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中醫治療

2020-12-21 澎湃新聞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中醫治療

2020-12-19 1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定義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由於關節軟骨、關節結構的退行性變以及繼發於退行性變而導致的軟骨面的破壞或增生性變化,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疾病的根本原因是關節軟骨的退化和損傷。疾病的整個過程不僅影響到關節軟骨,還涉及整個關節,包括軟骨下骨、韌帶、關節囊、滑膜及關節周圍肌肉。

      臨床表現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主要症狀是疼痛、腫脹、畸形和功能障礙等。其疼痛特點為疼痛多與氣溫、氣壓、環境、情緒有關,秋冬加重,天氣變換時加重。疼痛多位於髕股之間或髁骨周圍,和膝關節內側。膝外側或後側較少。兩處或兩處以上疼痛,或疼痛部位不定,經常變換者也不少見。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內治法

      1.寒溼痺證

      2.風溼熱痺症

      3.瘀血痺阻證

      4.肝腎虧虛證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外治法

      1.中藥外用

      (1)中藥外敷

      (2)中藥燻洗

      (3)中藥離子導入法 

      2.針灸治療

      早期以寒溼痺阻為主,症見膝部冷痛、沉重、遇寒痛增、畏冷肢涼、苔白滑或潤、脈沉細。治療採用局部配遠端常規取穴,選3~5穴加溫針灸以溫經散寒,也可採用腹針。中晚期病邪入裡,治療除局部選穴外,尚應加用遠部取穴,其拔火罐療法。

