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瓷器的發展歷經「青瓷」和「彩瓷」兩大時代

2020-12-21 讀萬卷書破萬仞浪

我國是瓷器的故鄉,早在3000多年前,由陶器演變發展而來的原始瓷器就在我們祖先手中出現,至宋代時,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等名瓷名窯已遍及大半個中國,是瓷業最為繁榮的時期。各種美輪美奐的瓷器通過各種貿易渠道傳到世界各地,並作為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被大量收藏家所收藏。

綿延千年的「青瓷時代」

「青瓷時代」主要是從戰國到元代。這個期間主要的瓷器都是青綠色的,分布的地區也很廣,不同區域生產的「青瓷」各有其地方特徵,但大致可分「南方青瓷」和「北方青瓷」兩個系統。這兩個系統的區別大約產生在漢末魏晉時代,

其中,三國時代出現的「南方青瓷」呈現青白色,已經脫離了「原始青瓷」的階段,到了唐代,「南方青瓷」進一步發展。當時,紹興一帶的「越窯」能夠燒制一種「秘色瓷」,胎質輕薄,光澤純粹,被世人形容為「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

「北方青瓷」發展相對滯後,但到了五代時有了長足的發展。據說位於今河南鄭州的「柴窯」出產的青瓷被譽為「青如天,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還有河南禹州的「鈞窯」,更是開始了從「青瓷」發展到「彩瓷」的一種過渡,當時民間盛傳「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

色彩斑斕的「彩瓷時代」

「彩瓷時代」主要指的是明、清時代,各種釉色興起,爭妍鬥麗,瓷的顏色多而複雜。其實,早在唐代已有各種顏色的瓷器,當時極為流行的黃、褐、綠等三色釉的陶瓷器,一般稱作「唐三彩」。還有宋代十分流行的白瓷,實際也是「彩瓷」的一種。

但明、清時代的彩瓷進入了純瓷階段,已經完全脫離了半瓷半陶的階段,其瓷質的細膩,釉色的精美多樣,都是過去的青瓷所不能比擬的。此時,全國瓷業已經大都集中於景德鎮。景德鎮原名新平,後改為昌南鎮,到了宋代景德年間(1004—1007),這裡成為南方白瓷的主要燒制地區。

由於為宮廷燒制的瓷器皆署以「景德年制」字樣,口耳相傳,這裡也就被人稱為景德鎮。明、清時代,景德鎮的瓷窯分官窯和私窯兩種。私窯完全是商品生產,而官窯生產宮廷用瓷,其中以明代的「宣德窯」和「成化窯」最負盛名。其中,當今收藏界備受寵愛的明青花就出自「宣德窯」。

中國瓷器受到世界推崇

「彩瓷」發展的鼎盛時期是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西方文化的傳入,製作技術有更大提高,已經形成造型、雕塑、繪畫、色釉等綜合裝飾,著名的「琺瑯彩」就是琺瑯這一洋味十足的彩料在中國瓷器上淋漓盡致發揮的產物,也是當時世界的傑出成就。

作為世界上陶瓷出口最早的國家,我國陶瓷在唐代就以新興商品進入國際市場,東銷日本,西銷印度、波斯和埃及。元代馬可波羅在遊記中說:「此種陶器,真世界最佳者」。明代,官窯生產的陶瓷有相當一部分被賞賜給外國來朝貢的使節。鄭和七下西洋之後,瓷器更是大量輸出,遠銷阿拉伯諸國。

隨著海上新航線的開闢和航海業的發達,西班牙人首先開始把中國陶瓷大量販運到歐美各國,隨後荷蘭、英國先後取代,據說瓷器輸入歐洲之初,都被視作珍寶,僅限於官廷貴族享用和收藏,價值與同重量的黃金相等,且有供不應求之勢。

