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膩了咖喱雞肉飯,真的是時候學習一種新做法來滿足自己了。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這一道極具東南亞特色的「咖喱魚頭」就是一道經典的下飯菜。而你一定不會想到,這樣一道特色菜在家也能做出來。小編儘可能的利用超市裡觸手可及的原材料來還原這樣一道東南亞風情的「咖喱魚頭」,你真的不打算試試?
超市買回來的紅咖喱醬要比黃咖喱醬多一些辛辣的香味。偏好辣味的朋友可以選擇紅咖喱醬。小編在這裡用到的是黃咖喱醬。在這道菜出鍋之前我們加入了椰漿,給整道菜品帶來一些別樣的果香,也是為了儘可能還原這道菜的原始風味。
從超市裡買回來的750克三文魚頭清洗乾淨之後,從中間對半剁開,去掉魚鰭,把魚肉分成小片。接下來醃製三文魚頭。加入食用鹽和黑胡椒抹勻,醃製15分鐘。生粉和麵粉按照1:1的比例混合起來。把醃製好的魚頭肉均勻沾上混合麵粉,備用。
我們把茄子切成滾刀塊。起油鍋。油鍋裡放入寬油,油溫燒至六七成熟的時候開始炸茄子。小編在這裡分享給大家一個判斷油溫的小技巧。鍋中放入寬油以後開中火熱油,30秒之後,把一根筷子插進油鍋裡,發現筷子周圍有大量的小氣泡產生,則說明油溫達到六七成熟。
茄子炸到外皮酥脆以後撈出,瀝乾油分。這個時候的茄子還不能入菜食用。由於茄子的綿軟質地導致茄子十分吸油的屬性,所以炸好的茄子需要足夠的時間控幹油分,否則食用起來口感欠佳。我們在這裡選用長茄子入菜,是因為長茄子的營養成分相對來說比圓茄子更高一些。
茄子撈出以後開始炸魚頭塊。此時的油溫明顯偏高,要注意炸制魚頭塊的時長控制在3分鐘左右,這個時候的魚頭塊兩面金黃,酥脆可口,已經達到「斷生」的狀態。將炸好的魚頭肉控幹水分,自然放涼。因為魚肉本身的質地比較嫩,放涼之後的魚頭肉形狀穩定,在接下來炸制的過程中不容易散開。
在魚頭肉冷卻的過程中,我們將2個番茄切成塊備用。3根秋葵對半剝開。切開的秋葵會有一些粘液,這裡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技巧。在熱水裡加入一些食用鹽和醋,浸泡20-30秒之後撈出,秋葵的粘性就不會那麼大。準備適量的香葉,正宗馬來西亞的咖喱魚頭用到咖喱葉,我們這裡用中國的香葉來代替。
我們另外準備半個檸檬,來給整道菜品提香增味。傳統的咖喱魚頭採用「香茅」,也就是我們常提及的「檸檬草」來取代檸檬汁的作用。檸檬草在超市少見,所以小班在這裡選用了「檸檬汁」。「香茅」之所以被稱為「檸檬草」,也是由於它的味道和香氣酷似檸檬而得名。
加熱炒鍋,倒入食用油。把事先準備好的香葉炒香之後,加入100克咖喱醬翻炒,使咖喱醬充分化開。然後開大火,加入適量的水,有條件的朋友也可以加入一些牛高湯或者雞高湯。高湯的熬製也十分簡單易學,在上一期關於「焗法式洋蔥湯」的關鍵步驟裡也有詳細的分解,大家可以列作參考。
接下來加入處理好的番茄、秋葵和茄子。煮製30秒之後,發現番茄軟塌下來,秋葵也稍稍變成鮮綠色的時候,加入炸好的魚頭肉,淋上超市買回來的200克椰漿。椰漿的主要作用是在保留咖喱醬味的同時進一步提升魚頭肉的鮮味,同時使湯汁的咖喱味更加柔和。最後再加入食用鹽和白砂糖調味。
最後加入食用鹽,不僅可以保留魚頭肉本身的鮮味,同時也集中了整道菜品的口味。白砂糖的主要作用是「吊鮮」,無論是魚頭肉的海鮮味,還是椰漿的果香,以及蔬菜中自帶青草香味的體質,通過白砂糖的作用都可以充分調動起來。把食材充分攪拌均勻,等鍋裡的湯汁變濃稠之後,出鍋。
這道極具東南亞風情的咖喱魚頭,其中的咖喱風味使這道家常菜充滿經典口感。由於椰漿的特質,使這道菜品更具當地特色,濃鬱的椰奶香味不僅可以釋放出咖喱的獨特的口感,也使三文魚頭的肉質更加滑嫩。白砂糖的「提香」作用,又巧妙地使各種食材的香味發揮到極致。這樣一條極力還原馬來西亞咖喱魚頭的「製作秘方」,在家也可以輕鬆做到,也歡迎分享你的烹飪心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