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烏蘭毛都邊境派出所在「守邊」中築牢民族團結鋼鐵長城

2020-12-10 中國長安網

烏蘭毛都蘇木位於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西北部,轄區總面積2408平方公裡,總人口1780戶5061人,其中蒙古族佔據總人口96.8﹪,是興安盟留存最為完整的傳統牧區之一。駐紮在這裡已經整整40年的烏蘭毛都邊境派出所始終高舉民族團結偉大旗幟,在守邊有責、守邊負責、守邊盡責中不斷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大愛之韻、和諧音符奏響了美妙動人、團結奮進的凱歌。派出所被評為自治區民族團結先進集體,1名同志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榮譽稱號,2名同志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榮譽稱號。作為興安盟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先進典型,多次接受國家、「三省一區」民族團結進步「互觀互檢」組的檢閱,得到高度肯定。

圖為民警到牧民家中一同觀看「兩會」開幕盛況 謝東 攝

寫好「共融」大文章,不斷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促進民族團結進步,提高團結意識是根本。在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中,烏蘭毛都邊境派出所把不斷築牢各級群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首要任務,四十年如一日的打好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持久戰,實現了轄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抓好民警教育中,採取集中學習培訓、個人自學領會、邀請先進宣講、組織參觀見學等多種形式,對民警進行系統的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宗教政策教育,使廣大民警全面正確地理解黨的民族、宗教政策,進一步認清分裂主義的本質和危害,以融入血脈靈魂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決反對民族分裂,堅定維護邊境轄區安定團結。派出所先後2次被評為「興安盟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1次被評為「興安盟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4次榮獲盟、旗兩級政法工作先進集體稱號,連續5年被駐地黨委政府評為「牧業年度先進集體」,8名漢族民警被各級表彰為「學習蒙古語」先進個人。抓好牧民群眾教育中,力爭做到年年有新內容,年年有新辦法,年年有新成效。在每年的「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中,烏蘭毛都邊境派出所常態化組織開展廣大牧民群眾參與的民族團結事跡報告會、聯歡晚會和知識競賽,使其成為烏蘭毛都地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特色「品牌」。每半年「雷打不動」地籌劃推動民族團結教育「進牧包、進氈房」主題宣傳活動,先後組織開展「民警給你講一講民族團結小故事」、「請你聆聽民族團結模範的典型事跡」、「牧民安達(譯為摯友),請你談一談對民族團結的感受」等牧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教育活動170餘次,發放民族團結教育宣傳單18000餘份,宣傳小冊5000餘本,在各級媒體上刊(播)宣傳稿件157篇(條),受教育人數達到30000人次,使牧民群眾在寓教於樂中受到了潛移默化的民族團結教育。

圖為民警與護邊員走訪了解邊境生產作業點情況。韓志祺 攝

牢固「共護」大體系,不斷促進邊境轄區的和諧穩定

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和諧穩定的環境是基礎。在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中,烏蘭毛都邊境派出所堅定扛起「守邊有責、守邊負責、守邊盡責」的使命任務,著力在打擊違法犯罪、化解矛盾糾紛、布建群防群治力量上下工夫,以邊境轄區絕對安全穩定的顯著成效進一步鞏固了民族團結鋼鐵長城。打擊違法犯罪力度大。

