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Lexie,編輯:Lu,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2020年讓全球人民都好好體驗了一把「宅家」的快樂與痛苦,在苦練廚藝、居家健身、遠程工作中,人們意識到了自己的家其實不再只是一個放衣服、洗澡、和睡覺的地方,而是每天給予我們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庇護所,家的裝潢和環境也將影響到我們的心情,基於這樣的考慮,人們開始為自己的家「添磚加瓦」…
疫情期間,家具家居品類的炙手可熱也是看得見,據家具3D可視化平臺Cylindo7月的數據顯示,1月~4月間:
全美家具零售商線上銷售額同比從49%增長到了68%;
家具家居相關網站的訪問量從15.6億增長到了17億;
線上家具家居購物的交易額增長了97%;
全美家居市場2020年收入將達到2330億美元,並將在2020-2020年每年實現4.3%的增速…
人們購買家具和家居裝飾品的方式和平臺也多了起來,宜家樣板間已經不再能滿足這一代消費者的花樣口味,隨之而來的是許多新品牌想要攻佔這一時代新「三大件」的火熱賽場。
摩登消費者,摩登的沙發購買
隨著一批年輕消費者成長,主要生活場景也從臥室擴展到了可以聚會、休憩等適合多人社交的客廳,沙發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家具三大件之一,他們傾向於更加小眾、摩登而便捷的沙發購買方案。
自從Casper床墊橫空出世,似乎沒有DTC公司不想奇襲的消費領域,BUrrow便是一家迅速佔領沙發高地的公司。
孵化於YC加速器,Burrow在2017年開始推出模塊沙發產品,與宜家產品相似,Burrow的沙發模塊也是裝在一個個的箱子裡進行運輸,但與宜家不同的是,Burrow的模塊沙發安裝起來不需要任何的工具,只需要將模塊簡單相連便可在10分鐘內安裝完畢,這樣的設計既方便運輸又方便組裝,對於常常搬家的年輕消費者來說,更是一大優勢。
想想「老友記」裡經典的Ross搬沙發場景,就不難想見Burrow的模式可以省多少勁!
Burrow的產品定位主打高性價比,比如行業基本價格約為1895美元的沙發,Burrow上賣大概1395美元,低價卻並沒有犧牲質量,Burrow的沙發取材選用可持續方式獲取的木材,耐用的不鏽鋼鎖扣,無毒坐墊和耐用布料,並且打造出了摩登簡約的外觀,甚至還有內置電源插口和USB接口。
但是因為採用了垂直設計-生產-銷售的模式,減少了不必要環節的花費,才能保持低價和免郵費的保證,應了他們的宣言「不將就」。
在營銷模式上,Burrow也採用了Casper「售賣生活方式」的腳本,目前的產品線從沙發擴展到了茶几、桌子、擱腳凳、甚至是置物架和地毯,如果一個消費者買到了滿意的沙發,便會同時添置其他物件,打造完美客廳。
今年年初,Burrow還在自己位於紐約Soho的旗艦店內找了幾個「室友」- 同在DTC家裝領域的油漆公司Clare和植物公司The Sill,三家聯手打造出了一間完美的客廳樣板間,讓消費者「欲罷不能」,但旗艦店只是作展示用,店內不進行任何產品的售賣。
Coresight Research的一項研究表明,如今想要賣家具,一個公司要線上線下兩手抓,包括宜家、Williams-Sonoma等傳統家居零售商正在轉戰線上,而面臨著來自Macy’s,Pottery Barn和 West Elm等多家的強勁競爭,Burrow等一批以數字原生垂直品牌模式崛起的家居品牌也明白實體店和樣板間所具備的展示作用必不可少。
Burrow至今總融資額達到了2910萬美元,背後的投資者包括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Correlation Ventures,Red & Blue Ventures和Y Combinator Continuity等,最新一輪融資發生在今年5月。
說到樣板間,最近一家由華裔創始人創辦的公司甚至想把樣板間的場景發展到人們的後院。
