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新光:中國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世界典範
2015年11月30日,中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締約方大會,提出了「實現公約目標、引領綠色發展,凝聚全球力量、鼓勵廣泛參與,加大投入、強化行動保障,照顧各國國情、體現務實有效」的氣候治理中國方案,號召各方創造一個「各盡所能、合作共贏,奉行法治、公平正義,包容互鑑、共同發展」的未來,得到大多國家的響應。
-
專訪:唯有抓緊行動才能有效應對氣候變化——訪2019年氣候行動峰會...
新華社聯合國8月29日電專訪:唯有抓緊行動才能有效應對氣候變化——訪2019年氣候行動峰會聯合國秘書長特使德阿爾瓦新華社記者王建剛「面對來勢洶洶的氣候變化,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它的極大危害性和嚴重性,但真正能夠減緩甚至阻止氣候變化步伐的只有切實行動。」
-
哥倫比亞總統呼籲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新華社波哥大6月5日電(記者高春雨)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活動主辦國、哥倫比亞總統杜克當天呼籲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受新冠疫情影響,當天活動開幕式以視頻會議的形式舉行。哥倫比亞總統杜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等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2019年成為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二熱年份 聯合國呼籲採取行動實現...
來源:經濟日報日前,聯合國與世界氣象組織聯合發布了《2019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以下簡稱「聲明」)。聲明指出,2019年是全球有氣溫記錄以來第二熱的年份,由於溫室氣體水平持續上升,全球變暖的勢頭還將持續。
-
柬埔寨應對氣候變化,承諾2030年減碳18%
為紀念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達成5周年,聯合國及有關國家12日以視頻方式舉行氣候雄心峰會。洪森總理在峰會上發表講話時表示,氣候變化已是不爭的事實,許多國家都經歷了氣候變化的衝擊,例如柬埔寨不久前遭受的大洪澇。
-
兌現氣候治理承諾 國際社會願共同行動
兌現氣候治理承諾 國際社會願共同行動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電 綜合消息:12日,為紀念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達成5周年,聯合國及有關國家當日以視頻方式舉行氣候雄心峰會,進一步動員國際社會以共同行動應對氣候變化,推進多邊主義合作進程
-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雄心和決心(和音)
在全球氣候變化挑戰增多、氣候治理進入關鍵階段之際,中國倡議為全球氣候治理明確了方向、增強了信心、注入了動力。氣候變化關乎人民福祉和人類未來,應對氣候變化需要雄心和決心。5年前,各國領導人以最大的政治決心和智慧推動達成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為2020年後的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明確了方向。
-
氣候變化需世界各國攜手應對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凝聚各方共識,開展國際合作。人類正面臨嚴峻的氣候危機,已經沒有時間再等待徘徊,需要抓緊行動起來。唯有各國攜手同心,才能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9月23日在美國紐約召開。
-
聯合國呼籲各國宣布氣候緊急狀態
聯合國呼籲各國宣布氣候緊急狀態; ① 路透社12月12日消息,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周六在氣候峰會上致開幕詞時表示,世界各國領導人應在本國宣布「氣候緊急狀態」,以此刺激採取行動,避免災難性的全球變暖; ② 古特雷斯稱,在新冠大流行後推出的經濟復甦計劃代表了一個加速向低碳未來過渡的機會,但他警告說,這還不夠快。
-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國企業在行動(人民日報)
此次峰會旨在推動地方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次國家層面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與會各方圍繞氣候變化、清潔能源利用、包容性經濟增長、可持續發展社區、土地和海洋管理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呼籲全球眾多城市、企業、社會機構聯合起來,「把全球氣候治理帶上新臺階」。峰會共同主席、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在開幕活動上介紹了中國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的作為。
-
為生存而戰 斐濟繪製應對氣候變化藍圖
為生存而戰 斐濟繪製應對氣候變化藍圖海洋斐濟總檢察長兼經濟與氣候變化部長艾亞茲·賽義德-海尤姆7日向議會介紹政府打算提出的應對氣候變化法案,說應對全球變暖是「為我們的生存和生活而戰」。【生死攸關】英國《衛報》報導,斐濟政府制定的法案是「全球最具雄心的應對氣候變化立法項目之一」,將更嚴格限制使用塑料、設定2050年以前實現「零淨排放」的框架步驟、引入碳排放額度計劃,同時啟動受氣候變化威脅嚴重社區的遷移安置。斐濟議會定於9月審議法案。