      3.推拿治療

      (1)點穴法:取膝眼、陽陵泉、陰陵泉、血海、委中穴等穴位,每穴點按時有酸脹感為宜。

      (2)按揉法:以拇指和掌心按揉髕骨及周圍軟組織,使局部產生溫熱感。

      (3)彈拔法:以雙手大拇指指端彈拔壓痛最明顯處3~5次。

      (4)滾法:用大小魚際、拳背施滾法於股四頭肌、膝內外側。

      (5)提髕法:術者用四指提拿髕骨反覆10餘次。

      (6)屈膝法:醫者一手扶膝,一手抓踝,使膝關節極度屈曲,並推向腹部。或患者俯臥位,術者一手壓在蟈窩處,一手抓住踝部壓向臀部,可連續操作10餘次。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骨關節炎的症狀常見的有哪些?膝蓋骨性關節炎可不可以治癒?
    骨關節炎的症狀常見的有哪些?膝蓋骨性關節炎可不可以治癒? 關節疼痛、腫脹、僵硬和關節滑膜炎——都是典型的關節炎症狀。然而,有一些骨關節炎的早期跡象,「悄麼聲」地來到你身邊,我們往往卻不自知,錯過了早期診療的時機。所以,如果有以下症狀,那你就要注意啦!
  • 清除衰老細胞抗衰老新藥治療骨性關節炎臨床結果積極
    今日,專注於減緩,停止或逆轉與衰老相關疾病的生物醫藥公司UNITY Biotechnology宣布,其在研抗凋亡蛋白抑制劑UBX0101,在治療中重度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OA)的1期試驗中,取得了積極結果。
  • 膝骨關節炎除了關節置換,還有其他治療方法嗎?——骨科醫生袁林
    多數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初期症狀較輕,若不接受治療病情會逐漸加重。主要症狀有:膝關節酸痛、上下樓梯痛、跑步痛,還伴有膝關節腫脹、彈響、積液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常常會出現膝關節畸形,最常見的是膝內翻畸形,也就是平常所說的「O」型腿,而且畸形會隨著病情的加重越來越重,最後行走困難。目前國內外針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多採用金字塔式的階梯治療,包括功能鍛鍊、支具輔助、藥物對症和手術治療。
  • 骨性關節炎有哪些危害呢?該怎麼辦呢?一起來看看吧
    骨質關節炎這種疾病對患者的傷害還是尤其大的,而且這種疾病對患者的疼痛感覺會更加嚴重,所以為了能夠早日恢復健康,都是需要進行一番治療的,那麼骨質關節炎怎麼治療?具體的危害有哪些?下面就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常膝蓋疼痛難忍,膝陽關穴就是保健膝關節、緩解疼痛的特效穴
    患者主訴兩月前因膝蓋受涼感覺到疼痛難忍,特別是在走路過多之後,膝蓋疼痛的更加厲害,經服藥物治療無效後,選擇以下穴位療法,段某膝關節的疼痛得到很大的緩解。對於很多中老年人來說,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個常見多發病症,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骨科疾病,其症狀多表現為膝蓋紅腫痛,特別是在步行過多、上下樓梯時,膝蓋承受的壓力更大,疼痛的程度也更明顯,還會出現腫脹、彈響、積液等不適症狀,如不及時治療,時間久了會引起關節畸形,殘廢,對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 膝關節炎如何治療 三種方法遠離關節病痛
    膝關節炎的患者可以考慮藥物治療,最好選擇中藥治療,西藥會對*造成毒副作用,中藥能夠取得好的治病效果,能夠幫助改善慢性病的症狀,同時也可以有效避免病情惡化,中醫推拿按摩的方式,能夠起到疏通經脈的作用,能有效緩解膝關節炎患者身體病痛的症狀,膝關節炎如何治療比較好?
  • 膝蓋疼痛需要手術治療嗎?膝關節疼,做手術能治好嗎?
    膝蓋疼痛需要手術治療嗎?膝關節疼,做手術能治好嗎?[山東省立醫院袁林]年齡越大,患有膝關節炎的人越來越多。我國骨關節炎患者大約有1億人,60歲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可達50%,60歲以上的老人則高達80%。
  • 關節炎怎麼治療好?中醫療法治療關節炎副作用小
    對此,患者需要及時對症治療,而中醫療法治療關節炎副作用比較小,因此要如何通過中醫的治療關節炎,就形成了大家比較關注的重點,下面一起來分享治療關節炎的治療中醫中醫方法。患者不妨嘗試一下,具體的內容就讓小編為大家具體介紹吧。
  • 中醫妙方,通經脈,暢氣血,調肝腎,化解難纏老...
    4無力骨性關節炎的病人隨著年齡增長,膝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下降,會導致無力和上下樓困難。5卡殼一些膝關節炎患者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走著走著就卡住了,一會兒就又能走了。6怕冷骨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雖然發病機制不同,但是都怕冷。
  • 早起晨僵,膝關節酸痛是怎麼回事?骨關節炎應該怎麼治療?
    上下樓梯膝關節會疼痛嗎?這些是骨關節對你發出的求救信號!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以下這些情況,你有嗎?快來測一測,只需一分鐘,就能知道自己的骨關節到底怎麼了。 關節酸軟
  • 關節腫脹當心患上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如影響生活應手術
    原標題:關節腫脹當心患上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如影響生活應手術   骨關節炎又稱為關節退行性變,多見於50歲以上的老年人,女性多於男性,好發在負重較大的膝關節、髖關節、踝關節和脊柱等部位,尤以膝關節多見。那麼年輕人也會患骨性關節炎嗎?患上骨關節炎有哪些症狀?需要做手術嗎?
  • 針灸大家、浙江中醫藥大學校長方劍喬: 把浙江名中醫館建成名中醫...
    他從事中醫針灸臨床、教育及科研工作35年,博學古今,兼收各家之長,諳熟針法,學驗俱豐,多年來潛心致力中醫針灸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和疼痛性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具有獨到的辨證思維及診療特色,成就卓著。 方教授認為,中醫人才的培養,要以院校教育為基礎,師承教育為補充,繼續教育貫穿長過程。 「中醫是要悟的,很多東西要在跟師臨診的過程中,慢慢領會感悟。」
  • 注射玻璃酸鈉,能治好關節炎嗎?
    患者提問注射玻璃酸鈉,能治好關節炎嗎?專家解答張波 副主任醫師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答:玻璃酸鈉實際上就是我們的"潤滑劑"。如果發生骨性關節炎,分泌的能力會降低,就可以人為地添加潤滑劑。打個比方,一個機械裝置,沒有了潤滑油,你給它加一點潤滑油,這個機械裝置就靈活了,我們的膝關節也是一樣的。玻璃酸鈉適合於早、中期的骨性關節炎的患者,但是並不是一定有效果。我們在臨床上發現,通過口服藥配合關節腔注射,如果有效,在注射第二針的時候症狀會有緩解,此時患者可以繼續注射,直到第5針。
  • 國際頂級醫學雜誌接連刊登針灸治療膝骨關節炎系列研究
    近期,北京中醫藥大學劉存志教授團隊牽頭完成的針灸治療膝骨關節炎系列成果分別發表在國際疼痛研究協會(IASP)官方雜誌《PAIN》和美國風溼病學會(ACR)官方雜誌《Arthritis & Rheumatology》。
  • 女人如何保護自己的膝關節?這6條句句實用!
    以往骨性關節炎患者主要是老年人,如今關節炎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有統計資料表明,近年來因為該病而求診的三四十歲的年輕人明顯增加了。而且女性發病的機會約是男性的兩倍。但是穿高跟鞋對於膝關節會有很大的損傷。女性在穿高跟鞋會使身體重心前移,對膝關節產生較大的壓力。使膝部一直處於緊張狀態,久之易引起關節腔及肌肉、韌帶等多因素的勞損甚至退變。特別是喜歡一年四季穿著高跟鞋女性,足底始終處於前傾狀態,膝關節處於強伸狀態,加快了韌帶老化。韌帶對固定膝關節起到非常關鍵的保護作用,提早老化等於讓膝關節提前「退休」。
  • 兒童膝關節滑膜炎怎麼辦?不要慌,醫生巧用中醫外治法治療
    在臨床中,無菌性非特性膝關節滑膜炎極為常見,感染性相對少見,其治療方法與無菌性的不同,暫不在此次討論和治療範圍。另外,兒童膝關節滑膜炎需與其它疾病鑑別,比如骨折、脛骨結節骨軟骨炎、鵝足滑囊炎、生長痛和髖關節疾患等。
  • 名醫傳人羅新民:中醫如何治骨病?
    很多患者對病情都不加以重視,最終惡化成重度腰椎、頸椎病,甚至下肢癱瘓的悲劇時常發生;而膝關節病患者人數更是不計其數;類風溼關節炎目前也沒有找到確切病因,一般認為與遺傳和自身免疫力低下有關。據統計,如不及時治療,病程超過10年,致殘率極高。 而這些病症的治療方法卻是多種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