相關焦點

  • 中國瓷器的發展歷經「青瓷」和「彩瓷」兩大時代
    各種美輪美奐的瓷器通過各種貿易渠道傳到世界各地,並作為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被大量收藏家所收藏。綿延千年的「青瓷時代」「青瓷時代」主要是從戰國到元代。這個期間主要的瓷器都是青綠色的,分布的地區也很廣,不同區域生產的「青瓷」各有其地方特徵,但大致可分「南方青瓷」和「北方青瓷」兩個系統。這兩個系統的區別大約產生在漢末魏晉時代,其中,三國時代出現的「南方青瓷」呈現青白色,已經脫離了「原始青瓷」的階段,到了唐代,「南方青瓷」進一步發展。
  • 中國瓷器:歷經諸多輝煌時代,為何陷入了百年衰落?
    銅器漸漸退出歷史舞臺,瓷器的使用愈發廣泛。青瓷的發展迎來了一個高峰期。藝術風格百花齊放,諸如龍泉青瓷,景德鎮青白瓷、青花瓷、釉裡紅瓷、釉下黑彩瓷等,遠輸東南亞、東北亞、中西亞至北非等地。到了明代,中國瓷器的發展迎來了又一個輝煌時期。
  • 中國文學藝術,瓷器的發展,南方瓷器的材料
    這種瓷器也是所謂「窯變」瓷器中的代表作(所謂「釉具五色」),它的釉色仿佛在蔚藍的天空中湧現出一片紅霞來,也有紅色較多的,非常美觀,是後世難以仿造的名瓷。關於「窯變」瓷器,後面還有說明(單彩瓷器的出現和發展,似乎和「窯變」有些關係,附記於此)。
  • 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釉下彩瓷,青花瓷
    大家好,我是何亞萍,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我國古代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釉下彩瓷,青花瓷,唐代青花瓷的發現。青花瓷器是我國古代陶瓷中最富民族特色的優秀品種之一,其名聲飲譽海丙外,深受人們的喜愛和讚賞。青花瓷是以鑽為著色劑,在高溫下一次燒成的釉下彩瓷器。對於青花瓷器的起源,國內外陶瓷學界曾展開過熱烈的討論。一種觀點認為青花瓷器產生於元代景德鎮。其理由是:在河北磁州窯釉下黑彩瓷和波斯釉下藍彩陶器的啟發和影響下,根據元代景德鎮的制瓷能力和條件,完全能創製並很快燒成比較成熟的青花瓷器。另一種觀點認為青花瓷器產生於宋代。
  • 古代中國的瓷器發展概況
    在公基備考中,常識部分會涉及古代中國的瓷器知識。因此本篇對古代中國的瓷器發展進行分析概況,希望對備戰事業單位考試的考生有所幫助。在商朝之前的早期居民使用的為陶器,在商代出現原始的瓷器,在鄭州商代遺址和黃陂盤龍城遺址的商代中期墓葬中出土較多的原始瓷器,器形也較多。東漢時期出現成熟的青瓷。青瓷以瓷質細膩,線條明快流暢、造型端莊渾樸、色澤純潔而斑斕著稱於世。東漢青瓷的產地主要在浙江寧紹平原、金華丘陵和永嘉沿海地區,其中以越窯青瓷為代表。
  • 古瓷史話-中國古代瓷器發展歷史
    縱觀中國古代瓷器發展史中,從原始青瓷到集大成的瓷器,我國古代匠人一步步運用自己的思維創造出了令世界為之驚嘆的精美瓷器,但是其發展的過程卻飽經滄桑。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暢談古瓷史話-中國古代瓷器發展史,使您了解瓷器的歷史發展過程。
  • [熱點]如果從中國瓷器發展史來寫高考作文……
    (毛澤東)  當筆者看到這些名言時,腦海中浮現出的是瓷器。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工藝品,瓷器歷經數千年發展,不斷推陳出新,縱觀其歷史,用這六句名言來概括十分貼切。這種新的燒造工藝使真正意義上的瓷器應運而生。  東漢以來至魏晉時燒制的瓷器,大多胎質細膩、堅硬、不吸水,並且表面施有一層青色玻璃質釉,這種瓷器被稱為青瓷。青瓷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在晚唐、五代時期達到頂峰。史載,五代柴窯出產的瓷器「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滋潤細媚有細紋」,可惜的是,所謂傳世「柴窯」從未見整器。
  • 「長知識」古代中國的瓷器發展概況
    在商朝之前的早期居民使用的為陶器,在商代出現原始的瓷器,在鄭州商代遺址和黃陂盤龍城遺址的商代中期墓葬中出土較多的原始瓷器,器形也較多。青瓷以瓷質細膩,線條明快流暢、造型端莊渾樸、色澤純潔而斑斕著稱於世。東漢青瓷的產地主要在浙江寧紹平原、金華丘陵和永嘉沿海地區,其中以越窯青瓷為代表。西晉時期出現青釉褐斑瓷褐和雞首壺。南朝時期隨著佛教的傳入,出現蓮花狀的瓷器。北朝時期出現成熟的白瓷。
  • 來長沙逛銅官老街,瓷器上的「愛情宣言」,彩瓷是這樣誕生的
    一件件形態各異的陶瓷,既是對老街生動的詮釋,更是對銅官順勢而變的發展見證。唐代時,中國陶瓷燒造技藝蓬勃發展。南有以浙江越窯為代表的青瓷,北有以河北邢窯為代表的白瓷,長沙銅官窯則另闢蹊徑,以彩瓷而名揚天下。
  • 高麗鑲嵌青瓷對中國瓷器鑲嵌工藝的仿製與傳承
    本文列舉了中國北方地區在10到11世紀創造的幾種帶有鑲嵌性質的裝飾工藝及其出現的時間,對比結果表明,中國北方鑲嵌工藝創造和流行的時代都早於高麗青瓷鑲嵌工藝出現的時間。作者據此認為,高麗青瓷鑲嵌工藝的產生是受到了中國北方地區瓷器鑲嵌工藝的影響,並在仿製後者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