-
帛琉呼籲澳大利亞加強應對氣候變化
【新華社微特稿】帛琉呼籲澳大利亞採取更多措施應對氣候變化,說太平洋的「大哥」有義務出手解決威脅相鄰島國生存的問題。法新社8月1日報導,受氣候變化影響,一些太平洋低洼島國面臨海平面上升威脅,另一些國家頻繁遭受猛烈的颶風襲擊。
-
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一直積極參與和推動國際團結合作。」中歐數字協會主任克勞迪婭·韋諾蒂認為,在氣候變化挑戰面前,人類命運與共,堅持多邊主義才能有效應對共同難題。「應對氣候變化將是國際合作最有希望的領域之一」。義大利經濟發展部前副部長米凱萊·傑拉奇表示,國際社會應進一步加強多邊協調與合作,共同行動、因地制宜,切實增強綠色發展的信心。
-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為使國際社會充分了解中國「十一五」期間應對氣候變化採取的政策與行動、取得的積極成效以及「十二五」期間應對氣候變化的總體部署及有關談判立場,特發表本白皮書。四、全社會參與 中國積極宣傳應對氣候變化科學知識,提高公眾的低碳發展意識,注重發揮民間組織、媒體等各方面的積極性,採取多種渠道和手段引導全民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行動。
-
堅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定力 繼續做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
「《巴黎協定》的達成是全球氣候治理史上的裡程碑,我們不能讓這一成果付諸東流。各方要共同推動協定實施。中國將繼續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百分之百承擔自己的義務。」這給處於搖擺狀態的國家吃了定心丸,使面臨不確定性的多邊進程穩住了陣腳。
-
研究呼籲全球優化土地管理應對氣候變化
新華社倫敦2月20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愛丁堡大學日前發布一項研究報告說,為實現《巴黎協定》中的氣候目標,各國有必要優化土地使用,推動退耕還林,增加土地的碳匯能力,但這一過程的進展仍然太緩慢。 根據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各方以「國家自主決定」的方式為應對氣候變化作貢獻,以實現將全球平均氣溫升幅較工業化前水平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的長期目標,並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 英國愛丁堡大學與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等機構的學者合作,分析了全球為應對氣候變化而實施的土地管理措施,發現如要達到目標,需要進一步落實並優化這些措施。
-
在波蘭氣候大會上講述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地方行動」
「應對氣候變化的地方行動」邊會在「中國角」舉辦 主辦方供圖 攝中新網卡託維茲12月8日電 (記者 陳溯)氣候變化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安全威脅,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近年來,中國各地採取多項措施,推動節能減排,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努力和貢獻。在卡託維茲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4)期間,「應對氣候變化的地方行動」邊會成功舉辦,在世界舞臺上展示中國各地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與成就。該邊會由中國國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能源基金會和美國可持續發展社區協會共同舉辦。
-
西雅圖會議:化共同利益為共同行動 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性挑戰
從對子孫後代負責的高度,各國應該採取切實措施,把共同利益轉化為強有力的共同行動。這是亞太各國面臨的最急迫任務。這次會議針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全球性挑戰,圍繞能源革命、環境保護、新型城市與零碳建築、科技創新與技術合作、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金融合作、建立全球合作的夥伴關係等多方面,展開了專題性交流探討。
-
斐濟總理及聯合國官員呼籲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新華社斐濟楠迪10月17日電(記者 張永興)斐濟總理姆拜尼馬拉馬及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阿明娜·穆罕默德17日呼籲國際社會採取共同行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斐濟是將於今年年底在德國波恩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3次締約方大會的主席國。
-
法國逾十萬民眾走上街頭 呼籲政府應對氣候變化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莉蘭】據法國《歐洲時報》9月9日援引法新社報導,法國當地時間9月9日,全法各地民眾響應「公民號召」,上街示威,呼籲政府採取措施應對氣候變化,這是法國民眾在環保方面前所未有的一次動員,組織單位聲稱當天共有10萬多民眾上街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