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我們能站起來是一個飛躍,我們的「出行工具」就從「四條腿」變成了「兩條腿」。
後來,我們有了馬、驢、駱駝等等能負重的動物,就不用什麼時候都自己腿著走了。再後來,我們發明了輪子,這是另一個飛躍。
輪子的出現,就讓交通工具豐富起來有了各種各樣的可能性,然後才有了馬車、人力車、汽車,以及讓隆美爾橫掃北非的裝甲車。當然這其中,動力系統經歷了人力、畜力、蒸汽、電力的變化。上世紀初,飛機產生了,我們終於可以上天了,作為四肢不長毛的非鳥類動物,我們第一次飛上了天空。
萊特兄弟的飛機
海洋上,船的形狀沒有什麼本質的變化,動力系統經歷了人力、風力、蒸汽、電力、核動力的變化。近代起,我們有了潛艇,能潛入海底了,不過潛艇並不是日常出行工具。
從汽車、飛機誕生之後到今天,實際上出行並沒什麼質的變化,只是種類更豐富、品質更優越、體驗更舒適。到現在,自動駕駛越來越火熱的今天,人工智慧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我們的日常出行工具可以不必人力來操縱了。
扯的有點遠了。我們不妨稍稍想一下,在不久的未來,我們會看到什麼樣的新型交通工具呢?或者現在的交通工具會進化成什麼樣子呢?或者,你想乘坐什麼樣的交通工具去上班呢?
我個人喜歡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摩託車、馬、以及腿著。在出行工具上,我是個比較沒追求的人。我們不妨看下別的人都在玩什麼。
據澎湃報導,昨天,航天科工副總經理劉石泉透露,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開展了「高速飛行列車」的研究論證,擬通過商業化、市場化模式,將超聲速飛行技術與軌道交通技術相結合,研製的新一代交通工具,利用超導磁懸浮技術和真空管道,致力於實現超音速的「近地飛行」。中國航天科工的「高速飛行列車」最高速度可達4000公裡/小時。而目前的民航客機的飛行時速約為900公裡。
按照這個速度,從北京到武漢坐車30分鐘,是不是有點酷。這麼快,會不安全嗎?針對這樣的質疑,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高速飛行列車」技術總負責人毛凱回應稱,安全是項目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列車進入高速運行狀態前有個緩慢的加速過程,加速度比飛機啟動要小,高速對人體產生的危害可以忽略不計,如果人的安全問題不能保障,這個項目肯定不會實施。
不過,要達到這麼快的速度,且得些時日,家住武漢、在北京上班,打著火車上下班的美好前景並不是彈指可期,現在單身的人,興許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沒準兒能趕上。
不過,馬斯克最近發了一個超級高鐵的視頻,速度達到了200邁,這個看樣子倒是不用等那麼久。
近日,Hyperloop在真空原型艙完成了首次運行測試,它在近0.8英裡的管道內的最終行駛速度達到了201mph(324km/h)。為此,特斯拉CEO馬斯克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分享了一段Hyperloop在測試過程中拍下的視頻。從視頻可以看到,在Hyperloop管道中行駛的原型車速度非常之快。
是不是有點眼暈?
