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手機這七年

2020-12-19 騰訊網

作者 | 桑悅

編輯 | 顧鴿

「時間真快,一晃一加已經成立七年了。七年前你在做什麼?」

12月14日晚上,一加科技CEO劉作虎發的這條微博下,勾起了一票「加油」(一加手機粉絲自稱)的回憶。「七年前剛剛來深圳,並且曉得了一加這個品牌,從此與一加一路走來,實屬不易。」一條留言獲得了很多人的共鳴。

圖/@劉作虎 微博

對於忠實的品牌用戶來說,系列產品足以標記編年史。有人當時是「極客」,慧眼識中這款小眾高端手機,泡在論壇上等待發售;有人當時還在求學,被「種草」多年後終於買下心儀已久的手機;有人從手機發燒友進階,後加入一加團隊,伴隨品牌成長……

正是在對產品的打磨升級中,一加手機由小眾的「極客」圈摯愛,逐漸成長為佔據全球多地區高端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前五的品牌。這個過程,也伴隨著中國網際網路手機市場的崛起、競爭和變化,於紅海中誕生,於浪潮中成長,一加歷經大浪淘沙,成為這場角逐的「突圍者」。

12月17日,劉作虎發表了一封題為《7年磨一劍,2021再戰鬥》的內部信。站在2020這個特殊年份,回望過去的七年,他說:「我始終堅信,是不將就精神把我們聚集在了一起。」

Never Settle(不將就)——這是一加的出發點,也是繼續前行的動力。

以高端定位獲極客圈認可

實現小眾突圍

「誰的方案客戶不喜歡,誰就要請客吃飯。」回憶創業初期,劉作虎腦海中總是浮現出這樣的情景。

凌晨的深圳南山區大排檔,伴著烤串和啤酒,他和其他幾個創始人爭論不休——為了產品定位、價格策略、工藝設計。最後,大家往往決定以市場調研定輸贏,輸了的人需要請客吃飯。

這種「用戶定輸贏」的理念,頗得網際網路商業模式之精髓。而一加手機,也正誕生於2013年中國網際網路手機品牌衝擊傳統手機品牌的背景下。

劉作虎認為一加是手機行業的「後來者」。那一年,殺入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品牌已不計其數。與一加同年誕生的品牌,還有榮耀、努比亞、IUNI等。據《財經》統計,在網際網路手機高峰時期,深圳至少有1000家註冊手機企業。一片紅海之中,有著趨同的商業模式——高性價比、重參數、輕設計。

在當時,一加很難說是商業模式的典範,甚至可以說「反其道而行之」。對於打造手機,劉作虎有自己的想法,他曾向媒體表示,「線上缺乏一個真正的高端品牌,當時大家覺得在網上買就是為了便宜,但是電商不意味著便宜和性價比。」

創始人的理念往往影響著一個品牌的調性,劉作虎留給一加的,便是這份「逆潮」的軸勁。他總是強調要重視用戶體驗,但也離不開一個核心思想:「我就是用戶,我要讓自己爽。」

劉作虎一直想做高端機,因此,一加1完全照著高端規格打造,搭載了當時業內配置最高的驍龍801晶片、最早的3Gb內存及4G通信信號支持。

以前他在OPPO做藍光DVD時,就成功殺入歐美高端市場,而當時中國影音產品普遍比較低端,以至於多年後羅永浩在與劉作虎對談時才搞明白,自家的藍光DVD是OPPO,並非韓國牌子。

劉作虎鮮少能說出大道理,但他對用戶體驗往往有著深刻洞察,做出的產品總是貼合用戶體驗。早在做手機之前,劉作虎就喜歡把玩產品模型、收集經典產品拆機圖,蘋果主板拆機圖至今扔保留在他電腦裡,「裡面線路板設計得像藝術品一樣」。每代一加產品,他都會從外到裡、變換著角度摸索透徹。

他深知產品手感對於用戶的重要性。當時幾乎所有手機都採用塑料材質,劉作虎卻跑了好多工廠,想去找一種更具質感的塗料。最終,他找到後來被稱為「Baby Skin」的塗料,那天在開車回去的路上,他一直拿著樣品在臉上摩擦,興奮地感嘆:「哇靠,太爽了。」

