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少將請朱老總吃魚,竟用朱老總的蚊帳捕魚,讓朱老總哭笑不得

2020-12-07 歷史大爆炸

我軍在戰爭年代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但每逢領導下來視察的時候,總不能讓領導也跟著一起吃糠咽菜,總得拿出點什麼來招待一下領導。在當時的情況下,正常的肉都是買不起也買不到的,所以下面的將領想出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去抓魚。畢竟魚就在池塘裡,不要錢。

由此就衍生出了很多開國將軍請領導吃魚的故事,而在這其中,最有趣的一個莫過於是 開國少將汪乃貴請朱老總吃魚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紅軍長徵時期,汪乃貴本來屬於紅四方面軍,後來調到了紅軍總部,給朱老總當參謀。汪乃貴很喜歡這個職務,朱老總也是他崇拜的大人物,所以汪乃貴就提出來要請朱老總吃魚,朱老總也很高興,那時候部隊難得開一次葷,朱老總也好久沒吃過肉了,立刻就答應了下來。

就這樣汪乃貴烤了幾隻他剛抓來的魚,別說他的手藝確實不錯,朱老總一邊吃還不忘連聲稱讚,但是汪乃貴聽到了誇獎,臉上卻沒有什麼高興的神情,反而顯得有些局促不安。不過朱老總正在吃魚的興頭上,沒注意到汪乃貴的表情。

吃完飯,大家一起聊了聊天,汪乃貴今天顯得格外沉默。很快就到了休息的時間,朱老總這時候才發現自己的蚊帳不見了,朱老總就問大家自己的蚊帳去哪裡了,結果大家都看向汪乃貴,這下汪乃貴瞞不住了,就和朱老總說他的蚊帳還沒晾乾呢。

朱老總滿臉的疑惑,問為什麼要洗蚊帳,旁邊的其他人都憋著笑不作聲,汪乃貴只好進一步說,「朱老總你不是剛剛吃過魚了嗎?」 朱老總更困惑了,吃魚和蚊帳能有什麼關係。汪乃貴猶豫了半天,最後壯著膽子說,他看到河裡有魚,但是他沒有網,就把朱老總的蚊帳當成了漁網,這才有了剛才吃的烤魚。

朱老總這才知道了真相,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但他也沒有把汪乃貴怎麼樣,畢竟吃人嘴短,要是沒有朱老總蚊帳的犧牲,他們今天還吃不到鮮美的魚肉呢。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其實那時候我軍缺乏調料,幹烤出來的魚能好吃到哪裡去呢?但我軍的將士有的是苦中作樂的精神,這也是我軍的制勝法寶之一。

