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樂山訊(記者 葉海燕) 樂山一尊佛,夾江一張紙。樂山市夾江縣,自古以來因造紙業興旺,尤以馬村鎮聞名。沿襲千年的古法造紙工藝與研學旅行怎樣結合?昨(21)日,2020世界研學旅遊大會期間,專家學者、行業精英來到夾江縣馬村鎮,考察體驗特色研學旅遊線路及課程。
研學課程《夾江年畫》
20世紀40年代初,著名書畫家張大千為覓好紙,兩次來到夾江,深入馬村鎮「尋紙」,與造紙大戶石子清之子石國良共同研製出著名的「蜀箋」、「蓮花箋」大風堂專用書畫紙。嘉賓們先後來到大千紙坊和大千紙故裡研學基地,聆聽張大千與「夾江紙」的故事,並觀摩研學課堂,體驗研學課程《抄撈紙張》《夾江年畫》《古法花草紙》《先師祭拜》。
嘉賓觀摩研學課程《蔡倫先師祭拜》
據了解,大千紙故裡研學基地於今年8月開業迎客,基地設有大千古法造紙陳列館、漢文化體驗館、古法造紙體驗中心、年畫拓印裝裱、名家書畫作品展覽館等。基地通過故事化、主題化、科普化、趣味化的教學形式,形成了一套「行前導學、行中研學、行後評學」的研學課程系統化體系。
嘉賓體驗製作花草紙
在大千紙故裡研學基地,嘉賓們全程觀看、體驗了竹子到竹漿再到紙張的過程。抄撈紙張,放上花草作點綴,淋上一層紙漿,最後進行烘乾,經過幾個簡單的步驟一張花草紙便完成了。《古法花草紙》研學課堂上,身著漢服的小朋友在聚精會神地用花草設計造型,嘉賓們也被這個環節深深吸引,興致盎然地動手參與製作起了花草紙,並把它帶回家留作紀念。
成都探路者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青少部負責人沈興委全程都在興致勃勃地參與古法手工造紙體驗。「研學旅遊的用戶目前主要以中小學生為主。夾江這條研學古法造紙的旅遊線路,充分體現了研學旅遊寓教於樂的理念。刷壁、抄紙等造紙過程的體驗,課程設計豐富,在保證研學旅遊安全性的同時,也契合了學生的趣味性需求。」
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對外交流與合作處調研員王榮國對夾江研學旅行線路也作出了肯定評價:「造紙術是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傳統文化的體驗是研學旅遊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不同於傳統的走馬觀花式旅遊,夾江以古法造紙為主題的研學旅遊線路突出了參與感,滿足了遊客的文化體驗需求。作為文化聖地——山東,擁有眾多人文歷史景點,我認為與夾江的傳統文化研學旅行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希望未來兩地在研學旅遊方面可以互相學習,各取所長。」
觀摩古法造紙
作為研學旅遊方面的專家學者、行業精英,對夾江研學基地的發展有怎樣的建議呢?
黃山徽州國際旅行社董事長潘峰多年從事徽文化研學,他談道:「研學基地和研學營地是有所區別的,研學營地,學生們可以在研學營地進行集體旅行、集中食宿、集體實踐等,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大千紙故裡研學基地可以為提供學生食宿服務,加大內容開發,將研學旅遊基地發展成為研學旅遊營地。」
沈興委建議:「在研學基地周圍,有山、有竹、有田園,若能融入一些自然教育會使課程更加豐富。古法造紙體驗後,我認為可以做一些傳統文化的延伸,例如學生們在自己製作出來的書畫紙上,用毛筆進行試紙。」
嘉賓參觀大千紙坊
2020世界研學旅遊大會上,樂山圍繞「樂遊嘉學」的主題,按照世界研學旅遊的標準,整合資源、創新思路、完善要素、設計產品,首批推出6條具有樂山特色、富有地域文化的研學旅遊主題線路。大會期間,與會嘉賓對峨眉雪芽有機茶研學基地、樂山大佛東坡樓研學基地、夾江大千紙故裡研學基地進行了考察。
據悉,樂山作為重要的旅遊目的地,有著豐富和高品質的研學旅遊資源。近幾年來,樂山積極探索、大膽實踐,研學旅遊已初具規模,目前,全市已建成各類研學基地20家,開發70餘項研學課程。
來源:四川在線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