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 ,進入大雪節氣三天了 ,進入大雪節氣以後 ,北方的天氣一天比一天寒冷 ,正式進入隆冬季節 。我所處的地理位置屬於華北地區 ,在全國範圍內來看,我們這裡屬於北方 ,北方的冬天是很寒冷的 。
我想起了住在鄉下的奶奶 ,小時候我經常在奶奶家 ,父母忙著外出幹活 ,就把我放在奶奶身邊 ,說實話,奶奶非常疼我 ,小時候被父母打的時候 ,我就會跑到奶奶身後藏起來 ,奶奶是我的保護傘 ,看到父母打我,她會生氣地大聲責罵他們。奶奶讀過幾年書,認得一些字 ,經常給我講一些農村俗語 ,記得奶奶每年冬天,都要和我重複這樣一句俗語 ,大雪不下雪,糧食堅如鐵 ,奶奶很重視那些農村俗語 ,把那些俗語視若珍寶 ,經常給我講那些俗語 ,如數家珍一般 。
現在進入大雪節氣幾天了,我又想起了奶奶,不知她在鄉下的老家裡 ,是不是很溫暖?奶奶告訴我 ,老家那裡不太冷 ,雖然玻璃上結了厚厚的冰花 ,但是屋裡卻不冷 。我知道奶奶是個報喜不報憂的人 ,讓她到我家來,她總是不肯,奶奶喜歡鄉下那種獨居的生活 。
大雪不下雪 ,糧食堅如鐵,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想要了解這句話的意思,先要普及一下農村的節氣知識 。大雪,是一年之中很重要的一個節氣 ,大雪節氣過後 ,意味著隆冬來臨 ,天氣非常寒冷 ,一些身體虛弱的人,要注意保暖防寒了 。
古代勞動人民,很注重一年之中節氣的變化 ,對節氣的變化很有研究 ,把太陽繞地球轉一圈兒分為24個等份 ,每一個等份就是一個節氣 。
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時 ,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溫度都會降到0度以下 ,在這種溫度下 ,很多地區都會降下大雪 ,有的地方甚至會下暴雪在農村 ,人們非常關注節氣的變化 ,節氣的變化和農業的生活,生產息息相關 ,在大雪節氣過後 ,正常情況下,會有大雪出現 ,這裡所說的大雪,就是天上飄落下來的雪花 ,在大雪節氣過後 ,經常會出現下大雪的天氣情況 ,農民喜歡看到大雪 ,他們認為瑞雪兆豐年 。現在 ,大雪節氣過去兩三天了,雖然氣溫明顯下降 ,但是還沒有下大雪 。
不知道今年的冬天 ,會不會有大雪出現 ,我還是很希望下大雪 ,我是農民,知道大雪對農業有好處 。華北地區,有很多冬小麥 ,天降大雪 ,白雪覆蓋在冬小麥的農田裡 ,有利於冬小麥安全過冬 。大雪對麥田有兩種作用 ,第一種作用 ,保暖作用 。厚厚的大雪覆蓋在麥田上 ,就如同一床厚厚的被子 ,蓋在麥田裡 ,保證了麥田裡的養分不流失不蒸發 。
大雪的第二種作用 ,大雪覆蓋在麥田上 ,融化後的雪水滲進地裡 ,為小麥來年生長提供了充足的水分 。大雪節氣過後,如果經常下大雪 ,氣溫也會急劇下降 ,在這樣嚴寒的天氣裡 ,能夠把一些越冬的害蟲凍死 ,同時也淨化了空氣 ,讓一些有害細菌無處藏身 。
在農村,經常聽到農民這樣說 ,「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這句話的意思也是強調大雪的作用 ,經常下大雪,厚厚的大雪蓋在麥田上 ,就如同給麥田蓋上了幾層被子 ,麥田對冬小麥的越冬非常有利 ,來年春天,融化的雪水滋潤著麥苗茁壯成長 ,預示著小麥能夠獲得豐收 。根據農民的經驗 ,總是下大雪的冬天 ,會預示著下一年的年景很好 ,冬天天氣寒冷 ,雪水融化後會完全進入到土壤裡 ,很少蒸發 ,為第二年的春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
農民都知道 ,春雨貴如油 。春天多是大風天氣,很少下雨 ,但是春天是播種的季節 ,土壤裡缺少了水分 ,種子不容易發芽 ,在春天,水分顯得尤為珍貴 。冬天多下幾場大雪 ,也能為土地提供充分的水分 ,有利於第二年的春播生產 。
過去,農民生產條件有限 ,只能靠天吃飯 ,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有一個風調雨順的好年景 。如果大雪節氣過後 ,天氣一直不下大雪 ,在這種情況下 ,人們會擔心第二年的收成不好 ,土地乾旱 ,自然不利於莊稼發芽生長 。所以也就有了 「大雪不下雪,糧食堅如鐵 」的說法 。糧食堅如鐵 ,是指糧食變得稀缺 ,也就是糧食欠收的樣子 ,我們都知道鐵是很硬的物質 ,自然不能夠咬得動 ,如果糧食堅如鐵 ,怎麼能夠咬得動吃得下呢?這句話誇張的形容糧食稀缺或者減少 。
農民那些擔心,是和當時的生產力情況有關 ,過去那些年,科技術學不發達 ,人們只能靠天吃飯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早已改變了靠天吃飯的情況 。這些年來 ,農民種地也用上了機械化 ,真正實現了科技興農 。很多機械化的設備 ,促進了農民的豐產豐收 ,在我國很多地區都有水利設施 ,即使遇到乾旱的年景 ,也能及時澆灌莊稼 ,不會讓糧食因為乾旱而減少產量 。
前年春天 ,我們那裡,一個多月沒有下雨 ,當時正是春耕時節 ,聽了天氣預報之後 ,在未來七天之內還是沒有雨 ,再不播種就錯過了播種期 ,我和老公當即決定 ,澆水播種 。我們買了幾百米的水管 ,在家裡的地下井安了一個水泵 ,把水直接引到地裡 ,澆水播種,雖然麻煩了一點 ,但是能保證春苗出齊 ,在我們家的帶動下 ,當地人都用這種方法去種地 ,如果沒有水利設施 ,沒有水泵 ,靠人工去擔水 ,那麼多的土地,累死也住不完呀 。
未來的科學技術會越來越發達 ,對農業的生產也會越來越有利 ,農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