所屬分別轉致。」(詳參《蔡元培全集》第十二卷)由此可知,熊十力確有囑託蔡元培轉贈《尊聞錄》一事,前述種種「佚文」與「逸聞」本有所自,只是年代確已久遠,細節還須細看。

  除胡適藏書之外,此次展覽還選入了一批包括沈從文、徐志摩、鄭振鐸、鄧廣銘等知名學者在內的,與胡適相關的籤贈本、往來信札等參展,更有胡適抄錄的徐志摩日記殘稿等等,真是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在展場中漫步一圈、粗看一遍,就仿佛20世紀上半段的半部新文化史、新文學史皆在此中靜默存照了。

  展場入口處,布展方特意將胡適抄錄徐志摩詩集的手跡印於布幅之上,懸於通道兩側,上面分別寫著:「你已飛度萬重的山頭」,「去更闊大的湖海投射影子」。應當說,這樣的表達方式,對這個展覽的主題非常契合。或許,這樣的話語抒寫,既可以看作是百年前胡適與新青年們的自我期許,也是百年後讀者重新看待胡適及新文化運動的應有視野吧。

相關焦點

  • 藏書的智慧——如何防止書架發黴
    有人說,智慧都藏在書裡,書越多,擁有的財富就越多,許多人都喜歡藏書,收集各類喜歡的書籍置於家裡,閒暇之餘安靜讀之倍感舒適。但是一般在南方,溼氣比較大,用於藏書的木質書架容易發黴,書架一旦發黴導致書籍也難逃一劫。這人很多愛書之人很是痛心。
  • 帶你參觀胡軍的豪宅:客廳設計一個實木書架,上面擺滿了書籍
    帶你參觀胡軍的豪宅:客廳設計一個實木書架,上面擺滿了書籍生於1968年的胡軍,是一名優秀的影視男演員,可能很多90後的年輕人不太熟悉,但是80後的叔叔輩們,對胡軍這個演員特別熟悉。要是說起張紀中版《天龍八部》裡的喬峰,可能很多人都比較熟悉。
  • 明星高曉松的家,書架上面擺滿了書籍,一看就知道是文化人
    書房裡面擺放了一個很大的書架,塞滿了各類書籍,平時,就在書房裡面看書,整個書房裡面的書香氣息各位濃厚,而且,他也是一個很細心的人,給書架上的書籍做了分類,日常找書非常的方便。他也是個愛酒之人,所以家裡有安裝一個酒櫃,選擇白色的外觀,隔層是黑色的。經典的黑白配,簡單時尚,非常的有時尚感。
  • 天涯明月刀手遊藏書怎麼借閱 藏書借方法攻略
    不過有不少人疑惑天涯明月刀手遊藏書借閱攻略一覽,一起來看看吧。 書籍共分為地理、風雲、人物、珍奇、雜篇、樂譜等六大類別。 書籍主要通過代幣商店換購,在天魁幣、俠義值、論劍幣、宋錢、勝負令、幫貢、蕩劍幣等代幣商店均有售賣不同類型的書籍。 其中天魁幣由於獲取難度較低,因此其代幣商店中出售的樂譜應該是新手們優先選購的內容。 除了花費代幣換購外,廣結良友的你也可以拜訪金蘭或與自己有師徒關係的好友家,在他們的書櫃處研習並獲得對應的研習獎勵。
  • 天涯明月刀手遊琅嬛藏書萬卷書架獲得方法
    18183首頁 天涯明月刀 天涯明月刀手遊琅嬛藏書萬卷書架獲得方法 天涯明月刀手遊琅嬛藏書萬卷書架獲得方法 來源:網絡
  • 8萬冊藏書何處去?上海66歲藏書家再開舊書店望會有緣人
    在2013年動遷以前,他家4層樓的老房子裡藏了6萬冊書,塞得滿滿當當,即使是一樓的廚房,除了必備的廚房用具,便是整堵牆那麼大的兩架子書。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自己從小就特別喜歡書籍,但真正開始大量購買並收藏舊書,是從1970年開始的。每次買回舊書,他都會小心地將灰塵清理乾淨,然後用透明塑膠袋仔細包好,分門別類地放置在書架上。
  • 黃曉明打造形象過度,書架擺滿育兒書籍,兒子一歲多了書還沒開封
    黃曉明真的是娛樂圈的模範好男人了,對於父母來說他是個孝順的好兒子,對於baby來說他是個體貼的好丈夫,對於兒子來說他是個好爸爸,對許多朋友來說,他是個講義氣的好朋友。除了演技偶爾遭人詬病,真的可以稱得上完美了!
