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逾十萬民眾走上街頭 呼籲政府應對氣候變化

2020-12-25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莉蘭】據法國《歐洲時報》9月9日援引法新社報導,法國當地時間9月9日,全法各地民眾響應「公民號召」,上街示威,呼籲政府採取措施應對氣候變化,這是法國民眾在環保方面前所未有的一次動員,組織單位聲稱當天共有10萬多民眾上街示威。

組織這次活動的「350.org」協會和其他非政府組織宣布,當天全法共有11.5萬民眾上街示威,巴黎有5萬人示威。巴黎警察總局提到的人數為1.85萬人。

據報導,活動當天在全球許多城市都舉行了「為氣候站起來」(Rise for Climate)的全球活動,要求政府採取實際行動以抑制氣候失常。該活動旨在聲援9月中旬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第24次世界氣候峰會,和12月初將在波蘭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4次締約方會議(COP24)。

法國環保部長於洛8月底辭職時曾提到促使他辭職的一些因素,其中之一是在環保挑戰方面欠缺民眾的大力支持。法國民眾似乎聽到了他的疾呼,9日在各地響應了「為氣候站起來」的行動。

報導稱,巴黎示威的發起人是27歲的記者馬克西姆勒隆,他表示自己在12月將當爸爸,他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能夠生存的地球」。他在臉書上發出「公民呼籲」,獲得了積極的響應。

巴黎的示威者在巴黎市政廳前廣場集合後遊行至共和廣場,示威者舉出了「不要讓三伏天熱死你」、「馬克龍快跑,海水漲上來了」等標語牌。裡昂有1萬民眾示威,有些人裝扮成蜜蜂,高喊「緊急應對氣候失常」的口號。土魯斯有8000至1.2萬人示威,3米長的橫幅上寫著「不要讓氣候改變,要改變制度」的標語。裡爾有4000多人示威,曾在大廣場上集體為「氣候默哀一分鐘」。

報導指出,於洛未參加示威,他在推特上發帖鼓勵民眾:「公民在法國和全球各地展開了行動,這股動力將為我們的孩子們的未來推動改變。請繼續行動讓人們聽到你們的聲音」。環保人士希望這次動員能夠促使政府未來幾個月內在環保方面做出重大決策。

