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9 1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由於關節軟骨、關節結構的退行性變以及繼發於退行性變而導致的軟骨面的破壞或增生性變化,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疾病的根本原因是關節軟骨的退化和損傷。疾病的整個過程不僅影響到關節軟骨,還涉及整個關節,包括軟骨下骨、韌帶、關節囊、滑膜及關節周圍肌肉。
臨床表現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主要症狀是疼痛、腫脹、畸形和功能障礙等。其疼痛特點為疼痛多與氣溫、氣壓、環境、情緒有關,秋冬加重,天氣變換時加重。疼痛多位於髕股之間或髁骨周圍,和膝關節內側。膝外側或後側較少。兩處或兩處以上疼痛,或疼痛部位不定,經常變換者也不少見。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內治法1.寒溼痺證
2.風溼熱痺症
3.瘀血痺阻證
4.肝腎虧虛證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外治法1.中藥外用
(1)中藥外敷
(2)中藥燻洗
(3)中藥離子導入法
2.針灸治療
早期以寒溼痺阻為主,症見膝部冷痛、沉重、遇寒痛增、畏冷肢涼、苔白滑或潤、脈沉細。治療採用局部配遠端常規取穴,選3~5穴加溫針灸以溫經散寒,也可採用腹針。中晚期病邪入裡,治療除局部選穴外,尚應加用遠部取穴,其拔火罐療法。
3.推拿治療
(1)點穴法:取膝眼、陽陵泉、陰陵泉、血海、委中穴等穴位,每穴點按時有酸脹感為宜。
(2)按揉法:以拇指和掌心按揉髕骨及周圍軟組織,使局部產生溫熱感。
(3)彈拔法:以雙手大拇指指端彈拔壓痛最明顯處3~5次。
(4)滾法:用大小魚際、拳背施滾法於股四頭肌、膝內外側。
(5)提髕法:術者用四指提拿髕骨反覆10餘次。
(6)屈膝法:醫者一手扶膝,一手抓踝,使膝關節極度屈曲,並推向腹部。或患者俯臥位,術者一手壓在蟈窩處,一手抓住踝部壓向臀部,可連續操作10餘次。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