相關焦點

  • 八路軍團長請朱老總吃飯,菜多了,朱老總說莫忘井岡山吃南瓜
    朱老總看到戰士們穿著從日軍那裡繳獲來的軍衣軍帽,心裡就更加高興了。這天正好是元旦,楊勇和686團的其他領導商議,要請朱老總請一頓飯。 這頓飯必須要豐盛。因為朱老總上次來686團,已經是一年前了。馬上686團要深入敵後,遠離八路軍總部,將來想再見朱老總一面,都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了。 又趕上元旦佳節。
  • 朱老總唯一兒子:負傷致殘當火車司機,離世10天,朱老總才知道
    朱老總是這樣寫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的一生,為國家鞠躬盡瘁,但顧得了大家,難免會犧牲小家。朱老總一生有五位妻子,第一位妻子名叫蕭菊芳,昆明人,畢業於昆明師範學堂,1912年,二人喜結連理,1916年,蕭菊芳為朱老總誕下一子,也是朱老總唯一的兒子朱琦。
  • 朱老總下棋善用卒,村民卻下不過,老總兩句話令人們敬佩不已
    象棋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它源遠流長,趣味濃厚,且基本規則簡單明了,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連我國眾多的開國將帥都十分喜歡下棋。提起喜歡下棋的開國將帥,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朱老總。在那個戰火四起,紛爭不斷的戰亂年代,儘管軍務繁忙,朱老總也會在空閒時間找老鄉下一局棋。朱老總的棋藝十分高超,而且與普通人不同,朱老總最善用「卒」。很多村民往往會被這簡單的小卒給逼到「絕路」,最終不得不認輸。很多人就想不通為何朱老總不喜歡用「馬」、「炮」這些棋子,反而喜歡用「卒」,而朱老總則回答了一句話,令人們敬佩不已。
  • 朱老總唯一兒子:負傷致殘當火車司機,離世10天,朱老總才知道
    朱老總是這樣寫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的一生,為國家鞠躬盡瘁,但顧得了大家,難免會犧牲小家。朱老總一生有五位妻子,第一位妻子名叫蕭菊芳,昆明人,畢業於昆明師範學堂,1912年,二人喜結連理,1916年,蕭菊芳為朱老總誕下一子,也是朱老總唯一的兒子朱琦。
  • 朱老總和一農民下棋,被對方稱為「臭棋簍子」,此事如何處理?
    這個李作艮就是犯了我們的通病,經常笑話朱老總是「臭棋簍子」,當然了,這個時候李作艮不知道這位看起來其貌不揚,甚至還有點土氣的老兵就是朱老總,後來不經意間知道了老總的身份,給他嚇的呀,趕緊跑到了朱老總那兒道歉去。沒想到朱老總一點都不在意,擺擺手對他笑道:「臭棋簍子就是臭棋簍子,下棋輸了還不讓人說了?」
  • 1614位開國將帥,他只比朱老總小,未打一仗卻授少將,彭總喊他哥
    在眾多開國將帥中,史可全年齡算是比較年長的那幾位,除了朱老總就是他了,劉帥與張雲逸大將是同齡,但月份比較小,估摸著都沒史可全年長。 由於國民黨大肆濫殺無辜,史可全被迫轉入地下工作。在家鄉,史可全開了一家商店,利用商店為革命根據地籌集資金和收集情報。
  • 他是井岡山三大師長之一,另外兩位師長,是朱老總和陳老總
    一個是朱老總,一個是陳老總。試想:如果張子清不是英年早逝,憑他的資歷,也應該是元帥級別的人物。張子清還有一個著名的綽號,叫「當代關雲長」,這個綽號還是主席起的。這個綽號是怎麼來的呢?這就得說一下他的經歷了。張子清是湖南桃江縣人,有一個世叔,叫譚延闓。
  • 朱老總字跡知多少?朱德書法蒼勁古樸,柔和而厚重
    朱德,字玉階,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1886年12月1日生於四川省儀隴縣,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朱老總始終把人民放在心頭,生活上清正,廉潔,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朱老總說:「我們一切力量都出於群眾身上,一切辦法也都由群眾創造出來。」
  • 一對新人的結婚典禮,朱老總給大家講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新中國的成立是多少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換來地,經過多少次的生死戰鬥、多少次的圍追堵截,其中長徵大家一定不會忘記,爬雪山、過草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意志力完成了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壯舉。,就問這個女戰士最後說了什麼,馬澤迎則告訴朱老總,是想然他當這個孩子的爸爸。
