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毛都蘇木位於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西北部,轄區總面積2408平方公裡,總人口1780戶5061人,其中蒙古族佔據總人口96.8﹪,是興安盟留存最為完整的傳統牧區之一。駐紮在這裡已經整整40年的烏蘭毛都邊境派出所始終高舉民族團結偉大旗幟,在守邊有責、守邊負責、守邊盡責中不斷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大愛之韻、和諧音符奏響了美妙動人、團結奮進的凱歌。派出所被評為自治區民族團結先進集體,1名同志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榮譽稱號,2名同志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榮譽稱號。作為興安盟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先進典型,多次接受國家、「三省一區」民族團結進步「互觀互檢」組的檢閱,得到高度肯定。
圖為民警到牧民家中一同觀看「兩會」開幕盛況 謝東 攝
寫好「共融」大文章,不斷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提高團結意識是根本。在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中,烏蘭毛都邊境派出所把不斷築牢各級群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首要任務,四十年如一日的打好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持久戰,實現了轄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抓好民警教育中,採取集中學習培訓、個人自學領會、邀請先進宣講、組織參觀見學等多種形式,對民警進行系統的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宗教政策教育,使廣大民警全面正確地理解黨的民族、宗教政策,進一步認清分裂主義的本質和危害,以融入血脈靈魂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決反對民族分裂,堅定維護邊境轄區安定團結。派出所先後2次被評為「興安盟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1次被評為「興安盟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4次榮獲盟、旗兩級政法工作先進集體稱號,連續5年被駐地黨委政府評為「牧業年度先進集體」,8名漢族民警被各級表彰為「學習蒙古語」先進個人。抓好牧民群眾教育中,力爭做到年年有新內容,年年有新辦法,年年有新成效。在每年的「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中,烏蘭毛都邊境派出所常態化組織開展廣大牧民群眾參與的民族團結事跡報告會、聯歡晚會和知識競賽,使其成為烏蘭毛都地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特色「品牌」。每半年「雷打不動」地籌劃推動民族團結教育「進牧包、進氈房」主題宣傳活動,先後組織開展「民警給你講一講民族團結小故事」、「請你聆聽民族團結模範的典型事跡」、「牧民安達(譯為摯友),請你談一談對民族團結的感受」等牧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教育活動170餘次,發放民族團結教育宣傳單18000餘份,宣傳小冊5000餘本,在各級媒體上刊(播)宣傳稿件157篇(條),受教育人數達到30000人次,使牧民群眾在寓教於樂中受到了潛移默化的民族團結教育。
圖為民警與護邊員走訪了解邊境生產作業點情況。韓志祺 攝
牢固「共護」大體系,不斷促進邊境轄區的和諧穩定
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和諧穩定的環境是基礎。在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中,烏蘭毛都邊境派出所堅定扛起「守邊有責、守邊負責、守邊盡責」的使命任務,著力在打擊違法犯罪、化解矛盾糾紛、布建群防群治力量上下工夫,以邊境轄區絕對安全穩定的顯著成效進一步鞏固了民族團結鋼鐵長城。打擊違法犯罪力度大。
圖為民警走訪轄區牧點,了解轄區群眾生產生活情況。 韓志祺 攝
