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宋滅亡之際,元朝有一種武器叫做回回炮,當真是讓宋朝吃了很多的苦。這種武器的出現,就在南宋與元朝的交際時間。他們並不是獨立發明的,而是兩個回回人,在古代投石機的基礎上,進行了相應的改良,製造出了大型的投石機,也被人稱為是回回炮。
回回炮其實還有另外一種叫法,那就是襄陽炮。這種武器第一次出現,就是運用在元世祖大舉伐宋的時候。當時,元朝在襄陽,樊城大肆的攻擊宋朝的守衛軍。前五年,元軍始終未能攻克這兩座城市,只能是等著,消耗著。
但是,在五年之後,元世祖從波斯帶回了兩個會製造炮的炮匠。於是,在這兩人的幫助下,回回炮出現了。這是一種巨石炮,比起之前的投石機,他的射程和威力也更加的大。於是,在回回炮出現的第二年,這個武器走上了南宋的戰場上。因為有這種重武器的壓制,樊城被破,襄陽城無奈投敵。
面對這個武器,宋朝人很有發言的立場。在宋朝鄭思肖的記載中,回回炮的本事是非常大的。他在《心史》中,有這樣一句話,那就是:「其回回炮法,本出回回國,甚猛於常炮,用之打入城,寺觀樓閣,盡為之碎」。可以說,這些內容都告訴了我們,回回炮的優越性。
而另外一個叫做徐霆的宋朝人士,則是這樣評價的:「回回百工技藝極精,攻城之具尤精」。在這句話中,說的就是回回炮的優越性,它精巧的設計,帶給了宋軍非常大的傷害。而對於元朝來說,因為回回炮的這場成功,也讓他們選擇了繼續使用這個回回炮,回回炮在元朝也可謂是聲名大噪。
但是,鼎鼎有名的回回炮,又為何逐漸的在歷史上沒有聲音了呢?其實,火藥是在唐末就已經用於軍事了,但在宋朝時期,也還不算普及。所以,面對比投石機大,比火炮威力下的回回炮,宋軍是損失慘重的。但,回回炮有非常嚴重的局限性。
首先,回回炮在襄陽,樊城這樣的平地城市中,是可以攻佔的。改良之後的回回炮,因為它能夠精準的攻擊目標,所以成為了讓樊城無奈,最終守不住。但如果面對的是,如釣魚城一樣的山城,這個號稱威力巨大的回回炮,也還是會受到極大的限制。最終也未能成功的攻佔釣魚城,只能是等釣魚城自己決定投降。
而這個回回炮為啥在明朝的時候,就已經消失不見了呢?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因為在那個時代,這種回回炮已經是非常退後了,更不是一個值得被人提出來的武器。明朝的火器在歷史上,都是相當領先的。
火藥被應用於軍事,這是一件在唐朝就已經開始的事情。但是在宋朝和元朝,火器有一定的傳承,但卻沒有被更加廣泛的應用。而在明朝時期,才出現了最早的火炮,以及出現了「炮手軍」和「炮手萬戶府」的建制。永樂大帝時期,還建立了專業的火器部隊神機營,這個營與當時的五軍營,三千營合稱為三大營。他們的作用都是,內衛京師,外備徵戰。
可以說,這樣的明朝武器,自然是瞧不起這所謂的回回炮的。
所以說,回回炮的出現,其實並不是明朝放棄了這一項優秀的武器,而是因為明朝的時代發展,已經是不能讓回回炮這樣的東西出現了。雖然說,明朝和其他朝代一樣,都隸屬於封建王朝。但當年大明還是有那份氣勢的,在軍事方面,打得元朝不斷後退的明朝,自然是有著強勁的底氣的。
當然,回回炮雖然說出現的時間短,並且在後來機會不為人知。但曾經的它,也確實是做出過很多的奉獻和努力的。在史書的記載中,都曾表示,回回炮的存在,極大的幫助了元朝逐漸的入主中原。而當時的元朝,也曾非常的重視這個相關炮手的管理。
在許多史書的記載中,都告訴了我們元朝對回回炮的重視。因為攻破襄樊兩城,元朝設立了回回炮總管府,更是讓許多合格的炮手到各地去交其他士兵如何使用。誰能想到,在大都,南京,江南等地,關於回回炮炮手的消息如此之多!而這種武器的出現,也確實填補了我們的兵器史歷史。雖然說,在時代的變遷中,回回炮逐漸是被淘汰了,但有些時候,我們還是應該記住他,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