當年國產手機普遍不重視工業設計,且線上銷售方式讓用戶只能重視參數,沒法體驗手感。劉作虎的決定,在團隊內部也引起過爭論,當時很難說誰對誰錯,但如今回過頭來看,無疑是一條正向的路:憑藉著頂尖的參數配置、流暢的性能體驗、差異化的設計和手感,一加獲得手機發燒友圈子認可,在一片趨同化市場中實現突圍。

為了更好地跟用戶建立溝通,一加社區於首款產品發布前四個月上線,起初只有幾百名成員,他們稱自己為「加油」,與團隊成員交換對產品的優化意見。當一加1發售時,手機外盒上的那句「Created together withour fans(與用戶共創)」,便是表達對他們的感謝。

一加1上市前,採用了邀請碼制度。在發售後,300美元手機的邀請碼被炒到1000美金,在矽谷,擁有一加邀請碼成為了潮流。官方數據顯示,亞馬遜、Facebook、Google員工成為購買一加手機的主流人群,這群海外最「挑剔」的極客構成了一加的第一批用戶,並通過邀請碼分享制度,成為了一加社區活躍分子。

極客圈子的認可,蔓延到了大眾層面的口碑發酵。2014年後半年,一加手機先後登上了《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國際知名媒體。首次刊登中國手機測評的《時代周刊》,給出了超高評價:「It's hard to imagine a better phone for Android geeks(難以想像有這麼適合安卓發燒友的手機)。」

《時代周刊》報導一加1

100萬的手機銷售量與海外口碑,給了劉作虎及整個一加團隊很大的自信心。但這個新品牌要面臨的是一個如「屠宰場」狀態的手機市場,一場新的較量正在拉開帷幕。

在行業混戰中痛定思痛

堅守極致產品追求

2015年,手機市場的紅海角逐進入了白熱化狀態。《南方都市報》曾以「上遊供應商破產消息頻傳,終端廠商新品密集發布」來概括這場混戰景象。為搶佔市場份額,千元機市場成為必爭之地,各個手機品牌紛紛推出子品牌:錘子推出了堅果,魅族推出了魅藍......

一加是否要推出千元機,進攻中低端市場?這是需要抉擇的問題。

在「極客」圈子裡,忠實的粉絲們不斷在論壇上描繪一加的發展藍圖,他們堅信自己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品牌。

一加因而也有了激進之心。那一年,公司非常忙碌,一年內在線下開設了超過40家體驗店,推出了一加2和價格更低的輕旗艦一加X,也推出了獨家系統氫OS。

但效果並沒有達到預期。面對熱鬧而激烈的競爭,一加作為一個新品牌,大眾知名度並不夠,很難取得先機,再加上線下體驗店的高昂成本,令一加X陷入了定價困難,未能徵服市場。

同時期,被給予厚望的一加2也出現了問題。在量產前,劉作虎發現樣機的指紋解鎖靈敏度達不到要求,決定停售20天,解決問題後再上市,造成了巨大的物料損失。當時已經有幾百萬的預購申請,也對用戶信任度造成損害。

2015年財務數據顯示,一加的營收出現了虧損,公司出現人心浮動現象。在一加2發布後的公司聚會上,劉作虎檢討了自己的過失:「對不起公司,對不起大家。」

此後他一直處於緊張的反思中,直到2015年年底的某個晚上,在開車回家的路上,他突然想開了,頓時渾身通透,神經也放鬆下來——只要把下個產品做好,其它就不用擔心了。

這個產品就是一加3,在硬體上實現了「全面頂配」——驍龍820,配備6GB+64GB超大內存,還採用了Dash極速閃充,以及1600萬極速美拍和纖薄精緻的全金屬機身。設計上更是精益求精,為了找到側邊稜線和背部弧度的最佳數據,劉作虎至少嘗試了上百個版本。其首創的三段式開關按鍵,更是令人心動——撥動按鍵即可調節靜音、勿擾、響鈴模式。

等到一加3上市後,劉作虎重新找回了信心。全面開售僅幾分鐘,庫存便已告罄。從巴黎到紐約,再到印度孟買......一加3的Pop-up快閃店外排起了超長隊伍。

一加Pop-up閃店活動,大批用戶排隊購機

劉作虎的個人微博,也被要一加3邀請碼的私信「轟炸」。他只好發博:「請原諒實在沒辦法一一處理,還是利用這個時間多提高產能吧。」

海外媒體也又一次予以了一加手機如潮好評。英國權威雜誌《Stuff》評價它為「旗艦殺手」,美國頂尖科技媒體《The Verge》稱它為「少見的、毫無保留的力推之作」,科技網站Mashable更是稱讚其為「完美的安卓手機」。