  • 朱老總贈毛主席的老師徽號「老怪物」【圖】
    朱德  一九三七年一月二十九日】朱老總這風賀信後來題目就叫《你是一個老怪物》。老怪物,是徽號,與尊號相似。「尊」為尊敬,「徽」為美好。「尊號」和「徽號」都是對尊者加上的號,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號起於唐代。
  • 開國上將要被處決,朱老總卻說:把他殺了,怎麼向將士們交代
    大家都知道,湖北紅安是紅四方面軍的發源地,也是著名的「將軍縣」,光是開國上將就有六位:韓先楚、陳錫聯、郭天民、周純全、謝富治、王建安。 其中,五位都是出身於紅四方面軍,只有一位出身於紅一方面軍,就是郭天民,這是什麼原因呢?
  • 有人說朱老總的壞話,這位部長拿起棍子就打!
    (文史大帝原創,發表於百家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洗稿和抓取)王震是一野有名的虎將,打仗風風火火,無人能阻攔。到了和平年代,他還是脾氣不改,遇到不高興的事情火氣很大,不少人怕了這個「王鬍子」。王震認真地講了朱德的歷史,說:「朱老總水平高,對革命的貢獻大,是擁護毛主席的。」並且,他還針對當時的混亂局勢特別地強調說:「朱總司令同我講過,過去中央蘇區朱毛之爭,是我朱德的錯誤,毛澤東同志是正確的。」誰知這個人出言不遜,說:「林副主席講朱德沒當過一天總司令。」
  • 1939秋,時任386旅副旅長的許世友,為何找朱老總說:不想回去了
    而此時,時任任延安抗日軍政大學校務部副部長的許世友,正在跟朱老總在太行山活動,他聽到這個消息,積極要求到386旅去。朱老總經過考慮,認為派許世友去386旅,也是合適的。為什麼呢?因為許世友在1931年當紅四軍第12師三十四團團長時,紅12師的師長,就是陳賡,而且,陳賡人品好,威望高,能鎮得住許世友,於是,在1938年10月,許世友來到了386旅報到。
  • 朱老總書法:寄南徵請將詩
    朱老總書法:寄南徵請將詩1947年11月,朱德賦詩書寄南徵諸將。全詩為:「寄南徵諸將\朱德\南徵諸將建奇功,勝算全操在掌中。此詩書用顏體,但用筆仍有其獨特的風格。用筆方圓相兼,橫、豎、撇、捺應付自如,在這裡筆筆可見。在脈絡上,能意會他在略頓之後,即回鋒收筆,顯示斂聚有力,渾然一體。
  • 主席身邊的「五虎將」,彭老總排第一,朱老總賀老總沒上榜!
    主席身邊的「五虎將」,彭老總排第一,朱老總賀老總沒上榜!
  • 二戰德國集中營:2名猶太女孩被活埋,朱老總之女如何機智逃生?
    此時朱老總之女朱敏恰好在白俄羅斯明斯克城郊的夏令營療養,她沒有逃脫納粹的魔爪,被關入德國集中營。 朱老總和女兒朱敏 在國際兒童院,這些中國孩子都有蘇聯名字,朱敏在離開延安時,朱老總給她起名赤英。
  • 將軍在外打仗差點犧牲,回家發現妻子已改嫁,驚動了朱老總
    今天筆者介紹的這位開國將軍是有名的清廉將軍,卻有著一段不幸的經歷,軍人在戰場上受傷是常有的事,可他在受傷歷經九死一生之後,回到家中卻發現妻子已經改嫁,令人尷尬不已。
  • 他雖是國軍高官卻義無反顧幫朱老總渡過難關,後遭到老蔣暗殺
    南昌起義之後,部隊大受打擊,最後只有朱老總的800人成功突圍,最後還和毛主席在井岡山會師。但其實朱老總的這八百人突圍是非常不容易的,完全是靠一個人的幫助,這個人就是朱老總的同班同學和結拜兄弟範石生。範石生比朱老總小一歲,朱老總在雲南講武堂學習的時候,範石生剛好和朱老總分到了同一個班,兩人發現對方都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所以就結拜成了兄弟。南昌起義失敗之後,朱老總就帶著部隊來到了湘粵邊境。
  • 1937年,這位將軍壯烈犧牲,主席、朱老總等人紛紛落淚
    1937年,這位將軍壯烈犧牲,主席、朱老總等人紛紛落淚"英雄戰死錯路上,今日獨懷董振堂。懸眼城樓驚世換,高臺為你著榮光。"這是1956年11月,葉帥視察河西走廊時,仰望高臺縣城樓,深切懷念董振堂將軍而作的一首詩。
  • 康克清:17歲嫁給朱老總,攜手走過47載,堅持為朱掃墓15年
    聽了曾志對朱老總的全面的介紹後,康克清說:"像他這樣的可真的少見。我們家鄉的那些挨戶團團長,一出門就地動山搖,追求排面和氣勢,身後跟著有很多保鏢和隨從。而我們的朱軍長,雖是個那麼大的官,可是卻那麼平易近人,紮根同志之間,對我們這些小兵也是說說笑笑的。"