  • 裝修時請老木匠給兒童房打個書架,自帶榻榻米卡座,實用好看
    都說愛書的人,都希望家裡有個藏書閣。這不,新家裝修時,想讓孩子在家裡有個安靜的環境學習,我特地請個經驗豐富的老木匠在兒童房專門打了個書架。事實證明,老木匠手藝還是很不錯的,這個書架集休閒與娛樂一體,實用又好看。
  • 藏書堆積如山 綠色環保圖書館建築太美了
    在荷蘭鹿特丹港口附近的一座小鎮斯派克尼瑟(Spijkenisse),有間公共圖書館相當引人注目,這間 Book Mountain 圖書館正如其名,以「堆積成山」的書籍而著名,遠遠看就像是一座巨大的書籍金字塔坐落在小鎮的市集廣場。
  • 多而雜的書籍,一旦沒收納好,哪來的書香之氣,讀書要更順手才對
    ③擱板相比書架,收納上牆的擱板更加靈活一些,也不會佔用地面空間,即使裝修之後想要再增加書籍收納空間,找個合適的地方加幾塊擱板就能解決。喜歡開放式多一些的,建議設計書架或開放格較多的書櫃。如果裝修前就計劃好,那麼請木工師傅現場製作比較好,尺寸更貼合些。收納空間多一些最好,畢竟將來孩子的書可能也要放到這!空間足夠的話,後期想加也方便,買個成品書櫃或者帶書架的書桌就可以。
  • 如果沒有了紙質書 書架上該擺些什麼
    我有一個書架專門放置書話類的書,比如由西方公認的頂級書話權威尼古拉斯·A.巴斯貝恩的《文雅的瘋狂》,美國藏書家愛德華·紐頓的《藏書之愛》,加拿大作家阿爾維託·曼古埃爾的《閱讀史》《夜晚的書齋》,義大利作家翁貝託·艾柯與法國導演卡裡埃爾精彩的對話錄《別想擺脫書》等等,書架上單是西爾維亞·畢奇的《莎士比亞書店》就有三四個版本,當然還有很多關於書店和藏書家的故事書。
  • 全球最美的10個圖書館,是什麼樣子的?
    如果你沒有去過也會覺得眼熟,因為這裡就是《哈利波特》霍格沃茨的圖書館取景地,圖書館內的長廊與高高的書架都充滿著濃鬱的魔幻色彩。圖書館長廳長約65米,陳列著館內近20萬冊最古老的書籍。館內藏書的知識跨度涵蓋了數個世紀。圖書館內滿滿的宮廷風格,塗料將木質的雕塑漆成青銅質感,並且將所有原始藏書都重新裝訂成了白色,只為和室內的建築風格交相輝映。
  • 貧困老人藏書成痴 靠賣廢品攢出個「家庭圖書館」
    牌匾文化程度不高,卻愛書如命,藏書多達兩萬餘冊;家庭清貧,卻靠賣廢品攢出個「家庭圖書館」,免費對外借閱……定陶區張灣鎮農民張傳黨,就是這樣一個不同尋常的「書痴」。家徒四壁,卻攢出個藏書兩萬冊的「圖書館」定陶區張灣鎮張海村是個只有幾百人的小村莊,雖然鄉間道路崎嶇,但「遠近聞名」的張傳党家十分好找,一打聽,就位於村中心大街西頭路北的一個胡同裡。在一位五十歲左右村民的帶領下,牡丹晚報全媒體記者走進張傳党家。
  • 我的世界:真正的書架,能夠存放各種書籍,多餘的附魔書做裝飾
    很多小夥伴們在遊玩《Minecraft》我的世界的時候,都會因為各種書籍的雜亂無章的擺放,導致在附魔室的位置有很多的箱子,那些附魔書有時候非常的沒有用,但是又不能給他全部都扔掉,不然的是有點可惜的,但是又沒有地方可以放著拿來做裝飾,那麼這個東西有可能會幫助到你。