總部位於加州Santa Monica的Outer最初亮相於2019年的SharkTank節目,當下就得到了Kevin O』Leary 和Lori Greiner兩位shark的offer,最後選擇了Lori的offer:75萬美元的投資換5%的股權,Outer的每一單她都將獲得30美元的利潤,直到她拿回100萬美元。
Outer的主打產品是一款採用科技環保面料打造的戶外沙發,坐墊材質十分舒服,帶來勝似床墊一般的舒適感,同時這款沙發還擁有專利設計OuterShell™,這一採用嵌入式的沙發外罩能夠在下雨天和起灰的時候輕鬆的把坐墊和靠墊罩住,防水防黴,保持沙發的潔淨和乾燥。
Outer的沙發定價約為5000美元,這一價格在DTC行業內比起來並不便宜,但Outer所看中的美國中高端消費者市場十分買帳。根據數字廣告公司Criteo的數據顯示,春季戶外家具的銷量增長了428%, 疫情的發生也讓家居行業整體騰飛。
一直以來,戶外家居市場都缺少「挑戰者」,少有專業的垂直品牌,大多產品只是大型家具家居公司的副線,但其實與室內家居相比,戶外產品的復購率更高,使用場景卻比較固定,在產品設計上踩雷的風險較小。
Outer趁了這一東風趕緊出來「炸場」,產品剛面世4個月就達到了80萬美元的銷售成績,今年的表現更是穩超行業基準,很快實現盈利,這在只創立兩年的公司中是很少見的。
就在今年6月,Outer完成了430萬美元融資。Outer的投資人包括梅花創投、險峰長青、矽谷早期風投UpHonest Capital等。目前Outer的產品線已經擴展到了戶外地毯,接下來還準備推出餐桌和椅子等戶外家具,目標是成為戶外家居生活品牌的代名詞。
在產品展示上,Outer創新性的把沙發產品的展示場景搬到了消費者的後院,任何購買了Outer產品的用戶都可以申請成為鄰裡樣板間,以此換取10%的折扣,這種賺取佣金的大使模式在北美DTC大大小小的品牌中十分流行,對Outer來說更是大大省去了實體店的開銷。
將沙發放到生動的生活場景下進行展示讓消費者心裡更加有譜,方便掌握家具尺寸和裝修風格,同時還能夠在顧客之間產生社交紐帶,直接增強用戶群的粘性,這一營銷模式也是利用了美國社會強烈的鄰裡文化和中高端消費者渴望結識「門當戶對」好友的心理。
像許多DTC品牌一樣,Outer也十分注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實踐,不但參與了「為地球捐1%」公益組織,在原料的選材上也堅持使用耐用環保的材料,每個沙發的柳條大約由100個塑料瓶製成,整個沙發材料100%可回收。
像Outer和Burrow這樣選取環保和可持續原料的家居品牌並不少,來自美國Minneapolis州的戶外家具品牌Yardbird在今年3月完成了440萬美元的融資。
Yardbird的戶外家居產品包括沙發、座椅、靠枕、餐桌、茶几等等,最重要的是原材料都是從海洋和海灘收集到的塑料,僅在2020年,Yardbird就將75000磅的塑料製品製成了家具,這代表著它每生產一件樹脂合成材料做成的柳條家具中,有一半都是可回收材料,這使得他們達到了減少外包裝材質浪費超行業30%的目標。
除了原料選材,Yardbird還參與了「CarbonFund」公益組織,在通勤、產品運輸、日常運營中也承諾減少碳排放。
從3月開始,Yardbird開始實行「無接觸交付」後銷量就一直穩步增長,疫情初期,Yardbird每周的銷量能達到100萬美元,消費者們對戶外家居,尤其是環保戶外家居的需求增長看得見。
全球環保家具市場在2019年價值352億,接下來隨著全球範圍內更多環保住房項目的推出,更多公司開始選用環保材質進行家具生產,以及以千禧一代和Z世代為代表的新一代消費者對於環保家居產品的需求增加,這一市場將在2027年達到598億美元。
歐美的疫情目前還是失控狀態,多個城市將開啟新一輪封閉政策,加上節假日的到來, 人們對於家具家居的需求無疑又將迎來小高潮,但失去了樣板間這個展示平臺,線上將成為選購家具的主戰場,不過對於家具這種難以隔著屏幕進行估量的大件兒,當然要採取一點高科技的手段。
「雲」看家具
AR(增強現實)看家具其實早在2017年就開始陸陸續續的被各大零售商所採用了,比如Target…
還有Wayfair...