圖為民警走訪轄區牧點,了解轄區群眾生產生活情況。 韓志祺 攝

近年來,烏蘭毛都草原旅遊業的迅猛發展帶來「人、車、物」的「井噴式」增量,給派出所維穩管控工作造成繁重壓力。面對重大挑戰,派出所全體民警始終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加壓中奮進,奮進中創優,自2017年以來,查處行政(治安)案件180起,刑事案件6起,打擊處理各類違法嫌疑人員360餘人;抓獲網上在逃人員18名,收繳管制刀具368把,各類槍枝6把,子彈270餘發,炮彈4枚。化解矛盾糾紛成效好。近年來,隨著國家、自治區相關政策的調整,烏蘭毛都地區草牧場及土地糾紛日益突出,成為影響轄區安定團結大局的重要因素。在矛盾糾紛化解中,烏蘭毛都邊境派出所以「矛盾不上交,大事不出蘇木、小事就地化解」的思路,與烏蘭毛都蘇木司法所、綜治辦建立「兩所一辦」矛盾糾紛聯動調解機制,2017年以來,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00餘起(件),其中成功化解5起十年以上因歷史遺留原因造成的鄰裡或家族之間發生的草場糾紛,贏得了駐地黨委政府及矛盾雙方高度認可。夯實群防基礎有創新。警力有限,民力無邊。廣大牧民群眾是促進民族團結創建的第一主體,也是維護轄區治安的龐大力量源泉。面對社會治安管理任務日益複雜和繁重的趨勢,烏蘭毛都邊境派出所不斷強化群防群治工作,精心組建由邊境派出所主導,嘎查幹部、退伍軍人、退休黨員、青年牧戶等少數民族群眾為主要力量,集發現、預防、控制、打擊及服務為一體的「守望草原巡防隊」群防群治組織,結合形勢任務,先後組織開展邊境清查12次,巡邊踏查900餘公裡,收集案件線索34條,救助遇險人員60餘人次,參與撲救火災12起,為牧民群眾挽回經濟損失70餘萬元,有效破解了因轄區地廣人稀、交通不便、通信不暢而造成的管理難度大、陣地掌控弱的癥結。建立「共建」大格局,不斷濃厚警政警民大家庭關係

圖為民警與群防群治隊員組成的「守望草原巡防隊」守護平安草原。 包青松 攝

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提升共建共榮質效是關鍵。在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中,烏蘭毛都邊境派出所傾力抓好機制共建、氛圍共造、成果共享,使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帶來的累累碩果惠及到每一名牧民群眾。機制共建上,烏蘭毛都邊境派出所積極牽頭推動並建立黨政警民一體化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機制,得到各級黨政機關的積極響應和支持。近年來,興安盟科右前旗旗委政府、烏蘭毛都蘇木政府先後5次聯合下發關於推動烏蘭毛都民族團結創建活動的專題文件,其中11項創建工作明確要求全部由烏蘭毛都邊境派出所牽頭推動,實現了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警地同頻、深度融合的良好局面。氛圍共造上,烏蘭毛都邊境派出所廣大民警始終牢記為民、愛民、親民的宗旨,把服務工作切實做到群眾的心坎上,營造了濃厚的「警民一家親」團結氛圍。

圖為民警在轄區群眾家中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蒙古刺繡的魅力。韓志祺 攝

2017年以來,烏蘭毛都邊境派出所組織民警走訪群眾3600餘戶25000餘人次,為群眾解決難題500餘件,派出所先後2次被科右前旗旗委政府評為「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8名民警被評為「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廣大牧民群眾通過派出所設立的「相約警務室」、「便民服務日」、「警民懇談會」等服務平臺紛紛到派出所參觀學習、座談交流、建言獻策,並主動加入派出所牽頭開展的關愛睏難兒童、資助困難大學生、幫扶孤寡老人等「愛心接力」活動,累計為弱勢群體捐助80000餘元的錢物。成果共享上,在基礎厚實、成效斐然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牽引下,興安盟80℅以上的那達慕、草原文化節、音樂會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大型活動均在烏蘭毛都轄區舉辦,為推動駐地經濟發展、改善牧民群眾生活條件注入了強勁動力。特別是在新冠疫情阻擊戰中,烏蘭毛都邊境派出所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第一時間投入疫情防控戰役,牽頭組建由「民族團結示範戶」、「吉社其瑪拉沁」(譯為模範牧民)參與的「先鋒隊」6個,在近一個月的戰役中,開展巡邏60餘次,查驗車輛1000臺次,核查檢測人員2000餘人次,確保了邊境轄區「零輸入、零傳播、零感染」。在團結一致抗擊新冠疫情強大感召下,轄區各族群眾家國情懷進一步增強,安全感、滿意度進一步提升,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得以進一步鞏固。(霍玉寶)