在一加3取得巨大成功後,趕來採訪的記者發現,在劉作虎手中還有一臺純黑色版本一加3未發售,他很好奇為何這款質感滿級的手機只有試製版。劉作虎告訴他,因為黑色噴漆在長期使用中會發生磕破磨損,便會露出金屬色瑕疵影響觀感,故而決定不量產。

繼續堅持對極致產品的追求,一加手機在走過短時的彎路後,重新回到了「正道」,並開始加速超越。

打造絕對優質產品

市場逆潮中深化出海

2017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首度出現縮量,消費者對不斷更新迭代的手機產生了疲倦感,手機不再站在風口。

此時的劉作虎,比起急著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更願意以絕對優質的產品,去逐步推動品牌的成長。每年只推出1.5款旗艦產品,且不怕延後,目的是做到精益求精。

一加5T就是一個例子,原定於2017年11月發布,結果比預計時間推遲了10天。原因是在發布前,劉作虎刷機時發現其尾部雙曲線金屬光影不夠完美。為了調整這一根頭髮絲粗細的距離,手機內部硬體和走線全部重排,發布時間因此耽擱。

但正式發布後,一加5T以極致的性能,獲得了全球三大頂級科技媒體The Wired、The Guardian、CNET的共同認可。

重視性能的背後,是想給予用戶更舒適的體驗。在一加6發布前,劉作虎發布長文《我們在追求一種什麼樣的快?》,他提到「人類長時間被手機綁架」的社會話題,並由此提出疑問:該如何打造讓用戶「無負擔」的手機?

通過設計、手感、最前沿的科技,一加試圖完成這一理想。劉作虎建立了「快穩省」團隊,以最高配置和最高標準來調教旗艦機,使其發揮出旗艦機的最高功能。每一款新產品的上市,都要保證一加手機是同期產品中最快、最流暢、最持續穩定的。

一加6發售時,其使用的高通驍龍845頂級處理器與超大內存組合,能使手機運行大型遊戲達到前所未有的流暢速度,在圈內轟動一時。但劉作虎明白,這種對於速度的追求是沒有迴路,也沒有盡頭的。因為用戶一旦感受過更快的速度,就無法再忍受之前的速度。

這也成為了一加產品的使命:「我們在快這條路上的追求自然也是無止境的。」

多年積累的用戶口碑,最終在2017—2018年間,化為了一加深入美國市場的快刀利刃。

2017年11月,劉作虎拜訪了T-Mobile美國總部。他去之前曾聽聞美國運營商「難搞」,去之後卻發現對方非常熱情。雙方順利達成合作,且T-Mobile接受了一加的品牌理念,不按慣例在手機上預裝APP。

原本要經歷至少十六個月以上的調查、走訪、認證、測試流程,被縮減為十一個月。劉作虎問過T-Mobile的人,「這是不是創造了歷史?」對方說,的確是一個奇蹟。

後來劉作虎才知道,他去之前,對方剛在內部做過調研:如果要引入新的品牌,會選哪個?T-Mobile員工大部分選了一加。

2018年10月末,一加6T進駐T-Mobile在全美的5600多家門店進行銷售。這標誌著一加手機正式進入北美運營商合作體系,更代表著中國智慧型手機品牌第一次在高價格段贏得了北美主流運營商的認可。

一加6T旗艦手機在紐約發布

那一年的手機市場上,有許多品牌消失,對於如何在收縮的市場中存活、成長,劉作虎認為產品的差異化最重要,就像點外賣,只要飯本身好吃,誰來送、遲幾分鐘都沒關係。

一加遠徵海外,所展現出來的發展策略,與其說是孤膽英雄式的豪氣,不如說是沉得住的底氣: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接沒把握的訂單,更不敢賣核心用戶不認可的產品。

任何時候,只要把好產品這一關,就不怕市場失守。2018年末在紐約,除了外國人排起長隊等一加6T的發售,還有一件事讓劉作虎高興:一位同事在回酒店路上遇到的Uber司機,還在使用一加1。