Wayfair通過使用Google的Google’s ARCore和蘋果的ARKit,Wayfair打造出的「View in Room 3D」功能讓用戶只需拍一張房間的照片,就可以將Wayfair所售賣的各件家具單品添加到照片上,因為採用了3D效果,用戶可以從各個角度查看效果,做出最放心的購買決定。
宜家作為家居行業領導品牌,在科技賦能上也當仁不讓,在2017年就通過蘋果的 ARKit技術推出了AR看家具功能,為了讓消費者看到最真實的家具效果,在成像上注重根據不同的光線可以調整陰影,同時還原三維立體效果,超過2000多件家具都可以被添加到app中即時查看效果。
就在4月,宜家完成了對總部位於加州Mountain View的AI成像技術科創公司Geomagical Labs的收購。
Geomagical Labs的首款產品讓用戶可以快速掃描房間,在幾分鐘的時間內就渲染成3D全景圖片,移除家具後可以通過宜家網頁版或app進行新家具的添加,交換空間是分分鐘的事情。
Geomagical Labs專注的計算機視覺領域在最近已經成為了熱門收購目標,包括Apple和Google等公司都不停有動作,據說Geomagical Labs對於依了宜家這一結果也非常滿意,因為與其被納入成為其他技術的一部分,他們更想讓這份技術「見天日」,能為消費者所用。
在今年4月,亞馬遜推出了最新的AR購物工具-Room Decorator,與此前不同的是,這一新功能允許用戶同時將多件家具和家居裝飾品放進鏡頭裡,這樣用戶就可以看到房間整體的風格。這項新功能還讓用戶不在家的時候也可以使用,只要事先拍好AR照片就可以了。
亞馬遜在2017年就在它的iOS app上推出了叫做AR View的功能,不過當時限於一次只能添加一件家具,這次的升級不但可以同時看多款家具,系統還會進行一系列其他可能搭配的產品建議。
這項功能由此前打造出Showroom功能的團隊打造,通過Showroom用戶可以自由更換家具,還可以改變牆壁和地板的顏色,但對於房間和家具數量都有所局限,如果說Showroom是讓用戶在想像中打造理想之家的話,Room Decorator則是讓這理想之家更加可視化,高清和等比的物體成像讓用戶的購買更加準確,沉浸式的消費體驗也更容易引導購買。
根據Google調查顯示,每3個人中有2個人表示會在購物時使用AR技術幫助購買,TechCrunch的數據也顯示,到2021年消費者每花的10美元中,有2美元都是得益於使用了AR技術。
毫無疑問,隨著這兩年電商的蒸蒸日上和家具家居屬於電商增速最快的產品品類,AR將成為消費者選購時的得力助手。
除了對家具選購和產品本身的要求更高,如今的消費者們對於擁有家具的形式也有所改變,租賃成了新的潮流。
家具租賃:給你想要的自由
今年27歲的Zach Mohammed和男友一起住在紐約,他們客廳裡的所有家具包括沙發、茶几、酒架、飯桌…都不算是自己的,而是每個月花200刀租來的,他們認為這一花銷非常值,雖然沒有「得到」的快感,但是租家具帶來了可以隨時搬家和換家具的自由。
這份自由,足以成為一系列初創企業的商業模式。Feather和Fernish就是目前較為知名的兩家,都成立於2017年。它們並不是家具租賃服務的開山鼻祖,比如創立於1973年的Rent-A-Center就已經存在許多年了,但它的受眾主要是低收入人群。
相比起來,性價比並不是Feather和Fernish的主打,從它們服務的城市中就可看出來了,Feather的服務目前在紐約、洛杉磯、舊金山,Fernish在洛杉磯和西雅圖,合作夥伴是走輕奢路線的精緻零售商,比如West Elm,Crate & Barrel,CB2等等,他們的家具價格也並沒有便宜。
West Elm上價值899刀的沙發,Feather的用戶可以以每月52刀的價格租一年,或者201刀的價格租2個月,如果租滿一年想要買下來,直接付差價就可以擁有了。
Fernish採取類似的付費模式,用戶可以自由選擇擁有一件家具多久,在付費階段結束後可以選擇續費/買斷/換購別件家具,Fernish的創始人表示這種根據租賃時長來定價的方式和基本的商業模式可以很快盈利。
