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肝臟是我們體內很需要"關照"的器官。
它能力強大,負責了代謝、排毒、合成等工作,被稱為"五臟之首",但它又十分脆弱,生活中一些不經意的習慣,都可能會傷害到肝臟。
近年來,我國肝病患者逐年增多,截至去年確診肝病者已經高達2億,佔全球總數的一半以上,這種局面與我們的日常飲食有很大關係。
案例:
小王24歲,在一個家裝公司做設計,平日裡最喜歡吃宿舍樓下炸雞,因為平時也不怎麼愛運動,小王175的身高,已經有近200斤的體重了。
家裡人不止一次勸他減肥,小王也試了幾次,可還是抵擋不了美食的誘惑,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去年3月份小王常常覺得肚子很脹,吃了很多助消化的藥都不見療效,於是請了兩天假去醫院做檢查。
經過一系列檢查,小王被確診脂肪肝,他震驚不已:"我年紀這麼小怎麼會得脂肪肝呢?"
醫生:"脂肪肝與年齡無關,油炸燒烤食物雖然好吃,卻對我們肝臟危害極大,平時應該保證攝入營養均衡,少吃比較油膩的食物。"
餐桌上的2種食物,或是傷害肝臟的元兇,再饞也要少吃
1、油膩食物
生活中除了炸雞,還有紅燒肉、油條、烤鴨等,這種食物共同點就是含有大量油脂,經常食用或會危害我們肝臟健康。
這種高油脂攝入人體後,會加重肝臟代謝負擔,部分油脂分解不及時會在肝臟堆積,時間久了,會影響肝功能,傷害肝臟細胞,比較容易引起脂肪肝。
2、醃製食物
食物在醃製的過程中,會滋生大量細菌和有害物質,經常食用會導致我們體內毒素增多,引起黑色素沉澱,造成色斑、黑眼圈等症狀。
醃製食物雖然爽脆可口,卻不宜多吃,常吃會傷害我們肝臟,引起肝臟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
醫生提醒:肝病來臨會出現以下症狀,佔一個也要查肝CT
1、肝掌
肝掌主要是在手掌處,出現片狀發紅的充血狀態,用手指按壓會褪色,鬆開後又恢復症狀。
不論男女,都有雌激素,而肝臟可以通過對雌激素滅活,來達到體內激素的平衡,當肝臟病變時,對雌激素的滅活能力會下降,雌激素含量變高,會刺激皮膚的毛細血管,引起充血症狀。
2、腹脹
肝臟負責了膽汁的分泌,膽汁又是促進消化的重要因素,在出現腹脹時,或許是肝功能下降引起的。
肝臟病變時,會導致膽汁分泌不及時,腸道中缺少膽汁,會導致食物不能及時消化,導致出現不消化、腹脹的症狀。
3、肝區疼痛
肝臟位於我們腹部右上方,肝臟本身是沒有感覺神經的,但在肝臟發炎腫大時,會擠壓周圍器官,引起周圍器官的疼痛,導致出現肝區疼痛。
一般肝區疼痛時,就說明病情有些嚴重了,一旦發現應該及時就醫檢查,避免病情惡化。
4、黑眼圈
在睡眠不充足的時候,也會出現黑眼圈,但若是經過充足的睡眠仍無法緩解,就可能是肝功能下降的原因。
肝病患者的肝功能下降,體內毒素和金屬元素不能及時分解,導致其在體內堆積,由於眼部毛細血管密集,皮膚較薄,毒素在通過血液流通到眼圈周圍時,會呈現出眼圈發黑的現象。
生活中,養成2個好習慣,或對肝臟健康大有好處
1、多喝水
水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元素,經常喝水,可以補充水分,有助於保護肝臟健康。
雲臺冰菊產自懷菊之鄉——河南焦作,其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菊甙、硒元素、胺基酸等。
喝水時,可以加入雲臺冰菊,有利於補充營養物質。
醫學研究證實,菊甙和胺基酸有助於肝臟抗擊氧化、抑制脂褐素生成,還可以提升對脂肪的代謝能力,避免過多脂肪在肝臟堆積。
肝病患者通常血液中硒含量會低於常人,多多補充,有利於修復肝臟損傷,抑制毒素在肝臟沉澱。
90度熱水悶泡3分鐘,更有利於人體吸收。
2、早睡早起
都知道早睡早起對身體好,可是又有誰能真正做到呢,現在手機越來越發達,很多人"不捨得"睡覺,甚至會通宵到第二天凌晨。
肝臟是不會疲憊的臟器,只要獲得充足的血液,就可以高效地進行排毒、代謝等工作,而晚上11點以後,別的器官會進入休息狀態,肝血回流至肝臟,來促進肝臟有效工作。
所以,為了肝臟健康,也是為了身體健康,要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
小知識:多吃蔬菜
蔬菜中,對身體有益成分眾多,經常食用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促進肝臟代謝,保護肝臟細胞,保護肝臟的健康。
建議食用芹菜、豆角、白蘿蔔等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