近年來,烏蘭毛都草原旅遊業的迅猛發展帶來「人、車、物」的「井噴式」增量,給派出所維穩管控工作造成繁重壓力。面對重大挑戰,派出所全體民警始終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加壓中奮進,奮進中創優,自2017年以來,查處行政(治安)案件180起,刑事案件6起,打擊處理各類違法嫌疑人員360餘人;抓獲網上在逃人員18名,收繳管制刀具368把,各類槍枝6把,子彈270餘發,炮彈4枚。化解矛盾糾紛成效好。近年來,隨著國家、自治區相關政策的調整,烏蘭毛都地區草牧場及土地糾紛日益突出,成為影響轄區安定團結大局的重要因素。在矛盾糾紛化解中,烏蘭毛都邊境派出所以「矛盾不上交,大事不出蘇木、小事就地化解」的思路,與烏蘭毛都蘇木司法所、綜治辦建立「兩所一辦」矛盾糾紛聯動調解機制,2017年以來,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00餘起(件),其中成功化解5起十年以上因歷史遺留原因造成的鄰裡或家族之間發生的草場糾紛,贏得了駐地黨委政府及矛盾雙方高度認可。夯實群防基礎有創新。警力有限,民力無邊。廣大牧民群眾是促進民族團結創建的第一主體,也是維護轄區治安的龐大力量源泉。面對社會治安管理任務日益複雜和繁重的趨勢,烏蘭毛都邊境派出所不斷強化群防群治工作,精心組建由邊境派出所主導,嘎查幹部、退伍軍人、退休黨員、青年牧戶等少數民族群眾為主要力量,集發現、預防、控制、打擊及服務為一體的「守望草原巡防隊」群防群治組織,結合形勢任務,先後組織開展邊境清查12次,巡邊踏查900餘公裡,收集案件線索34條,救助遇險人員60餘人次,參與撲救火災12起,為牧民群眾挽回經濟損失70餘萬元,有效破解了因轄區地廣人稀、交通不便、通信不暢而造成的管理難度大、陣地掌控弱的癥結。建立「共建」大格局,不斷濃厚警政警民大家庭關係
圖為民警與群防群治隊員組成的「守望草原巡防隊」守護平安草原。 包青松 攝
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提升共建共榮質效是關鍵。在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中,烏蘭毛都邊境派出所傾力抓好機制共建、氛圍共造、成果共享,使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帶來的累累碩果惠及到每一名牧民群眾。機制共建上,烏蘭毛都邊境派出所積極牽頭推動並建立黨政警民一體化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機制,得到各級黨政機關的積極響應和支持。近年來,興安盟科右前旗旗委政府、烏蘭毛都蘇木政府先後5次聯合下發關於推動烏蘭毛都民族團結創建活動的專題文件,其中11項創建工作明確要求全部由烏蘭毛都邊境派出所牽頭推動,實現了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警地同頻、深度融合的良好局面。氛圍共造上,烏蘭毛都邊境派出所廣大民警始終牢記為民、愛民、親民的宗旨,把服務工作切實做到群眾的心坎上,營造了濃厚的「警民一家親」團結氛圍。
圖為民警在轄區群眾家中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蒙古刺繡的魅力。韓志祺 攝
2017年以來,烏蘭毛都邊境派出所組織民警走訪群眾3600餘戶25000餘人次,為群眾解決難題500餘件,派出所先後2次被科右前旗旗委政府評為「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8名民警被評為「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廣大牧民群眾通過派出所設立的「相約警務室」、「便民服務日」、「警民懇談會」等服務平臺紛紛到派出所參觀學習、座談交流、建言獻策,並主動加入派出所牽頭開展的關愛睏難兒童、資助困難大學生、幫扶孤寡老人等「愛心接力」活動,累計為弱勢群體捐助80000餘元的錢物。成果共享上,在基礎厚實、成效斐然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牽引下,興安盟80℅以上的那達慕、草原文化節、音樂會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大型活動均在烏蘭毛都轄區舉辦,為推動駐地經濟發展、改善牧民群眾生活條件注入了強勁動力。特別是在新冠疫情阻擊戰中,烏蘭毛都邊境派出所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第一時間投入疫情防控戰役,牽頭組建由「民族團結示範戶」、「吉社其瑪拉沁」(譯為模範牧民)參與的「先鋒隊」6個,在近一個月的戰役中,開展巡邏60餘次,查驗車輛1000臺次,核查檢測人員2000餘人次,確保了邊境轄區「零輸入、零傳播、零感染」。在團結一致抗擊新冠疫情強大感召下,轄區各族群眾家國情懷進一步增強,安全感、滿意度進一步提升,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得以進一步鞏固。(霍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