兩家公司的宣言上都表明「靈活」是最大的特點,將消費者從無盡的挑買家具和搬家中解救出來就足以成為最大賣點。
疫情前Fernish在2019的成績已經非常亮眼了,年增長達到了10倍,疫情發生後受益於居家工作的潮流,Fernish適用於家庭辦公室的產品銷量更是有300%的增長,像是抱枕、地毯等裝飾品也有90%的增長。
它們所提供的這份自由,也讓投資者願意買單,Feather在今年2月份完成了3千萬美元的B輪融資,由 Cobalt Capital領投,此前投資者包括Spark Capital, Kleiner Perkins, Bain Capital Ventures, Y Combinator等多家跟投。
Fernish在今年3月也完成了由Khosla Ventures領投的1500萬美元A輪融資,參投者還包括Zillow創始人Spencer Rascoff,HotelTonight創始人Jared Simon, Scopely創始人Eytan Elbaz, 還有一眾前亞馬遜高層等。
全球家居租賃市場在2018到2024年間將以5.2%的複合年增長率迅速成長,預計在2024年會達到4723億美元。
投資者押中的正是這一代消費者「不安分」的內心,以千禧一代為代表的年輕一代開始普遍將結婚生子、買車買房等裡程碑推後甚至十年。
數據顯示,從1960年到2017年,全美年輕成年人房屋擁有權的指數降低了10%,35歲以下人群中65%的人都是在租房,這一「人在路上,四海為家」的生活態度,讓生活是租來的成為常態。
在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世界裡,享受比擁有重要,從Netflix的租影視,到Spotify的租音樂,流媒體讓虛擬物件都可以被雲分享,那家具又有何不可呢?
在減少家具浪費、增加循環利用率上,除租用外,讓退貨更加流暢方便是另一條路線。比如來自美國Austin的初創公司FloorFound, 它就在10月剛剛完成了來自專注於供應鏈科技創新的Schematic Ventures的Pre seed輪融資。
隨著電商增長迅速,大型物件終端市場物流也從中受益,早在疫情前,家具、健身用品等大件商品已經是電商中增速最快的品類了,疫情的發生更是讓這些產品在各大平臺上迅速售罄,有瘋狂購物,就有之後的退貨換貨。
家具的退貨尤其麻煩,更不理想的是,大多數家具被退之後直接會被扔到垃圾場,不再見天日,這之中包括許多接近全新且條件尚好的物件。
根據EPA(美國環保機構)的數據顯示,在2017年約有196億磅的家具被扔進了垃圾場,假設一個普通3座沙發大約重350磅的話,僅在這一年就有5600萬件沙發被丟棄。
FloorFound的宗旨是想讓任何人退家具跟退衣服一樣簡單,通過和多個三方物流公司合作,當用戶將物品輸入平臺後,會有專人來取貨直接運到當地的倉庫,在這裡家具會被重新拍照、掃描、檢查使用情況和重新定價,再次售賣。
FloorFound的退貨和再售賣兩手抓的方式也盯準了兩個市場,一是目前價值400億美元的線上家具退貨市場,在接下來的5年時間內,將有4000萬到5000萬件家具將被丟棄。
物流服務Pilot Freight Services的數據顯示,目前電商購物的退貨率約為30%,但與包裹物流市場4家公司佔據90%份額的情況相比,在大件物品物流市場,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家佔超7%。
另一個則是二手家具再售賣市場,目前價值225億美元,FloorFound預計將在接下來的5年內搶佔25%的份額。
同時它也正在緊鑼密鼓的發展新的合作夥伴,目前包括Floyd Home,Inside Weather,Outer和Feather等家具公司都開始使用FloorFound的服務。
不管是純技術的改善,還是營銷運輸、供應鏈的模式革新,家具家居市場都將在這幾年經歷全新的洗禮,這一代年輕的消費者也將和市場互幫互助,用他們的需求定義新的家居品牌,也感謝這些公司的奇思妙想,讓每個人都能在彈指之間、足不出戶就能打造理想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