「超級高鐵」是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2013年推出的一個構想,當時他想通過「超級高鐵」,將洛杉磯和舊金山之間的車程縮短到35分鐘。在超級高鐵系統中,車廂利用磁懸浮技術在一個真空管道中,以超過700英裡的時速行駛。
不過,就眼下馬斯克超級高鐵的速度來說,比起中國的高鐵並不算快。據報導,中國新的高速列車「復興號」預計將從9月21日開始在北京和上海之間運行,以高達350公裡/小時的速度行駛。上海的磁懸浮列車也能達到430公裡的時速。
杜拜是個充滿想像力的國家。前不久,杜拜已經開始飛行計程車試點運行。為了解決大城市塞車問題,杜拜率先開始對德國製造的飛行計程車試運行5年。這款飛行計程車為「億航184」,由德國新創公司Volocopter製造。
杜拜的飛的
半年前,我們報導過杜拜的這個計劃,一眨眼就要實現了。
可是,既然飛起來,就這麼一種飛機多單調啊。話說,這在未來,可能只是窮人版的交通工具,拿著飛機卡,刷卡上機的那種,就像今天坐地鐵那樣。
谷歌的創始人謝爾蓋·布林想造一個飛艇,一個200米左右的巨星飛艇,來作為自己的豪華洲際「空中遊艇」。還可以給偏遠地區運送物質和食品,去執行人道主義救援任務。
不過,飛艇似乎不如飛機那麼靠譜,著名的興登堡號空難實在太慘烈了。不過,有錢就可以任性,布林想玩,我們也祝願他早日成功。想像一下,周末想出去嗨一圈,坐上200多米長的飛艇,也太拉風了。可是,機場是個問題,200多米長的大傢伙,飛行途中停哪裡好呢?
小的時候,我想過一個主意,吃一個藥丸,名叫「環世丸」,就可以環遊世界15天。後來呢覺得這有點扯,物理學上找不出什麼可能性,還沒有哆啦A夢的竹蜻蜓靠譜。當然也可能是我想像力過於貧乏。
嘴裡吃個藥丸,頭上插根棍,就想上天,聽起來是有點扯。背上背個包行不行呢?屁股上點把火,嗖一下,就飛到公司的陽臺上了。快遲到的時候來一把,正好不耽誤打卡上班。
上世紀四十年代,美國軍方就測試過噴氣背包,上世紀六十年代邀請貝爾飛行系統公司參與研發。雖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始終無法造出快速、靈活、好用以及操控性好的噴漆背包,最終美國軍方也放棄了。
不過,總有人好奇心不死。紐西蘭的馬丁飛行器公司就在做這件事情。2015年在中國首飛的時候,遠沒有吹得那麼牛逼,可在海拔1000米高空以74公裡的時速飛行30分鐘,只在10米左右的空中了3分鐘。
馬丁噴氣背包中國首飛,圖片來自於雷鋒網
唉,打臉了。
英國的一家公司JetPack Aviation也在做噴氣背包。2016年10月曾在泰晤士河上空成功試飛最新型的JB-10個人噴氣背包。如下圖所示,看起來很瀟灑的樣子。
不過,瀟灑是有風險的。噴氣背包開發商Jet Pack International副總裁Mick Macomber副總裁Mick Macomber,同年4月在丹佛市的一次試飛中,很不幸就栽了。過程中設備失控,導致Macomber頭部著地被緊急送院。
未來兩個字似乎是有魔力的。我相信未來噴氣背包會變得更穩定一些,說不定還會有自動巡航系統什麼的。但是,即便是未來,我也不覺得這會成為常規出行工具,這可能只會成為遊樂區限定區域內的遊戲項目。
未來,光合作用供能的汽車,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汽車,水陸空三棲的飛行器,都不是沒有可能。火箭、太空梭不在我們的考慮範圍之內,我們離徵服外星球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去火星像串門一樣方便,且等著呢。所以,他們不納入常規的出行工具考慮。
設計師Michal Vlcek and Klavir設計的光合作用概念車
我們可以想一下,如果高速飛行列車,時速果真達到4000公裡,我們就不用發愁在北京買房子的問題了。大可以在離北京幾百公裡外的地方安家,也照樣可以來北京上班。比如說武漢、青島、大連。不過,速度這麼快,窗外的風景恐怕什麼也看不清楚了。
打飛的說不定也會都在空中。不過,未來的飛的,可能是由人工智慧操控,它們會更大程度上避免堵機的概率。
想乘噴氣背包的朋友們,祝你好運。希望你可以準確降落到想去的地方。我相信未來也是可以做到的。
未來,說不定小叮噹的竹蜻蜓也可行了呢?頭上插根棍就能滿世界亂飛。說不定我夢想的環世丸也能成真呢,雖說我自己都不太相信,但是未來兩個字是有魔力的嘛,說不定能實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