  • 唐朝兩大著名瓷器:青瓷和白瓷
    唐朝是瓷器真正成熟時期,其實在漢代就有瓷器了,只是當時燒制溫度不高,質地較脆弱,只能算原瓷。唐朝時期燒制瓷器的溫度能達到一千度以上,並且秞藥也很成熟,唐朝瓷器開始真正成熟起來。唐朝有兩大著名瓷器:青瓷和白瓷。
  • 中國最早的瓷器出現在什麼時代?是如何發展的?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當中,瓷器使我們中國獨創的工藝瑰寶之一,瓷器因為通體的潔白無暇的質感,外加無與倫比的藝術造詣,而深受全世界的喜歡,中國古代以秦朝為分界線來區分從奴隸制到封建制的轉變,然而服飾和工藝的最明顯分化卻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
  • 古朝鮮高麗青瓷和李朝瓷器!
    朝鮮陶瓷的產生、發展深受中國陶瓷燒造技術的影響。朝鮮的高麗青瓷早期以越窯青瓷的窯業技術為基礎,後期高麗工匠逐漸融入本民族文化元素,獨創出聞名遐邇的「象嵌青瓷」。朝鮮李朝時期的粉青砂器和白瓷最具代表,後期出現的「青花瓷器」雖沒有中國青花精美,但也獨具特色。
  • 青瓷才是瓷器中的「貴族」
    文/裴曉鋒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的發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在英文中&34;與中國(China)同為一詞,無論這是出於何種原因,至少說明瓷器和中國剪不斷的淵源。國人向來&34;,抬頭便是青天,青天就是&34;的化身。
  • 高麗青瓷與李朝瓷器
    青瓷之前,冠以「高麗」二字,主要是韓國青瓷成熟於高麗王朝之故[1]。1漢城國立中央博物館藏12世紀青瓷透雕七寶香爐 高麗青瓷是高麗王朝(918~1392年)陶瓷器中最具時代藝術的代表,它是受中國唐宋王朝青瓷影響而發展起來的,如越窯、耀州窯、汝窯等。
  • 收藏拍賣行情觀察瓷器板塊:彩瓷風雲
    >   彩瓷的絕妙之處在於圖案表達出的寓意,今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中的「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之所以刷新了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除了它的稀有珍貴,還有它的寓意。據說「雞缸杯」是成化帝為萬貴妃所燒,萬貴妃比成化帝大19歲,杯身兩組圖案,公雞與母雞和小雞合家歡。一組公雞在前守衛,母雞在後覓食,三仔雞亦在尋覓食物。另一組,公雞回首,母雞獵食,三小雞相隨。雞取諧音「吉」,有吉祥之意。杯中公雞正是成化帝化身,母雞是萬貴妃化身,小雞們則有著其後代多子興旺之美好寓意。萬貴妃死後,年僅41歲的成化帝在同一年去世。
  • 中國瓷器的發展歷程及其特點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過渡階段的產物。中國最早的原始青瓷,發現於山西夏縣東下馮龍山文化遺址中,距今約4200年。 器類有罐和缽。原始青瓷在中國分布較廣,黃河領域、長江中下遊及南方地區都有發現。中國真正的瓷器出現是在東漢時期(公元23-220年)。首先是在南方地區的浙江省開始出現的。
  • 瓷器「進化論」:中國瓷器發展簡史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對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在陶瓷技術與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在中國,制陶技藝的產生可追溯到紀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時代,可以說,中國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陶瓷發展史。
  • 原始青瓷:中國瓷器的始祖
    原始青瓷鼎原始青瓷出現於約3000年前的商代,歷經西周、春秋、戰國、漢代,它是從陶向瓷過渡時期的產物,系從印紋硬陶發展而來。它與陶器雖已有本質的區別,但在燒造工藝上與真正的瓷器相比還具有一定的原始性,故稱「原始青瓷」。器型分為仿青銅禮器的造型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器皿兩大類,有壺、罐、盒、盤、鼎等。原始青瓷的燒制為我國瓷器的發明提供了充分的物質準備和技術基礎。
  • 銅官窯:越窯玩青瓷,邢窯玩白瓷,那我玩彩瓷吧
    老瓷器課堂開課了,我是你們今天的老師,我叫銅官窯。沒聽說過?知不知道釉彩啊?釉彩的最早使用就是從我銅官窯開始的。各位同學請安靜。今天上課的主題是「特色對於瓷器生存發展的重要性」。在這個世界上想要生存下去,就要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提到青瓷人們能想要越窯,提到白瓷可以想到邢窯,那麼提到彩瓷呢?我希望你們能想到我銅官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