相關焦點

  • 帛琉呼籲澳大利亞加強應對氣候變化
    【新華社微特稿】帛琉呼籲澳大利亞採取更多措施應對氣候變化,說太平洋的「大哥」有義務出手解決威脅相鄰島國生存的問題。法新社8月1日報導,受氣候變化影響,一些太平洋低洼島國面臨海平面上升威脅,另一些國家頻繁遭受猛烈的颶風襲擊。
  • 陳新光:中國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世界典範
    2016年3月,《巴黎協定》達成後,中美兩國發表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宣布雙方在4月22日聯合國《巴黎協定》開放籤署日籤署協定,呼籲其他各方儘快完成籤署和批准程序,以使《巴黎協定》儘早生效。2017年,在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因美國氣候政策出現變化而面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中方在多個重要國際場合表明堅定支持《巴黎協定》的態度和積極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2018年卡託維茲氣候大會前夕,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上,中國與法國、聯合國在峰會期間聯合舉行氣候變化會議,發表新聞公報,共同表態支持卡託維茲大會如期達成《巴黎協定》實施細則。
  • 呼籲關注氣候變化的16歲瑞典女孩,為啥讓全球又愛又恨?
    在23日的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上,16歲的瑞典女孩格裡塔·桑伯格這樣「怒斥」在場的各國領導人。這個「咆哮會場」的女孩是近幾年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網紅」,她頻繁亮相世界級會議,呼籲人們關注氣候問題;但她也飽受爭議,無論是國家領導人還是網友,都曾對她發出批評和質疑。格裡塔·桑伯格在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上發言。
  • 哥倫比亞總統呼籲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新華社波哥大6月5日電(記者高春雨)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活動主辦國、哥倫比亞總統杜克當天呼籲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受新冠疫情影響,當天活動開幕式以視頻會議的形式舉行。哥倫比亞總統杜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等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人類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600萬人為氣候議題走上街頭
    當地時間周五(9月27日),上百萬人走上義大利街頭抗議全球變暖,而在另一個半球的紐西蘭,超過16萬人參與了遊行——約為該國總人口的3.5%。在他們中,有剛剛上學的兒童,也有已經工作的成年人。紐西蘭威靈頓一名女孩街頭抗議氣候變化長期以來,關於氣候變化的討論從未停止。
  •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國企業在行動(人民日報)
    此次峰會旨在推動地方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次國家層面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與會各方圍繞氣候變化、清潔能源利用、包容性經濟增長、可持續發展社區、土地和海洋管理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呼籲全球眾多城市、企業、社會機構聯合起來,「把全球氣候治理帶上新臺階」。峰會共同主席、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在開幕活動上介紹了中國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的作為。
  • 布魯塞爾逾萬人上街遊行
    歐聯網9月21日電 據歐聯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9月20日,比利時布魯塞爾大約有15000人走上街頭舉行和平示威活動,以響應瑞典少女格雷塔·滕伯格(Greta Thunberg)全球抗暖化呼籲,除學生外,成年人及老人也踴躍出席參加活動,共同籲政府採取行動。
  • 德國經歷最熱6月 默克爾呼籲應對氣候變化
    面對頻發的熱浪等極端天氣,德國總理默克爾日前在政府播客中呼籲加強應對氣候變化。默克爾說,今夏的炎熱天氣表明,極端天氣正變得愈加頻繁。她說,德國政府努力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比如德國正推動能源轉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並計劃在今年下半年推出進一步措施,以實現2030年的氣候目標,即溫室氣體排放較1990年減少55%。德國計劃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 寄自「歐洲之巔」近千張明信片呼籲應對氣候變化
    新華社瑞士因特拉肯3月20日電(記者劉曲)位於瑞士少女峰的歐洲海拔最高郵局20日寄出約900張明信片,帶著來自世界各地兒童和青少年的期望,呼籲全球政商領袖和國際組織負責人等採取切實行動應對氣候變化。這些明信片以一張尺寸打破吉尼斯紀錄、旨在喚起人們關注全球氣候變化的巨幅明信片為圖案製作而成,收信人包括聯合國秘書長、德國總理、英國首相等近11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以及商界領袖等。上述巨幅明信片於去年11月被放置在少女峰下的阿萊奇冰川上,佔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其中心位置印有「停止全球變暖」「1.5攝氏度」等字樣。
  • 研究呼籲全球優化土地管理應對氣候變化
    新華社倫敦2月20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愛丁堡大學日前發布一項研究報告說,為實現《巴黎協定》中的氣候目標,各國有必要優化土地使用,推動退耕還林,增加土地的碳匯能力,但這一過程的進展仍然太緩慢。  根據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各方以「國家自主決定」的方式為應對氣候變化作貢獻,以實現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較工業化前水平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的長期目標,並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  英國愛丁堡大學與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等機構的學者合作,分析了全球為應對氣候變化而實施的土地管理措施,發現如要達到目標,需要進一步落實並優化這些措施。
  • 斐濟總理及聯合國官員呼籲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新華社斐濟楠迪10月17日電(記者 張永興)斐濟總理姆拜尼馬拉馬及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阿明娜·穆罕默德17日呼籲國際社會採取共同行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斐濟是將於今年年底在德國波恩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3次締約方大會的主席國。
  • 日本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問題是世界十大環境問題之首,關係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引起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普遍關注,紛紛制定對策。本文概述日本如何應對氣候變化。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政策從戰略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因其地理、氣候等因素,氣候變化給日本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日本政府從戰略高度應對氣候變化。
  • 歐洲海拔最高郵局寄出近千張明信片 呼籲應對氣候變化
    歐洲海拔最高郵局寄出近千張明信片 呼籲應對氣候變化"← →"翻頁 3月20日,位於瑞士少女峰的歐洲海拔最高郵局20日寄出約900張明信片,帶著來自世界各地兒童和青少年的期望,呼籲全球政商領袖和國際組織負責人等採取切實行動應對氣候變化
  • 大批民眾走上街頭,利比亞全國多地爆發抗議,要政府24小時內辭職
    據央視新聞網8月26日報導,多家阿拉伯媒體消息,當地時間25日,利比亞全國多地爆發民眾抗議遊行,要求民族團結政府在24小時內辭職。據悉,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裡及部分西部城市爆發的民眾抗議遊行已經持續數日,25日當天,大批民眾走上街頭舉行了示威活動。
  • 古特雷斯呼籲各國採取更積極行動應對氣候變化
    中新網11月12日綜合報導,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日前稱,最新發布的數據已經對氣候變化敲響警鐘,國際社會必須展現更大的決心、迅速行動起來。他也指出,富裕國家承諾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協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但這筆錢大部分仍未到位。
  • 風暴襲擊後續影響持續 英國民眾呼籲重視氣候變化
    洪水不僅毀壞了民眾的房屋、造成日常生活不便和經濟損失,更帶來了長期的、致命的生活壓力。 民眾損失慘重、孤立無援英國《衛報》報導,隨時河水水位不斷上漲,突破堤壩的威脅也隨之而來。在受災地區,民眾不僅要與極端天氣狀況作鬥爭,還要為未來可能會產生的嚴重後果做準備。
  • 應對氣候變化,德國直面挑戰
    來源:科技日報德國聯邦政府上個月出臺了「氣候保護計劃2030」,以期達成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比1990年減少55%的目標。這是德國氣候內閣經過近半年的反覆磋商後最終推出的計劃。德國默克爾被稱為「氣候總理」,她希望以此回應德國激烈的黨派競爭和高漲的民眾呼聲,並在應對氣候變化歷史上留下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氣候已成為德國最熱政治議題德國原計劃在202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較1990年減少40%,但在9月20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默克爾總理終於不得不承認,這一目標很可能無法實現。她希望新出臺的「氣候保護計劃2030」能夠推動德國實現2030年的減排目標。
  • 紀念《巴黎協定》達成五周年:彰顯團結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雄心」
    紀念《巴黎協定》達成五周年:彰顯團結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雄心」中新社巴黎12月12日電 (記者 李洋)12月12日是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達成五周年。國際社會通過氣候雄心峰會等場合紀念這一歷史時刻,期待進一步動員社會各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展開具體行動。
  • 柬埔寨應對氣候變化,承諾2030年減碳18%
    為紀念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達成5周年,聯合國及有關國家12日以視頻方式舉行氣候雄心峰會。洪森總理在峰會上發表講話時表示,氣候變化已是不爭的事實,許多國家都經歷了氣候變化的衝擊,例如柬埔寨不久前遭受的大洪澇。
  • 馬拉喀什浮現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全景圖」
    中新社馬拉喀什11月13日電 (記者 李曉喻 俞嵐)正在此間舉行的馬拉喀什氣候大會上,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道路的「全景圖」越發清晰。中國政府「決心已定」中國代表團副團長、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巡視員謝極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正在採取更加有力的行動推動二氧化碳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