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網上有這麼個「段子」:「普通家庭和中產家庭之間只差一次重大疾病」。讓人「會心一笑」的同時,卻又發人深思:如果沒有醫保,大多數家庭都很難負擔得起一次重大疾病的治療費用。
為減輕人民「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建立起覆蓋全民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醫保基金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國家還在不斷擴大醫保報銷範圍,只要按時繳納社保,不僅門診小病、常見病可以報銷,在藥店購買藥品、醫療耗材、小型醫療器械等都可以報銷。
醫保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人們看病的經濟壓力,並逐漸成為了大多數家庭的生活保障。不過,對於一些重大疾病,治療費用、藥品費用實在太高。中產家庭可能因為一次重大疾病,變成普通家庭;而普通家庭,很可能看個病就「一夜返貧」了。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除了常規的醫保報銷之外,醫保還有一項「隱藏報銷項目」——醫保二次報銷。
一般來說,醫保報銷一次治病費用後,其餘的費用需要病人自費承擔。而醫保二次報銷,就是在剔除第一次報銷費用後,對剩餘的醫療費用進行第二次報銷。目的是為了避免家庭因為重大疾病,而導致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而很多人都不知道醫保還能「二次報銷」,因而白白「浪費」了一筆錢。
不過,醫保二次報銷也是有「門檻」的,患者參加了城鄉居民醫保或者是新農合的,才可以參與「二次報銷」。除此之外,還需要滿足這一個條件方可申請:
參加了城鎮居民醫保的居民,通過醫保進行第一次報銷後,依然無力承擔剩餘的醫療費用,且個人承擔的醫療費用超過了當地的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這種情況下,患者可以申請「二次報銷」。
如果是參加新農合的居民,通過醫保進行第一次報銷後,剩餘的的醫療費用超過「全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就可以再按照一定比例來進行「二次報銷」。
那醫保「二次報銷」可以報銷多少錢呢?
參加了城鎮居民醫保的居民,在第一次醫保報銷之後,二次報銷的費用是5萬元以內的,將會由大病保險資金報銷50%;如果是超過5萬元的部分,將會報銷60%。
醫保二次報銷的標準視各地具體規定而有所不同,但一般都是按「分段計算、累加支付」的原則。例如,黑龍江醫保二次報銷的起付線為1.2萬元,報銷比例為60%,封頂線不低於30萬元。
所以說,參加了城鄉居民醫保或者是新農合的這2類居民,有福了!不僅大病小病有醫保「兜著」,醫保報銷一次後,還能「二次報銷」,幫助不少家庭解決了重大疾病「看病難」的問題。而且,未來家庭共濟制度一旦出臺,配偶、父母、子女的醫療費用都可以報銷,將真正實現「一人參保,全家受益」。
所以說,合理使用社保卡,相當於是在「省錢」。但如今,還有很多人不清楚醫保是可以「二次報銷」的,從而多掏了不少「冤枉錢」。誰都不想去看病,但是多了解了解當地的醫保政策總是沒錯的。畢竟,社保也是我們用自己的工資繳納的,這實實在在關係到我們的「錢袋子」!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