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2020-12-14 騰訊網

創作背景:

裴迪是王維好友,兩人都隱居在終南山,常常在輞川「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這首詩就是王維寫給裴迪的酬贈詩。

王維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注釋: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chán)湲(yuán)。

黃昏時寒冷的山野變得更加蒼翠,秋水日夜緩緩流淌。

轉蒼翠:一作「積蒼翠」。轉:轉為,變為。蒼翠:青綠色,蒼為灰白色,翠為墨綠色。潺湲:水流聲。這裡指水流緩慢的樣子,當作為「緩慢地流淌」解。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我拄著拐杖佇立在茅舍的門外,迎風細聽著那暮蟬的吟唱。

聽暮蟬:聆聽秋後的蟬兒的鳴叫。暮蟬:秋後的蟬,這裡是指蟬的叫聲。

渡頭餘(yú)落日,墟裡上孤煙。(餘 一作 餘)

渡口一片寂靜,只剩斜照的落日,村子裡升起縷縷炊煙。

渡頭:渡口。餘:又作「餘」。墟裡:村落。孤煙:直升的炊煙,可以是倚門看到的第一縷村煙。

復值接輿(yú)醉,狂歌五柳前。

又碰到狂放的裴迪喝醉了酒,在我面前唱歌。

值:遇到。接輿:陸通先生的字。接輿是春秋時楚國人,好養性,假裝瘋狂,不出去做官。在這裡以接輿比裴迪。五柳:陶淵明。這裡詩人以「五柳先生」自比。

王維的主要作品有:

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鳥鳴澗、鹿柴、山居秋暝、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竹裡館、雜詩三首·其二、渭川田家、洛陽女兒行、臨湖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渭川田家、漢江臨泛 / 漢江臨眺、送梓州李使君、酬張少府、隴西行、秋夜曲、過香積寺、田園樂七首·其六 / 閒居、辛夷塢、送張五歸山、書事、哭孟浩然、老將行、山中、相思、終南別業、觀獵等。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由[小孩子點讀]APP - 小學家庭輔導專家,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讀王維這首《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感受秋日清涼,歲月生香
    在王維留下的400多首詩中,有個人,有個地方曾頻繁出現。 此人就是王維一生的摯友裴迪,而這個地方就是輞川別業。 輞川山谷位於陝西藍田,唐初的時候,宋之問曾在此修建輞川山莊,後來王維買下這座山莊,又在此基礎上擴建,成為他「詩意棲居」的精神家園。
  • 唐代王維《臨湖亭》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王維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
  • 唐代王維《觀獵》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只知此詩是王維前期的作品,是一首寫將軍打獵的詩。 王維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
  • 唐代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王維於開元二十年前後曾在輞川隱居,在隱居生活中他經常和野老共話桑麻,同朋友飲酒賦詩,與山僧談經論道,在這些人中,裴迪是他最好的伴侶,早在移居輞川之前,他們就一同在終南山隱居過,得宋之問藍田別墅後
  • ——解讀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王維王維四十多歲的時候,在京城長安東南的藍田縣輞川營建了輞川別業,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他和好友裴迪經常在輞川河上泛舟,彈琴賦詩,嘯詠終日,留下了許多相互唱酬之作,這首《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就是其中的名篇。
  • 唐代王維《青溪 / 過青溪水作》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此詩大約是王維初隱藍田南山時所作。一說此詩作於王維入蜀途中。王維曾不止一次地循青溪入黃花川遊歷。王維另有一首《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蹬道盤曲四五十裡至黃牛嶺見黃花川》,也說那裡的山路「危徑幾萬轉」,可與此詩的「隨山將萬轉」對看。
  • 古詩中的秋天多悲與愁,然而王維這首詩閒也悠悠,樂也悠悠
    「秋」在不同詩人的表現中往往呈現出不同的意象,從唐詩宋詞中我們可以欣賞到眾多具有悲愁之意的經典之作。雖古代詩人眼裡的秋天大多是悲涼蕭瑟的,但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這首詩卻閒適樂觀,意趣盎然!圖片來自網絡《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唐代:王維
  • 《山中與裴迪秀才書》王維
    《山中與裴迪秀才書》王維這是王維,從長安回到輞川別業後,寫給裴迪的一封信。王維(701—761),字摩詰,河東(今山西永濟)人。開元進士,早年政治上較為積極,後經歷變亂,心情便消沉下去。他信奉禪理。在輞川購得宋之問的藍田別墅,優遊其中。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酬贈詩,詩中有畫,頗見匠心
    王維是唐代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原籍太原祁,其父遷居蒲州,遂為河東人。王維少年時就離開家鄉,在長安、洛陽活動,此時所寫的詩著名者有《相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開元九年,王維進士及第,由於精通音律,任為大樂丞。因伶人舞獅事受累,貶濟州司倉參軍。
  • 王維的名句,劉長卿的名句,張祜的名句,全是經典,值得收藏!
    ——王維《終南別業》2、一身轉戰三千裡,一劍曾當百萬師——王維《老將行》3、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王維《鳥鳴澗》4、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青溪不見人。——王維《桃源行》5、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暝》6、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王維《秋夜獨坐》7、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王維《少年行》8、積雪滿阡陌。故人不可期。
  • 王維的這首詩,既寫山中美景,又寫友人的狂士風度,不愧為名篇
    王維,大唐最為著名的詩人之一,也是繼陶淵明之後山水田園詩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詩人。王維又擅寫書畫,與其詩文相輔相成,形成了一種新的詩體,北宋著名大文豪蘇軾則評價王維的詩文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王維的眾多著作中,這樣如詩如畫的詩歌也確實不少。
  • 悠遠空靈-「詩佛」王維的20首五言詩
    15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 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 唐代王維《渭川田家》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王維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
  • 唐代王維《寄荊州張丞相》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張九齡為中書令,次年擢王維為右拾遺,是年王維三十五歲。王維視張九齡為伯樂、恩人。當張九齡被貶荊州之後,舉朝之士但求自保,王維卻不避權貴,寫成此詩表達對張的知遇之恩。 王維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
  • 十首王維最經典的五言律詩,寫出了絕美的詩意生活
    王維是五言律詩寫得最好的唐代詩人之一,《唐詩三百首》中選了他9首五言律詩,數量上僅次於詩聖杜甫的10首,可見蘅塘退士也是很認可王維的五言律詩的。今天小樓就輯錄10首王維的五言律詩,跟大家一同欣賞。1、《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這首詩是王維寫給一同在輞川隱居的好友裴迪的詩,詩的主題在一個「閒」字。
  • 六首王維詩: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空谷傳音,愈見其空;人語過後,愈添空寂鹿柴唐: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閒事閒情,妙以閒人領此閒趣鳥鳴澗唐:王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一時清興,適與景會竹裡館唐:王維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