口碑成就用戶忠實度

遠航且需居安思危

2019年後,劉作虎希望一加手機要比用戶自己更了解用戶。

和剛創業時一樣,劉作虎依舊喜歡泡論壇,用戶的真實需求與反饋,總是能激發他改良產品的動力。在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他曾說起一件趣事:有個「加油」在論壇發帖說一加手機電阻匹配有誤,劉作虎看到了去問研發負責人,經研究後發現「是我們錯了」,而那位提出意見的用戶,是一名谷歌的工程師。

每當說起一加用戶群體,劉作虎總是很興奮和自豪,因為「加油」中有來自各個領域的專家。同時也倍感壓力,因為有很多厲害的工程師,讓他們認可一加,「非常具有挑戰性」。

如今,自2013年底創辦的一加社區,已擁有來自196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000萬的社區用戶。從一加5起,每場線下發布會後,都有官方組織的「加油」聚餐。劉作虎每次都會現身,與大家一起聊天。

比起簡單地滿足訴求,劉作虎更渴望觸及用戶的真實需要,挖掘那些尚未被自己乃至市場察覺的需求。

今年,在與羅永浩的對談中,他多次談到自己的思考,他最看重的還是屏幕,因為屏幕是用戶每天接觸最多、感受最直接的人機界面,一個好的屏幕對打造最好的用戶體驗至關重要。

2019年5月16日,一加7Pro發布。劉作虎投入一億人民幣、用兩年時間研發定製的顯示屏終於面世。在發布會上,他直接把手機遞給記者:「你只要用一天,你就習慣了這個90Hz的流暢。」

2019年10月15日,北京,一加手機正式發布新品一加7T系列

而一旦習慣了這份極致流暢,便再難以忍受其他屏幕了,這種被稱為「旦用難回」的體驗,也引領了整個手機市場的前進方向。在一加7Pro後,眾多手機大廠開始跟進高幀屏幕的升級,手機行業正式進入高幀屏時代。

2020是艱巨的一年,對於手機行業更是如此。除了繼續致力於提高產品性能外,一加也逆潮而上,繼續擴展著自己的市場版圖。通過推出全新的Nord產品線,一加將旗艦產品體驗帶到了更多價位段的產品上,新產品線熱銷世界各地;在中國線下市場,一加線下合作門店已覆蓋中國31個省、240個城市,增長率達到316%。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仍能快速成長,依靠的是持續好口碑,帶來了用戶的忠誠度。根據著名IT雜誌PC Magazine公布的2020年度讀者選擇獎,一加手機已連續三年蟬聯冠軍。

口碑,容得下逆勢而上的動力,容不得一口氣的鬆懈。「我們在競爭最激烈、最有意思的手機行業又『拼』過了一年。」劉作虎的內部信,離不開一個「拼」字。

一加手機走過的這七年,正是中國手機江湖廝殺最激烈也是最殘酷的時期。回首2013年創業之際,網際網路手機浪潮洶湧,高峰時中國擁有上千個手機品牌。經過競爭、淘汰之後,如今百不存一,甚至連「網際網路思維」都成了過時的詞彙,不再被新興創業者提起。

作為少數「突圍者」,一加的發展之路有著不同尋常的啟示意義——提供了「中國創造」品牌的重要案例。

但面對風雲詭譎的市場,依然要居安思危,要在不斷的創新中,繼續擴大品牌的大眾知名度。「過去7年,我們一直被稱為『小而美』,接下來,我希望大家要有危機感,也更要有企圖心,讓一加可以不止於『小而美』。」劉作虎說。

就在發布內部信的前幾天,他轉發了一條微博,某位自稱「一加3釘子戶」的博主,終於換上了新出的一加8T。配圖中,「曾祖父」一加3T與「繼任者」一加8T擺在一起,一脈相承的氣韻,彰顯著品牌追求極致的審美與信仰。