相關焦點

  • 「雲視角」實施興邊富民行動20年 雲南:繪就民族團結和諧美麗邊疆...
    雲南各民族團結一心 孫曉雲 攝作為我國毗鄰國家較多、國境線較長的省份之一,雲南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有16個民族跨境而居。做好雲南的興邊富民工作,對於維護民族團結、邊疆穩定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實施興邊富民行動20年來,雲南邊境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哪些新成效?各族群眾生活水平是否有了顯著提高?
  • 雲南保山:奏響邊疆民族團結交響曲
    確立主線 高位推動保山是一個「邊疆、民族、山區、美麗」的多民族、多宗教的邊疆地區,少數民族歷史悠久,各民族在歷史發展長河中相互交融、和衷共濟,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的格局,譜寫了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的生動篇章。
  • 全區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會議在銀川召開:堅決守好促進民族團結...
    9月29日,全區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會議在銀川召開。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潤兒出席會議並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堅決守好促進民族團結生命線,著力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不斷開創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局面。
  • 雲南保山:突出邊境特色全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點創建
    9月26日,記者從保山市人民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雲南保山緊緊圍繞「邊疆、民族、山區、美麗」的市情,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突出邊境特色、宜居環境、民族文化、抗戰文化、僑鄉文化等特色優勢,以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示範點創建為統領,強化協調配合,加大整合力度,全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點創建
  • 一個民族團結與世界融合的美麗邊境特色村——來隴川,必去龍安
    於是,在攝影協會老師的帶領下,走進了這個被譽為民族團結的景頗族特色村。走進隴把鎮龍安村委會,村委會的領導帶領走鄉串戶,這裡距縣城11公裡,國境線長10.8公裡,是一個以景頗族為主的邊境民族村寨隴川是目瑙縱歌之鄉,目瑙縱歌中使用的樂器在這裡一代代得以製作、傳承和發揚。
  • 河口縣人民檢察院 榮獲第二批雲南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
    堅持以黨建為統領,形成並發揮「黨建+創建」工作機制和作用,通過黨組會、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黨員大會、主題黨日等方式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黨的民族政策理論、民族民俗文化。對表要求,把創建工作任務具體分解到3個黨小組,設置7個示範窗口、示範崗和雙語翻譯崗,築牢民族團結的思想意識,夯實民族團結的組織基礎。
  • 雲南西雙版納州:築牢邊境疫情防線 確保兩節國門安全
    …國慶、中秋節日期間,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始終保持戰時狀態,各級疫情指揮部和州級各部門實行24小時值班、響應,縣鄉始終保持60%以上幹部職工在崗,黨政軍警民攜手同心,嚴格執行邊境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守護各族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祖國守好西南大門。
  • 烏蘭毛都中國草原文化旅遊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2020年8月11日,由科右前旗人民政府、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文化產業協會主辦,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承辦的以「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的草原實踐」為主題的烏蘭毛都中國草原文化旅遊發展論壇在烏蘭毛都瑪拉沁樂園成功舉辦。  論壇上,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陳文申,中國文化產業協會秘書長金鵬,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前旗旗委副書記、旗長李振林等分别致辭。
  • 西雙版納州壓實責任築牢邊境疫情防控網
    本報訊(記者 戴振華) 77個州直單位的549名機關幹部和職工,下沉充實到各邊境一線便道、抵邊村和各個卡點等疫情防控點參與24小時值守,並進行不間斷巡邏,這是國慶中秋期間記者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邊境一線看到的情景。
  • 明代長城為什麼有兩道?如此勞民傷財,只因修建時間太晚
    原因當然是北面一道長城不夠用了,明朝長城修建較晚,修牆時明軍已經失去了對內蒙的控制權,修城的民夫不可能跑到敵佔區去工作,只能緊貼著己方控制區作業,這就是明長城比歷代長城更靠南的原因。明代長城河北段距離北京非常近(有多近?請參看下圖),缺乏戰略緩衝區,因此防禦作用十分有限,山西段同樣如此,在山西、河北段修建內長城,就是為了給京師創造一個緩衝區。
  • 雲南瑞麗:築牢「四道防線」打好邊境防疫阻擊戰
    市委、市政府臨危不亂、當機立斷、科學調度,廣大黨員幹部聞令而動、令出行隨、連續奮戰,各級黨組織築牢「四道防線」,各族群眾識大體顧大局、大力支持、眾志成城,迅速構築起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全力守好祖國西南大門。
