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好吃,又要簡單,來試試用最簡單的做法,做出好吃的湯麵吧!
首先,我們要按照個人喜好,做一道選擇題:①直接使用煮麵條的水作湯。②湯和面分開煮。兩種不一樣的做法,第一種會產生一種麵糊一樣的湯。第二種做法,則能夠做出一碗清湯麵。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兩種不一樣的做法。
直接使用煮麵條的水作湯
直接使用煮麵條的水作湯底,是最簡單的一種做法,這個做法適合要求快速、節約時間的朋友。以這個做法煮出來的湯麵,麵湯呈糊狀而且黏稠。特別是煮溼麵條,黏稠的口感更加明顯。喜歡麵湯有粘稠感的朋友,可以選擇這個做法。
操作步驟:①準備湯底。麵湯要有肉味和青菜的味道,吃起來才更好吃。所以我們要先把肉味煮出來。鍋中下入足夠的清水,放到電磁爐上面燒開。在燒水的過程中,切一點肉片,用適量生粉、花生油、食鹽和少許生抽拌勻醃製,使肉片入底味,這樣煮出來的肉片不會太粗老。
水燒開後,倒入肉片,略煮片刻,用筷子把肉片打散,然後再煮2~3分鐘。這樣煮出來的湯底就有肉的甜味了。
②煮麵條。湯底已經有了肉味,這時候就可以開始煮麵條了。麵條下入鍋中,及時用筷子打散,以防粘結和粘鍋。乾麵條和溼麵條都是一樣,在鍋中煮2~3分鐘,就已經熟了。
如果是比較寬厚的掛麵或者手擀麵,則需要多煮一會,將其煮軟、煮透。③下青菜及調味。青菜比較容易燙熟,所以在最後下入鍋中汆燙。青菜入鍋以後,也要使用筷子將其幾時打散,否則青菜擠在一起,容易焐黃變黑,影響看相和食慾。鍋中青菜煮至變色,就可以開始調味了。
調味不需要太複雜,肉片醃製的時候,已經放了少許花生油,所以後期不需要再放油了,這樣可以避免麵湯油膩。
加入適量的食鹽,依個人口味,淋入少許生抽,關火起鍋之後,再撒入適量胡椒粉拌勻,一碗湯麵就做好了。
這個煮法是最簡單,而且一氣呵成的做法。喜歡吃雞蛋的朋友,還可以在調味之後打入蛋花,水再次沸騰之前關火,這樣煮的雞蛋花非常滑嫩。
湯和面分開煮的做法
把湯底和麵條分開來煮,麵湯會非常清澈,沒有黏黏糊糊的感覺。以這個做法來煮麵條,同樣是非常簡單而又好吃,只是需要花多一點點時間,和做法稍微繁瑣一點而已。操作步驟:①準備湯底。這個做法,同樣是需要先準備湯底。湯底先備好,再煮麵條,麵條煮熟後直接撈起放到湯底裡面,才不會粘結。湯底的製作,口味因人而異。這裡給大家介紹兩種做法,一種非常簡便,一種比較有層次感。湯底做法1:跟上面的做法一樣,水燒開後加入肉片(肉丸或者肉餡均可,也可以再弄點豬雜,味道更加鮮甜),煮2~3分鐘使湯中帶有肉味。
肉煮好以後,加入青菜汆燙,至青菜變色之後,加入適量食鹽調味,再淋入少許生抽(少許生抽的加入,可以吊出湯底的鮮甜味道),然後把煮好的湯底倒入大碗裡面待用。
湯底做法2:這個做法是最簡便的一種做法,沒有肉和青菜,同樣能夠做到鮮甜的湯底。取一個大碗,在碗中加入適量食鹽、一點點花生油(有豬油更香)和少許生抽,然後再加入少許蔥花和香菜,把剛剛燒開的開水,直接衝入大碗裡面,一個簡便的湯底就做好了。
②煮麵條。湯底已經備好,這時候,我們需要另外煮一鍋開水來燙麵條了。水燒開後,在清水鍋中加入一茶匙的食鹽,然後放入麵條,及時打散以防止麵條粘結,把麵條煮軟、煮透以後撈起,直接放入盛有湯底的大碗裡面,再撒入一點胡椒粉拌勻,一碗湯麵就煮好了。
這個煮法,看起來好像有點複雜,其實還更加簡單。湯底和麵條分開煮,操作起來更加容易,比起一氣呵成的煮法來說,可以避免因湯水黏稠而導致燒糊。
如果家裡做了滷肉或者燜了牛腩,在湯麵上再淋上一點滷汁,味道就像早餐店裡賣的湯麵一樣了。
結語:
廣東人聊煮麵條,看起來好像並不靠譜。因為,北方人吃麵條是家常便飯,應該比廣東人更加專業。老鄭雖然是廣東人,但是對於吃麵條卻是情有獨鍾,經常在家裡煮麵條。
廣東人介紹的湯麵做法,是否能夠符合大家的口味呢?期待您的點評。認真、執著,追求美食的更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