  • 「第三屆中西比較文獻學與書籍史研究工作坊」在山東大學舉行
    山東大學文學院劉光裕教授的《再論蔡倫造紙的偉大功績》是對舊作的新思考與新闡發,指出殷商簡冊與世界其他早期書籍媒介,如泥版、莎草紙、羊皮紙、貝葉相比已較為先進,而蔡侯紙正是在簡冊廣泛使用的背景下流行開來的,由此進一步說明蔡侯紙的價格低廉與輕便好用兩大優勢。
  • 陽臺書架效果圖,悠閒午後好去處
    下面,我們就通過一些陽臺書架效果圖來看看意想不到的裝修案例吧。這款現代風格濃厚的陽臺書架效果圖地板部分採用了原木色的實木材質,具有天然的木材自然生長紋理,能起到良好的冬暖夏涼的作用,就算夏天赤腳踩在地上也會有舒適的感覺。在陽臺書架的布置中,優質的木質地板和木質書架都體現了如今環保的消費理念。
  • 胡適晚年貧困潦倒,食不果腹還大方接濟窮學生,妻子:裝啥慈善家
    那個時候身處美國的胡適,一家五口卻流離失所,分別住在了四個地方,胡適夫婦二人自己住在美國,大兒子卻遠在泰國,自己的兒媳在臺北遊蕩,小兒子留在了國內。胡適先生年輕的時候古道熱腸,總是樂於助人,所以自己也沒有攢下什麼錢,後來當胡適夫婦兩個人年邁之後,因為體弱多病便經常臥床不起,在美國的醫療費用也是非常高昂的。
  • 靜謐 驚豔 沉醉|大英圖書館|愛爾蘭|巴洛克|紐約公共圖書館|藏書
    聖三一學院圖書館被公認為世界最美圖書館之一,是愛爾蘭最古老的圖書館,距今已有400餘年歷史,擁有20多萬冊藏書。斯特拉霍夫圖書館藏有20餘萬冊珍貴書籍,當中包括9世紀的《斯特拉霍夫福音書》手抄本。這裡是世界上收藏最多葡萄牙語書籍的圖書館,它擁有35萬冊葡文藏書,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圖書館。除了擁有大量珍貴藏書外,其新曼努埃爾式建築風格也聞名世界。閱覽室每一處都帶來視覺上的震撼,每一個書架從底部到天花板都擺滿了書,鐵藝的吊燈、獨特的天窗,以及各式各樣的雕塑,讓人們融入其中,穿越了百年時空瞬間回到十九世紀。
  • 以書為牆的極簡中式風,客廳設計成藏書閣,鑿牆打洞隔岸觀書!
    以書為牆的極簡中式風,客廳設計成藏書閣,鑿牆打洞隔岸觀書!即便是如今快速消費的時代,依然有人喜歡收藏書籍,對於老祖宗那一輩延續下來的書香世家來說,家裡的藏書更是多得數不勝數!以書為牆,別人家的書籍都是豎著放,但是他家書多,豎著放不下,只能全部橫著放。整面牆到頂的大書架,塞滿了書籍之後,就像一面書牆一般。中間的長條桌子,平時是房主寫書法和會客的地方!房主的學生可以說是遍布全國各地,所以時常有人來拜訪和請教,這個頗有古韻的會客桌,還蠻像私塾裡的教書先生的書桌一般!
  • 個個兒顏值爆表!
    北京的一個個特色書店為了方便讀者搜索圖書圖書館還特意將藏書劃分為文學、藝術、社會科學等幾大類近2000平方米的主體藏書區從地面層到迴廊層統統擺滿書架放眼望去書籍層巒疊嶂壯觀非常中間則保持了電影院的風貌藏書樓主要設有三個功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