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肺炎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餐飲行業遭遇了銷售難題,但人工智慧行業卻迎來大顯身手的機遇,位於上海金橋的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送餐機器人及引領機器人在此期間表現出色,為餐飲、醫療等行業的疫情防控發揮了作用。
近期,隨著復產復工,不少餐飲頭部品牌多了餐飲機器人的身影。中午,新白鹿上海浦東世博大道的首家「黑科技智能中餐廳」,迎來用餐高峰期。這是新白鹿聯合口碑餓了麼針對傳統中式正餐打造的新一代「智慧餐廳」。後廚菜品製作好,放入花生送餐機器人的菜架(託盤),待工作人員輸入餐桌號後,送餐機器人邁開腳步,勻速前進,不一會兒就能準確將菜送到指定餐桌旁,並用呆萌語音提示:「05號桌顧客,請取走第一層菜品」。
數智時代智慧後廚,新白鹿口碑智慧餐廳利用算法對「人、菜、智能炒菜機檔口」精細、有序調度。從門店選址、供應鏈庫存管理、掃碼點餐支付、訂單排隊分單、全鏈路無人化生產、機器人無接觸送餐等環節出發,通過對餐飲經營多個環節拆解提效,全面提升門店的商業運營及決策能力,給消費者提供更舒適的用餐新服務體驗,在餐廳高峰期,消費者會比平時更早拿到食物,而所有這些操作,在後疫情時代更顯安全。
市民蔣先生表示「送餐機器人無接觸配送方式,人與人接觸比較少,彼此交叉感染的風險也比較少;而且,送餐機器人看起來比較先進,很有科技感。」市民林女士面對記者提問「吃起來會放心一點嗎」答道:「對,放心,乾淨衛生。」
記者表示,花生送餐機器人嗎每次可以送5-8個菜,客人在取完菜後,只需要在機器人的頭頂輕輕一觸摸,它就會自主返回到廚房,整個送餐過程不需要服務員參與,極大提升送餐效率。
根據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餐飲業員工工資和房租的兩項剛性變出,平均要佔到收入的30%而全行業的平均爭利潤率卻只有10%(統計為有規模的餐企)因此,有人算了筆帳:餐飲業停業1個月,僅員工工資+房兩項支出,就基本要消耗掉3個月的淨利潤:停業2個月,消耗6個月淨利潤,停業3個月,消耗9個月的淨利潤,等於1年白幹,而且未來可以預見的是,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房租等成本都會持續剛性上漲,在此背景下,送餐機器人等可以解放傳菜員雙腿的新技術從可選項成為剛需必備。
疫情剛爆發之時,餐飲機器人品牌擎朗智能創始人李通就敏銳覺察到本次疫情有可能對餐飲業產生的深刻影響。1月25日,公司接到合作夥伴新白鹿餐廳及杭州市委黨校集中隔離點的請求,迅速推出「科技抗疫」計劃。銷售團隊實時收集、整理、分析各類與疫情和餐飲業有關的信息,並聯繫之前積累的行業資源,為醫院、隔離點乃至「無接觸餐廳」馳援送餐機器人。
除了新白鹿餐廳,截至目前,擎朗送餐機器人還落地包括海底撈、巴奴毛肚火鍋、全聚德,西貝,七欣天,豐茂烤串,漢堡王,好倫哥等知名餐飲品牌,為其復工階段的餐飲運營環節提供安全、高效的「無接觸」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