  • 2020烏蘭毛都草原文化旅遊節啟幕
    7月25日,由內蒙古科右前旗旗委、政府主辦,科右前旗文化旅遊體育局、烏蘭毛都蘇木政府承辦的2020年烏蘭毛都草原文化旅遊節在烏蘭毛都蘇木瑪拉沁樂園盛裝啟幕。《生生不息的札薩克圖》等表演震撼全場,烏蘭毛都大草原迎來了草原文化與旅遊業融合發展的夏日盛宴。
  • 以人民為中心 建設更加美好的西藏邊境地區_《中國民族》_中國西藏網
    在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西藏工作,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必須堅持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的戰略思想,必須把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作為西藏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必須堅持依法治藏、富民興藏、長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實基礎的重要原則,必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必須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築牢少數民族地區網絡邊境防線
    為加強網絡空間治理,築牢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網絡邊境防線,2018年,雲南網信辦網管處以問卷調查、實地走訪等形式,調研了雲南省與緬甸、越南、寮國接壤的25個邊境縣網際網路使用和發展情況。主要了解縣域人口民族分布、經濟發展模式、跨境居住和商貿情況;統計網站平臺建設數量、抽樣即時通信工具業態數量和用戶數;採樣75個村民小組的電腦數量、手機數量,了解村民上網習慣和網絡使用場景。25個邊境縣村民上網熱情高,微信上經常分享自己的勞作、生活。文字使用較少,會使用少數民族文字分享。微信村組群、家族群活躍,基本都用語音,經常使用少數民族語溝通。
  • 石榴花開紅豔豔——十師北屯市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紀實
    今年4月,為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弘揚民族文化,北屯工業園區充分利用火車站各族群眾交流交融的窗口優勢,投資近1500萬元,在原有站前景觀的基礎上,打造了民族團結主題公園。園內設有中華民族卡通形象56個、宣傳標語5塊、民族團結花草牌10塊,從不同角度宣傳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今年以來,十師北屯市把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宣傳教育放在落實新疆工作總目標、履行兵團職責使命的大局中謀劃部署。
  • 長城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傳承
    【關鍵詞】長城文化 民族精神 傳承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弘揚長城文化對於傳承民族精神的積極作用傳承民族精神是項艱巨的工程,必須藉助一定的文化資源,採用適宜的方式。在這一背景之下,歷來被視作中華民族精神文化圖騰之一的長城文化,受到了分外關注,其所具備的歷史、思想以及人文價值,也就成為傳承民族精神的重要來源。
  • 西雙版納州啟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聯盟行動
    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是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重要舉措。廣泛建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聯盟,是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進創建工作的有效載體;是推動不同行業、不同領域深度融合創建、整合創建資源、建立協作機制、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各級各部門各行業互幫互學、團結協作、資源共享、相互提高,鞏固和發展「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有效手段。
  • [踐行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 民族團結「示範地」——下馬崖邊境派出所
    ——習近平在新疆,有這樣一個邊境派出所,先後七次被國務院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它就是新疆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哈密邊境管理支隊下馬崖邊境派出所。由於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邊,這些年,家裡的大事小情,司坎旦爾都會跑前跑後、忙裡忙外,幫老人收割苜蓿、採摘哈密瓜、購買冬煤、給商店進貨……這些故事只是下馬崖邊境派出所為民服務、踐行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縮影。
  • 雙鴨山軍分區饒河縣人武部組織邊防民兵加強守邊護邊
    邊防官兵和民兵一同巡邏當前,新冠肺炎疫情自陸路邊境輸入的壓力增大。饒河縣人武部組織邊防民兵紮實開展守邊護境,先後派出90名民兵,編成20個執勤小組,協助邊防部隊和饒河縣邊境管理大隊開展邊境巡邏執勤;派出120名邊防民兵,編成6個執勤小組,由鄉鎮武裝部長帶隊,在危險地段和抵邊村屯常態開展巡邏執勤,嚴防非法越界行為發生。同時加大對邊民漁民疫情防控宣傳,做好界江漁船管理監督。
  • 雲南保山全力推進創建全國民族團結示範市
    供圖9月26日從保山市創建全國民族團結示範市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騰衝市全國民族團結示範市創建工作已於5月通過省級初驗,力爭今年年底創建成功。發布會上介紹,該市爭取明年將龍陵縣創建成為全省、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