遠航之時,牢牢抓穩自己的「加油」們,路途或許會更簡單。

相關焦點

  • 我與一加手機的「七年之癢」
    如果不是看到官方的提示,我都沒發現自己與一加手機已有「七年之癢」。不過夫妻之間的七年之癢預示著婚姻進入了第一個危險期,而我與一加手機的七年之癢,卻屬于越來越熱戀狀態。初識一加,是七年前首嘗跨入數碼圈時間,一加手機1是我在某眾測平臺中的第一部體驗產品。因為機會難得,所以對這部手機的使用印象就非常深刻。
  • 一加手機的這七年:克製成就偉大 下一個7年未來可期
    同年12月17日,劉作虎宣布創業,成立一加科技。至此演員、舞臺已就位,一加的故事就此展開。2014年4月23日,一加手機一代發布。據悉這場發布會沒有彩排、沒有臺本,全靠劉作虎臨場發揮。事實證明,優秀的產品並不需要過多花哨的包裝。全方位頂級的硬體、輕快流暢的系統,簡潔直觀的操作體驗,更重要的是相對低廉的價格,讓一加手機被公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手機之一。
  • 七年老粉現身說法:一加手機值不值得你嘗試?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眨眼之間,一加手機將在12月17日迎來自己的7周歲生日。筆者估計是少數全面見證一加7年發展的"加油"——從第一部一加手機1開始,到現在的一加8T手機入手,使用一加的手機產品也有4款之多。
  • 一加手機七周年,聊聊我與一加3的故事
    從當年的「中華酷聯」到今天的「華米OV」,感覺到手機的發展速度太快了。不過,本人認為七年前才是智慧型手機的爆發點,在此期間也讓我認識了很多手機品牌。同時,在這七年中有有多離開品牌離開了我們,也有很多手機品牌在默默貢獻,比如一加手機,它也在不斷的給用戶帶來驚喜。
  • 快樂、失望、省心:細數我與一加手機相伴的七年
    在小米之外個人對於一加的印象最深。因為刷機愛上一加2013年一加成立,2014年一加第一代手機正式發布。當時個人對於一加並沒有入手的打算,是聽一個朋友講一加的手機非常好玩,並且適合我使用。原因其實很簡單在當時那個年代個人算是一個手機愛好者,最喜歡的就是給安卓ROOT刷機。
  • 一加重返平價手機市場!一加Nord:7月21日見
    7月8日消息,一加創始人兼執行長劉作虎宣布, 一加Nord將於7月21日正式發布,這是一加繼一加X之後重返中端手機市場。官方介紹, 一加Nord將通過AR的形式發布,這也是業界第一次通過AR來發布智慧型手機。
  • 一加手機持續衝擊高端市場
    日前,知名手機廠商一加正式對外發布了一加 8T,新機型延續了一加手機的高端化路線,搭載高通驍龍865平臺,支持5G,採用120Hz高幀屏幕和4800萬超清四攝系統。作為一家專注高端安卓手機的品牌,今年以來,一加在全球市場表現亮眼。一加在全球市場取得的優異成績自然離不開品牌力的持續沉澱。
  • 打磨細節 一加借社區文化發力高端手機市場
    「中國製造在海外已經廣受認可」,這是一加科技創始人兼CEO劉作虎對當下中國品牌國際化的評價。劉作虎表示,高端是一種綜合產品能力,不在於某一個板塊特別得強。為此,一加會對產品的每一個細節進行精細打磨,不惜成本地將每一個板塊都做到更好,提升綜合產品能力,以達到平衡。
  • 一加三度斬獲PC Mag最佳智慧型手機品牌獎
    在智慧型手機排行榜中,一加手機以81%的NPS值(用戶淨推薦值)佔據榜首。這是一加手機第三次榮獲PCMag的年度最佳智慧型手機品牌獎,谷歌、蘋果和三星的NPS值為65%,並列第二名。PCMag是全球頂級IT媒體ZD集團的旗艦刊物,以提供強有力的IT產品購買指導信息著稱,是消費者和企業採購的權威參考。
  • 劉作虎官宣全新產品:海外首發、低價版一加手機X歸來?
    在國內品牌設立的子品牌中,脫身於OPPO的一加是做的最成功的,成立七年來堅持「只做精品」,在高端手機市場做走出了另一條路。剛剛劉作虎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一加將推出全新產品,海外首發,定價更靈活,這意味著一加X之後他們又要推平民價位的5G手機了。
  • 高端手機市場戰火再燃,一加走向「當打之年」
    如此矛盾的描述,放在一加創始人劉作虎身上卻最貼切不過。 一方面,在一加創立之初,劉作虎就給一加立下了「做最好安卓旗艦」的使命,另一方面,他又一直對外笑稱,「活著」是一加長期目標。 七年時間過去,事實證明,一加「活著」的這個目標,立小了。
