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揚州打造「一環四區」菜籃子基地 槐泗10億元5000畝蔬菜基地籤約
揚州菜農使用旋耕機翻土(資料圖片)。陳高君攝
原標題:揚州新「1161菜籃子工程」重要部分 槐泗10億元5000畝蔬菜基地籤約
前天,位於揚州城北的槐泗鎮蔬菜基地項目正式籤約。項目總投入10億元,根據建設規劃,蔬菜基地採取流轉土地,分批建設的模式,2016年一期建設552畝。5年後,5000畝蔬菜基地全部建成,每天可為揚州城區供應68噸新鮮蔬菜。
作為揚州新「1161菜籃子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槐泗蔬菜基地力爭通過3-5年的時間,打造成一座省內領先、全國一流的集「現代種植、科技創新、休閒觀光」於一體的綜合性現代農業示範園。
總投入10億,5年建成5000畝
槐泗蔬菜基地是揚州新「1161」菜籃子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核心目的是滿足揚州市民餐桌上的新鮮蔬菜需求。基地主要分布於陳院、許巷、肖胡、陳溝四個村,距離揚州市中心僅12公裡,區位優越,交通便利。
前天上午,邗江區槐泗鎮與蘇州君悅集團就合作建設槐泗蔬菜基地達成協議,並舉行了項目合作籤約儀式。據悉,由蘇州君悅集團開發的農業項目,註冊資本金1億元,總投入約10億元。根據項目發展規劃,「十三五」期間蔬菜基地建成5000畝規模,重點開展蔬菜生產、食用菌生產、農業觀光、採摘體驗、物流配送、出口加工、科技成果展示推廣等經營項目。
日供城區68噸,以葉菜為主
蔬菜基地採取流轉土地、分批建設的模式,2016年一期建設552畝,其中,市菜籃子工程252畝,區菜籃子工程300畝。
槐泗鎮分管農業的負責人張啟東跟記者算了一筆帳,到2010年槐泗建成5000畝蔬菜基地,按照每畝可產出蔬菜5噸計算,一年生產25000噸,每天可為揚州城區供應68噸健康、綠色、無汙染的新鮮蔬菜。
「槐泗鎮的土壤條件基本上適合種植各類蔬菜,一期以常見的葉菜類蔬菜為主,一部分蔬菜採用無土栽培的方式。」張啟東介紹,所謂的「無土栽培」,是指不需要土壤,用營養液栽培。根據蔬菜所需的營養,有計劃供應。
面對即將到來的寒冬,張啟東表示,冬天蔬菜容易被凍死,基地會通一條管道給蔬菜「供暖」。另外,大棚內有溫度計測量棚內溫度,可根據室溫自動調節。
3-5年建成現代農業示範園
根據規劃,槐泗蔬菜基地要打造成揚州蔬菜生產、農業科技應用、農旅融合發展、蔬菜產品出口創匯的示範基地。5000畝蔬菜基地會規劃出一小部分試驗田,用於科學試驗。張啟東介紹,「我們打算與一些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引進、開發蔬菜新品種。比如有一些國外的蔬菜新品種,在揚州人的餐桌上不怎麼能看到,那麼,可以考慮將這些品種移植到揚州栽培。主要通過改良土壤的方式,讓這些『洋玩意兒』能夠在揚州生長。當然,這些還需要基地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努力。」
同時,基地力爭通過3-5年的時間,積極發展科研與農業觀光,將園區打造成一座省內領先、全國一流的集「現代種植、科技創新、休閒觀光」於一體的綜合性現代農業示範園。(陳潔 羌伊然)
【新聞連結】
揚州形成「一環四區」菜籃子基地
今年起,我市啟動新一輪「菜籃子」基地建設,對「1161」「菜籃子」工程也有了全新定義。第一個「1」是形成「一環四區」市區「菜籃子」生產布局;第二個「1」指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優質蔬菜生產保障體系,「6」指的是利用電子商務、直營直銷的蔬菜佔銷售總量的60%;最後一個「1」指的是揚州城區市民每人每天平均消費1斤優質、安全蔬菜(通過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或有機食品認證的蔬菜)。
2016年以前,揚州市區「菜籃子」基地有兩個——分別位於南面的廣陵區沙頭鎮和東面的江都區吳橋、小紀鎮。今年,我市在現有的「菜籃子」基地基礎上,在西邊開發區樸席鎮和北邊邗江區的槐泗、甘泉一帶新建「菜籃子」基地,形成環主城區的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生態良好、設施完善、保障有力的「一環四區」市區「菜籃子」工程基地。
為能給市民提供安全優質的蔬菜,新一輪「菜籃子」工程鼓勵創新,包括蔬菜新品種的引進與培育、設施蔬菜土壤連作障礙防控技術體系、蔬菜重大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體系、蔬菜精準化栽培技術體系、服務模式創新等。
(責編:馬曉波、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