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特克斯縣城,一眼見到的是八卦城城標。在巨大犁鏵形狀的黑白雕塑城標上,鑲嵌著兩個象徵陰陽魚眼睛的黑白圓球。其四周用花崗巖建成,上面刻有「天、地、雷、電、水、火、山、澤」與「乾、坤、震、坎、艮、巽、離、兌」八個不同的三畫卦。城標外圍由64根鐵柱組成,象徵易經的64卦。
據《特克斯縣誌》記載,特克斯八卦城最早出現在南宋時期。當時,道教全真七子之一、「長春真人」丘處機應成吉思汗之邀,前往西域向大汗指教治國扶民方略和長生不老之道。丘處機歷時三年遊天山,被途中集山之剛氣、川之柔順、水之盛脈為一體的特克斯河谷所動,便以此作為八卦城的風水核心,確定了坎北、離南、震東、兌西四個方位,形成特克斯八卦城最原始的雛形。
700餘年後,1936年冬,擔任伊犁屯墾使兼警備司令的邱宗浚在特克斯查勘時發現了這一雛形,親自設計了八卦城圖,並於1937年春開始擇址興建。1939年,八卦城基本成形,之後數年逐漸完善。於是有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八卦城。
據悉,在建城過程中,由於沒有線繩,時任特克斯縣長的伊犁惠遠人班吉春(錫伯族)指派專人從商鋪中購來成捆的布匹,撕成布條,連結成長長的布條繩線,然後再用20頭牛拉犁犁出了八卦城街道的雛形。時至今日,八卦城已經歷了近八十載風雨歲月。
特克斯八卦城據《周易》八卦「後天圖」設計。縣城呈放射狀圓形,面積8平方公裡,以佔地26畝的八卦公園為軸心,向外輻射乾、坤、震、坎、艮、巽、離、兌八條大街,並以四條環路相連。
縣城以中心八卦文化廣場為太極「陰陽」兩儀,按八卦方位以相等距離、相同角度如射線般由裡向外延伸出八條主街,每條主街長1200米,每隔360米設一條連接八條主街的環路,由中心向外依次共設四條環路。
一環路環繞中心八卦文化廣場,路的外側是商鋪和公共服務設施建築群,樓宇呈均勻的梯形狀首尾相接;二環路兩側主要分布的是行政企事業單位,建築密度較低,樓房被綠蔭遮掩;三環路與四環路之間,則是城鎮居民小區。其中,一環八條街,二環十六條街,三環三十二條街,四環六十四條街。
這些街道按八卦方位形成六十四卦,充分地折射了64卦、386爻的易經數理。為不使人迷路,各街都放置有方位說明牌。
整個縣城呈放射狀圓形,街道布局宛若神奇迷宮,路路瞿通、街街環連,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惟一的一座保存良好、卦爻完整,也是規模最大的八卦城。
城中心的八卦廣場佔地約60畝,廣場內每條街根據「八卦後天圖」定位,用彩色石磚鋪就相應的三畫卦符號,並放置相應寓意的雕塑。雕塑內容是人物和動物,內含周易文化寓意,借用人物的男女、動物的種類、所放的位置來反映八卦所代表的方位和陰陽等。這些雕塑生動地體現了三畫卦的寓意,把深奧複雜難懂的「八卦」用直觀簡明的雕塑方式一一闡明。
廣場正面有一座雕龍刻鳳的門樓,於1993年修建。門樓上方刻有太極圖、伏羲出世、文王坐監、亢龍有悔、天馬行空五幅具有易經內涵的畫圖。繞過石刻,向後聳立著50餘米高的八卦觀光塔。站到觀光塔頂可以鳥瞰整個八卦城,以及遠處的牧區草原。
據《史記》載:「西伯,囚獄裡,演《周易》」。周文王被殷紂王囚禁於囚獄期間,推演六十四卦,並創作了「卦詞」。後來又與他的兒子周公一起創作了「爻詞」,於是形成了留傳至今的《周易》。
《周易》以八卦為本,依其卦之性質配以方位。易學分「先天學」和「後天學」。先天學者排列八卦方位,依伏羲之方位說,名曰「先天圖」。後天學者排列八卦方位,依周文王之方位說,名曰「後天圖」。查歷代方位定向,多依後天圖說,因此,周文王的後天八卦在民間影響深遠至今。
跨過兩扇碩大的朱紅大門,進入2005年開園的八卦公園,入眼便是周文王銅像。銅像高4.25米,重達2噸,純銅澆鑄。蘊含周易八卦文化內涵的大型基座,底座是平面太極圖,基座下的青石板有天幹地支64卦12屬相,基座鐫刻有「周文王」、「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和「文王記」,均由國內書法家題寫。
綜合自特克斯零距離(ID:tksw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