  • ...智慧型手機市場|counterpoint|蘋果|一加手機|智慧型手機|一加7t
    近日,知名數據統計公司CounterPoint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美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統計,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美國各大智慧型手機品牌銷量全線飄紅——除了一加。具體來說,2020年Q1美國幾乎所有主要手機廠商都面臨10%-20%左右的銷量萎縮,其中三星手機銷量同比下滑23%,蘋果銷量同比下滑13%,LG銷量同比下滑26%,中興銷量同比下滑50%,摩託羅拉銷量同比下滑34%,阿爾卡特(TCL)銷量同比下滑29%,谷歌銷量同比下滑64%,整體市場同比下滑21%。
  • 強強連"音" 一加手機JBL特別版全面評測(全文)_一加 手機1 _手機...
    這年頭逼格這個詞已經泛濫,不管什麼樣的廠商都敢自稱我們有逼格,當然消費者心中自有一桿秤,誰是吹出來的誰是做出來的一目了然。不論是一加手機還是它的創始人劉作虎,在筆者看來似乎自帶一份與生俱來的逼格,或者說叫氣質。
  • 一加手機火爆全球四大市場,劉作虎內部信都曝光了什麼內容?
    12月17日,一加手機正式迎來7周年生日,不曾想過,這家曾被稱為手機圈的年輕品牌,已經走過了七年時間。與此同時,一加CEO劉作虎發給全體員工的內部信也被曝光,其中包括了一加在2020年的總結和成績,以及在未來一年的戰略規劃,蘊藏著許多信息,不妨一起來看看吧。
  • 因何緣故入坑一加?又為何一直用一加?不妨聽聽他們的故事
    例如查看一加社區的遊樂園板塊,網友 @快樂的徐先生 分享了一篇【我和我的一加】「七年光陰,與君同行」的小長文,這名加油介紹了他與一加的初識,是從七年前正處於換機階段時,偶然的機會看到一加科技這個品牌,但當然也只是加入考慮列表中,後面因為主打性價比的小米沒有搶到,再重新去類比各種手機型號時被一加手機所吸引。
  • 從一加1到一加8T:一加手機帶給我的那些回憶
    這兩天一加發起了一個#感恩老加夥#的活動,看到很多加油都分享了自己與一加手機的一些回憶,激起了我的共鳴。記得當時市面上大多數的智能機還是三星、iPhone、HTC這樣的國際大牌,小米、華為(手機)等如今的大牌在當時還不太出名,剛剛出道的一加自然知名度也沒那麼高,我認識到一加手機還是在同宿舍室友的安利下。
  • 一加8 評測:沒有了 Pro,回歸純粹的一加手機
    一加 8 Pro 是一款出色的一加手機,這款手機讓人幾乎挑不出毛病,該完善的地方基本都完善了,去年在一加 7 Pro 身上的問題,也在這款新機上得到解決。但一加 8 Pro 的定價也隨著手機升級而上漲,Pro 系列定價基準線從去年的 4599 元升到 5399 元起。
  • 一加手機3什麼配置參數?一加手機3標配有什麼?
    一加手機3什麼配置參數  一加手機3內置驍龍820處理器, 5.5英寸1080p的AMOLED顯示屏,6GB LPDDR4內存和64GB UFS2.0快閃記憶體,搭載DASH極速閃充,0.2s極速指紋識別和1600萬像素主攝像頭,支持雙卡雙待、全網通/4G+網絡及VoLTE語音通話等配置。
  • 一加手機3什麼時候上市 一加手機3價格多少錢
    由於時差的關係,一加新旗艦今天早些時候已經在國外發布,所以今天上午的國內發布會,最大的看點也就是售價了。  跟我們之前曝光的消息相同的是,一加手機3售價的確是2499元,不過它只有一個版本,即6GB內存(LPDDR4)+64GB存儲空間(UFS 2.0),用戶有灰色(前期開賣只有灰色)和金色可選。
  • 不了解一加手機怎麼樣 它是有特色的手機
    一加手機單就銷量來看,它是比較小眾的一個手機品牌,不過它和OPPO手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另外一加手機有著自己造手機的特點,那就是頂級硬體配置的堆料,系統是最安卓的少定製,保留安卓的流暢性,也就是說,它是速度最快的手機,它的流暢度早早就超過安卓系統,所以大家就可以理解,安卓系統早就比蘋果的IOS強了。一加手機的一年只有一到二部手機,一年只發布一次手機,所以它的做工和用料還是非常的考究的,質量方面也是非常靠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